孩子不只是观众,也是戏剧的共创者|梦珏 142

孩子会“看懂”戏剧吗?剧场离孩子远不远?什么样的表演最适合他们的年龄、情绪与成长节奏?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邀请剧场从业者梦珏,聊聊剧场、带孩子观剧的体验。 从第一次带娃看《优人神鼓》演出,到《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剧目,我们也在剧场中不断对“成长”“感受力”“陪伴”有了新的理解。 这不只是观剧笔记,更是一次关于身体、记忆、感受、自由与连接的深度交流。 你会听到: 00:30我们想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不如让她体验那些更好玩的东西。 01:34 舞台是关于人的,是人性最真实的显影。 03:55 孩子能不能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享受。 05:00 我想让她远离屏幕,但她说“妈妈,你不要看手机,剧院里不能看手机” 07:12 剧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而不是观众必须‘看懂’的试卷。 11:14 演话剧=这个角色和我有关。孩子演过观音菩萨之后,竟然开始主动抄心经。 14:40 剧目已经经过文学的筛选,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筛选上的省力。 18:23 去剧场看戏,有时候就像是一种冥想。 23:23 剧场是对观众想象力的召唤,你得自己参与这场梦。 29:30 为什么要讲述这个秘密?因为人渴望被看见、被理解 31:05 故事有有多残酷,人性就有多伟大 32:45 「妈妈,人活着最重要。」 34:22 防御了整场演出,在最后一刻,盔甲被击垮 40:53 好的表演就是让自己被看到、让观众被看见 44:14 身体体验到的东西,是很难忘掉的。 46:00 你第一次看到的戏剧品质,会成为你一生的审美坐标。 47:57 彩蛋安利《白水讲音乐剧》、《汉密尔顿》 48:10 有时候看一部烂剧,也是一次重要的体验。 53:00父母的热情,比你带孩子去哪里更重要。 54:33 第一次带孩子进剧场,看什么最不踩雷? 56:05 美,有时候不是理解出来的,而是被击中的那一刻。 推荐人群: • 想带娃走进艺术世界的父母 • 戏剧、音乐剧爱好者 • 正在寻找非电子化陪伴方式的家庭 • 对“情绪教育”“身体感知”“审美启蒙”有兴趣的人 • 所有还相信舞台、相信感受、相信陪伴的人 节目关键词:#亲子剧场 #音乐剧启蒙 #身体记忆 #陪伴的意义 #孩子的感受力 #戏剧疗愈 🎧 点击播放这一期播客,让我们一起重拾剧场中久违的纯粹和专注。 嘉宾介绍:梦珏 剧场从业者(14年)、表演艺术类自由译者、人生教练 主持人: 主播:六一,家有7岁女孩,播客《时而散步》主理人。 因为育儿焦虑,开始做起了身边高手父母的访谈,学习育儿的过程,重新养育了自己。想帮助更多和自己相似的父母,学习教育底层逻辑,从一生角度看教育,育儿不焦虑。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云散步,分享我眼中的自然) 公众号:时而散步(心散步,更新采访手记、身心日志)

59分钟
14
4天前

用好暑假,激发孩子自驱力

付费

抓住暑假黄金期,一步步引导孩子建立自我驱动系统。 面对暑假,有的人在头疼“双职工”没时间带孩子,有的在想着如何弯道超车。但是归根到底,推着孩子走既费劲又难以持续,让他有自主的“发动机”才是长久之计。 本期桃子老师分享了丰富经验和实用方法,包括期末复盘、暑假计划制定与执行、避免错误做法、丰富暑假体验以及引导孩子开学等内容,为家长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桃子老师提醒:家长是教练,而不是监工。 那么谁适合购买这档节目呢? * 双职工家庭,想要用暑假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主,不知道如何引导和放手,怎么开始第一步?桃子老师用小桃子来举例,给了详细的建议。 * 有时间和预算陪孩子,但是希望孩子可以有效利用暑假,避免「浪费」时间的父母。 * 想要趁着暑假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创造美好体验回忆的父母。 如果你对具体内容感兴趣,看时间轴 内容简介: ● 上学期复盘 04:50 暑假开始的「启动仪式」,用这个小动作带孩子进入自主状态 07:34 成绩出来后,引导孩子复盘的「方法论」,如何避免说教 10:34 如何让孩子说心里话,又如何听到孩子的真实心声? ● 暑假计划制定 15:35 如何带孩子设定暑假计划,让孩子更有「大局观」? 00:24:41 如何制定规划,可以适当放权,把自主归还给孩子? 00:28:24 怎么帮孩子每日积极复盘,及时调整,让孩子信心满满去面对剩余暑假时间? ● 双职工家庭怎么引导放手 00:32:12 双职工家庭怎么引导孩子安排暑假? ● 丰富暑假体验 00:39:00 如何让暑假有更丰富的体验,更值得期待呢? 00:44:44 除了课堂知识以外,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 ● 避免错误做法 00:48:00 什么是「儿童观」?如何带着「儿童观」与孩子交流? ● 奖励和交易的误区 00:53:00 如何避免教育误区,而是真正激发孩子的自主、自尊? ● 监视和威胁 01:03:00 暑假应该提前学下个学期的知识吗?该怎么做呢? ● 加塞任务 01:12:00 暑假作业太多,孩子提不起兴趣,家长除了硬逼和放弃还有什么妙招? ● 如何做开学引导 01:19:00 家庭教育的基本盘,还是亲子关系。 01:20:00 下期预告,公立学校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才能获得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认可? 嘉宾介绍:桃子老师 省级阅读推广人、创新作文老师 教育博主,微博“爱予小桃子”写作百万字 开设阅读、写作、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等多门学生课、家长课,广受好评 曾与科幻作家郝景芳合作,撰写童行学院“哲思之旅”“世界之旅”课程,用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进行文学通识教育 桃子老师微博:weibo.com 桃子老师小助理:ixiaozhuli 主播:六一,7岁女孩妈妈,播客《时而散步》主理人。 因为育儿焦虑,开始做起了身边高手父母的访谈,学习育儿的过程,重新养育了自己。想帮助更多和自己相似的父母,学习教育底层逻辑,从一生角度看教育,育儿不焦虑。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云散步,分享我眼中的自然) 公众号:时而散步(心散步,更新采访手记、身心日志)

81分钟
99+
2周前

自然教育,不是为了变聪明,而是为了变柔软|车老师 141

当我们提自然教育的时候,是拜自然为师,向它学习; 当大自然成了我们共同的老师,教育就开始了。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户外自然教育的老师——车老师。 也是我带娃跟过两次夏令营的团队老师,今年即将第三年出游, 和车老师聊天的过程,其实过了我三年前一无所知的满脑子问号的阶段: 为什么去自然里啊? 户外到底有什么啊? 大自然难道不危险吗? 被虫子咬了怎么办? 爬不动怎么办呀? 爬山一周能瘦点吗? …… 很多东西有了答案。 最开始,只是把外出当成了旅游,有向往,有未知,有恐惧: 现在更多的感觉是,自然就在那里,一次次召唤我们回去。 山和水,植物和动物,都在那里,这就是要去的理由。 到自然中,才能让自己变小,身体在山中渺小,心灵在山野中回到小时候。 回头看看自己,也是知识和经验逐渐积累的过程,从站在太阳下无所适从,到全身心迎接阳光和大地,光脚踩大地,在树叶与阴影中游戏,和小朋友一起发现徒步路上的蘑菇和毛毛虫,每一次都有新的体验和欢乐。 我对户外与自然的理解,像是从简笔画的树叶到了铅笔素描,而车老师眼中,可能是4k级别的像素。 说到这里,我知道为什么喜欢跟着他们一起去自然里了,因为从他们的视角,短暂体验到了更精细的大自然,美和生命力,变成了具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一生,残酷而浪漫。 所以,这一次,邀请车老师来分享,他眼中的自然与昆虫世界。 希望声音和想象,也能带着我们短暂体验一下,大师眼中的自然。 这一期,如果剪辑出来,非常适合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听。 时间线 01:50 在海边看见鱿鱼吐墨后,我决定让孩子走进真实的自然课本。 06:30 你问他:漂不漂亮?可不可爱?质感怎么样?一问,他就开始好奇了。 08:00 成年人对虫子的恐惧,其实来自我们对世界的未知。 11:20 户外如何防蛇?穿厚底鞋,不露脚趾,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它早就躲起来了。 14:00金斑喙凤蝶就像被召唤了一样,在我讲解它时,它出现了。 17:00 你在自然里挑战完一趟危险,下来之后,整个人都会不一样。 20:33 我们小时候认识但不了解,现在的孩子了解但没见过。 22:38 孩子在小伙伴那里是平等的,大家都这样,那我也这样吧。 33:33 用五感认识自然,是最深的生命教育,自然观察工具推荐。 36:28 虫子是平行世界的不同生物。 42:00 当我们提自然教育的时候,不是去捉虫子,是拜它为师,向它学习 49:19 感知一只昆虫的温度,是学习敬畏的开始 提到的自然观察工具 小程序-懂鸟、懂两爬、晓虫 APP-形色 嘉宾介绍 车高华,自然导师,热爱自然、观鸟、蝴蝶等昆虫摄影,在东莞及自然保护区等积极开展以观鸟、观虫和夜观等自然教育活动。 多次带领研学营,前往广东、浙江、湖北、福建、云南、四川、江西、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自然探索;曾获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实践一等奖。 微信号:yan_xing_natural 公众号:言行自然 主持人: 六一 ,播客《时而散步》主播,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片头: Elizabeth Mitchell - The Happy Song 片尾: sand dream - Revo/梶浦由記

58分钟
99+
3周前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付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为什么父母总在替孩子着急,而孩子自己似乎总也感受不到「学习的重要」。 那种能把自己安排妥帖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吗? 有没有什么方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让他们发自内心为自己负责,能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让父母回到自己的位置,成为孩子的支持和托举,而不是挥舞小辫子的监工,还给我们美好的亲子关系? 还真的有方法,我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她不仅养育了一个自主的女儿,而且她带过的学生,也都被激发了对学习的热情。 她曾开过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课程,收到付费用户的一致好评,直呼「太真实了!」每个场景都是生活重现,每个解决方案都能立马见效,而这背后是源于她对教育的深度理解,对孩子的爱,和在日常积累的大量教学案例的实践结果。 今天,我们就邀请了桃子老师,来分享「如何培养孩子自驱力」。 她是《时而散步》的首位嘉宾,见证了我们节目的诞生,现在也参与到我们的第一次付费节目,这个系列,将分为3期,每期单独上线,您可以按需购买。 这一次,六一带着一箩筐真实痛点,用问答的形式,请桃子老师分享方法和真实案例。老听友,都知道我的提问风格,站在更多普通父母的角度,去问那些眼前、手边、具体的问题。 那么谁适合购买这档节目呢? * 低年龄段家长,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三年级,培养孩子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一开始的方向和示范,非常重要。 * 高年级段父母,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帮你从日常生活入手,把眼前的问题当成「引导的机会」,培养孩子自驱力。 如果你对内容感兴趣,请直接看: 00:00 为什么我们能讲“培养孩子自驱力”? 03:39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孩子被老师投诉,家长该说的都说了,孩子却没有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情况呢,桃子老师会怎么处理? 10:20 怎么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呢? 20:37 被老师投诉,父母该怎么与老师沟通呢? 22:17 桃子已经是很自觉的孩子,那怎么确定分享的方法是可以推广到更多人身上的呢? 34:38 孩子的时间观念如何建立呢? 45:06 学校太卷,孩子不适应,怎么帮他建立信心? 46:42 小学生做看图写话很痛苦,家长焦虑,怎样去解决呢? 51:15 如何引导低龄小朋友开始写日记,让他们愿意动起来呢? 57:37 怎么发现孩子的优点,如何养育才能不焦虑? 01:08:10 孩子在期末复习期间“过于松弛”,怎么办? 01:14:52 桃子老师是怎么给学生们和孩子们安排暑假的呢? 嘉宾介绍:桃子老师 * 省级阅读推广人、创新作文老师 * 教育博主,微博“爱予小桃子”写作百万字 * 开设阅读、写作、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等多门学生课、家长课,广受好评 * 曾与科幻作家郝景芳合作,撰写童行学院“哲思之旅”“世界之旅”课程,用故事的方式给 * 孩子进行文学通识教育 桃子老师微博:weibo.com 桃子老师小助理:ixiaozhuli 主播:六一,7岁女孩妈妈,播客《时而散步》主理人。 因为育儿焦虑,开始做起了身边高手父母的访谈,学习育儿的过程,重新养育了自己。想帮助更多和自己相似的父母,学习教育底层逻辑,从一生角度看教育,育儿不焦虑。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云散步,分享我眼中的自然) 公众号:时而散步(心散步,更新采访手记、身心日志)

77分钟
99+
1个月前

减80斤、戒手机瘾,搞身体=改运=重养自己|crystallsr 140

减重80斤、戒手机、运动健身,crystallsr 把自己养的容光焕发。 这次请她来分享:她的转变+实践,及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改运方法: 搞好身体。 在低谷期不被情绪拖走,回到可以掌控的实体层面: 好好睡觉、吃饭、运动,记录自己的日常,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成为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用这种方式重新把自己养育了一遍。 请crystallsr来分享「养育孩子」,是基于她的实践体会,和她当孩子的角度,但是作为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我知道,真的养育一个孩子,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聊孩子,也聊自己,用养育孩子的思路给自己重建身心,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时间轴 00:46如果你不把身心搞好,有机会来了你也接不住。 02:38意志力不好,就去搞身体。 03:44当孩子作业鸡飞狗跳时,不一定是态度问题,可能是吃不好、睡不够、运动少。 04:52允许反复,允许退步,只要你大方向没躺平,你就是在前进。 05:53状态不好时的惯性是刷手机,要培养新的惯性:关手机,走出去。 07:02走出去这一步很小,但能让你拿回一点主导权。 09:48 养育孩子的四个心得:小朋友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父母感情要好;父母身体要好;陪孩子时不要玩手机。 13:48在户外踩坑、记录、形成孩子的数据库。 16:14如果你没有健壮的体魄和强大的精神力,其实你根本支撑不了孩子。大人虚弱时就会从孩子身上吸取能量。 17:38孩子不愿责备父母,所以很多感受被长期压抑。 20:47 妈妈不需要伟大,需要健康、清醒、稳定。 28:16 记录自己高能量状态,用来激励低落时的自己(从雪山上下来的六一) 30:20 找到松弛的方式,训练身体,八段锦或站桩。 33:40 身心垮了,重建至少3年,不能心急。 36:53 “最好的医生在我身上的作用也就是20%。最终还是回到日常的改变,回到自身。” 45:05 好睡眠可以解决大部分情绪问题。 49:00 阳谋其实就是更接近真正的规律。 54:23 如果一个身心灵老师自己的身体状态很差,那你肯定要远离。搞身心灵不如好好练身体。 57:30 如何戒掉手机瘾的实践心得。 嘉宾介绍 crystallsr,播客《阳谋开源》主播。 主持人: 六一 ,播客《时而散步》主播,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云散步,分享我眼中的自然) 公众号:时而散步(心散步,更新采访手记、身心日志)

62分钟
2k+
1个月前

4个步骤,养育焦虑退退退!让孩子活出生命力 139

时而散步有一个内容专栏:育儿的「焦虑解药」。 焦虑,大概是我们大多数妈妈都会经历的状态。 我也一样。曾经特别怕出错,凡事都想安排得尽善尽美。 看上去是负责,其实是内心很怕失控,想靠“做得更好”换一点安心。 慢慢地我才发现,那种紧绷其实也在影响孩子。 有些时候,我们越想控制,反而越容易失控。 那并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而是太用力了,太累了。 节目里分享了4个我自己试过的方法,不复杂,也不是灵丹妙药,但的确帮我在一些时刻松动了一点空间。 也许你也可以挑一个方法试试看,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希望你一边照顾孩子,也能一点点学会照顾自己。 时间轴: 00:27即使当下没有答案,我也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答案会慢慢浮现。 01:55 我对亲子教育的理解,是从一个个焦虑的问题开始的。 04:02 Tip 1:亲子关系大于一切,亲子关系不是控制和驯服,而是平等生命之间的连接与启发 10:13 Tip 2:身心健康高于知识储备 18:45 Tip 3:我不会把我没实现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25:17 Tip 4:父母学做脚手架,把力量还给孩子。 往期播客 《汪爸刀刀|好的智力启蒙,是什么样子的?048》 《桃子老师|诗意的心,你也可以和三岁孩子聊出诗句 001》 《借秋风|把孩子放归山野,我们为什么需要自然教育?006》 主持人: 六一 ,自己不是”找到“的,而是”活出来的”。 探索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自我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意义。 关于《时而散步》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30分钟
1k+
1个月前

养育一个内心宽广辽阔的孩子|幼小衔接的底层逻辑138

48期的时候,我放了刀刀老师关于「如何给孩子做好的智力启蒙?」的内容,这两年来持续有人因为这期加到我,说“怎么这么好的内容,现在才听到。” 我觉得其实不晚,自己真的面临了这个问题,或者在思考,那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每年夏天《时而散步》都会集中更新一批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一方面是我自己作为妈妈,在养育过程里,也不断遇到新问题,而每年的暑假都会让我有大量时间和孩子相处做调整,为下个学期做准备,今年也是。 我们再一次来撒种子,时间褶皱里,种一株会呼吸的幼苗。 嘉宾介绍:汪爸刀刀(微博同名)育儿博主 课程小助手微信(wbdd123321) 【时间线】 1. 教育焦虑的根源 00:27-00:57“如果真的要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作业,孩子就没有时间阅读和玩耍——时间不够用,本质是教育理念的冲突。” 2. 家长的角色困境 04:26-04:48“每一次教育取舍,都是对‘如何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的考验。” 3. 情绪失控的反思 04:48-05:40“孩子哭着说:‘你说的对,但你太凶了。’——温柔而坚定的边界,比道理本身更重要。但边界到底在哪里?” 刀刀老师分享 4. 教育的终极目标 19:33-20:38“家庭教育的目标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我实现。” 5. 应试教育的局限 15:08-15:58“卷的是AI最擅长的事,失去的却是未来最需要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对学习的热爱。” 6. 童年浪漫的重要性 22:26-23:19“还童年以浪漫——兴趣是造船的动力,而不是造船的技术。” 7. 学习的本质意义 27:21-28:32“数学是分水果和买菜,写作是分享故事——知识必须回归真实生活的意义。” 8. 刷题的代价 30:13-31:16“追求从95分到100分的代价,是牺牲孩子探索世界的浪漫储备。” 9. 快乐学习的真相 42:07-42:54“学习是认识世界、感受成长的幸福——痛苦的不是学习,而是被异化的竞争。” 10. 家长的自我修养 64:28-65:19“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成长的氧气。” 童年如诗,在作业与萤火虫之间,陪孩子找到一块可以呼吸的空间。 课程5月19日开始,7月初结束,如果对刀刀老师的课程感兴趣,可以添加刀小萌微信(wbdd123321)。 提到的桃子老师的播客《桃子老师|诗意的心,你也可以和三岁孩子聊出诗句 001》 关于《时而散步》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我是六一,一名36岁的母亲,女儿7岁。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66分钟
2k+
2个月前

妈妈没教过,我一定要告诉女儿的事 137

本期节目是听友共创。养育女儿的过程,像重新养育童年的自己,因此发起了主题「那些妈妈没有教给我,我长大后一定要教给女儿的事」。 感谢「七西枕头」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时间线 03:20 【第一点:你永远机会重新选择,人生容错率比你想象的大。】 用创作来消解破坏的冲动 迦迦投稿:你有对别人说不的权利 雪莹投稿:「母亲留给女儿的财富,才没有比相信自己的直觉更宝贵的了。」 08:43 【第二点:能买单离场,为自己负责。】 10:17 【第三点:爱好自己:断舍离是日常修行。】 断舍离的另一面,是留下内心「想要」 从断食和日记中观察自己,饮食和睡眠值得花更多精力! 18:00小钰投稿:爱可以更丰富,更有想象力 18:58 希望投稿:你可以脆弱不完美 19:54 Anita投稿:不用被“懂事”裹挟,你的感受很重要 22:20 花卷投稿:守护好你的翅膀 23:28花花投稿:原则以内你们可以尽情尝试 24:00 野路子投稿:关于婚姻,我给姥姥、妈妈、女儿拍了一部家庭纪录片,是我想留给女儿的话。 本期主播:六一 投稿听友:迦迦、雪莹、小钰、希望、Anita、花卷、花花、野路子 策划剪辑:六一 提到的文章《妈妈爆炸了(写给女儿的信💌)》 BGM:《猫になりたい》(想要变成猫)歌手:辻亚弥乃

35分钟
1k+
2个月前

每一次动摇,都是在靠近自己|雪莹&六一136

在大理的小院里,六一和雪莹聊起了那些走在路上才明白的事。 焦虑、迷茫、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她们也曾经想过逃跑。 但慢慢地,在菜园里、在鸟鸣里、在深夜的自己身上,她们重新找到了方向。 如果你也在寻找生活的出口,这场对话,或许能陪你走一段。 本期你会听到 02:29在把自己搞明白的过程里,其实有更多的时刻是自己不明白的,或是混沌的状态。 09:35不是在为‘我不想要’而逃离,而是去问‘我想要’开始转向。 10:35我需要为自己决定:什么是我的家?什么是我自己的空间? 12:25真正的自我主体性,是从不再请求任何人允许开始的。 20:52 我们的生命像一株植物——你可以浇水,但生长是它自己的事。 25:04 ‘玩’的空间被挤压到角落时,生命就会失去活力。 32:05 身体像一只小猫——你得哄着它,它才会对你释放信号。 38:02 当‘我没有价值’的哭声被听见时,价值反而开始自由生长。 43:43价值从质问变成好奇时,混沌里就长出了可能性。 55:30 真实记录的笨拙,比方法论更接近答案。 嘉宾:高雪莹 独立音乐人,艺术疗愈实践者 微信号:gxy767760124 网易云搜搜:高雪莹 主播:六一(播客制作人、内容创作者) 即刻/小红书:六一Irene(生活、思考日常) 公众号:时而散步(更新播客以外的阅读思考) 《时而散步》,这是一档记录对话播客,日常更新三个专栏:制作缓解「育儿焦虑的解药」,探索「身体知道答案」身心整合议题,尝试「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 听友群入群:ireneis61(备注时而散步) 花絮:录制的时候,雪莹院子里的小鸟们也有「声音出场」,不用跑到山里观鸟,感觉自己躺在了天地之间。 BGM《猫になりたい》(想要变成猫)歌手:辻亚弥乃 有关《与狼共本的女人》阅读会《重归野性,找回生命力|雪莹123》 与雪莹相关的大理系列

67分钟
1k+
2个月前

把自己搞明白,比什么都重要|4周年特辑 135

《时而散步》四岁啦! 四年前,我在小区散步时随口定下了「时而散步」这个名字,没想到这一走就是四年。这期特别篇,我分享从好奇出发到不断探索、从焦虑低谷到逐渐接纳自己的旅程。不是坚持,更像是持续地活着、记录着,把自己搞明白,比什么都重要。 130多期节目,从躲在嘉宾身后提问,到敢把红头发乱糟糟的「安妮式自我」亮出来;从盯着数据失眠,到学会像养花一样给自己松松土;从焦虑的职场妈妈,到发现「原来我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这四年啊,我好像把自己一点点拼凑完整了。 有个妹妹从高一听到大一,还有二胎妈妈在凌晨奶娃时留言说被治愈……这些瞬间让我想起四年前在车库里抱紧自己的那个我。 现在,我可能还是说不清播客到底该周更还是月更(笑),但至少能坦然说:哪怕明天停更,这四年也值了。 对了!今天还是世界读书日,小宇宙留言许愿书单,我抽四位朋友送书~也欢迎来听友群交换故事,毕竟咱们可是「彼此看着长大的人」。(留言只在小宇宙生效哦)2025年4月27日12:00结束。 最后的最后——谢谢你们,让我的声音成了某个人黑夜里的拥抱。 (谢谢帮我做这个娃娃「红头发安妮」的朋友,一直遗憾她为什么没有嘴巴,现在觉得,这是曾经那个试图压抑自己的安妮,而我们彼此陪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 bgm 《森の小さなレストラン》 手岛葵 、《千里行走》暗杠

28分钟
1k+
3个月前

“当父母的经验”能迁移到工作中吗?|家长教练 134

多数女性成为母亲后,都面临过一个经典问题:“事业和家庭,如何平衡?”我也不例外。当时的答案是:“没有平衡,只有取舍。”但每次取舍,都像是在让渡自己的边界。我常常想,难道真的只能二选一吗?有没有可能打破边界,让两者融合?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做了播客,育儿经历成为创作的源泉。我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在陪伴她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而“家长教练”这一职业的出现,让我觉得将养育经验转化为职业身份,又近了一步。 今天,我邀请了两位一起学习家长教练的同学,聊聊“当爸妈的经历是否可以成为职业经验?家长教练是否是一份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 如果你也在养育中感到焦虑无助,在孩子与自我之间挣扎,或在规划未来的方向与副业,希望我们的分享能为你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与启发。 时间轴 00:03:30 “当父母的经验”能迁移到工作经历中吗? 00:08:47 6D系统让我不再点状拼凑信息,而是有了完整框架。 00:11:59 真正的家长教练,不只是分享经验,而是帮助家长找到自己的答案。 00:14:50 “当你讨厌孩子的时候,是ta最需要爱的时候”。 00:17:55 用教练技术来倾听年迈的奶奶:一次特别的实践。 00:19:30 为人父母第一课,先照顾好自己。 00:21:30上顺下逆原则:情绪上全盘接纳,行为上清晰划界。 00:24:38 「我想吃小蛋糕的愿望是被允许的,但我自己决定不吃」,用稳定状态唤醒家庭自我修复的潜能。 00:26:36 内在状态决定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接纳对方始于接纳自己。 00:30:40 家长教练不是修复孩子,而是共建家庭支持系统。 00:45:53允许孩子哭,但不离开——陪伴是情绪度过的最佳容器。 01:01:32 在所有方法论里,最有效的“药”是疗愈师自己。 01:03:44 回看过去的自己,才能跳出重复的模式,靠近核心议题。 嘉宾介绍: 四维:育见养育实习家长教练 ICF共创体系人生教练、健康习惯教练 1v1对话支持你走向身心安住、内在圆满 让好的你创造好的生活、好的事业、好的关系 十年教育公益,喜欢人文艺术 建筑 -> 互联网 -> 金融 -> 科研 微信、小红书账号:hisiwei44 张杰:终生学习、跨界实践、自身即答案 公众号、小红书:岛语无声–杰克船长 关于《时而散步》 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我是六一,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70分钟
99+
3个月前

“我才是我生命的权威”,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嘉嘉133

你相信魔法吗?奇迹,到底是什么?你相信内在直觉吗?你留意过生命中的奇迹时刻吗? 和嘉嘉认识快一年,播客计划很久,访谈大纲无从下手,因为我知道当下准备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在现场被放弃重来。我无法控制见面的时刻,我是何种状态,想问何种问题。 但我确认,在那个提问的当下,嘉嘉可以和自己内心真实的好奇待在一起,也会邀请我一共走一趟“体验不确定性”的旅程。 所以这个对话,是当下真实、流动、并且不断逼近「真相」的过程,不是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可以做好的演练,也不是一种技能成熟的完美策划,反而是在好奇、磕磕绊绊中,不断放手,和让勇气站起来的对话。 时间线 00:02:54 奇幻士多店的核心是唤醒大家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卖实体商品。 00:05:12 世界于你:无意义,无目的,但是又充满了各种随心所欲的幻想。 00:06:00 我想做那个提着满篮子奇妙货物路过你门前的人,用魔法道具点亮你的生活。 00:09:48 丰盛感带来更多丰盛,匮乏感只会看到更多匮乏。 00:16:50 魔法是注意力创造现实,每个人的注意力就是他的魔法。 00:21:09 眼泪如果不往外面流,就会流到心里去。 00:22:17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契合当下的选择。 00:31:31 什么才是链接真实的情感,如何才能校准自己的渴望? 00:35:55 我才是我生命里的权威。我是自己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和任何权威平起平坐。 00:40:00 真实就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00:44:22 金钱可以买到美好的事物,但买不到心安的感受。 00:57:18 独特性不在于无人模仿,而在于生命能量的不可复制。 01:08:48 真正的疗愈是玩一场游戏,而不是被当成病人。 01:16:48 生命的奇迹藏在不确定性里,种子只需要按时生长。 01:40:02 抓住你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尝试的机会,那是宇宙的邀请函。 提到资料 电影《无问西东》 虎皮地毯(艺术家徐冰) 艺术家徐冰的《虎皮地毯》是一件以香烟为主要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其灵感来源于殖民者在非洲和亚洲打猎时使用的虎皮纪念照。这件作品通过香烟两端颜色的对比,堆叠成类似虎皮的图案,展现了烟草制作工艺、文化和社会学意义。 《虎皮地毯》的创作过程耗时十年,徐冰利用了50万至66万根香烟,这些香烟被精心排列组合,形成了巨大的地毯。地毯的重量达到440磅,尺寸可变,最长可达10多米。这件作品首次亮相于201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美术博物馆展出,随后在全球多个展览中展出,包括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嘉宾介绍 嘉嘉「心灵导游」,经营「奇幻士多店」,想要做「那个提着满篮子奇妙货物路过你门前的人,用魔法道具点亮你的生活。」 主持人: 六一 ,自己不是”找到“的,而是”活出来的”。探索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自我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意义。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关于《时而散步》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这期播客录制完,我一度不想剪辑,因为觉得工作量太大,有很多需要「删掉」的瞬间,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叙事。 于是我拖了2个月,剪辑了十几分钟之后,我发现好像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但是为了获得更客观的反馈,我召唤了我的剪辑师小伙伴,请她出手操刀。 剪辑过程里,她和我说「剪辑过程中都不想停下来,上厕所都在想接下来你们会聊什么。」「尤其是那些你觉得犹豫的空白时刻,你问出了我自己内心的问题,很真实。」 于是,这样的一期节目就出来了,不是一个主题下的输出对谈,没有什么「干货道理」,更像是拉着听众一起跳进水里游一游。

102分钟
1k+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