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想人生的三步法

睡前语音日记

这篇是继年初那篇 想要找到“最适合的人生”本来就不可能 之后继续分享关于《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的读后感。 播客主要内容: 1. 用 AEIOU (美好时光日志)记录自己工作的高光和低谷,先积累数据,再分析自己 A-activity E-environment I-interaction O-object U-User 简单说就是记录下自己在工作中什么情况情景下很开心、很享受,包括做了什么、和谁一起、有什么物件参与,你也可以加入其他细节,比如季节、气温,甚至你穿什么衣服等等,维度越多,你的数据越精细,你就能越了解自己 2. 绘制三张思维导图 * 挑选一个和工作相关的感兴趣的领域,把这个词放在一张空白纸中间,然后写下脑子里闪过的几个词汇(这是第二层),以此类推展开3-4层。这类似于把一个抽象的词通过拆解变成具体、可操作的实体词。 *注意:想到什么些什么,不要批判和多思考,不要觉得这个词好,那个不好,想到就写。然后接着对能展开的词展开,有些词展不开,没有进一步联想就不管了。 * 挑选一个让你高能量的事展开3-4层 * 挑选你的一个心流体验,展开3-4层 3. 从三张导图的最外层,随便或者凭眼缘挑选你喜欢的3个词。给这三个词赋予一段工作描述或者角色,也可以画下来。 我在这一步的操作就跟书本不一样了,我自己是找三张导图的共同关键词,在播客里我都有用自己来举例子。我提炼出的是 自我成长、创造价值、身心舒展 然后我把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工作/生活状态描述,构建出一个可想像的状态。 最近接触到「显化」这个概念,概念提到有可以想象的、可多感官感受的场景很重要,能通过吸引力法则实现。其他不多说,当社畜久了,你猛然问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想去哪里...挺可悲的。这也算一种唤醒自己的训练吧。 下期继续分享「奥德赛计划」。 最后说一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什么方法都还是要自己去试验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

26分钟
99+
12小时前

从错误中积累判断力

睡前语音日记

可能从小到大的环境单纯,目前最大的选择可能就是高考志愿和毕业从事的职业。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是不太有判断力的,遇到一些没遇见的事情会有点慌、心烦,不过不至于不能思考。我有个习惯就是找朋友,不管是倾诉还是寻求建议,不管男生女生,我都挺喜欢说的,但这次 IANG 续签的事给了我新的感受。 首先客观上超过了我们能理解的范畴,在无限期等待的过程中每天的剧本比 TVB 还精彩,心情时松时紧,很难连续两天都保持轻松愉快,我美其名曰“鸡一天狗一天”。 主观上好像同龄的朋友们也各有各的难和忙(迷茫的迷茫,失业的失业,有工作不开心的不开心,被逼着相亲的相亲...),很难真的给出一些建议。 于是我发现,这种自我人生的关键/至暗时刻需要自己鼓起勇气去做判断和选择,哪怕结果真的不怎么样,对于之后的人生来说也是在积累经验。 再退一步讲,就算没有积累判断力也似乎可以接受,但无可置疑,这一次次地主动判断和选择会让自己内心更强大,强大到就算害怕也会继续清醒着行动。 总之,虽然人也老大了,但还是要自己给自己试错的机会,一次次鼓励自己去尝试,一次次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然后托举自己继续前进。 用我很喜欢的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学院的一张海报来结尾: Nothing is a mistake. There is no win and no fail. There is only MAKE. PS:封面是坚尼地城的海和天空,愿你开心:)

8分钟
99+
12小时前

比 No one is coming 更重要的是

睡前语音日记

不要陷入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 这两天在看《101 Essays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这是一本关注思维、情绪、内心的书,全书有不少改变思维的惊喜。 这一期播客分享我对 no one is coming 的一点个人认识。 这句话来自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公开课,大概意思就是不要等别人来认可你,救你于苦难中,你要自己承担人生的责任。 这句话很赞成,之前看张德芬的书也提到"自我负责"。 今天的思考是结合我自己的一些个人观察,我好像"走火入魔"陷入过两种情况: 1. 自己苦哈哈地做,以逞强地姿态靠自己做,不免有点自卑,其实是一种负面地在承受。可能久了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没有配得感,就是妄自菲薄。 2. 自己熬着熬着真把一些事做成了,面对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不愿理财,觉得一切靠自己,这又有点妄自尊大了。 现在反思: 我觉得应该是把这个承担自己主体性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积极的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不用苦哈哈自我陶醉,也不用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提醒,最终目的是1+1>2,而不是非要逞强自己能做。 自己能做,但可能有别人帮助能做得更好。 关于 self-essence (自我的本质/自信的本质),这本书提到一点我很认同: 不是觉得自己有多少资源能做成一切事,而是平常心般地相信不管情况有多糟,我都能理顺理好,我都能过上我能过的最好的生活。

12分钟
99+
12小时前

找不到热爱可能因为尝试不够多

睡前语音日记

正确是靠错误提纯的。 最近在看《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里面提到李飞飞教授在 2009 年创建了图片数据库 ImageNet,用生物学的方式尝试重新结构计算机视觉。 在 2012 年以 ImageNet 为依托的算法比赛上,获胜团队使用了神经算法让算法识别准确度提高到了 85%,比前一年冠军队提高近 10%。 今天分享的跟卷积神经算法有关。这种算法,在我粗浅的理解看来就类似每一层的神经点识别一定的像素,然后一层层叠加,最后完成一张照片的识别。 一开始,算法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可能把一个绿色像素点识别成草坪,在不断的错误❌迭代中开始出现一些"歪打正着"的正确✔️,然后不断一层层迭代和强化正确✔️,最后经过很多很多层,算法识别准确出图片。 我联想到这不就是人生吗! 比如说工作,我们一开始通过一些特定的职业接触,在尝试后知道不喜欢、不合适,很多人就卡在第一二层,就一直这样做下去,但有些人又继续探索,到第三四层,找到一个自己不那么讨厌的工作。甚至有人同时开工,用 slash 兼职副业的形式多"神经点"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答案"。 这样来看,人生就是收集数据点的过程,不断用我们的算法验证适不适合自己,也在验证中修改算法,让算法服务于当下的自己——找到最适合当下的"正确答案"。 不知道,就去多试。比起什么年纪要结婚生子,还是找到自己,接近自己更重要。 周一愉快~

12分钟
99+
12小时前

10天Vipassana内观静坐体验感受:此局已破,我本自由

睡前语音日记

A Nibbanic Experience via Vipassana on HK Lantao island 才知道上周台风 Ragasa 是最高的十级,仿佛是一种外在世界的显现,它掀起的风暴不亚于内观带给我的震撼,只是我静静处在台风眼,稳住内心,不说一语。 十天断网,九天禁语和男女分隔,每天九点半熄灯四点起,一天十个半小时静坐。 刚开始坐下观察呼吸,十几分钟就要换姿势,第一次逼近身体极限时双腿颤抖,忍受双腿发麻、断裂、弯曲到消失的感受和幻觉。 在忍耐、坚持和感受身体波动中,在一次次刻意练习中,有幸在第九天体验到了四肢明显的粒子涌动和消融,偶尔几次连贯全身。 S.N.Goenka 说做自己的主人,之后人生的一切问题还有什么是不可解决的吗!? Anicca, 一切无常,做心的主人。 借由他人,通向自己 内观自己,联接宇宙 此局已破,我本自由,期待并迎接任何未来🖖✌🏼💪🧘‍♂️ 也可以查看我写的文章:《10日内观归来:此局已破,我本自由》 PS: 感谢认识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位朋友,一面之缘也让我有了更广阔的体验和认知,谢谢你们让我看到生命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下一期说说这次认识的一些小伙伴们) ------------ 04:16 全球葛印卡(S.N Goenka)内观学院和 Vipassana 简介 06:58 我理解的内观的理论/思想基础 1:✅我们跟外界世界有6种连接(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想法),每种感受会激起我们内心的好坏判断和反应;通过感受内化变化的实质,用平等心面对一切外在刺激,帮自己摆脱苦海 14:38 内观的理论/思想基础 2:✅宇宙的实质就是粒子和粒子的震动,一切都在变化,生灭不息(Anicca) 19:25 内观时间表(早上4点到晚上9点半) 24:52 个人静坐体验和感受描述 40:40 禁言静坐的一些思考分享/奇思妙想 57:29 从痛感中体验粒子生灭是什么感受 音频中没有提到的是最后一天我们学习了【慈悲】,在每次结束冥想的时候可以用感受和发散慈悲来升华。 * PS:这次好多内地的朋友过来,我有问工作人员内地朋友怎么申请超过7天的签证(一般旅游签只有7天): * 1. 有交社保,满三个月的,通过公司营业执照可以申请商务签,14天; * 2. 如果是个人,可以报名成功后回复邮件找香港 Vipassana 出一份官方邀请,可以申请 Q 签(具体可以看小红书攻略,这是工作人员原话)

78分钟
99+
12小时前

内观体验小小补充: 肉体和精神的苦我都吃了,会活得更好的

睡前语音日记

刚刚听完其他内观体验者的分享: LT+娟子:十日内观,直面痛苦的体悟 推荐听上一期更详细(《10天 Vipassana 内观静坐体验感受:此局已破,我本自由》: 补充说一下几个点: 1. 内观的三个阶段: 戒定慧 “戒”是指内观期间守五戒(不杀生、不饮酒、不吸毒、不撒谎、不发生不正当性行为),“定”是静坐时观察呼吸和身体感受,“慧”是理解世界的本质是变化的粒子波动,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无常(anicca)是常态。 2. 对痛苦的"憎恨"和我执的感受对于【我执】,用平等心去解读之后我一定程度让自己更安宁了——我今天写了三张明信片分别来公司送给三个领导,作为告别。我提到了感谢他们之前给予的工作机会,以及在这三个月中为办签证提供的帮助(虽然这么坎坷,虽然我也有怨言,但该放下放下,该继续前行了)。比起记恨,多记记人的好也是对自己慈悲。 3. 这次内观对我个人有特别的意义,是外在人生境遇的反射,是人生的一次历练。 1. 我还活着 2. 3. 我喜欢坚韧的灵魂,也总为之着迷,我想可能我的一些苦难都在让我求仁得仁吧——毕竟我从来不求自己一帆风顺,而是求自己有度过风暴的一切能力。 4. 5. 晚安,巴卡巴卡 推荐相关内容: 《10日内观归来:此局已破,我本自由》(文章)

14分钟
99+
12小时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