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1 曾经的校园霸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保持联系|Stay Connected

团子12岁的弟弟最近在学校里受到了几个同学不同程度的语言骚扰,线上羞辱最后发展成了晚上放学被拦截霸凌。这件事触发了曾经也在初中高中被霸凌过的团子和Yueran。十几二十年前后,现在我们都已经长成了大人,回想起学校那段黑暗时光,还能感受到它在我们人际交往和性格中残存的影响。本期保持联系就和大家讨论一下“校园霸凌”这件事。 00:21 升初中的第一个月,弟弟放学后跪倒在了三个同学面前 07:26 现在开朗大方的自己曾经在高中遭到过全班人所孤立和欺负 10:34 隐性霸凌:从当面蛐蛐,到线上讽刺,不易察觉但全面伤害 14:52 明明被欺负了,我却不愿意和家里人讲 21:29 班级的霸凌风向,可能与班主任这个“大人”息息相关 33:53 一个学期的霸凌,能在一个人身上存留什么影响? 41:21 后续:弟弟在新时代的校园霸凌都是如何处理的? 保持联系也在小红书和微博开通了投稿和互动,欢迎大家移步关注。 ✨微光时刻长期征集:请让我们看到你生活中那些值得庆祝的,美好的,小小时刻 💙联系我们 📮 [email protected] 🍠 保持联系StayConnected 🧣 保持联系StayConnected 💛关于我们: 保持联系是由三位性格不同经历迥异的女主播建立的一档日常有趣故事及一丢丢思考分享播客;希望能在各位茶余饭后拖地洗碗跑步健身时产生共鸣,有效陪伴。 💚聊天的人: 团子、Yueran、以琳 🎧收听方式: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Spotify | 苹果播客

47分钟
94
1周前

【基金篇02】基金配置中的刻舟求剑(下)——模糊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

理财如是说

🎧#基金投资 #公募基金 #信息披露 #基慧Plus #基金经理 #算法推算 #金融工程 #理财配置 #模糊的正确 #理财如是说 延续上期的主题,本期节目聚焦如何在基金投资中获取更及时、更有效的配置信息。佳奇老师从金融工程视角出发,介绍了通过算法推算基金行业特征和投资风格的思路,并推荐了专为个人投资者打造的基金分析工具——基慧Plus。 该工具可动态追踪基金的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与风格变化,帮助投资者从静态观察走向动态认知,避免“刻舟求剑式”的决策误区。节目进一步指出,投资者常陷于“追求精确的错误”,而忽略了“模糊的正确”的智慧。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理性接受模糊、善用动态信息,才是科学理财的关键。 🎙️【佳奇老师介绍】 十余年基金研究与咨询经验,长期服务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一线投资与投顾提供数百小时基金配置培训。 NSCA-CPT(美国国家体能协会健身教练)持证人。 国家三级运动营养师。 ⏰【时间码】 00:26 揭秘基金配置:如何获取即时有效信息 01:29 金融工程视角下基金风格与行业特征推算 03:45 基慧Plus:个人投资者的基金配置分析工具 08:43 基金经理行为的立体化理解:模糊的正确 13:09 精确与理性决策的平衡 17:35 理财投资:接受不确定性与模糊的正确 21:57 高频信息与基金经理价值评价的思考 📈基慧Plus访问二维码👇 📱【听友互动】 加入听友交流群,可请添加佳奇老师微信:JQ17749779360,标注:播客听友。 听友群福利:分享参考报告、业内第一手资讯,也欢迎交流健身与营养话题——主打一个全方位提升生活质量💪 ——————————————————————————————————————— 免责声明: 本节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节目组及嘉宾对使用节目内容引发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翻版或引用。

22分钟
99+
1周前

EP37. 生娃就像有答案的闯关:佳佳的真实分娩日记,新手爸妈直接抄作业

一百八一杯

欢迎光临!新手爸妈的“兵荒马乱”与“笑中带泪” 听友们注意啦!本期一百八一杯喜提 “人类幼崽诞生特辑”——刚生完娃 13 天的佳佳,带着 “陪产工具人” 老公老韩,和热乎的生育经历,回来“汇报工作”了。 从备孕时 AMH 指标低,跟着小红书攻略泡脚喝豆浆 “突击调理”;到生产当天凌晨破水,慌得像 “无头苍蝇” 把待产包乱塞行李箱;再到开宫口疼得怀疑人生,最后因为宝宝胎心“过山车”,顺转剖挨了一刀 —— 全程真实到离谱!还有产床 “意外排便” 不尴尬、月子里跟长辈 “斗智斗勇”、以及母乳喂养的疼痛。 我们剥开生育的浪漫想象,给你看其中最真实、甚至有点狼狈,却充满生命力的内核。 谨以此期,记录一段奇妙的生命旅程,也献给所有正在或即将踏上这段旅程的你。欢迎我们的小宝贝,正式登场! 时间标记: 05:45 AMH指标低?跟着小红书备孕,一个月上岸! 09:46 排卵期“作业”指南:泡脚+掐点,好孕自然来 15:54 验孕棒双杠瞬间,怀孕初期的喜悦与忐忑 22:44 从养狗狗预习当爸妈 27:18 顺产还是剖腹产? 30:18 凌晨破水!待产包都没收好就冲去医院 35:35 顺产疼到一半,医生却说:得剖! 40:27 在产床上拉屎了?医生:正常,接着生! 45:34 胎心忽上忽下,顺转剖决策时刻,老韩的无力与紧张 51:24 生完13天,我才慢慢觉得娃可爱 55:37 会要二胎吗?刚吃完午饭别问晚上吃啥 01:01:30 坐月子是伪科学?我亲身打脸了 01:07:19 喂奶比生孩子还疼?钢铁乳头的诞生 01:14:00 喂不喂母乳?这是我自己的选择题 01:19:12 山东生男孩有多香?公婆偷喝庆祝,96 年投资人只找 3 类儿媳|01:27:08录播客到80岁,回头听这期一定会哭 本期干货总结 1. 备孕干货 关键指标:AMH(抗穆勒试管激素),反映卵子储存数量,30 + 女性指标过低需重视。 调理技巧:泡脚(驱湿气、暖子宫)、喝豆浆(排卵期前后搭配不同食材)、跳绳(助排卵),放松心态更易成功。 排卵期技巧:窗口期约 8-9 天,隔一天“操作” 一次,避免连续操作影响精子质量。 2. 怀孕 & 生产干货 检测指标: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怀孕后每天翻倍,验孕棒、医院抽血均可检测。 顺产 vs 剖腹产: 顺产:需开 10 指,可能面临撕裂 / 侧切,发力类似 “拉屎”。 剖腹产:分指征(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等)和无指征,顺转剖常见原因:胎心异常(缺氧风险)。 关键知识点:37 周后为足月,破水后需平躺避免羊水流失,无痛可能在开 5-6 指后失效。 3. 月子 & 育儿干货 月子时长:剖腹产建议42-56 天,顺转剖可延长至 100 天,核心是休养 + 伤口恢复。 科学月子:可洗头洗澡(保暖到位即可),初期避免油腻汤(防堵奶),重点关注盆底肌、腹直肌恢复。 母乳喂养:初期皲裂正常,多吸/ 用吸奶器可增加奶量,喂奶能促进子宫收缩,对妈妈有免疫益处。 剪辑:曾谙 BGM: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kidult. DayDream Breeze——Dan PhillipsonIn My Life ——John Lennon One Day——V.A. Que Sera Sera——手鳥葵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 微信号:搜索「wangjiajia180percup」或「Huangtu180percup」 欢迎加入听友群,与主播们交流 小红书 播客账号:@一百八一杯 主播账号:王佳佳:@Cookie妈(月子中) 黄土:@哪儿的黄土不埋人 订阅提醒 苹果播客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同步更新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亲朋好友们哦!你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创作得动力!

92分钟
99+
1周前

ep77-杂志,油墨味儿里藏着的青春

女宾两位

非常受欢迎的老壁灯考古系列又迎来了新的一弹。今天要考古的,真时代的眼泪了。 我们的人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靠杂志来认识世界的。它是我们信息的源泉,知识的灯塔,我们的青春百科,也是最早的社交平台。杂志不单单只是印刷品,更是我们青春世界的出口。 今天我们就来翻一翻,在那些纸张沙沙响的年代,那些杂志带给我们的回忆。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呀!可以在show note中扫码或者搜索shower_two, 备注女宾两位,女宾两位浴友群期待您的光临~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传送门↓ 03:20-这类杂志居然被归类成文学类? 09:53-《知音》我们可太爱看了,知音体可能最早的流量密码 15:49-《当代歌坛》就是我的整个青春,拥有了它娱乐圈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22:05-阿卡的第一个笔友就是在《当代歌坛》上觅得的,两个人在信中写了怎样的豪言壮语让胖大圆佩服不已 24:28-最早的同人梦女文就是在当代歌坛吧,主播也试图撰写——与HOT三人周旋的爱情故事 35:05-时尚类杂志应该是花期最长的了,昕薇瑞丽米娜ELLE这些您都买过吗? 39:56-《男人装》这本一直被误会的杂志,其实我们也挺爱看的 42:56-没有文化的两个人,对国家地理杂志/现代军事/电脑与软件这个杂志区域敬谢不敏 46:44-《大众软件》里面会不会传授游戏秘籍?有热爱的读者麻烦给我们科普一下 48:55-杂志中我们津津乐道的板块——心理测验,让我们欲罢不能,开始自己研究了 51:23-阿卡爱看影视解说视频找到根儿了,原来早期的杂志就介绍过

59分钟
5k+
1周前

vol.40 品牌化=商业化?社工机构生存到发展的破局之路

社工杂谈

内容简介: 在本期“社工杂谈”中,我们探讨了社工机构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生存状态迈向有影响力的转型。节目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社工机构的案例,讨论了品牌化建设对机构运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的影响。我们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平衡服务质量与宣传推广,以及品牌建设如何为社工机构带来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行业的更高质量发展,欢迎收听~ 关键时间节点: * 01:14 讨论社工机构品牌化建设的意义 分享关于社工机构品牌化建设的初步想法,指出品牌化的意义对不同阶段的社工机构来说各有不同,涉及到运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方面。 * 02:04 管理者角色转变与责任感 社工机构的管理者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不再仅仅考虑个人感受,而是要考虑对机构发展的影响。转变为管理者后,需平衡个人与机构的利益,提升管理效率。 * 05:00 分享初创型机构与中大型机构的品牌化差异 讨论初创型社工机构专注服务,而忽略品牌宣传的问题,与一些市场导向的机构过度注重品牌宣传但忽视服务质量的现象进行对比。 * 07:13 品牌化建设的平衡:服务质量与宣传 讨论品牌化建设是否必须平衡好服务质量和宣传,认为两者可以并行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品牌宣传来增加社会影响力。 * 11:51 公信力与品牌化的关系 强调社工机构的公信力对于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性,分享韩红基金会等案例,表明透明度和公众监督是提升信任的关键。 * 14:23 初创机构的品牌化推广策略 讨论初创机构如何通过自媒体、公众号等低成本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强调内容的质量和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 * 17:33 社工机构如何运用自媒体进行宣传 分享如何通过自媒体平台(如抖音、公众号)进行有效宣传,分析自媒体内容的选题、受众和传播策略的重要性。 * 19:41 中大型机构品牌化建设的核心 分享中大型社工机构如何进行品牌化建设,强调品牌不仅是形象工程,而是机构价值观和服务质量的体现,且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 * 22:11 社工机构品牌化建设的挑战与误区 讨论品牌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误区,提醒社工机构避免过度包装和忽视服务质量的问题。 * 26:20 保护隐私与讲好故事的平衡 强调讲述服务对象故事的重要性,同时要确保隐私保护,分享如何用AI技术漫画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 31:05 品牌化带来的影响:从生存到影响力的转型 讨论品牌化建设如何推动社工机构从生存状态向更大影响力转型,强调品牌建设能带来更好的资源获取和社会支持。 * 35:33品牌化建设与社工机构的未来 讨论品牌化的未来发展,指出品牌化不仅能帮助社工机构获得更多资源,还能让机构的服务模式和效果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 * 37:10 品牌化与商业化的区分 提出品牌化并不等于商业化,强调社工机构不应放弃公益初心,而是通过品牌化提升专业自觉,展示服务效果和社会价值,推动更多人参与。 * 40:12 服务品质与品牌价值的关系 深入探讨品牌化建设必须依赖高质量的服务,品牌并非通过空洞的宣传获得,而是通过持续的专业服务、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真实的社会贡献建立起来的。 * 42:03 品牌传播的有效性与多元化 强调传播不仅是自我宣传,更是让外界理解和认同社工机构的价值,需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如公众号、短视频、行业论坛等)向不同受众传递核心价值。 * 44:04 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精准度 品牌传播需要精准,确保信息传递的渠道符合受众需求,针对不同的合作伙伴、资助方、政府和公众,调整传播的语言和内容。 * 45:57 品牌的关系网络建设 分享品牌建设不仅是对外的宣传,更是在行业内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提到与各大机构的合作、媒体背书和行业认可如何帮助社工机构获得更多资源。

54分钟
57
1周前

26.睿尔曼机器人CPO荣宾:打破“仿真鸿沟”,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AI不神秘

嘉宾|荣宾,睿尔曼机器人CPO(首席产品官) 清华经管EMBA,北大新传校友,清北EMBA同学会会长; 前京东物流科创业务总经理,4家世界500强AI机器人资深专家; 著作《数字化供应链》(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物联之星中国物联网卓越人物; U8世界创新峰会理事,阿里蚂蚁北京校友会会长,多家名校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主持|王晗,《AI不神秘》播客发起人,少年创造学院发起人,北大光华2011级校友。 本期录制于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北京大学校友人工智能产业峰会现场。当大多数机器人公司还在追逐跑步表演的炫酷时,睿尔曼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让机器人真正能干活。 嘉宾荣宾师兄是典型的"技术派+产业派"创业者——清华北大双料校友,从京东物流到4家世界500强的AI机器人实战经验,让他深刻理解机器人产业化的关键痛点。他们团队打造了全球首个商业化的超轻量仿人机械臂,负载自重比达到1:1.44,突破了日本和德国在谐波减速器上的技术垄断。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团队从0到1在石景山建立了北京首个大规模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用真机数据而非纯仿真数据来训练机器人,解决了"从虚拟到现实"的巨大鸿沟。 荣宾用清晰的逻辑拆解了机器人进入生活场景的三大瓶颈:操作能力、成本、泛化能力。他分享了如何将机械臂成本降至1万元以内,如何让机器人5万小时不间断举5~10公斤哑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远程打工仔"模式——菲律宾人远程操控美国酒店的机器人叠毛巾,这个案例揭示了在AI完全成熟前,人机协作的现实路径。 本期适合关注AI具身智能、硬件创业、制造业升级、机器人产业的听众,也适合所有想了解机器人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的人。 �� 时间线 01:07 | 全球首个超轻量仿人机械臂是什么 01:56 | 突破日德封锁的谐波减速器 06:42 | 机器人进入生活的三大瓶颈 05:35 | 老龄化时代谁来养老干活 08:34 | 泛化能力是全球性难题 09:43 | 负载自重比1:1.44的技术含金量 10:12 | 5万小时不间断举哑铃的硬实力 11:55 | 真机数据是AI时代的石油 12:34 | 为什么要建数据训练中心 13:55 | 仿真到现实的巨大鸿沟 16:19 | 菲律宾人操控美国机器人叠毛巾 17:51 | 全球都在建机器人训练场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这期播客里哪一个观点对你触动最大?为什么? 【制作】 编辑:LH+TTZ 剪辑:秦苇 设计师:南婉 LOGO设计:果果+Lovart 【相关】 如果喜欢《AI不神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恳请多多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感谢! �� 想加入听友群与大家交流分享的朋友,请添加小助手微信:shixianlifebook

19分钟
64
1周前

十月餐厅觅食畅聊:有天赋的跨界主厨、不做燕鲍翅的餐厅、难以驾驭的流量

杂食者餐桌

主播|苇杭@苇杭EaToday、仔猫 @仔猫食处 大家好,欢迎来到杂食者餐桌,这是一档专注于餐厅评论和探索的播客,由美食媒体人苇杭和资深食客仔猫共同主持。 这期节目继续从餐桌出发,聊十月的美食体验。深圳 Ensue 在年轻主厨 Jeff 手里为何越发“中式灵魂、现代表达”?香港大班楼怎样用猎手与养殖把本港海鲜做到极致,蒸鱼的门道细到“裙边火候”?上海“屋有鲜”把大闸蟹拆到蟹钳小笼包,北京的二妹美食与自贡跳水鱼又为何治愈....饮食的世界是万花筒,有表层的美味也有里层的门道。 🎯 时间轴 02:59 十月美食回顾:北京、深圳、武夷山、香港、佛山、大同 04:22 深圳|Ensue:青蛘肠粉 • 年轻主厨 Jeff 让菜单兼具知识性与中式结构,入口是清鲜与层次。 06:50 主厨 Jeff 的履历:跨界主厨与组织力,商学院→互联网→回炉学厨 • 与张一峰师傅合作的“潮1/2”经验,回到深圳继续迭代。 16:46 青蛘肠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 不停留在调味混搭,而是重建粤菜的结构与性格(清香、鲜爽、滑)。 20:48 食材小知识,只用沼水蛙(青蛘)的左腿肉 • 左腿肌肉发达、口感更好,做“花蕊”更能凸显质地。 22:59 前Ensue餐厅太会了!会的像个渣男一样的用餐体验 26:25 主厨与领导力,“庆祝”主题的菜单排布 • 粤系新表达,结构先于“Fusion”,把广府食俗融合到现代用餐体验。 31:48 香港|大班楼:金边方脷 • 同样是非科班出身的主厨:叶一南(Danny Yip)的故事 35:59 大班楼的海鲜供应链揭秘:从香港仔海鲜批发市场到餐桌 • 两位“食材猎人”与渔民网络支撑每日鲜活上桌。 • 咸淡水交界致“金边”,裙边与鱼身火候要同时到位。 • 稀缺性与技术要求,解释“贵”的合理性与珍惜感。 40:06 香港记忆,把蒸鱼文化系统记录 • 蒸鱼是最高考题:鱼种、火候、通气、浇油、佐料一环扣一环。 • 在地物种与做法值得口述史与纸本文献双重保存。 • 曾经几个大陆爱吃的豪客花十万港币在澳门吃金边方脷 46:17 香港吃到的不同的鱼,感叹中文互联网食物评论消失的遗憾 51:25 上海|屋有鲜: 蟹钳小笼包(小笼包专门店) • 大闸蟹拆到极致,蟹钳肉做小笼包 • 炎热季公蟹不佳,时令与吃法要配合;首次到店也能被照顾。 57:21 创业韧性,米其林一星背后的稳定与迭代 • 郊区迁入市中心后,客群从“日常”转向“体验型”。 • 成本结构与客群迁移,改变经营逻辑。 01:02:04 屋有鲜名字的由来 01:04:24 北京|二妹美食:跳水鱼 • 地铁施工影响客流也不降标准,坚持手工与“热菜热上”。 • 干/泡/鲜辣椒与多种姜叠味,层次分明不过火。 01:08:16 自贡风味,跳水鱼的技术细节 • 低温锁嫩、“锅炉姜”反时令栽培技术延长季节边界。 • 把“辣的表达”做得更耐吃、更清爽。 01:13:45 传播与评价,小馆子的困境 • 小店常输在传播机制而非出品,榜单集中化不利多样性。 • 需要更分散与公平的发现体系。 01:18:27 北京米其林,“被忽视的努力”的失望感 • 榜单释放的曝光有限,许多投入看不见。 • 工具还没把社区里的优质餐厅真正找出来。 01:23:12 北京|川菜 1996:毛血旺与红油水饺 • 经典川味被组织得更轻盈,保留风味同时减负。 • 研发体系让产品稳定,也能季节化上新。 01:31:22 现代中餐的方法论:直接的感官的感受+脑海中进行的记忆呼唤和化学反应 • 不迷信古法、不追网红菜:不断优化食材与做法,让情感与健康并存。 01:38:40 大同|明月轩:什锦火锅 • 炭火与器物的“火与锅”哲学,延展北方什锦锅子传统。 • 老工业城市的饮食底盘,在一锅汤气里被看见。 01:42:09 大同的历史线索,城市与饮食 • 从佛教圣地到炼铜业中心,产业转轨影响器物与口味。 • 什锦热锅子的做法与选材,承接区域历史脉络。 --- 彩蛋 本月舒适食物 comfort food 01:50:06 武夷山|小竹林:蒸槟榔芋头丝 • 选材与切丝见功力,足火蒸制保留芋香与绵密口感。 • 大道至简的食物,它就是这么的简单 01:58:51 北京|佳佳卤煮小肠:卤煮火锅面 • 卤煮火锅“干吃+方便面”双阶段吃法,汤底浓郁不腻。 • 冬天里加一份方便面,是延长幸福感的秘方。 👨‍🍳 节目中提到的人&场景&菜 深圳|Ensue:青蛘肠粉 (苇杭) 蒸金边方脷 @香港|大班楼 (仔猫) 叶一南Danny @香港|大班楼 (仔猫) 上海|屋有鲜: 蟹钳小笼包 (苇杭) 配电箱上的鱼 @北京|二妹美食 (仔猫) 跳水鱼 @北京|二妹美食 (仔猫) 二妹 @北京|二妹美食 (仔猫) 北京|川菜 1996:毛血旺与红油水饺 (苇杭) 什锦火锅 @大同|明月轩 (仔猫) 卤煮火锅加面 @北京|佳佳卤煮小肠 (仔猫) 武夷山|小竹林:蒸槟榔芋头丝 (苇杭) 💡 资料 美国史上最年轻米其林三星名厨 Christopher Kostow 米其林小笼包店主:希望能做成百年老店 小样的1000小食商店 幕后制作 策划:苇杭、仔猫 制作人:@播客制作人老段 采样音乐 I.q. Music Orchestra - Four Seasons, Winter 🥣 关于「杂食者餐桌」 一期一会的餐桌活动 👅 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价值 连接餐厅和消费者的一座小桥 2025 北京 天津 上海 发起人 @苇杭EaToday @仔猫食处 官方小红书 @杂食者餐桌 👂 收听方式 我们的节目,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APP、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以及其他泛用型客户端,搜索「杂食者餐桌」来订阅、收听。如果喜欢我们,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 听友群 「杂食者餐桌」听友群现已开放啦!进群方式:添加杂食小助理微信:zashizhecanz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zashizhecanzhuo(备注:商务合作) 投稿&建议反馈,欢迎电子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124分钟
1k+
1周前

2025.11.12 | 1.5B小模型反超671B大模型;多智能体质检聊天机器人

HuggingFace 每日AI论文速递

本期的 9 篇论文如下: [00:24] 🧠 Tiny Model, Big Logic: Diversity-Driven Optimization Elicits Large-Model Reasoning Ability in VibeThinker-1.5B(小模型大逻辑:多样性驱动优化唤醒VibeThinker-1.5B的大模型推理力) [00:59] 🤝 Adaptive Multi-Agent Response Refinement in Conversational Systems(对话系统中自适应多智能体响应精炼机制) [01:30] 🧩 Wasm: A Pipeline for Constructing Structured Arabic Interleaved Multimodal Corpora(Wasm:构建结构化阿拉伯交错型多模态语料的流水线) [02:17] ⚡ KLASS: KL-Guided Fast Inference in Masked Diffusion Models(KLASS:基于KL散度引导的掩码扩散模型快速采样) [02:53] 🖥 Grounding Computer Use Agents on Human Demonstrations(基于人类演示的计算机使用智能体定位研究) [03:37] 🎥 VideoSSR: Video Self-Supervi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VideoSSR:视频自监督强化学习) [04:19] 🚪 The Path Not Taken: RLVR Provably Learns Off the Principals(未被选择的路径:RLVR确实沿非主方向学习) [05:14] 🔗 BiCA: Effective Biomedical Dense Retrieval with Citation-Aware Hard Negatives(BiCA:面向引文感知难负样本的生物医学稠密检索) [05:56] 🤹 Walking the Tightrope of LLM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A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游走于大型语言模型的钢丝绳——开发者视角的平衡之道) 【关注我们】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获得播客内容以外更多信息 小红书: AI速递

6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