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的纽伦堡,盟军对德国纳粹的战犯进行了一场世纪审判。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名记者、11位摄影和摄像师齐聚由被没收的城堡改建而成的记者营,当时仅存的可同时容纳如此多人的完好之地。这里既是他们的住处也是他们的工作场所;他们住在十人间,地震仪般捕捉着重塑战后新世界的脉动。几公里外,就是关押着的世界级头号战犯。 这是德国新闻界的“零时”、世界文学与世界历史相遇的“零时”,也是新世界的“零时”,《作家城堡》记录了这些战地记者们的心灵挣扎与反思:当油墨洇开,历史究竟是何模样?面对史上最骇人的暴行,人类该何去何从?对于这场空前绝后、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如何报道、怎么报道,关乎战后的世界走向,也关乎人们如何清算那段黑暗的历史。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节目,借助《作家城堡》一书,看看审判纳粹的时候,作家为什么要去“凑热闹”,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节目: 064 忠诚、对抗还是妥协,二战阴影下的日本知识人 | 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特辑01 066 面对纳粹的暴政,哲学一败涂地 | 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特辑02 《作家城堡》购买地址 京东: 《作家城堡》 当当: 《作家城堡》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韦斯·加拉格尔在判决宣布后跑出法庭,1946年10月1日 城堡内的记者工作间。画面最右方坐在窗边的就是彼得·德·门德尔松 时间轴: 00:02:49 为什么1945年是欧洲的零点时刻 00:09:38 二战结束之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问题 00:15:04 《作家城堡》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 00:21:26 《作家城堡》所使用的特殊的第二现场感视角 00:26:36 为什么《作家城堡》是一种特殊的非虚构写作 00:30:15 有哪些作家来到了纽伦堡审判的现场 00:36:40 选择作家来报道纽伦堡审判的目的 00:39:17 文学性视角下的纽伦堡审判的不同面貌 00:42:42 纽伦堡审判本身所面临的复杂困境 00:51:09 参与报道纽伦堡审判的作家们的不同立场 00:57:20 纽伦堡审判幕后的矛盾 01:01:58 报道纽伦堡审判时出现的种种偏见 01:10:31 《作家城堡》对于纽伦堡审判的书写如何加深读者对历史的认识 赫尔曼·戈林在接受交叉询问,1946年3月 涉及书籍: 乌韦·诺伊玛尔《作家城堡》 伊恩·布鲁玛《零年:1945 :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基思·罗威《野蛮大陆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奥利弗.希尔梅斯《希特勒办的奥运 : 1936年的纳粹盛典》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何成洲/ 但汉松 / 主编《文学的事件》 约翰·多斯·帕索斯《一九一九年》《赚大钱》《北纬四十二度》 伊里亚·爱伦堡《解冻》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记者营时期法贝尔堡的接待大厅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Scorpions —— Wind Of Change 中插:Orchestral SuiteNo. 2 in B Minor, BWV 1067- VI. Menuet 结尾:Udo Lindenberg—— Wozu sind Kriege da- (Remastered) 美军随行记者合影,摄于1944年秋。右三为贝蒂·诺克斯,左一为艾丽卡·曼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沪指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市场情绪再次被点燃。但从2015年的杠杆疯牛与剧烈股灾,到2025年的结构慢牛与交错上涨,A股市场经历了怎样的脱胎换骨?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 本期节目是主播石磊与中信书院播客《知本论》的一次串台。 =============================== 本期主持人: * 冰洁: 知本论 主播 本期主播: * @石磊TheAttract 微博:石磊Attractor_MS 本期公众号:十年重返4000点,这次真的不一样?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03:35 2015年股市高点:泡沫末期的风险与反思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达到5178点的历史高点,当时投资者普遍沉浸在股市的持续上涨中,未意识到已处于泡沫的末端。随着股市的牛转熊,当最终泡沫破裂,所有参与者面临着共担风险的局面。回望当时,5178点成为历史的最高点,我们作为投资者应从中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10:22 2015年股市泡沫与当下的市场对比 2015年的股市因杠杆资金推动形成泡沫,监管虽在四月开始严查场外配资,但五月、六月涨幅仍大,市场并未在意直到泡沫破灭。当前市场虽称慢牛,但回顾2015年的市场情形,对于长期投资者有重要借鉴意义,需警惕类似风险信号。 12:30 2015年和2025年股市的宏观经济背景与产业环境差异: * 2015年,中国面临产能过剩和资本回报率低的问题,政策重点转向整治两高一剩行业,推动新兴产业成长。 * 2025年,尽管整体经济仍处通缩,但新兴产业经过初期扩张后的调整,部分行业如电解铝和煤炭展现出稳定格局与高回报率,而依赖高毛利的行业则受冲击。宏观政策与出口支撑下,市场期待逐步摆脱通缩,提升股东回报。 19:29 2015与2025金融环境的镜面对比 * 2013至2015年,国内金融环境鼓励创新,影子银行迅速扩张,资金偏好高收益,最终推升股市泡沫。 * 2022年后,房地产缩水导致金融环境紧缩,居民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承压,融资需求低迷,资金转向银行存款。 * 直至2023年四季度,财政政策托底,资金风险偏好回升,资本市场估值开始回暖。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金融环境的周期性变化。 22:18 2015与2025资金流向对比 2015年是杠杆牛,靠杠杆资金输血;2025年面临存款搬家但流向不明。 2024年四季度起跨境资金流向反转,A股持有收益改善,市场呈慢牛特征,结构分化、节奏交错,虽能让部分投资者获长期收益,但市场复杂,交易有进有出,投资难度其实并未降低。 26:26 2015年A股暴跌与救市政策对当前市场的启示 回顾2015~2016年A股市场经历的三次大幅下跌,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提供流动性支持、限制做空、清理场外配资等,救市核心是维持市场流动性。 32:33 A股10年变迁:流动性信心与市场结构重塑 2024至2025年间,国家队在市场流动性保护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关税战引发市场下跌时的表现,重建了投资者对流动性的信心。 10年间,A股经历了多次牛熊周期,市场结构与监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体现了市场在大周期中的成长与转型。 34:51 A股市场10年周期 从资本市场周期性看,过去10年经历了两轮资本周期:金融环境上,2015 年后影子银行瓦解,2018 年去杠杆致熊市,2022 年后监管收严,推动市场良性变化。2025 年 A 股已经具备了长期资产配置基础设施。 41:43 做投资要明白赚的什么钱、赚的谁的钱 2015年股灾的核心教训在于我们要学会理解投资收益来源,比如2015年市场收益源于场内和场外不同维度的杠杆,并非基本面。 44:46 A股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回归第一性原理 A股当前的投资环境,机会虽多但复杂,不能用过去的常识和经验判断。我们要回归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明确投资目标和方法的匹配,避免错配。 48:47 投资决策:如何甄别好公司与合理估值 科技有细分,当前大盘科技股估值较高,但在科技转型时代赢者通吃,选对标的贵不贵暂不重要;而一些“李鬼型”科技附属行业实则是普通制造业,不断融资易导致价值毁灭。即便市场变好,入局者甄别判断难度更大,就像打牌时自认为牌大反倒更容易输钱。 51:37 A股整体位置及不同类型资产分析 整体上A股不便宜,需盈利回升。结构上,大盘成长股尤其是科技大盘股好但贵;小盘和微盘股贵且不好,曾靠流动性赚钱,个股陷阱多;好且不贵的股票多在自由现金流风格,持有收益好、估值不贵且在改善,但短期弹性小,需专业跟踪。 55:14 投资策略:高度集中与反脆弱组合的选择 高度集中策略适合确定性环境,但风险高;反脆弱组合在混沌环境中更稳健。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目标和市场环境选择策略,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
打工久坐,浑身僵硬?内卷焦虑,情绪暴躁?恭喜你,这可能是“五劳七伤”上门了!别怕,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就是一招专治现代病的“反内耗”神技。本期,我们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老祖宗的智慧转化成你的“元气充电宝”。 【PS:两位主播在本期节目里奉上各类吹拉弹唱才艺表演】 【🎬开听前先看视频(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播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 你将听到 03:02动作带练|“往后瞧”怎么做?关键就这三句要领! 08:07名词解释|“五劳七伤”不是玄学,是古人版的《作死大全》 09:00五劳详解|久坐伤肉、久视伤血… 你中了几刀? 19:48七伤揭秘|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如何变成“软刀子”? 23:33中医原理|督脉是“供电局”,任脉是“水利局”,这招如何一键疏通? 28:09激活开关|打开身体“总电门”大椎穴和“顺气阀”膻中穴 30:52终极大招|找到深藏的“元气仓库”膏肓穴,给它来个深度SPA 37:52隔空会诊|为林黛玉隔空开方,看她如何错过“救命稻草” 🔥 精华提要 ▪️ 一个动作,如何同时实现“物理开锁”和“能源补给”? ▪️ “病入膏肓”之前,我们如何自己拿到钥匙? ▪️ 为什么说这个动作是“打工人”的终极回血术? ▪️ 当西方养生让你“动起来”,东方智慧为何让你“往后瞧”? 📚 大椎穴和膏肓穴在哪里? 💎 本期金句 “往后瞧,不是回头看烦恼,是告诉过去的自己,我现在过得特别好!” 🎵 BGM 《往后瞧新态度》(主播原创Rap) 订阅「步可思议」,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不费力的养生方式。
本期节目我们就上一期 里面提到的电影:日挂中天 来跟大家分享 我们的人生充满的关卡跟挑战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面对它 才会让人生过的越来越好 ------------------------ 已经坚持了快100期的节目 每天10分钟跟大家谈命说理 我得跟大家宣布一下 我们天龙八部的更新频率 得做一些调整 今年我的工作量有点多 我的年纪也有点大了 需要多一点时间休息 所以从100集开始 不再是每天更新的频率 而是一周三到四集的频率 我也知道很多人都期待每天的播出 我的节目有很多都值得你重复去听 我还是会继续产出新的作品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00:03 1. 来从日挂中天这部电影看人生 01:20 2. 上天设计了很多关卡跟陷阱 04:13 3. 八字可以看出要面对的关卡跟挑战 05:32 4. 认命要怎么'认',才能跳出关卡挑战 08:42 5. 如何做好念力设定,不做反念力设定 09:55 6. 宣布告知大家一件事情
股市有句流行语:这次不一样。 沪指终于又回到了4000点。这个熟悉的点位,距离上一次突破,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年。2015年6月12日,沪指创下5178点高点。如今十年过去,足够一个市场脱胎换骨吗?这次回归,它带来的是成熟的“慢牛”,还是又一场“水牛”?每当对当下感到困惑,我们总会想回头看看历史。而回望过去中国股市的历史,与当下最为接近的便是2015年。 本期【财富风向标】专栏,我们串台播客《十分吸引》,特别邀请了一位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20年的老兵——石磊。他曾任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在资产配置、固定收益及外汇市场有20年从业经历,如今是吸引子科技的创始人和播客主播。我们将和他一起,回到2015年那个疯狂的夏天,复盘那场惊心动魄的牛熊转换。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沿着这十年的轨迹,看看市场到底学到了什么,你我这样的投资者,又该如何更聪明地面对未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复盘,更是一次为我们自己准备的“投资观念升级课”。 【温馨提示】 *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 * 点击最右或下文【延伸阅读】,获取巴菲特主题投资书单 * 更多幕后花絮及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本期嘉宾】 石磊 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吸引子(Attractor)创始人、遂玖资产合伙人 播客“十分吸引”主播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0:00-05:30 开场:4000点回来了!这次和十年前有什么不同? * 一瞬间的恍惚:2015 vs 2025,我们和A股都变了什么 * 为什么我们总在担心“牛短熊长”?这次会不一样吗 05:31-15:45 回忆杀:亲历2015,那一场由杠杆点燃的“疯牛” * 石磊亲述:场外配资的“别墅私密局”有多疯狂? * 信号早已出现:那些被狂欢掩盖的监管警报 * 真实故事:提前降仓的基金经理,反而被客户“骂醒” 15:46-25:00 产业的十年变局:从“周期之王”到“现金流为王” * 聊聊几个行业的命运转折:电解铝、火电如何“改头换面”? * “反内卷”政策下,哪些公司正在悄悄变成“现金奶牛”? * 出海的家电和机械公司,给我们什么新启示? 25:01-35:15 钱的脾气变了:从“到处找钱”到“挑好资产” * 资金心态大变样:从追逐泡沫到珍惜“稳稳的幸福” * 一个关键转变:上市公司从“爱融资”到“爱分红” * 全球视野:为什么外资开始用新眼光看A股? 35:16-45:30 我们都学乖了:救市哲学与投资心态的进化 * 2015年救市的三次迭代,我们交了哪些学费? * “国家队”的操作越来越娴熟,意味着什么? * 聊聊那些在市场中长期活下来的投资者,做对了什么? 45:31-55:00 给你的投资备忘录:在分化市场中寻找机会 * 石磊的“三维决策框架”:好不好、贵不贵、挤不挤 * 普通人如何用“排除法”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 * 在机构主导的时代,个人投资者如何自处? 55:01-01:00:44 尾声:放下速成心态,与不确定性共处 * 未来已来,但并非均匀分布:如何在分化中保持定力? * 最重要的可能不是预测,而是构建属于自己的“投资系统” 【延伸阅读】 巴菲特投资书单 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大家好,我是小张,一路从裸辞到自媒体,然后再创立一人公司,感悟颇深。此路途中,我不仅经历了职场的异化、权威的压抑,更是在自我探索的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思考。从对工作的全然失望到为自己“打工”,每一步似乎都在不停寻找,但终是在重复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倦怠。人生不过是一个不断推动不同形式“石头”的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摆脱这种循环的命运,找到心灵的慰藉呢?让我们一起深挖其中的意义,寻找答案。 00:02:04:职场之路:一个乙方员工在甲方公司的奋斗与离职之路 00:04:05:从职场到教育:追寻自由职业的甜酸苦辣 00:06:05:小红书陪跑:帮助用户一起成长,享受利他与幸福 00:08:07:我的工作状态:从激情到疲惫,再到热情重生! 00:10:09:突破社交恐惧,走向创业之路:建立自信的步骤与策略 00:12:10:探索趋势:AI、出海和成长的痛苦与成长的快感 00:14:11:人生的成长与痛苦:不断循环的小成功与失败 00:16:12:人生如石,你推石头上山,石头不断下山,你是否在寻找快乐的密码? 00:18:12:创业者的痛苦与自我认知: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之旅 00:20:12:被束缚的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痛苦历程 00:22:14:你是否正在与自我攻击抗争?如何摆脱工具人的状态? 00:24:15: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与机器的竞争?
爱死机第四季:两个关于猫的故事,原著小说在讲什么? 《因为他能匍匐前行》致敬里斯托弗·斯马特的宗教诗《羔羊的欢乐》 推特短篇小说《另一个大东西》,每句话的字符都不超过140个字。 总之,不能没有猫,整个宇宙,迟早是猫的。
近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员茱莉亚·肖博士在BBC节目上教大家用一句话识别NPD。 宝贝们,8月起因为企鹅对微信和企业微信严格feng控,先不要直接加我了。需要加我的到小红书@渡人渡己 Overcome 找我。 灰灰的主账号在小红书【@渡人渡己 Overcome】(-蓝V企业号)和小红书【@灰灰是蓝猫律师】(-中英律师身份职业认证) 有任何问题,直接到小红书来找灰灰:小红书渡人渡己的灰灰 敏感字谐音处理【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认准灰灰和渡人渡己·拒绝仿冒·原汁原味专业内容·来自英国伦敦】 课程在灰灰的B站课堂(@我猫叫灰灰)付费直播回放在灰灰的B站课堂可以找到,请尽量不要错过付费直播,因为回放体积很大平台收沸高所以回放比较贵。 B站大号@灰灰是蓝猫 灰渡疗愈是灰灰渡人渡己疗愈空间的简称,灰灰是中国执业律师和英国事务律师,住在英国伦敦。灰灰曾经代表英国人打官司战胜的英国四大银行。灰灰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本科和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硕士,曾在英国皇家私人银行工作,期间接触到心理疗愈技术,和在该银行从事心理疏导和培训工作的英国同事一起把它推广给大家。
嘿朋友们,我是维维。这期节目,我来帮你全面梳理市面上重疾险的附加险,搞懂每一个的责任、区别,以及该怎么选;通过聪明的配置附加险,在预算内把保障拉高,性价比拉满,告别选择困难,不花一分冤枉钱! 本期要点: 核心内容:各类附加险深度解析 * 疾病关爱金(保额扩张器): 是什么:在特定年龄(如60岁前)患重疾,额外赔付100%保额 怎么选:强烈推荐保障60岁前的版本,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加量”方式 特别注意:少儿重疾的关爱金往往覆盖轻/中症,对孩子保障更贴心 * 多次赔付(保障升级关键): 癌症多次赔(强烈推荐!): 针对癌症复发、转移、新发提供二次赔付;要注意间隔期(有180天/1年/3年之分)和赔付比例(40%-100%不等)的权衡,务必选覆盖“持续状态”的产品 心脑血管多次赔(按需选择): 为高复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加一道防线;注意间隔期和理赔条件 重疾多次赔(基础保障补充): 扩大保障范围,不同重疾可多次赔;如果你是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建议优先考虑加上 * 其他实用附加险: 身故责任: 有用但贵,预算紧张可用“消费型重疾+定期寿险”组合替代 特色津贴: 如重疾/癌症津贴(按日/年赔)、少儿陪护金(按月赔),是收入损失的有效补偿 小众保障: 如良性肿瘤手术赔付、各类保费豁免责任等,可按自身情况关注 终极选择排序与配置策略 第一步:先搞定主险(重疾、中症、轻症) 第二步:根据预算,按优先级添加: * 想提高保额: 首选「疾病关爱金」 * 担心保障中断: 如果主险是单次赔,加上「重疾多次赔」 * 关注特定高发疾病: 有家族史必考虑「癌症多次赔」和「心脑血管多次赔」 * 仍有预算,再考虑身故责任及其他特色附加险 主播建议: 附加险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核心是匹配你的预算、健康状况和家庭责任 互动与支持: 如果你对节目中提到附加险还有具体疑问,或者想咨询其他保险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加微信来找我详聊~ * 公众号:投保前后 * 微信:cfccgllzw 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录音室由【十二海里编辑部】乌托邦小酒馆提供 酒馆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753号园区C栋101 本期主持:瑾瑾 本期嘉宾:刺青 本期与同为enfp快乐小狗的嘉宾畅聊了她的相亲经历,初聊的时候,被她坚持相亲的韧劲给折服了,在工作之余,保持一定频次见人其实是件很累人的事情,现在好多人都疲于见人,但又向往遇到真爱,如果爱情也有kpi的话,多见人就是扩大池子,值得高兴的是,她在这条路上最终迎来了对的人。 所以我的感悟是,坚持真的是个好东西,只要在路上,一切都有可能。 ps:内有奇葩大赏 -----shownotes----- 00:13-01:17 金句提炼 01:28 正片开始,相亲决赛圈杀出血路 02:04 三选一,选了条件最差的 -一开始的条件都是外在的 -真实相处中,还是选了内在丰盛的人 07:42 怎样通过相亲认识自己 -见人的时候,反复叩问自己 -一次次的失败,会浮现出想要的东西 08:50 妈妈安排的相亲,并不喜欢 -雨天不想出门,被妈妈逼着去 -对方一言不发,太累了 10:23 让你毅然决然踏上相亲路的原因是什么? -外在动机:被家人催太狠了 -内在动机:周围的人都组建家庭了 12:29 相亲人群大避雷 -故意露富的,是短择 -妈宝,永恒的相亲黑名单王者 14:00 最最最奇葩的相亲对象是? -跟我断联的时候去结了个婚 -摊牌后,他还问我愿不愿意发展,想的可真美啊 19:19 相了这么多人,婚姻观有改变嘛? -以前觉得按部就班找个合伙人就好 -现在觉得两个人要有良好的互动 -底线卡好:互相尊重、情绪透明 24:07 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背后是想要共享脆弱 -有了情绪忍不住要找个出口 -我也想成为对方的出口 26:23 优质的亲密关系结束后,孤独会变成刺伤我们的利剑嘛? -反面:会感觉被世界抛弃 -正面:冥想、写日记,找到内心的平静 -最终它还是让我们成长了 28:51 送一句话给相同经历的人 以上,希望能给在情感问题中困扰的女孩子一些鼓励,在找到对的人之前,先练习找自己吧~
本期录音室由【十二海里编辑部】乌托邦小酒馆提供 酒馆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753号园区C栋101 本期主持:瑾瑾 本期嘉宾:零一 本期讲述了一个教师编制的女孩,为了心中所渴望的自由和人生,转行到教育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的故事。初次沟通的时候,我还有点疑惑,这会不会是个凡尔赛的故事呢?因为她的声音听起来,干净爽利,不像漂泊吃苦的人呐。结果在她的故事中,最打动我的居然是看歌剧这个爱好。 当然由此作为锚点,展开零一的一段转行经历,才知她最大的优点是,决心下狠了。换我,估计早就妥协混日子啦~嘿嘿嘿~ 希望这个故事可以给想转行的人一些鼓励和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shownotes----- 00:49 发生了什么,把正儿八经的教师编制辞了? -从小就有的反骨作祟,且70%的工作内容跟我想的不一样 -搭班的老师一个年纪大了,一个快生了,我是倒霉催的 -与个人的教育理念完全相悖 06:48 怎么搞定转行这件事的? -通过考研转,失败了,母亲大人不拿钱付学费 08:02 -通过工作转,成功了,分享如何成功的干货 13:30 来到上海之后,觉得孤单嘛? -有迷茫,租房太贵,房子太小,还不安全 -用看歌剧消解孤单 15:49 怎么就迷上歌剧了? -沉浸式体验 -建立新社交 19:57 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职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体制内:可以混 -体制外:靠价值 21:09 老家和上海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老家:独立 -上海:独立 21:18 又辞了,这次想挑战更高难度的工作 -挑战主观能动性更强些的工作 -但双方都处在考察期 24:02 入职前后说的有差别 -之前判断的依据消失了 -是否可以当成一个机会去锻炼? 27:12 送一句话给相同经历的人 以上,是本期的故事,希望大环境快快好起来,起码让大家在生活的根本——工作上看到希望~
从香港到日本东京工作是什么样的感觉?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Athena,她从香港到东京的Web3,不同的行业和截然不同的城市气质,这中间,她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和体验?为什么在日本需要具备读懂空气的能力? 香港和东京是否有似曾相识的城市气质?东京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般,很有距离感吗?香港的节奏快到连电梯都比别处快几倍吗?我们也聊到东京这座城市的气质,有人说它像上海,能够极大满足对文艺、精神方面的需求。 更实用的是,空降一个陌生大都市,怎么重新认识自己? 从零开始,怎么一点点织出自己的社交圈?Athena的超实用建议: 别空着手去社交!先“Build Something Great”——做出点实在的东西,再带着它去链接人。 效果真的不一样! 希望本期节目能给想寻找新的行业、新的城市的你一些启发和灵感。 🎧 点开听听吧! 一起聊聊切换城市、重塑身份、找到自己节奏的那些事儿。 你将收获: ▸如何在新的城市中构建社交圈? ▸东京、香港真实的城市气质是怎么样的? ▸是东京还是香港的节奏快? ▸机会怎么“抢”?如何主动给自己搭建框架、创造可能? ▸什么样的人可能在东京如鱼得水?什么样的人会“水土不服”?帮你更清醒地判断:东京,到底是不是你的那杯茶? 欢迎加V:Stacy_Uptalents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畅聊噢!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们积极留言~让我们听到你们的声音! 【你在听友群能获得什么?】 快速获取入门指南:从找远程工作到避坑经验,群友帮你扫盲;工作日约海边工位,周末组徒步火锅局,让自由办公不缺搭子。扫码进群,让自由办公的日子,也有真实的热闹。 本期或许能让你有启发的金句 日本的话可能因为它跟中国一样是高文化语境,就是我们开玩笑说要有读懂空气的能力。 之前都是被动地、随机游走地等待一些不确定的这个幸运因子碰撞到你,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幸运的因子。但后面就是经历了人生各个方面的大起大落之后,就是突然会有意识地想要搭建自己的一个框架,有这种主动性。 未来的这种数字劳工流动的世界和这种工作关系,就是说个人和公司的关系,并不是说一对一绑死的,而是说你只是去平等地交换你的 skills 技能、人脉资源等等。 我一直说我是 live locally,但是我 business 或者think,或者是这个relationship,是 global leader。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00:40 本期精华:学会主动给自己搭建框架 04:59 是什么样的契机,从香港到日本去工作?! 05:44 日本吸引人的一点是:能感受到四季的更替与流转 10:08 日本给人的印象只有距离感和假人感吗? 12:04 在“高语境”日本生存法则:读懂空气是王道! 13:16 好运气是等来的?还是主动“抢”来的? 16:00 如何在陌生的国度去构建自己的社交圈? 20:58 在链接别人之前,尝试build something great 22:33 用标尺看人,会抹杀个体的很多特质 25:05 远程工作必修课:如何与孤独“和平共处”? 33:54 进入远程之后,学会长时间和孤独共处 40:26 在东京,我的精神世界被“喂”得超满足! 46:09 什么样的人在东京可能会水土不服? 本期嘉宾 Athena(小红书账号@Athena 3.0/小红书号:429952610/ X:@0xathenalee/播客FOMO RADIO:www.xiaoyuzhoufm.com) 本期嘉宾Athena精彩照片 主持人 Annie 本期提及 Web3求职与远程招聘平台Uptalents:Uptalents 专注于Web3 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Gryphsis Academy 公众号:Uptalents 《东京八平米》 《东京建筑设计》 上野千鹤子系列⬇️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上等快乐:女性如何自在的活》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在东大和上野千鹤子学“吵架”》 关于Uptalents Uptalents.io 是 Gryphsis Academy 旗下专业的 Web3 招聘平台,致力于为求职者提供安全、有成就感且富有前景的职业机会,同时帮助数字游牧一族找到高质量的远程及国际化职位,实现职业理想。欢迎大家在同名公众号与官网「Uptalents」关注我们,会给大家持续带来优质真诚的内容。 听友群 加Wechat:Stacy_Uptalents(备注进听友群) 关于节目 数字游牧这档节目是和你分享数字游民的远程生活方式,以及解锁多元的职业探索道路。人生一定不是轨道,但如何成为旷野,这档播客也许会告诉你答案。欢迎大家在「小宇宙」、「Apple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订阅收听播客《数字游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