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e23.一碗热气腾腾的“福饭”,一种香港街头的温度|1112

放晴早安

☀️ 本期放晴故事 在香港,城市灯火好像永远也不会熄灭。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座城市其实正在快速变老: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数据(2023年香港人口推算):到2046年,香港每三个居民中,可能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长者。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政府要面对的医疗和福利挑战,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让这座城市对老去的人,对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邻里,更加友善、更加有温度? 今天,我们就从一家街坊老店聊起——新合成烧腊店。这是一家卖烧鹅、烧肉、叉烧饭的街边小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却用最简单的方式,为社区的老人派发充满温度的“福饭”,坚持了近40年。 延伸阅读 • 新合成烧腊饭店的Facebook帐号 ☀️ 往期节目 • s5e13. “厨尊”灶台,如何蒸腾起残障人士的尊严|1029 • s5e8. 静默不是沉默:一间助残咖啡馆的12年|1022 ☀️ 本期制作 主播:魏思艺 文稿撰写:赵欣 文稿编辑:魏思艺 后期:魏思艺 运营:毕咏璇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9分钟
99+
1周前

万象 | 一年花15万让外教住家里,这种学英语的方式值不值?

家长先疯

教育行业有个名词叫互惠生,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词有些陌生。互惠生原本是指通过寄宿在当地家庭,帮助料理家务来体验异国文化的年轻人,但中国家庭在过程中赋予了一些教育的期待。本期我们邀请到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两位嘉宾,详细聊聊互惠生在中国家庭中的开展及落地情况。 📢本期嘉宾:Issy & Shan(美国国务院授权互惠生机构Great Au Pair中国区前总裁,10年服务超2000个家庭) 00:00:29 互惠生在中国家庭中的角色定位 00:01:58 如何将美式互惠生文化带入中国 00:03:11 百年历史的互惠生项目背景 00:04:42 美国国务院授权的含金量:全球仅剩11家机构 00:06:10 家庭文化交融的200小时陪伴体验 00:09:24 互惠生服务如何满足中国家庭的差异化需求 00:15:25 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从沉默期到爆发期 00:16:47 中国高端家庭的选择逻辑 00:18:13 不出国也能获得的全球视野 00:20:46 互惠生服务的年费构成 00:22:54 互惠生前两周的文化磨合期 00:25:28 家长不会讲英语还适合选互惠生服务吗? 00:30:41 沉浸式语言环境的优势及落地效果 00:32:53 家长如何筛选合适的互惠生候选人 00:38:56 东西方生活习惯差异的碰撞与融合 00:45:46 中国孩子与海外互惠生成为笔友 00:50:07 嘉宾们会拒绝提供互惠生服务的情况 🎙️本期主播:Jessie & 阿力 📮关于我们 这是一档为孩子发声、替家长发疯的教育对话节目,由 2 位常年浸泡在教育行业的 intj 男女主播一拍即合发起。 每期会请一位教育及教育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聊聊他/她的想法、经验和案例。不止聊教育,更想聊成长;不止关注孩子,更会关注家长、老师等,身处教育中的每个「人」。 第一次做爸妈,可能没人教,但有我们陪。别太严肃,压力大了也可以发疯;别太沉重,咱们就当是随便聊聊。 💬找到我们 进听友群和主播聊天,获取群友特供福利,以及先疯家长的实战经验,火速添加阿力微信:QUANAliAliAli,备注:“家长先疯”,我们邀请您入群。 🎨其他平台 小红书:@阿力老师Ali 视频号:@阿力老师Ali,@家长先疯,@Jessie自然卷 公众号:@家长先疯

52分钟
1k+
1周前

125.干了这么多年 核心秘诀就是:尽量买便宜点

财自由

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份额变动 这一波上涨来自于先知先觉的资金(高净值用户杠杆资金) 核心内容​ 本期播客围绕基金三季报展开,探讨投资者行为、市场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1. 1.基金赎回与资金流向: •公募基金整体呈净赎回,资金转向ETF(尤其是科技、半导体等主题ETF),但高波动性导致性价比低。 •两类基金规模增长显著:一是年内业绩翻倍的新基金(因无历史包袱吸引短期资金);二是长期稳健型基金(投资者忠诚度高)。 •前期回撤大、近期反弹的基金遭赎回潮,投资者“回本即撤”心理明显。 2. 2.投资经理与市场周期: •投资经理业绩存在周期性,短期业绩突出可能伴随高风险(如新能源主题基金高位接盘AI赛道)。 •追逐热门板块(如光模块、AI)的基金易因成本过高而亏损,建议选择“中位数以上”稳定性强的管理人。 3. 3.长期视角与策略: •强调“买便宜点”的底层逻辑,低估资产长期回报更优。 •投资者收益与基金回撤控制强相关,波动小的基金更易实现复利效应。 时间码​ 00:00-03:41 分析基金三季报:公募赎回加剧,资金涌入ETF;短期业绩亮眼基金(如新能源)遭赎回,新发基金借主题投资吸金。 03:42-07:33 讨论投资经理行为:新能源基金经理高位换仓AI赛道风险高;长期稳健型管理人更抗周期波动。 07:34-14:48 批判追涨杀跌:投资者易陷入“左侧布局→右侧追高”循环,建议选择框架稳定的管理人分散风险。 14:49-21:34 案例分析:规模膨胀导致投资者高位入场亏损;长期低回撤基金更贴合投资者实际收益。 21:35-30:00 美股投资者行为反思:罗宾汉用户因追涨杀跌跑输指数,映射A股投资者常见误区。 30:01-45:13 行为金融学视角:理财经理??诱导频繁交易(5%-6%收益即赎回),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收益陷阱。 45:14-59:59 核心策略重申:长期复合增长优于短期暴利;构建低成本、低波动组合,筛选高质量投资伙伴。 1. 1.反常识观点: •“买便宜点”是长期核心策略:多数人追求热点,但低估资产长期胜率更高(如地产、煤炭股)。 •回撤控制优于年化收益:低波动基金实际收益更优(如年化8%+低回撤 vs 高波动基金年化15%+高回撤)。 2. 2.批判性思考: •年化收益的误导性:小罗指出年化收益受起始点位影响大(如标普500长期年化8%,但高点买入仍亏损)。 •回撤与收益的平衡:杨培鸿强调低回撤是复利基础,但小罗质疑单一指标有效性(如深度价值基金回撤虽小,可能牺牲成长性)。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如有)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小助手微信):cwzy20230605

60分钟
5k+
1周前

E156.如果当初选另一条路,现在你能活成人生赢家吗?

高贵FM

本期节目一起走进高贵的平行宇宙,如果当初你选了另一种生活,如今的你又如何?三个故事,穿起我们人生的三种可能。 2:00回到2018年,B平行宇宙中高老师坐在米未的办公室,面对着人生的一大选择“做自媒体,还是成为综艺导演。” 5:00宇宙B中的2019年,高老师一边工作,一边拒绝巨额稿费写公众号。 10:00宇宙B中的高老师,恐怕没有眼下这么宽裕。 12:282019年底,宇宙B也迎来自己的cv19,高老师已经成为一名制片人,腾讯制片人。到了大厂,参加一场酣畅淋漓的宫斗。 13:00学会了腹语的高老师,一边开会说ppt一边骂人于无形。 17:00经历了一番在大厂的努力奋斗终于被裁员了,2021年,高老师2号开始送外卖,送的风生水起,积累了素材,准备出书。 23:00兜兜转转,宇宙B 与宇宙A中的高老师,殊途同归,回到了眼下的起点。——请想想,如果此时你的人生模式进行不下去,你会如何继续这场游戏? 27:00发现自己的擅长,从高中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 28:30宇宙C,高老师手握国际能源半壁江山,是彻头彻尾的超级无敌彻底的富二代,印度首付来了也要做小伏低。你会做什么? 31:00高老师请碧昂丝来说快板,火烧skp。但很快,就洗心革面,成为社会慈善家。——富有的人生就是这么肆意妄为。 说说的故事c,抛去世俗的桎梏,你会是谁? 40:00时间回到2016年,曹某人面临成为编剧还是综艺咖的人生选择。 42:00曹某人选择综艺咖,在舞台上备受霸凌,忍辱负重。夜夜笙歌,天天在纯k喝到吐血。 43:00宇宙B中的奇葩说也开始了,曹某人惨遭淘汰,被评:“太low”。 47:00曹某人2号在平行宇宙B中学到了一堆不上档次的话术,成为了综艺咖老油条。2018年仍旧躲不开冰冰被查,何去何从? 48:00曹某人2号还是妥妥的错开了抖音短视频的热潮,完美第二次错过短视频红利。继续在舞台上越挫越勇。 52:002020年,曹某人2号一定是在疯狂带货了。 1:00:00宇宙B中的曹某人比现在恐怕有点钱。 1:00:01王女士来电,曹某人的亲生母亲乌拉那拉女士留下了200w亿的巨额财富。曹某人开始自己的艺术人生。 1:00:04 高老师内心想要服务社会,曹老师想要反思社会? 这三个故事可以讲给未来,亦可以讲给过去,找到三个层次中真实的你。如果,如果的事真的实现了,你会怎么样?其实所有的如果,就是当下。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主播的事 微博:@高嘉程GaojC 、@曹富贵儿本人 小红书:高嘉程、曹富贵本人、高贵FM的小红书 想进听友群的朋友添加微信:wxidwx22wx22wx22 �:还有哪里可以收听高贵FM: 苹果播客|QQ音乐|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74分钟
24k+
1周前

VOL.185麻昊宁:医生突然停诊了,我们看病找谁去?

这病说来话长

本来挂号挂得好好的,大夫突然“消失”了?不是闭关,也不是请假摸鱼——他竟飞去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本期我们和麻昊宁医生聊聊:医生为什么会突然停诊?支援高原一个月到底经历了什么?当地医院长啥样、病人为什么会全家住院陪诊、微创手术在拉萨怎么落地?以及——为什么在高海拔连煮面都要用高压锅?从这集的对话中带你重新理解就医、信任与医患关系。 人物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 麻昊宁:玩乐队的麻昊宁医生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0:00 前奏音乐来自麻昊宁的手风琴演奏 00:39 “好久不见”的回归 01:06 为什么停诊? 01:30停诊其实有很多原因 * 去支援一个月的经历 02:41 提前安排患者 04:52为什么选择暑假去? 06:26 带去的技术:脊柱微创 07:05真正的价值:经验与细节传递 08:28拉萨比想象更发达 * 当地医疗状况与疾病特点 10:10 基层医院实际医疗运行模式 13:30当地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结核、慢阻肺较多(海拔导致血氧低) 骨性关节炎多(运动多+日照强) 骨质疏松反而少(维生素D充足) 17:31烹饪也受海拔影响 * 医患关系 & 节奏对人的影响 19:52 拉萨就医体验更“慢生活”: 病房家属可长期驻留 患者家庭对医生信任度高 医疗过程更平和、有温度 * “停诊”后那患者应该怎么办? 29:10 很多大夫停诊不是走了,是回病房做手术了 31:08推荐患者的最佳处理方式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声音、标识、logo等)。 禁止未经授权的任何商业或非商业目的而使用本播客任何内容、信息、对话、声音或数据等用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模型训练。

46分钟
6k+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