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我去了泰国清迈,在一座寺庙里禅修了十天。 10天不说话,不用手机,不读书,每天坐禅+行禅11小时。 前四天,我一闭眼脑子里就全是某个人——我们相处时间很短,但我念念不忘了好几年。我用心理学分析他的原生家庭,关于我们为什么吸引又无法接受彼此,我写了一个巨庞大的故事。 直到禅修第五天,我磕头的那一刻,心里突然出现一句话: "你不要再想为什么了,你就是想他了。" 眼泪掉下来,我融化了,获得了安宁。 再后来我看见:真实的他和我想象中的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念念不忘的,都是我自己编的故事。 这期播客里,我还会讲: 我怎么因为小男孩跑来跑去变成一只愤怒的河豚 我怎么因为吃不上冰淇淋陷入绝望和匮乏 我怎么像哄小猫一样学会陪伴自己的情绪 师傅教我的"功德回向":光不会因为照亮别人而减少 什么是无常、无我、苦(别被吓到,我会说人话) 为什么"找答案"永远不究竟 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这不是一期教你怎么开悟的播客。 这只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它有偏颇、有局限,也不足以作为参考。 但如果你也在"无根期",如果你也念念不忘一个人,如果你也活在自己编的故事里—— 也许,听听别人怎么走过来的,也挺好。 禅修不会让生活变得完美,你依然会失眠、焦虑、被情绪淹没。 但有一点会开始不同:你会看见愤怒升起的瞬间,看见执着如何掐住呼吸,看见那些念头只是念头,故事只是故事。 你永远有选择:回到当下,还是跟着故事再玩一回。 【时间轴】 00:00 开场:从中年危机到无根期 06:40 正念生活的两周:当我只专注于吃饭睡觉 11:47 为什么要去禅修?从恐惧到准备好 17:58 寺庙作息:凌晨四点的修行日常 29:41 禅修到底在观什么?带你体验一分钟呼吸觉察 36:39 我们活的不是事实,而是念头堆砌的故事 39:05 过情关:前四天脑子里全是那个人 43:23 最重要的觉悟:找答案就是拒绝接受事实 46:39 看清真相的瞬间:真实的他和想象的他是两个人 49:22 过情绪关:从愤怒的河豚到看见情绪本身 59:21 三法印:无常、无我、苦 1:09:09 什么是"活在当下"? 1:13:05 无条件的爱:像对待小猫一样对待你的情绪 1:20:23 功德回向:光不会因照亮别人而减少 1:35:52 风险提醒:禅修不是心理治疗的替代品 1:37:48 你永远有选择 —— ·关于我和我的播客 我是@琦殿,一名情感作者,催眠师,女性生命探索支持者。←左边这几个是我的职业,我还可以说出我的性别,我的籍贯,我的教育经历,我的爱好,一切一切。 但她们是我也不是我。我是有限也是无穷的,在每个维度,每个时刻。 《琦殿时间》一开始分享我的疗愈学习经历,后来转为自我探索的记录,我想,它会慢慢流淌成一条生命的河。 很高兴,这条河也流经你。 找到我,一对一个案or长期生命陪伴,请加:qidian18n (备注来意) 过往单集: 自我养育 人生低谷 女性过情关 www.xiaoyuzhoufm.com 如何休息 www.xiaoyuzhoufm.com 找到我: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公众号:@琦殿 b站:@我是琦殿 我的vx:qidian18n(请备注小宇宙)
【时间轴】 [00:00 – 02:56] AI写作与编程式写作的奥秘 我请到葬爱咸鱼聊AI写作,发现我们都在用AI写播客提纲和笔记 我吐槽AI爱打比方、总搞错数字,写出来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咸鱼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根源:缺乏原创信息输入 [02:56 – 06:35] AI生成内容的差异性与编程式写作解析 我好奇问:同样的输入,AI会给出相同答案吗? 咸鱼解释:每次生成都有细微差异,但大方向一致 他定义编程式写作:像工程管理一样拆解任务,先提纲后全文 [06:35 – 10:55] 编程Agent提升写作效率与体验 咸鱼分享从手工写作到编程式写作的转变 我认为这像有了个”高级助理”,省去了定计划的时间 他坦言:效率提升有限,真正的价值在思路转变 [10:55 – 14:20] AI与写作:效率与创意的新平衡 咸鱼直言:写作效率更多由心理状态决定,而非工具 他回忆早期写作的痛苦经历,通宵写不出几千字 我认为编程Agent让人”少吃很多苦”,专注思想表达 [14:20 – 16:20] AI与人类写作价值探讨及实操指导 我质疑:对写作水平一般的人,这方法真适用吗? 咸鱼强调:AI核心价值是”把人的思想结构化” 他比喻:AI是工具,人才是主体,有眼睛有表达欲 [16:20 – 20:26] AI写作工具入门指南:从Cherry Studio到K2模型 我急切问:第一步该打开哪个软件? 咸鱼推荐Cherry Studio + Cloud Code + K2模型组合 他详细解释国内合规使用方法,强调”操作一次就忘不掉” [20:26 – 22:11] AI写作:核心思路与工具选择 咸鱼强调:思路比工具重要,信息输入决定输出质量 他概括核心方法:先写提纲,再模块化写全文 我认为:重要的是主观能动性,技术本身是次要的 [22:11 – 25:06] AI交互技巧与录音卡片推荐 我问:对着手机说话有什么技巧? 咸鱼说:”没有技巧,放松说,越多越好” 他强烈推荐外置录音卡片,实现”脱敏表达” [25:06 – 29:09] AI写作指导与技巧分享 我追问:有没有万能开场指令? 咸鱼分享简单模板:主题+篇幅+口述转录 他强调工作流的核心:人肉当”包工头”拆解任务 [29:09 – 31:28] 编程式写作与AI辅助创作流程 咸鱼描述编程式写作完整流程:准备输入→风格参考→自动执行 我认为这解决了版本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他总结:只要熟悉领域,编程Agent与聊天框无本质区别 [31:28 – 35:30] AI写作技巧与提纲重要性 我疑惑:确认提纲这步为什么不能省? 咸鱼解释:提纲是把冗长信息结构化的关键 他举例阿里论文,论证”文科生领先版本” [35:30 – 37:50] AI写作指导与资料管理技巧 我问:新手最容易在哪个环节犯错? 咸鱼直言:”想太多”,其实1小时就能搞定 他强调上下文管理:资料不是越多越好 [37:50 – 43:13] 风格与内容:创作中的差异化与稀缺性 我惊讶:风格比内容更重要? 咸鱼用经济学解释:稀缺性就是差异化 他举例:星球大战内容俗套,但风格让人记住 [43:13 – 47:40] 自媒体风格定义与个人表达方式探讨 我问:新自媒体人如何定义自己风格? 咸鱼建议:”做你自己,你在做自己时是无敌的” 他分享个人经历:讨厌采访,就做纯观点输出 [47:40 – 50:07] AI辅助模块化写作:强化个人风格与思维框架 我请他举例说明AI如何强化个人风格 他解释:模块化写作让AI在每个部分都更贴近你的表达 我认为这反过来帮助梳理和固化自己的思维框架 [50:07 – 53:48] AI辅助内容创作与选题策划 我问:能用AI做选题策划吗? 咸鱼说:直接生成选题库不现实,但能辅助研究 他再次推荐录音卡片,实现”优雅的信息记录” [53:48 – 55:00] AI时代内容创作者的核心能力探讨 我担忧:AI包办执行,我们还能做什么? 咸鱼比喻:”人是一,AI是后面的零” 他强调守护”木”——表达欲和原创思想 [55:00 – 结尾] AI写作与个人创作:原创性与心理欲望的平衡 我问:今天只能做一件事,做什么? 咸鱼说:”下载Cherry Studio,申请KIMI API,开始写” 我决定重新买回钉钉录音卡,用语音驱动写作 【嘉宾简介】 葬爱咸鱼,公众号“葬AI“。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 Alan Kay 《创·见 | Build Up! With Lydia》正式启航。 祝贺 Lydia,你终于勇敢直面质疑,卸下所有包袱,赤脚无畏地奔向你所笃信的明天。正如艾伦·凯所言——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亲手创造它。你做到了。 🎧 |本期内容| 在硅谷与欧洲的交汇点,我们重新审视 AI 浪潮的真实走向。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常驻米兰的数据科学家与创作者 Steven,与我一起解析这场技术与资本共振中的“快与慢”。 从硅谷的高压节奏到意大利的松弛生活,我们探讨一个问题:当全世界都在提速时,还有谁能靠“慢”赢? 近期,Meta、Amazon等大厂的广进计划揭示出一个时代转向——科技巨头从「无限扩张」走向「成果导向」,从「人力堆叠」迈向「AI自动化」。连Tier-1科学家田渊栋都被优化的新闻,也成为这场“效率革命”的标志性事件。现在硅谷人人谈起的AI泡沫,实则更可能是一次估值与模式的周期清洗。AI热潮没有结束,只是从“谁能讲出故事”转向“谁能兑现产出”。 与此同时,硅谷的‘高智商鸭子效应’ 正在放大——表面优雅滑行,水下拼命划水。焦虑、竞速、害怕落后,成为一种集体精神状态。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AI创业者却被迫以另一种方式前进:他们在规则、边界与本地化中寻找突破,在GDPR与AI Act的约束下重新定义创新路径。 我们也谈到意式机会位:AI法务、教育培训、本地垂直模型、端侧部署……这些看似细碎的赛道,或许正成为新大陆。真正的价值,不在追风口,而在深耕难题。 最后,我们讨论了创作者的长期主义。播客,在算法主导与快消内容的时代,仍是最能留住深度思考的媒介。 Steven 分享了他如何从金融转向内容,从数据到叙事,用结构力和耐心去抵抗浮躁——他相信,有时停下来,不是退场,而是一种更具策略的前进方式。 这是一期关于时代节奏、个体抉择与长期主义的深度对谈。 在高速与喧嚣之外,希望它可以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冷静、克制与持续思考的边界地带。 🎙️|本期主播| Lydia Shang|Founder@繁星联众,Astra X Ventures,「创·见|Build Up with Lydia」创办人 👤|本期嘉宾| Steven Wang王健,数据科学家、内容创作者,坐标意大利米兰 Steven毕业于米兰大学,拥有数据科学与经济学双硕士学位。 他曾参与多项AI应用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在金融与科技交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目前专注于欧洲AI创业生态与内容创新,创办播客节目 《Steven数据漫谈》《Steven Data Talk》《YC斯坦福创业课》《Steven AI Talk》,以及公众号:数能生智 嘉宾内容链接:linktr.ee ⌚|时间索引| 00:00 为什么在米兰做 AI 与播客 01:42 从体制到技术:自动化与数据库优化的“内生动力” 02:51 品牌进化:从教程到“数据漫谈”的内容聚焦 06:31 “欧洲版硅谷101”的初心与碰壁 08:26 GDPR + AI Act:合规的复杂与创业的边界 09:56 逆境中的机会:信息不对称与资源重配 10:22 长期主义与播客——可当一生事业的媒介 21:50 硅谷与西雅图:扩张与裁员的两条主线 24:46 结构性收缩的企业逻辑:从成本到产品化 29:31 AI 泡沫?更像是估值与模式的周期性清洗 37:08 欧洲式创新:政府数据、大学 spin-off 与“匠心” 41:02 欧洲年轻华人创业者状态:稳定偏好与少数破局 49:51 为什么选择从播客出发:看好播客的亲密度与留存度 53:20 向榜样学习:Lex Fridman/Huberman 的训练法则 1:00:03 YC 课精讲的方法论:时间拉长、原则仍然有效 1:06:02 跨时区与工具栈:把技术门槛变成节奏优势 1:08:16 Gap 的意义:停下,是为了走更远 1:15:08 未来选择:打工与创业并不冲突 1:16:09 快问快答:榜样、遗憾与“何为自由” 🔗|推荐播客| <成为巴菲特> 早期由艾勇与南添共同主持的一档中文商业播客,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切入,探讨长期主义、复利思维与商业底层逻辑。节目不仅讲财富,更讲决策与人生心智,是中文播客中最具启发性的价值思考类节目之一。 Lex Fridman Podcast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 Lex Fridman 主持的全球顶级对谈节目,嘉宾涵盖科学家、创业者、哲学家与艺术家。风格冷静而深刻,主题跨越 AI、科学、人性与伦理。Lex 以克制的节奏和沉默的力量,重建了“知识型创作者”的叙事范式。 Lightcone Podcast 由 YC 合伙人团队创办的科技与创业思辨类节目,聚焦 AI 创业、风险投资与组织创新。内容兼具锋利与温度,敢于提出非共识观点,揭示创业者与投资人真实的思考过程。是硅谷早期创业生态最具思想性的播客之一。 Huberman Lab 由斯坦福神经科学家 Andrew Huberman 主持的科学类节目,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大脑、睡眠、情绪、专注力与人体机制。节目将前沿神经科学研究与日常行为优化结合,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科学与健康类播客之一。 🦋|关于创见·Build Up! With Lydia| 这是一档面向全球创业者、投资人与创作者的深度访谈节目。 于主理人Lydia来说,《创见》不仅是一个播客,更是一场关于信念、思考与行动的持续实验。 我们从硅谷华人圈出发,连接世界上最具创造力与行动力的大脑。 在这里,我们聊征服者的野心,也谈创业者的孤独。 每一场对话,都在为人类下一个十年,点燃一束新的火种。 📮 合作与嘉宾联络:请添加微信 shwandi(备注“创见合作”) 📱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天财计划」 与主理人 Lydia Shang 的各平台更新 🎧 订阅节目: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小宇宙 / YouTube 均可搜索《创见·Build Up with Lydia》 💪|本期团队| 内容策划:Lydia Shownotes:Lydia 后期剪辑:Jeff 视觉设计:Lydia 音乐创意:Lydia 节目运营:Lydia 🎵|BGM| Build Up! With Lydia - Lydia 💙|鸣谢| 「创见·Build Up! With Lydia」由 声湃 WavPub 提供内容托管与数据支持。
【本期简介】 2025年10月25-26日,第二届XTERRA张家界武陵源越野赛,我们又来到现场来一场On Air的录制。跟我们的听众、当地人、赛事测线员、宣传部老师、XTERRA 全球副总裁JD 以及一群可爱的跟着XTERRA一起成长起来的小朋友们,一起来聊聊XTERRA、张家界武陵源和越野赛的故事。 【主播】 媛子、深焦镜头 【嘉宾】 (按照声音的出现顺序) Nico\Stefine\Kevin、Elvis、赛事测线员陈队、宣传部老师邓道理 【Timeline】 03:10-18:20 一群跟XTERRA成长起来的小朋友们的故事 19:00-29:50 六边形战士Elvis跟XTERRA的开始,以及预判了泥人完赛 30:10-56:40 赛事测线员、赛道救援队长陈队,整个张家界的山都在他脑壳里 57:00-1:15:00 张家界武陵源区委宣传部邓老师,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了张家界的二十年 【制作】 越野Talk 【收听平台】 小宇宙|喜马拉雅FM|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荔枝|蜻蜓FM|QQ音乐|微博音频|Spotify|YouTube 【关注我们】 官方网站:www.crazytrailchina.com 微信公众号:越野Talk 微博:越野Talk 小红书:越野Talk B站:越野Talk 抖音:越野Talk YouTube:crazytrailchina Instagram:crazytrailchina Linkedin:Crazy Trail 【添加微信群】 添加「深焦」微信:15011423855 【商务合作】 欢迎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或添加「深焦」微信:15011423855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