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无双327 聊聊英超的“鱼缸”球队曼联丨【狂喜播客节】对话罗叔,赵渌汀和Kyth

英超无双丨英超20队球迷共同的播客节目

如何加入英超无双节目粉丝群: 1.在微信上搜索:足球无双(footballmusou)。 2.点击菜单栏上的“加粉丝群”,或者前往最新一期的推送文章下,寻找最新的二维码,扫码即可入群,期待您的加入 这期节目来自于第四届《狂喜播客节》——“二狂+”的现场,和我对谈的几位嘉宾也都是资深的曼联和英超球迷,所以这期节目的话题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在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们聊到了不少关于曼联的的话题,有这赛季的,也有不少过往的美好回忆。本赛季的曼联让人看到了更多希望,也希望球队能最终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同时,2026年《狂喜播客节》的日程也已经确定,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就可以扫码购票,包括我在内的两百多位播客主播在那里等你。 主播:老A 对谈嘉宾:罗叔(头号玩家);赵渌汀(巴黎姆学研究院);Kyth(小宇宙CEO)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节目总时长:约1小时03分 06:50 给这个赛季的阿莫林打几分?; 08:50 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入坑的曼联? 14:18 去曼联主场看球的经历是怎样的?; 18:01 如何看待曼联诞生了像小贝和C罗这样的大IP?; 25:09 如何看待格雷泽入主之后,球队管理层的表现?; 32:49 曼联这样的球队从商业层面来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40:13 如何看待弗格森之于曼联?; 43:20 如果弗格森来到现在执教,能救现在的曼联吗?; 51:25 如何评价穆里尼奥在曼联的执教?; 58:54 如果上赛季欧联杯决赛是曼联获胜,这赛季球队会有根本性改变吗?; 1:00:38 预测一下这赛季曼联的最终排名; 片头片尾曲:英超主题曲

62分钟
99+
4天前

E53.龙皮下的勇士:云南昆明坠楼案

重重电波

大家好,欢迎接收重重电波。 * 本期节目包含死亡状态描述及自杀情节,未成年人请在家长陪同下收听! * 进听友群请添加微信:CChongRadio * 观看录制花絮请关注小红书:重重电波 感谢 小北敬上、chensansui、ther_cgqz、Undiiine、Ash777、木叶的苍蓝萌兽、Haleeey、七七七宝、小胖得再胖十五斤、刘下来歌迷、我爱我的萨摩猪、Hardsoul、1巨D x2、冰糖果冻梨、海底西瓜椰、椒椒椒椒椒椒21、coco_DvPi、不吃榴莲的啵酱、春晓_lyyQ、米粒粒啾啾、里又砂糖、夏日午后的光、金毛狮王谢逊、千年人参、allthebeeest x2、Johd、仙贝一、那个胖胖的珠珠侠 x3、布雷_v9CT x2、子时_MVQA、一乌安元、momo_youan、Annie_pXul、七_XLS0、书杏、那就先点菜吧、Weza、不啻万金汉堡子、刘梦宇_62A6、Zannnnne、knusprige、LISYUAN、嗯哼大王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幼儿园金牌打手、粒子喵喵、枝葵、Travis丘、嘟嘟miii、发财土狗、阮星星、2078_GbFp、BitterApple、Young_vfHA、HD755300z、小鱼儿呀_ZMzH、Boggart、泊如_WJfl、穆穆理、HD1045455w、千年人参、HD963896y、LITTLEAURA、冬眠的Mia、Rachel_ZRZ、朱古力當是酒、onyes、mumumomo、三口sankou 对往期节目的赞赏!很开心重重电波能够陪伴你们! 【本期案件】 彩云之南有属于它的A面和B面,A面是秀美的山川湖泊,B面却是全国瞩目的大案要案。 那一年,云南昆明出了一位明星法官,人们赞颂他文武双全、嫉恶如仇,期盼着他能还云南一片朗朗晴空。 直到,他遇上了那桩坠楼案……这实在是他经手过的,最棘手的案子。 【时间轴】 01:31 坠楼 04:57 歪秤 20:53 高升 26:52 坏秤 45:00 破局 47:42 连环 【本案相关图片】 【参考资料】 (2020)云刑辖228号 《“生死判官”刀文兵 为何将女友从23楼推下?》王和岩 财新网 《刀文兵涉嫌故意杀人案法律分析:“诈陷人至死伤”》财新网 《刀文兵涉嫌杀人案细节:被害女性从23楼坠下》刘浩南 新京报剥洋葱people 《马加爵案主审法官涉故意杀人被公诉,22年前曾参与审理孙小果案》郑莉莉 澎湃新闻 《刀文兵案还原:死者从23楼坠下系法院女处长》环球人物 《专访马加爵案主审法官刀文兵》面对面 《马加爵庭审全过程》CCTV新闻频道 《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赵立功被查》新京报 《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南方周末 《生死1998:谁揪出了恶霸孙小果?》澎湃新闻 《孙小果“复活”真相:秦光荣秘书为其打招呼》武晓东 新京报 《孙小果的复活与覆灭》新闻调查 《守护民生》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马加爵案主审刀文兵涉嫌杀人,审他的法院院长也出事了》周弋博 观察者网 《电影《第二十条》背后的那些正当防卫案件》检察日报 《从电影《第二十条》看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刘硕,王鹏 新华社 《宁波试点规范着装要求穿律师袍》阮西内 浙江在线 * 声明:本节目案件内容依据相关网络报道以及公开视频、书籍、报刊、杂志等,并包含在此基础上延展设计出的场景还原及演绎。节目中的观点及讲述为主播个人基于事件的解读,有所局限,内容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官方结论予以理解和传播。 【音乐】 片尾曲《人生逃避號》- 灯诱LampLure

56分钟
57k+
4天前

83 时间贫困|其实你没那么忙,没时间只是你的错觉

自习室 STUDY ROOM

你是否总在抱怨自己“太忙了”,好像永远抽不出时间做真正想做的事?但或许,时间不够用并非现实,而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这种“不够用”的感觉,远比时钟上的数字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它悄悄侵蚀着你的自信、心态,甚至整体的幸福感。当你长期陷在时间匮乏感中,做的每件事都像在勉强应付,生活变成了一场无止境的追赶。 好在《时间贫困》告诉我们:你不需要彻底颠覆现有的生活,也无需牺牲任何人生角色,只要通过细微的调整,就能重建“我的时间够用”的富足感。重新审视你与时间的关系,或许,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只是被“太忙”的错觉悄悄藏了起来。 (本期我们也很荣幸邀请到了本书的作者Cassie Holmes进行对谈,对谈内容会放到节目的结尾作为彩蛋,希望为你带来更多启发。) 🌟Highlights(*为引用) * 时间够不够用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个绝对的事实。 * 深陷时间贫困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勉强度日。* * 假装在做另一件事儿,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 遗憾的本质:做错的遗憾易修正、持续短;没去做的遗憾会长期累积,成为最大遗憾。* 00:06:25 作为一个商学院母亲,Cassie Holmes如何为时间与幸福搭建起一座“倒U形”桥梁? 00:11:50 每天拥有多少自由时间最幸福?研究发现:2–5小时是“最佳区间”,而关键在于提升时间的质量,而非延长时长。 00:13:17 总在深夜报复性刷手机?问题的根源或许不在夜晚——如何为白天“扩容”才是解方。 00:23:00 【策略一】重塑“必做之事”:如何通过目标与价值梳理,把“该做的事”变成“想做的事”? 00:35:32 【策略二】增强在场性与专注度:警惕那些像细沙一样偷走你时间的陷阱。 00:47:14 【策略三】应对“享乐适应”:别让幸福变得麻木,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00:57:12 如何活出不留遗憾的人生?理解“遗憾”的本质,学会“以终为始”规划时间。 01:03:13 读完《时间贫困》,我们有怎样的takeaways? 01:08:00 特别彩蛋:与作者Cassie Holmes的深度对谈,听她亲述时间与幸福的平衡之道。 本期节目由「七幕人生」赞助播出。 2011年《玛蒂尔达》登上伦敦西区舞台,当即就口碑炸裂,拿了101项国际大奖。2019年他们开始在中国13个城市巡演,场均上座率达到了99%。 大家如果也想体验这种被经典立体沉浸的艺术,这部音乐剧《玛蒂尔达》将会在明年2月开始演出,首先是上海、深圳、西安的朋友可以抢票了! 购票链接:ticket.antank.cn 演出场次: 📍上海・上海大剧院 | 2026.02.11-02.20 📍西安・陕西大剧院 | 2026.04.03-04.05 📍深圳・深圳滨海艺术中心 | 2026.05.01-05.02 ✅30 元无门槛券领取方式: 进入购票页面,点亮“想看”+分享→优惠券自动发放到券包。和早鸟优惠可以叠加,各票档均可用。活动仅限上海、深圳站。 *早鸟优惠结束时间:11月27日23:59 ———————— 感谢大家对自习室的关注与喜爱!! 我们的slogan是:进步是最性感的事 ~ 来信投稿箱:www.wjx.cn 每期对应的学习资料 👇 【视频播客】 小红书、B站、YouTube、微博、抖音 【音频平台】 苹果播客、喜马拉、网易云音乐、Spotify、豆瓣 【合作】 商务联系 [email protected]

103分钟
42k+
4天前

Vol.34 人,你要多久可以释怀?

得劲儿

人要多久才可以释怀呢? 这段时间听了几个释怀、解放和重启的故事,开头首先要恭喜一位朋友&忠实听众从有毒的+1环境中解放! 祝你带着重整的心情,长长久久地越来越好! 我在想,人无法释怀,应该是一种Status Quo Bias(现状偏差)的行为偏差,在投资行为心理学中指的是:投资者在面临变化时由于顾虑、害怕、懒惰、认知不清等原因选择保持现状,不做出应有的行动。 根本原因可能在于,对于自我的评价出现了问题,内心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却又在不断地missing out中悔过,不断重复中无法释怀。 错误的评价体系: * 客户对我的评价- 如今释怀 * +1对我的评价- 如今客观 * 另一半的伤害- 走出迷茫 * 他人对我的评价- 还在努力中 真的释怀了么? * 不要看轻自己,认同自己的价值 * 即使必须和这样的人再打交道,战术应对战略淡化,淡化记忆中的窘迫和抵触 * 时间可以治愈,但仅为忘记 * 从头再来的机会,永远是自己给的 * 消极应对是下策,脱敏治疗,加强内心的壳 * 过不去的是很多事情都为遗憾,而遗憾是长留的 释怀的三重障碍: 1. ‌时间陷阱‌ * 表面治愈:记忆淡化 * 深层未愈:生理性抵触 2. ‌认知扭曲‌ * 过度归因:将环境问题内化为自我 * 价值绑定:用单一评价体系定义自我 3. ‌行动瘫痪‌ * 消极应对 * 战略模糊 我们如何释怀? 1. ‌价值重构‌ *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剥离环境滤镜:“跳出现场看人” 2. ‌创伤转化‌ * 过程导向的接纳 * 势能换动能 3. ‌主动创造‌ * 自我赋权:真正的机会是自己给的 * 多多尝试 释怀的时长因人而异,但核心在于:‌当你能用第三视角审视创伤,同时不否定当时的痛苦,便是释怀的开始‌。 BGM: Before it Gets Dark

59分钟
57
4天前

(10)单人独麦聊聊:“老登”和“小登”

有“鹏”自远方来

Hello,大家好,我是金融炼药师,那么听到我的声音,想必你已经猜到我是谁了。在这里我将开启我的一个播客频道名为《鹏说》,我的slogan是“有鹏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之所以选择入驻小宇宙,是因为我觉得长音频的这种播客方式可能更有助于和大家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现在比较流行的这种短的视频或音频,大量的剪辑了之后会带来信息的扭曲和词不达意。甚至我们说有些人会刻意的用这种剪辑的方式去进行造谣或者是抹黑,所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用播客这种长音频的方式,那么有时间就可以在这里的跟大家去聊聊天,因为每一篇的内容有足够长的时长,所以说我们可以避免前面这种短音视频的剪辑带来的这种信息传递失真的情况。 ----------------------------------------------------------------------------------- 本次主要讨论了“老登”和“小登”这两个网络热词的含义及其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老登”通常指年长的投资者,倾向于稳健投资,而“小登”则指年轻投资者,偏好高风险高回报。两者在风险偏好、投资策略和财富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老登更注重低风险配置,小登则更愿意冒险。会议强调,无论是老登还是小登,都应相互学习,理解对方的投资逻辑,避免极端行为,寻求合理的投资平衡。 00:00-04:02 老登与小登的定义与网络文化背景 朋介绍了“老登”和“小登”这两个网络热词,并解释了它们在中文网络世界中的流行背景。他提到这两个词在最近的半年多时间里非常火,并且讨论了它们的语义倾向,认为它们更多是中性的,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具体是褒义还是贬义取决于使用者的心态和语境。付朋还指出,老登通常指年龄较大的男性,而小登则不分性别,更多以年龄划分,但他也强调这种划分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可能存在差异。 04:02-06:28 老登与小登在投资圈的应用与风险偏好 进一步讨论了老登和小登在投资圈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今年9月份,投资圈中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增加。他提到老登和小登在投资中的风险偏好不同,老登更倾向于稳健投资,而小登则更愿意冒险。付朋还结合自己的经验,指出老登们经历过多次市场波动,因此对风险有更高的敬畏心,而小登们则更愿意尝试新兴事物,尤其是在AI、加密货币等领域。他总结道,老登和小登在投资中的表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阶段和风险承受能力。 06:28-09:36 老龄化社会与风险偏好的变化 分析了老龄化社会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指出随着掌握财富的老登们逐渐老去,他们的风险偏好会下降。他提到,老登们更倾向于低风险的合理回报,而小登们则更愿意冒险。付朋还讨论了中国的投资环境与人口结构的关系,认为老登和小登的投资行为反映了社会财富分配和风险偏好的变化。他总结道,老登和小登的投资逻辑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要根据个人的背景和情况做出选择。 09:36-14:18 老登与小登的学习与创新 讨论了老登和小登在面对新兴事物时的态度,指出老登们虽然年龄较大,但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如AI和加密货币等。他提到,老登们通过保持敏锐的观察和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小登们的思维,但他们并不会像小登们那样冒险。付朋强调,老登们在投资中更注重稳健,而小登们则更愿意尝试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他总结道,老登和小登在面对创新时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阶段和风险承受能力。 14:18-17:58 年轻人投资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分析了年轻人投资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指出社交媒体对年轻人投资心态的放大作用。他提到,年轻人往往受到社交媒体上“Allin”心态的影响,倾向于高风险投资,如加密货币和杠杆交易。付朋还讨论了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的年轻人投资行为的差异,认为这种差异与社会福利和安全感有关。他总结道,年轻人应该在保证现金流和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适度参与高风险投资,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回报。 17:58-21:37 老登与小登的储蓄与消费观念 讨论了老登和小登在储蓄与消费观念上的差异,指出老登们更倾向于储蓄,而小登们的储蓄率较低。他提到,老登们在年龄增长后,消费需求下降,储蓄率较高,而小登们则更愿意消费,甚至借贷。付朋还分析了年轻人消费观念背后的原因,认为他们虽然有忧患意识,但并不通过储蓄来解决,而是希望通过高风险投资改变命运。他总结道,年轻人应该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适度参与投资,而不是过度冒险。 21:37-24:29 老登与小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策略 讨论了老登和小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策略,指出老登们虽然参与新兴技术投资,但不会像小登们那样Allin。他提到,老登们更倾向于在稳健的基础上适度参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而小登们则更愿意全仓投入。付朋还分析了市场结构,认为老登和小登的投资行为反映了市场的两极分化。他总结道,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情况,合理配置资产,既不过度保守,也不过度冒险。 24:29-25:39 老登与小登的相互理解与投资逻辑 总结了老登和小登在投资逻辑上的差异,强调不同背景、年龄和财富水平的人会有不同的投资选择。他提到,老登和小登在投资中的表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生活阶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付朋还指出,老登和小登之间应寻求相互理解,而不是强求认同。他总结道,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的投资逻辑。

25分钟
2k+
4天前

Vol.22 如何通过旅行变现百万,解锁边玩边赚的人生可能!

能量少女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酥酥,她是一位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和旅行博主。酥酥分享了他从美团辞职后,如何借助小红书和旅行创业,实现百万变现的经历。 她的故事揭示了在职场遇到挑战时,如何通过副业探索自己的热情与能力。 选择副业时要结合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副业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这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的旅程,更是对每位打工人的启发与鼓励。 00:02:04:打工人必备:如何开启一份稳定变现的副业?——一个成长故事分享! 00:04:05:被裁员后的副业探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曲线? 00:08:02:如何赚到你的副业的第一桶金?分享经验和技巧! 00:12:08:“小红书探店博主的成功之道:经验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00:16:12:小红书博主的赚钱之道:如何通过广告合作和B端商家获得收入? 00:20:13:从几千到最高月入十万,我是如何在旅行主理人领域实现收入逆袭的? 00:24:19:分享旅游攻略,赚取佣金:我的旅行主理人经历 00:28:23:自由职业之路:心态的调整与成长的螺旋式上升 00:32:27:副业探索指南:如何规避普通人常踩的三个坑? 00:36:29:私域转化的力量:我在小红书上三天变现一万元的旅行经历 00:40:34:私域运营:如何通过小红书吸引旅行行业客户并转化至微信? 00:44:36:如何有效管理精力,让副业更成功?分享经验和教训! 如果你也对酥酥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的话,欢迎添加我的微信,来到我们的听友群,链接我们的嘉宾~

48分钟
47
4天前

1995年11月19日:伊朗允许妇女离婚——伊斯兰社会中女性权益的艰难突破

历史的混响

晚上好,欢迎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今天是2025年11月19日。二十九年前的今天,德黑兰的秋阳穿过议会大厅的彩色玻璃窗,在大理石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来自伊朗各省的议员们挤在长桌两侧,有人攥着《古兰经》副本,有人翻着厚厚的案例集,争论声像潮水般撞在穹顶上。直到下午五点,议长穆罕默德·哈达德·阿德尔敲下木槌,宣布“第1133条修订案通过”——89票赞成,76票反对。此刻,坐在第三排的法蒂玛·哈希米议员摘下眼镜,指尖轻轻擦了擦眼角。她知道,这场持续了半年的战争,终于为伊朗女性赢来了一点迟到的公平:从今天起,她们不必再为“无法忍受的婚姻”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有了主动说“不”的权利。 要读懂这个决定的重量,得先钻进伊朗的“婚姻法律迷宫”。 伊朗是什叶派伊斯兰国家的典型,法律体系的根基是《古兰经》和圣训,再由后世法学家的“教法诠释”细化。在传统贾法里学派教法里,婚姻被定义为“男性的保护与女性的顺从”——男性是“家庭维护者”,女性是“被维护者”。这种定位直接写进了离婚权:男性只需当众念三次“塔拉克”(意为“分离”),哪怕妻子怀有身孕、哪怕婚姻只维持了一天,都能单方面解除关系;而女性若想离婚,必须跨过三道“生死关”: 第一,证明丈夫有“不可饶恕的过错”——虐待要达到“致伤致残”,遗弃要满四年,拒绝抚养要让孩子饿肚子; 第二,拿到至少两位男性证人的证词(女性证人不算数); 第三,法院要“权衡家庭稳定”——哪怕证据确凿,法官也可能以“孩子需要完整家庭”为由驳回。 更残酷的是“塔拉克”的“冷却期”:丈夫说三次“离婚”后,要等三个月才能生效,这期间妻子必须继续住在丈夫家,哪怕被打被骂也不能离开。20世纪80年代,德黑兰大学做过一次匿名调查:67%的已婚女性表示“害怕丈夫说塔拉克”,32%的女性曾遭遇家暴却不敢离婚——“我怕邻居说我不守妇道,怕孩子没有爸爸,更怕法院让我‘回去忍’”。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把女性推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悬崖边。 革命前,巴列维王朝推行世俗化,女性能穿牛仔裤、进大学、当工程师,甚至能投票选总统。但革命后,霍梅尼喊出“回归伊斯兰本质”,一切都变了:女性必须戴头巾,出门要有男性亲属陪同,离婚权被压缩到“几乎不存在”。我的外婆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她1978年在德黑兰当小学老师,1979年革命后,校长通知她“要么辞职,要么戴头巾上课”。外婆选择了前者,她后来跟我说:“我教了十年书,最后因为一块布失去了工作。” 但革命也留下了“裂缝”:女性仍能接受高等教育,1990年代,伊朗高校女生占比已达42%——这些读过《妇女权益保障法》(巴列维时期颁布)、学过社会学的女大学生,成了后来改革的“火种”。 1990年代初,伊朗女性权益运动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德黑兰大学社会学系的阿扎德·马赫迪教授,带着学生做了三年调查,写出了一份让保守派坐立难安的报告:《伊朗女性的离婚困境》。报告里有组数据刺痛了所有人:1992年,伊朗有12万起离婚诉讼,其中63%是女性发起的,但只有11%获批;而男性发起的离婚中,91%都被法院支持。马赫迪在报告里写:“不是女性不想维持婚姻,是她们没法维持——当丈夫把工资都花在酒吧,当婆婆逼她生儿子,当她被扇耳光时,法律没有给她任何反抗的工具。” 同年,五个女性权益组织联合起来,取名“伊朗妇女权利运动”。她们做了三件事: 第一,收集“痛苦故事”——走访了100个离婚女性,把她们被打的淤青、被抛弃的孩子的哭声、被法院驳回的申请书,整理成一本《她们的声音》; 第二,游说议员——每周去议会递请愿书,找那些“稍微开明”的议员聊天,告诉他们“不是所有女性都想当‘忍耐的圣女’”; 第三,公众教育——在德黑兰大学办讲座,告诉女学生“你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 1994年冬天,第一份“女性离婚权”提案递到了议会。 提案人是女性议员法里巴·阿齐兹,她在发言里说:“法律规定‘丈夫要保护妻子’,但现在很多丈夫在‘保护’的名义下伤害妻子。我们不是要给女性‘离婚的自由’,是要给她们‘不被伤害的自由’。” 但保守派议员立刻炸了。来自库姆的宗教议员穆罕默德·礼萨·马赫迪站起来,挥舞着《古兰经》:“经文说‘男人是女人的维护者’,你们要推翻这个吗?要让我们的女性变成‘没有束缚的女人’吗?”另一位议员更直接:“如果女性可以随便离婚,我们的社会会乱掉——孩子没有爸爸,家庭没有秩序!” 支持方也不示弱。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设拉子——伊朗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法学家之一——站出来反驳:“教法的核心是‘公平’。如果丈夫可以随意说塔拉克,而妻子连离婚的资格都没有,这公平吗?《古兰经》还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难道我们要看着女性在痛苦里挣扎,还说这是‘正义’?” 这场辩论持续了半年,议会的走廊里每天都堆着支持方和反对方的传单。支持方说“公平不是男性的专利”,反对方说“传统不能丢”。直到1995年夏天,哈梅内伊的一次讲话,让天平倾斜了。 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大学的演讲里,提到了一段往事: “我年轻的时候,在马什哈德当法官,遇到过一个女人。她的丈夫是个赌徒,把家里的钱都输光了,还经常打她。她来法院申请离婚,我判了,但后来她来找我,说‘法官,我不敢回娘家,邻居会说我不守妇道’。那时候我就想,我们的法律不仅要‘判离婚’,更要‘保护离婚的女人’。” 最后,他说了一句让全场安静的话:“宗教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是要活在当下的。如果法律让女性痛苦,那我们就该修改它——这不是违背教法,是让教法更符合真主的慈悲。” 这段话被“伊朗妇女权利运动”印成了传单,贴满了德黑兰的大街小巷。女性的声音,终于传到了最高领袖的耳朵里。 1995年11月19日的议会表决,成了伊朗女性权益的“转折点”。 支持方的议员提前做了准备:他们带来了玛丽亚姆的病历——那个被丈夫打骨折的马什哈德女人;带来了法里巴·阿齐兹收集的100份“痛苦陈述”;带来了大阿亚图拉设拉子的支持信。反对方的议员依然挥舞着《古兰经》,喊着“破坏家庭”,但支持方的声音更响:“我们要的不是‘破坏家庭’,是‘拯救家庭’——让那些在痛苦里的夫妻,能体面地分开!” 最终,89票赞成。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法蒂玛·哈希米议员哭了。她后来在回忆录里写:“我记得那天下午的阳光,照在议长的木槌上,闪着金色的光。我知道,我们不是赢了法律,是赢了‘人’的权利。” 新修订的《婚姻法》第1133条,写得很清楚: “女性在以下情况可向法院申请离婚: 丈夫对其实施持续性身体或精神虐待,经法院认定已无法忍受; 丈夫遗弃超过两年,未履行任何家庭责任; 丈夫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经催告后仍不履行; 婚姻关系破裂,无法维持。” 更重要的是,法律取消了“男性证人”的要求——女性自己的证词、医院的伤情鉴定、邻居的证言,都能成为证据。 这个法律生效的那天,玛丽亚姆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法院。 她是马什哈德的裁缝,丈夫是个酒鬼,喝了酒就砸东西。以前她不敢离婚,怕法院说她“没耐心”,怕邻居说她“克夫”。现在,她拿着医院的CT片(显示肋骨骨折)、居委会的证明(丈夫三个月没回家)、邻居的联名信,走进了法院。法官只问了她三个问题:“你确定要离婚吗?”“你能养活孩子吗?”“你怕什么?”玛丽亚姆说:“我怕他再打我,怕孩子跟着他学坏,怕自己一辈子活在恐惧里。”法官点了点头,说:“我判你离婚,孩子归你,他每月支付200万里亚尔的抚养费。” 走出法院时,玛丽亚姆抱着最小的女儿,阳光照在她的新衣服上——那是她用裁缝店的布料做的,第一次穿得这么体面。她对女儿说:“以后,我们不用再怕爸爸的拳头了。” 但法律的落地,从来不是“一键生效”。 在农村地区,很多女性还是不敢离婚。克尔曼省的一个妇女,丈夫把她打得耳朵聋了,她拿着诊断书去法院,法官却说:“你一个农村女人,离了婚能做什么?回去好好过吧。”后来,“伊朗妇女权利运动”的志愿者帮她找了律师,陪她上诉,折腾了半年,才拿到离婚判决。 在城市里,也有阻力。有些男人知道妻子能离婚了,开始变本加厉——有的藏起工资,有的威胁要杀妻子,有的把孩子藏起来。但这些都没能阻止趋势:德黑兰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女性提出离婚的比例从1994年的12%上升到2000年的35%,其中70%的女性拿到了抚养权。 更重要的是,这场运动改变了伊朗社会的“性别认知”。 以前,伊朗的电视里,女性都是“温柔的家庭主妇”;现在,电视剧里开始出现“离婚后创业的女老板”“争取抚养权的女教师”。报纸上开始讨论“男性该分担家务”“孩子的抚养权不该只看性别”。连宗教领袖都开始讲:“好男人不是‘不让妻子离婚’,是‘让妻子不用离婚’——给她们爱,给她们尊重,给她们安全感。” 从1995年到2025年,三十年过去了。伊朗女性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校里,女性占比超过60%,她们学法律、学医学、学工程,甚至学航空航天; ——议会里,女性议员占比从1995年的1%上升到2024年的12%,有女性担任了卫生部长、教育副部长; ——社会上,“离婚不是耻辱”成了很多女性的共识,她们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敢对伤害说“不”。 但进步还在继续。2024年,伊朗议会再次修订《婚姻法》,把“持续性虐待”的定义扩大到“精神虐待”——比如长期辱骂、限制自由。法蒂玛·哈希米议员说:“我们还在路上,但至少,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回到1995年11月19日的那个下午。当法蒂玛·哈希米议员走出议会大厅时,外面围了很多女性。她们举着写着“谢谢你们”的牌子,有的哭,有的笑。法蒂玛抱住一个年轻的女孩,说:“以后,你们不用再像我们一样,为离婚求别人了。”女孩说:“我会告诉我的女儿,这一天,是伊朗女性的‘独立日’。” 是的,这不是“独立日”,是“开始日”——是伊朗女性开始掌握自己命运的开始,是伊斯兰社会开始学会尊重女性权利的开始,是一个国家开始用法律守护“人”的尊严的开始。 今天,当我们谈论伊朗女性,不再只是“戴头巾的女人”,而是医生、律师、议员、科学家。她们用行动证明:平等不是谁给的,是自己争来的;权利不是天上掉的,是用勇气和坚持换来的。 感谢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智慧闪光。再见。

13分钟
76
4天前

No.27“军工巨鳄”克虏伯家族: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头号功勋,两次世界大战的陪葬品(上)

人物风云录

主播| 张欢 散修小仙(贝贝)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克虏伯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德国工业化的浓缩史,一部欧洲战争的演进史,也是一部关于权力、金钱与道德的寓言。 他们用无缝钢轮推动了德国的经济起飞,用先进的后膛炮统一了帝国的疆域,也用庞大的战争机器,两次将世界拖入深渊。 这是一个关于钢铁、鲜血、荣耀与诅咒的故事,一个关于克虏伯家族的百年沉浮。 在本期《人物风云录》中,我们深入探讨德国著名军火生产商克虏伯家族的历史与影响。这个家族不仅重塑了世界战争形态,还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节目中,我们讲述了家族的兴起历程,如何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中生存与发展。特别是第四代继承人阿尔弗雷德,他在父亲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抓住时代机遇,创新经营,最终将克虏伯铸钢厂推向辉煌。听众将会了解到克虏伯家族与德国工业化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全球钢铁市场的地位。 00:02:03:弗里德里希克虏伯:克虏伯家族的崛起与钢铁帝国的开端 00:08:29:德国工业革命的先驱者: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崛起之路 00:12:48:关税同盟与克虏伯铸造厂的繁荣之路 00:17:06:克虏伯家族的钢铁事业与军火拓展:技术突破与政治影响的交织之旅 00:21:24: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从个人爱好到享誉世界的军火事业 00:25:40:克虏伯家族的辉煌与低谷:阿尔弗雷德的大炮之路 00:29:56:克虏伯后膛炮的崛起:技术改进与战场实战的完美结合 00:34:14:阿尔弗雷德的胜利:克虏伯家族与德意志国家的紧密联系 00:38:27:帝国的制造精密武器之旅:克虏伯家族的军火事业版图 00:42:48:德国工业革命中的垄断实践:克虏伯家族的纵向一体化之路 00:47:02:卡特尔化与国家扩张:德国钢铁业的崛起与家族事业的掌控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1787-1826)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7) 【参考资料】 1、《德国企业史:从家族企业到世界冠军》 2、《克虏伯的军火——德国军工巨鳄的兴衰》 3、《铁血重生:德国商业200年》 4、《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 5、《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

51分钟
57
4天前

【案例】别卷SaaS:直接买公司改造,硅谷AI Rollup新玩法

AI炼金术

本期节目是一期“单口”篇。任鑫跳出“AI 产品怎么用”的工具层面,深入剖析了“AI 产品是怎么做成”的商业逻辑 。通过复盘三家增长迅猛的海外 AI 公司——Crescendo (AI Rollup 模式)、Mercor (从招聘平台转型数据军火商) 和 Open Evidence (医疗 AI 的信任构建),揭示了在后 AI 时代,如何通过商业模式设计、信任构建和精准的市场切入点,构建真正的护城河。这不是简单的“套壳”分析,而是关于如何利用 AI 重塑传统服务业、抓住巨头博弈红利以及在高壁垒行业落地的深度商业洞察 。 � 关键结论 (Key Conclusions) AI Rollup 是当下的一个新风口 (Crescendo 案例):不再是从 0 到 1 做 SaaS 去求着传统企业用,而是由资本(VC)主导,直接收购线下的服务外包公司(BPO),注入 AI 技术提效,然后以“保证结果”的方式降维打击传统竞争对手 。这种模式避开了大企业内部复杂的政治阻力和转型困难 ()。 要做巨头博弈中的“军火商” (Mercor 案例):在 AI 巨头(OpenAI, Google, Meta)的“军备竞赛”中,高质量数据是核心弹药 。Mercor 成功从萎缩的传统程序员招聘市场,转型为向大模型厂商提供专家级数据标注(代码、法律、医疗等),踩中了预算无限增长的红利期 。 高壁垒行业的 AI 落地首重“信任” (Open Evidence 案例):在医疗等严肃领域,AI 产品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敢不敢信”和“能不能甩锅”的问题 。通过引入权威信源(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为背书,并通过 PLG(产品驱动增长)直接切入医生个人的高频工作流,绕开漫长的医院 B2B 销售流程,是快速扩张的关键 ()()()()。 � 关键认知 (Key Insights) Service as Software > SaaS:当下的 AI 工具往往只能做到 70-80 分,但客户需要 90 分的结果。Crescendo 的打法是用“人”去补齐那 20 分,直接交付结果。对于客户来说,买的是“省心”,而不是买一个需要自己学习和配置的“工具” 。 重新定义“数据飞轮”的有效性:并不是只要有数据就能形成飞轮。传统招聘反馈周期太长(招人后一年才知道好不好),数据无法闭环 。Mercor 转型做数据标注后,反馈周期极短(模型跑分立竿见影),数据飞轮才真正转动起来 。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设计“交易结构”:Open Evidence 证明了在某些 B2B 场景下,使用者(医生)不付费,受益者(药企)付费是更合理的模型。它售卖的不是“答案”,而是医生做决策时的“临近权” (Proximity to decision) 。 被巨头“当枪使”是一种红利:你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你被谁“当枪使”。当年滴滴快滴大战是由于被阿里腾讯当枪使去抢支付入口;现在做高质量数据是因为被大模型厂商当枪使去抢模型能力高地。找到神仙打架的战场,做那个递子弹的人 。 � 行动指南 (Action Guide) 寻找“深水区”的机会: 不要只盯着浅层的工具优化(提升10%效率没人在乎),关注那些劳动密集、分散且利润率低的服务行业(如客服、财税、法律),思考是否可以用 AI Rollup 的模式重做一遍 。 验证你的“飞轮”速度: 检查你的商业设计中,从服务交付到获得数据反馈的周期有多长?只有快速、客观的反馈才能支撑起真正的 AI 护城河 。 设计信任与利益链条: 如果你在做 ToB 产品,思考能否绕过决策层直接服务一线员工(PLG)?能否通过“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方式(如广告、数据变现)解决付费难的问题? 。 拓宽信息摄入量: 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点子,要多看市场上已有的成百上千个产品的起盘逻辑。“熟读唐诗三百首”,见过足够多的打法,才能在实战中组合出适合自己的招数 。 ⏱️ 时间线 (Timeline) 00:00 - 02:52 开场与背景 为什么要读懂商业模式?熟读“唐诗三百首”对创业者的意义 。 这期内容:分析 AI 产品是如何做成的,而非怎么用 。 02:52 - 19:05 案例一:Crescendo (AI Rollup 模式) 03:15 - 04:19 什么是 AI Rollup?VC 直接并购传统 BPO 公司进行 AI 改造 。 04:19 - 07:43 商业模式创新:不卖 AI 软件 (SaaS),卖“结果交付” (Service),用人力兜底解决 AI 的 20% 不完美 。 07:43 - 10:00 为什么传统 AI SaaS 在大企业推不动?组织转型的阻力与“用不好”的困境 。 14:56 - 16:08 降维打击逻辑:为什么洗服务商(乙方)比洗甲方更容易? 19:05 - 30:15 案例二:Mercor (AI 招聘与数据平台) 21:00 - 22:19 招聘市场的本质:将 $N \times M$ 的低效匹配优化为 $N + M$ 的智能筛选 。 22:19 - 26:30 关键转型:从萎缩的程序员招聘市场,转型为大模型厂商的“数据军火商” 。 26:30 - 28:43 真假“数据飞轮”:为什么传统招聘没有飞轮,而专家数据标注能形成极速反馈闭环 。 30:15 - 42:37 案例三:Open Evidence (医疗 AI 搜索) 31:42 - 32:22 核心痛点:医疗 AI 的最大障碍不是智能,而是“信任”和“甩锅”需求 。 32:22 - 34:15 借势策略:如何通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权威背书构建冷启动信任 。 34:15 - 37:54 增长策略:PLG(产品驱动增长)绕开医院决策层,直接切入医生个人的床旁检索场景 。 37:54 - 40:41 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向药厂卖“决策临近权”广告,而非向医生收费 。 42:37 - 45:45 总结与复盘 三个产品的核心启示:资本运作(Crescendo)、选对战场(Mercor)、精巧设计(Open Evidence)。 一切成功看似偶然,但我们需要学习底层的“遣词造句” 。 欢迎订阅「AI 炼金术」的播客,以及同名公众号、视频号 「AI 炼金术」是一档由徐文浩和任鑫——两位多年老友、AI 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打造的播客。这里是探讨 AI 和创业的理想聚集地,我们会邀请一线创业者、产品产品和科研学者,深入探讨 AI 如何重塑行业、变革生活,以及如何从 0 到 1 打造 AI 原生产品。 我们的讨论会涵盖多个话题:从 AI 如何改变世界的未来,到如何找到 AI 创业的 PMF;从如何利用 AI 降本增效,到怎样将 AI 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你对 AI、产品、创业感兴趣,这里有满满的干货和一线实战经验,欢迎关注并推荐给你的朋友,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商务合作:公众号 「AI炼金术 」菜单栏中【商务】获取联系方式 节目主理人: 徐文浩:某AI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正在面向全球市场开发AI应用。连续创业者,参与过多家创业公司,拼多多早期员工。广告科技公司MediaV的算法和数据负责人,后被360收购。离开后加入成立不到1个月的拼多多。后创办了基于AI的海外客服聊天机器人公司 BotHub.AI 和 海外社交电商平台 Bukito 都宣告失败。2023年再次下场创业。 任鑫:云九资本合伙人,主要在投资和孵化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应用。之前是连续创业者,曾经打造“今夜酒店特价”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特价销售酒店尾房;被京东并购后内部创业“京东到家”开展本地即时零售业务;2015 年再次创业 Get 探索对话式人工智能助理成为先烈;2021 年出售公司,2023 年重新回到 AI 世界。 BGM: 片尾:Zac Crook - you wouldn't know

46分钟
1k+
4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