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轻易庆祝型人」的生活哲学:小小胜利,大大快乐

风风火火

你上一次为自己庆祝,是什么时候? 不是升职加薪,不是完成马拉松,也不是什么宏大目标,而是某个内心轻轻响起的瞬间:“辛苦了,我做得不错。”于是你决定犒劳自己:可能是一顿火锅、一杯酒、一部电影,或一次说走就走的周末旅行。 这期节目的灵感,来自我们被朋友“确诊”为「轻易庆祝型人格」:一种习惯为生活中小事、进步与成就而庆祝的积极状态。我们想和你聊聊,如何把生活,过成一场属于自己的庆典。 你会听到: * 我们各自最近「微小却闪光」的庆祝时刻 * 庆祝背后的科学:多巴胺如何构建正向循环,我们又该如何对抗大脑的“负面偏好” * 为什么有人不习惯庆祝?“怕立flag”还是快乐阈值不同? * 那些零成本、立即上手的庆祝仪式,帮你成为自己生活的“造光者” 我们常被提醒“成年人要理性”,于是渐渐学会收敛喜悦、压抑兴奋,仿佛“不轻易开心”才算稳重。可生活更像一场长跑,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点亮沿途的灯。 庆祝的关键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那一刻,你发自内心地对自己说:“这值得高兴。” 愿这期节目,帮你调低快乐的阈值,在每一个微小胜利中,找回源源不断的能量。✨ 【👩主播简介】 * Jasmine: 底色是旺盛的好奇心和乐观主义,热爱网球/户外/晒太阳,去过更宽阔和明亮的生活(全网同名:Itsjaschen) * 带鱼:热爱人间的体验家,寰宇瑜伽和营养学爱好者,探索身心平衡的艺术,传播/快消/大健康赛道(全网同名:带鱼Yuyi) 🎵BGM: MT1990 - COOL&CHILL 📖提到的书籍:《原子习惯》- James Clear 🎙️提到的播客:On Purpose with Jay Shetty 🍃提到的活动:「男性内在力量Retreat」by 泽禹Tyger 🎈联系我们 进听友群,请添加微信:hi_lively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FFHH-01 听友来信,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风风火火》 《风风火火》是两个都市女孩儿的日常畅谈类节目,一档“氧气播客”。我们炽烈地爱和成长,用丰盛的生命力去感知和表达。欢迎和我们一起“风风火火享受人生”! 在这里,我们聊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聊与成长、与爱、与生活本身有关的一切话题。我们坦诚分享,也期待不同观点的碰撞。 我们想成为你慵懒放松时的背景音乐、疲惫困顿时的移动电源、探索美妙世界时的拍立得、平凡普通日子里的冰镇起泡酒。 去经历、去探索、去感受。 世界就是我们的游乐场,一起来玩吧! 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Spotify/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订阅和收听 谢谢你的收听,期待与你连接

67分钟
99+
6天前

S02E06 | 关于住在哪里:城市租房文化与年轻人的生活选择

Puwei Midnight

Shownotes 这一期从茶室的轻松闲聊开始,但很快就进入所有外地工作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搬家。大家一边回忆自己丢过多少衣服、送走多少小家电,一边吐槽那些“看似可能还会用,但其实永远不会再用”的东西。听着听着,会突然意识到:原来每个人都被自己买下的那些物品消耗 谈到租房,节奏一下变得生动起来。合租的厨房永远油得能照人、冰箱里的水凭空蒸发、洗手液和洗衣液变成公共物资,还有把空罐子塞回冰箱的神级操作。这些场景太真实了,几乎每个听众都能对号入座 相比之下,一个人住当然舒服,但挑房子也要更谨慎。节目里列出的“雷点”几乎是看房教科书:墙面发霉、木地板吱嘎、楼下烧金箔的烟味、高架的低频噪音、学校清晨的口号声……很多细节看房时不明显,住进去就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 大家也分享了自己的找房策略:先挑代理,再集中看十来套,白天晚上各看一遍;更喜欢住过一家人的房子,因为生活气息更顺眼;以及“离公司一定要近”的血泪教训——五小时的通勤,只经历过一次就能改掉所有浪漫幻想 随着对不同城市的租房体验铺开,节目出现了更多细节:上海老房子潮湿闷、福州安置房有人情味但噪音多、武汉靠高架的房子晚上能听见车流轰鸣。住哪里,不只是找房子,更是在选择一种生活的背景声 整期节目没有大道理,更像是三个人把自己在城市里生活过的细节摊开讲给你听。搬家、断舍离、合租矛盾、看房踩坑……每一段都让人觉得“原来不是只有我这样” 如果你正打算换房、换城市,或只是对自己的居住现状有点不满,这一期会让你在轻松的聊天里找到共鸣,也可能让你更清楚地知道:你想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Highlights 00:00:37 | “洗澡想到的选题”:搬家真的能逼疯一个成年人 本期选题来源太真实——EE 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跨省搬家的经验已经足够写一本书,但每次想到“又要收拾东西”还是心里发怵。搬家不是在移动行李,而是在重新面对生活里所有被你塞到角落的东西 00:01:47 | 断舍离第一步:为啥衣服永远越搬越多? T 恤穿一季变睡衣,下一季卷边直接丢;风格一换,一整年的裤子全都不想要。节目里三个人对“衣服堆积速度”深有共鸣,听得让人马上想打开衣柜清理一轮 00:03:02 | “衣服不能乱丢,会影响运势?”——父母的玄学现实困扰 EE 分享妈妈的叮嘱:衣服不能随便丢,不然会被别人“借走好运”。不管信不信,这句提醒足够让人把所有旧衣服乖乖寄回家处理,成为搬家中最离奇却最常见的烦恼 00:04:20 | 古着行业真相:你以为是 Vintage,其实可能是“洋垃圾” 节目揭开古着店的另一面:东南亚的二手衣常常是欧美不要的打包旧衣,甚至被戏称为“死人衣服”。和真正日本、巴黎级的 Vintage 一对比,差距立刻显形 00:06:14 | 电暖器到底要不要带?冬天的尊严 vs 运费的现实 福州冬天湿冷到离谱,电暖器一开能把湿度从 80% 拉到 40%。但这个救命神器一旦搬家,却要面对“运费比重买一个还贵”的现实困局。到底带不带,这是每个跨省搬家的人都纠结过的问题 00:08:18 | 小家电是生活幸福还是搬家噩梦?节目给出诚实答案 料理机、养生壶、绞肉机、空气炸锅——这些提升幸福感的小电器,在搬家时全部变成“没意义的体积怪”。节目里一句话直击灵魂:“搬家那刻你就知道哪些是真正有用的” 00:09:30 | 为什么家具永远卖不掉?因为买家嫌贵你嫌重 实木桌子花一千多买的,搬家时却连二手都没人愿意出运费。最后往往只能送给朋友——不是你不想卖,是现实让你卖不动 00:11:03 | 咖啡机回本学:2,000 块设备如何三个月赚回来 主持人算过账:每天在家做咖啡 vs 每天一杯瑞幸,咖啡机竟然三个月就回本。这一段让所有爱咖啡的听众都瞬间产生购买冲动 00:12:23 | 复合功能家电是搬家友好型神器:一个顶四个 微波、蒸、烤、空气炸一体机被点名夸赞:能做饭能热菜还能节省空间,是搬家路上最值得带走的设备 00:20:01 | 合租地狱真实上演:厨房油污厚到刷不动 节目里最窒息的一段:厨房油厚到刷不掉、锅边永远残留菜屑、抽油烟机没人清理。这不是夸张,是实际生活里“合租最容易崩溃的瞬间” 00:23:10 | 气味是合租最大隐形地雷:不洗澡、馊味衣服、狐臭全都真实存在 办公室同事衣服穿五天、合租衣服晒不干有霉味、汗味被误当“男人味”……节目里几个人连连叹气:气味问题是最难沟通也最尴尬的合租雷点 00:31:18 | 租房黄金法则:一次看十套、白天晚上各看一遍 主持人分享自己多年总结的看房方法:上午看采光,傍晚看氛围;看十套中挑三套,再反复确认,避免踩到“住进去才后悔”的坑 00:37:30 | 安置房的真实生活:凌晨唢呐、烧金箔、流水席全都有 节目呈现福州安置房一线生活:5 点唢呐声、楼道烧金箔浓烟、广场流水席连办几天。热闹是真热闹,但也是真吵 00:41:50 | 楼道烧金箔的震撼现场:墙壁被烟熏成黑色 初一十五楼道里烧金箔,整面墙都被熏到发黑。节目里几个人的反应统一是:“这不着火已经是运气挺好的了” 00:45:52 | 上海老洋房滤镜破碎:潮湿、隔音差、邻里特殊、价格离谱 节目的城市对比中,上海老洋房被“反滤镜”:在外地人眼中充满腔调,但对本地人来说常常是潮、闷、贵,住久了浪漫会被现实冲淡 Attendees * @EE很饿 | 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 * @韩导 | 在福州的老上海 * @破碎王工 | 路边停车法外狂徒 Music * 甘草片 r - 你透过人群在看谁 (你透过人群在看谁) * Fancy - Go West(Colors Of The 80s) * 张蔷 - 陌生的舞会(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 * 弱水WeakWaves - 看清生活(See Life Clearly)(潮疑(Ask The Waves What To Do)) * Since TMRW 始于明天 - 在天亮之前(始于明天) * 徐怀钰 / 刘若英 / 孔令奇 - 大家来恋爱(《粉红女郎》电视剧主题曲)(涩女郎 电视原声带) About us 「浦尾夜谈|Puwei Midnight」是一档围绕城市夜晚展开的谈话播客。我们邀请朋友,也和自己对话,从一杯咖啡聊到一场电影,从一个生活瞬间聊到一段情绪波动 这里没有固定的角色,只有不赶时间的交流。每一期都是一场深夜的即兴创作,有人分享灵感,有人回望日常,有人只是路过,说了几句真心话 夜里说点具体的,想点不必定义的

82分钟
32
6天前

跟着香港大学的课程,在云南采菌子、看猴子、拆房子,再聊聊 AI。

后场 Back of House

Kaiho 参与了香港大学建造社的一个项目,带领学生深入云南的傈僳族村落。这个项目充满了有趣的张力:在偏远的乡村里,讨论的话题是人工智能;而为了建造,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拆掉”一座房子。 以此为起点,我们从这个“AI in Rural”(或翻译为:AI 下乡)的课程,延伸到了当地可拆卸的木构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民居和材料生态的智慧。Kaiho 分享了在当地采风的经历,尤其是“采菌子”这一活动——它如何能与罗安清(Anna Tsing)的《末日松茸》、全球供应链,甚至是城市里的零工经济产生奇妙的关联。 —— 后场 Back of House 建立听友群了。听友群内会分享最新的节目信息,以及与当期节目内容相关的延伸资料。 当然也欢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以及批评。请添加微信:bohstaff,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后场 STAFF 」进群。 —— 01:30 一个结合了乡村建造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暑期课程是如何开始的? 04:41 课题核心:AIR (AI in Rural) 与材料的循环利用。 08:37 傈僳族的可拆卸木构建筑:被动的选择,还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传统智慧? 10:21 “AI 下乡”。 11:16 在讨论 AI 之前,理解场地本身是更重要的事。 15:10 采菌子与看金丝猴:作为田野调查的“深度旅行”。 21:43 在真实的世界中的教学实践:从云南乡村到南京金鹰美术馆的展览。 33:54 向乡村学习,还是向 AI 学习? 36:51 《世界末日的蘑菇》:松茸,一种资本主义废墟中的生命力。 40:50 采菌子的人,和送外卖的骑手:一种原始与现代的“打捞式积累”。 —— 【主播】que、kaiho 【视觉、声音设计】刘璐 【音乐】Tom Waits - Diamonds And Gold、The Birthday Party - Ho Ho 【文中提及】 云南朵纳格村、傈僳族、《在真实的世界中的教学实践》(金鹰美术馆香港大学建造社展览)、碧山计划(乡村建设项目)、《赛博农场》(俄罗斯电视剧)、《末日松茸》(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罗安清作品) 概念/术语:AI 下乡、AIR(AI in Rural)、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田野调查、Design Research(设计研究)、不确定性、genre bashing(美学风格碰撞)、人类世(Anthropocene)、第三自然(Third Nature)、Gig worker(零工经济从业者) 【相关连接】 南京金鹰美术馆展览:《中国当代的建筑回应》(2025.9.7-2025.12.28) —— ▼ 香港大学师生拆房子的过程 ▼ 在村民家吃饭 ▼ 采菌人跟收菌人的交易 ▼ 村民家的小孩儿带我们去采菌子 ▼ 去看滇金丝猴 ▼ 碧山计划(图源:纽约时报) —— 后场 Back of House 是不同领域的幕后视角与声音,我们尝试摒弃常规的正面叙事,从非正面的视角出发,关注建筑、艺术、体验与生活方式。

52分钟
99+
6天前

从精英轨道到自由探索:我们能否用直觉重新设计人生?|对谈北大&康奈尔毕业的内容创作者先先

数字游牧

你是否也曾在看似完美的精英道路上感到迷茫?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裸辞后经营自媒体账号的先先。她是北大的本科,康奈尔的硕士,曾走过精英道路,却在30岁前后选择裸辞,开始探索不同的活法。 她的自媒体账号「先先不上班」通过访谈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记录多元的人生选择。她说,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直觉是找到快乐的关键。 在这期对话里,我们不只聊她裸辞的心路历程,也聊到:为什么说「快乐是所有人共同的终极追求」?直觉、感性与理性如何协作,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从好学生心态到自由职业,如何与焦虑和解?冥想与瑜伽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觉察自我?这不仅仅是一期关于职业选择的对话,更是一次关于如何「为自己设计生活」的探索。 先先说,她做自媒体的初心是「好奇人怎么过好这一生」。 希望听完这期的你,也能在主流与个性、理性与直觉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欢迎加V:Stacy_Uptalents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畅聊噢!或者在评论区和我们积极留言~让我们听到你们的声音! 【你在听友群能获得什么?】 快速获取入门指南:从找远程工作到避坑经验,群友帮你扫盲;工作日约海边工位,周末组徒步火锅局,让自由办公不缺搭子。扫码进群,让自由办公的日子,也有真实的热闹。 本期或许能让你有启发的金句 在 30 岁前后的时候,突然就是感觉,嗯,好像不太对劲,就是这个道路真的是对我自己个人而言最适合的道路,然后我才会重新的像裸辞。现在做这些事都是再重新跳出原来被灌输的叙事,去找自己叙事的一个尝试的过程。 我一直比较坚定的是我要过快乐的一生,这个快乐其实我无法保证的是我今天做什么能让我未来一定更快乐,所以最后这个快乐其实落到了我每个当下,是不是能尽量的让自己快乐起来?对,快乐的这个坚持就是对这个理念的追求是长期存在的。 什么样是好学生心态?大概是说我想干一个事的时候,就特别想把它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且我需要受到别人的认可。。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 00:00:16 数字游民:是职业新路,还是自由与价值感的终极答案? 00:02:06 裸辞两年、访谈百态: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勇敢实验」 00:04:58 清华富二代的反叛:当「非主流」人生选择遇上社会期待 00:07:31 为什么放松心态比拼命工作更能激发灵感? 00:11:33 高压职场真相:当创意沦为执行,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00:13:13 快乐框架宣言:创造、成长、爱--如果打工不符合,就离开! 00:23:35 在生活漩涡中「打太极」的生存智慧 00:32:54 直觉与理性的共舞:为什么「迈出第一步」比完美计划更重要? 00:36:22 小众赛道名利双收:兴趣变现的「饿不死」哲学 00:44:52 十日禅修挑战:不说话、不碰手机,一场与内心的硬核对话 00:52:52 玄学暴击:人生苦难是你自己选的?修行就像「游戏升级」 00:57:52 用多元生活打破「人生标准答案」 本期嘉宾 先先(小红书@先先不上班 xhslink.com) 本期嘉宾精彩照片 主持人 Annie 本期提及 Web3求职与远程招聘平台Uptalents:Uptalents 专注于Web3 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Gryphsis Academy 公众号:Uptalents 爱河——ZaZaZsu咂咂苏 关于Uptalents Uptalents.io 是 Gryphsis Academy 旗下专业的 Web3 招聘平台,致力于为求职者提供安全、有成就感且富有前景的职业机会,同时帮助数字游牧一族找到高质量的远程及国际化职位,实现职业理想。欢迎大家在同名公众号与官网「Uptalents」关注我们,会给大家持续带来优质真诚的内容。 听友群 加Wechat:Stacy_Uptalents(备注进听友群) 关于节目 数字游牧这档节目是和你分享数字游民的远程生活方式,以及解锁多元的职业探索道路。人生一定不是轨道,但如何成为旷野,这档播客也许会告诉你答案。欢迎大家在「小宇宙」、「Apple苹果播客」、「喜马拉雅」订阅收听播客《数字游牧》。

61分钟
29
6天前

115.浅聊财运|搞钱需要一些勇气,“偏财”助你一臂之力

玄门有鲤

分享的内容均为个人思考分享,仅供娱乐,不对任何决策负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祝你天天开心! 【本期主播】 十三:“科学迷信”广东人。热爱装修行业,超喜欢玄学,深耕学习阴阳风水、奇门遁甲、及紫微斗数。 即刻ID:.十三. 映熳:十三老师的“捧哏”专业户, 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知识付费老韭菜,在互联网搬砖。 即刻ID:映漫 后期剪辑:时刻 * 👏👏👏咨询相关需求,也欢迎添加添加助理——有善的微信:xuanmenyouli2025,备注“小宇宙”。 👇节目时间戳 01:54 :好消息时间~ * 十三:体验到晒猫咪的乐趣 * 映漫:玩勇敢者的游戏:工作推背感拉满。 07:09 正财vs偏财新解 * 正财:稳定收入、熟知的变现模式(工资、老本行) * 偏财:意外之财、新领域尝试(彩票、投资、副业) * 斜杠青年的多重身份如何定义正偏财 15:36 :当代赚钱密码: * 偏财=新机会,正财=老路子 * 为什么这个时代需要偏财思维 * 如何识别你的偏财时机 22:40 能量提升三大法宝(身弱必看) * 找同频伙伴:比肩能量的妙用 * 身体激活:简单动作提升气血 * 环境调整:风水房子/酒店/公园的选择 29:57 家宅磁场与财运关系 * “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安,外部财不来 33:39 拜神指南:哪位神仙管财运? * 五路财神:宏大愿力,年度祈福 * 土地城隍:本地生意、人际关系 * 灶君:家庭财库守护者 45:02 横财来了怎么办? * 超出认知的钱财如何处理 * “过渡期”概念:让横财变正财 * 捐款做善事的实际作用 58:53:改运核心: * 心有归属(印) * 同道助力(比) * 充足睡眠(养福) ———————————————— 感谢你对《玄门有鲤》的喜爱与关注。 【进群】 听友群vx:xuanmenyouli2025,备注“小宇宙”。 【公众号】 玄门有鲤 【旺气日历小程序】 有鲤旺气日历

60分钟
4k+
6天前

68. 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旅行攻略,又是如何旅行的?

周休三日

社交媒体标签化,把旅行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同款打卡点、同款机位、同款滤镜、同款标题。景点越火,越难玩;照片越好看,体验越无聊。我们逐渐被“别人定义的旅行”牵着走,而真正的惊喜感、发现感、甚至城市的味道,都在一次次剧透中被磨平了。 回头看我们千禧年刚开始上网的时代——穷游、马蜂窝、论坛、BBS、Lonely Planet、长图文、PDF 攻略,那是一个“大家都还会写长文、会整理、会观察”的年代。 这一期我和阿润一起回忆了那个我们刚刚学会旅行的年代,也聊到了我们如何在今天重新找回旅行的乐趣。 最后,我也会分享我现在做旅行攻略的完整方法:如何积累、如何避剧透、如何使用现代工具、如何让一次旅程变得更有心意。 如果你也觉得旅行越来越无聊,这一期可能会对你有点帮助。 本期内容 00:16 旅行攻略其实是“想象成真”的过程 01:06 社交媒体让旅行同质化,惊喜感被提前消耗 02:17 不被剧透有多重要 04:05 符号化旅行的困境:千篇一律的打卡点 05:47 古镇与城市的景区化:味道是怎么被洗掉的 07:25 进入正题:我现在怎么看待“做攻略” 08:00 千禧年到现在的旅行方式变化 08:19 穷游、马蜂窝、论坛、豆瓣的黄金时代 09:33 2019 年第一次东京旅行为何“无聊” 11:05 会玩的能力被社交媒体封印了 13:21 周休三日的使命:对抗旅行的无聊 14:04 大学论坛与长文攻略:一个时代的深度与真诚 17:03 BBS 消失后,信息如何变得碎片化 20:23 越南毕业旅行的故事:便宜、陌生、惊喜 27:34 公众号与长图文时代 29:36 Lonely Planet 的价值:提供全局视角 31:53 回到主题:我现在的旅行攻略方法 32:59 Google Map 的长期积累法与寻找灵感 36:26 现代工具+传统媒介:兼顾效率与惊喜的组合 39:35 摒弃打卡,拥抱留白 40:23 观察、好奇、平常心

41分钟
99+
6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