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炒股迷茫的时候,江湖股神和AI科技你更相信谁?

钱粮胡同FM

本期主播:野人、细菌佛 本期嘉宾:许丹青(人称大发总,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财搭子AI创始人。) 股市风云变幻,股神真的靠谱吗?从传呼机时代的“股票机”到今天的AI投资,信息爆炸却更迷茫。普通人该如何不被割韭菜?听听十六年老股民和AI创业者的真实经历。 【本期聊什么】 这一期,我们从股民记忆杀一路聊到 AI 投资搭子: 从传呼机、股评节目、股票机,到论坛大 V、小作文与“股神”崩塌史:为什么我们总想“抄作业”? 信息不再稀缺而是过载:在行情反复、赛道轮动的当下,普通投资者到底在迷茫什么? AI 和传统股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胜率、幻觉率”这些听起来很技术的指标,究竟和你的真金白银有什么关系? 财搭子团队为什么要研发这么一个原本只服务机构的AI工具?又是怎么做到把“31 个流派的研究方法”装进一个产品里? 投资小白如何跟AI学习打造一套自己可以重复使用的投资决策体系的? 尽在本期节目! 【本期福利|一起体验「财搭子」】 「财搭子」,全球首个多智能体金融 AI 社区,已在微信小程序和 Apple Store 上线。不是荐股 App,不是陪炒股 chatbot,而是为散户打造的“AI 投资智囊团”: 更聪明的盯盘与专属日报:自定义股票 / ETF / 板块 / 指数,每日专属盘前早报和收盘晚报,结合自选和历史行为做个性化提醒; 31 个策略智能体:技术面、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事件驱动、量化信号等主流方法拆解成不同智能体,随身携带“小型投研团队”; 1200+ ETF 全面覆盖:无论行业/主题/指数/个股,一键匹配覆盖重叠占比最高ETF; 「问大发」:想不明白的标的、突发利空利好、长期/短期怎么布局,随时问! 【专属福利】 微信小程序或 Apple Store 搜索「财搭子」,输入专属邀请码【hutong88】或扫描下方海报,免费解锁财搭子会员,体验多智能体 AI 投资搭子的盯盘、研判与复盘全体验。

82分钟
7k+
1周前

养育不止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是“我与世界的关系”

活字电波

今天的嘉宾单丽红老师是一位驰骋于国际金融界的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今年,她的大女儿刚从耶鲁大学毕业,明年,她的小女儿也将从耶鲁毕业。伴随着两个女儿的成长,单老师有一系列的经验和思考,在女儿高中时就陆陆续续写下来,最终打磨成这本《养育成就自我——耶鲁母女成长记》(点击划线文字可跳转链接,了解图书详情)。书里用三十多篇文章,每篇一个成长主题,讲述作者对于养育的理解和观察、思考。她的结论是,养育是一场双向的滋养,是两代人的共同成长。 这样一种观念对于所有在养育孩子中摸索的父母来说,是不是一种启发呢?单老师是怎样在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中获得这种心得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本期嘉宾】 单丽红 铂桥咨询的联合创始人和董事长,《养育成就自我》图书作者。在全球金融领域有30多年工作经验。 曾在硅谷和纽约的雷曼兄弟全球科技投行部任职十年,曾任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及亚洲科技投行部主管。从2012年到2024年单女士担任HarbourVest中国区总裁。 李学军 活字文化总编辑,《养育成就自我》特约编辑。 【本期时间轴】 03:09 幸运地中了“基因彩票” 06:48 成就“开挂”的人生,还有哪些重要原因 11:20 养育不止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是“我与世界的关系” 11:41 “养育的前提是把孩子看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父母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独立,自知、自信、自爱 13:35 单老师在养育中的哪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14:30 家长的焦虑,往往源于我们究竟如何定义成功 “如果把成功定义为‘成为’,成为马云,成为雷军,成为父母自己,这注定就是失败的假设。” 21:14 生育是自主的选择,出于对做母亲的体验的好奇 27:07 如果不相信孩子有独立成长的能力,父母总是在边上纠错,而不是赋能,那前提纠错了 36:15 为了孩子以身作则,直面、克服对滑雪的恐惧 42:38 怎么看待“快乐成长是需要强大资源来托底的”这种观点? 58:40 自我定位“佛系妈妈”,在此之前也一直是“佛系老板” 01:05:39 因为想做好父母,所以必须不断审视自我 01:08:34 在当下社会,女性想要完善和实现自我,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01:19:57 只有成功人群才能谈“领导力”? “你的存在给周围人带来好的影响,让别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领导力。” 【与我们交流】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你还可以搜索微信id“mtype77”,添加小助手“活字文化”为好友,我们会将你加入活字电波听友群。欢迎与我们交流分享!

90分钟
99+
1周前

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从风险预警到全球秩序重构丨两说

第一财经

视频指路👉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从风险预警到全球秩序重构丨两说 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刻变革中。在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科技革命、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正面临实体经济增长放缓、财政脆弱性明显、宏观金融风险加大等一系列挑战。世界经济站在这样的节点,是增长还是停滞?全球化进程面临诸多波折,是合作还是割裂?多重风险预警之下,未来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在近期举办的2025外滩年会期间,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深度对话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共同探讨世界经济走向和风险预判。 本期主播: 尹凡 | 第一财经主持人 本期嘉宾: 马丁•沃尔夫 |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 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1:00 美国的政治风险可能波及全球 02:54 美国经济走势究竟是真是繁荣,还是虚假泡沫 04:41 如何看待全球对AI的投资 06:08 政府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09:20 旧秩序的崩塌对世界其他国家意味着什么 13:21 最担心和最关注的事是什么 播客编辑:阿贵 监制:yoiyo “一财,两说,三思笃行”,全新财经洞察节目《两说》2月19日起正式亮相东方卫视。节目通过第一财经与顶级专业人士的共创,以专业、深度、独到见解为标尺,通过巅峰对话的表达样态,发现、探讨与深入思考经济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

18分钟
4k+
1周前

媒介360&钱钱品牌局:别让表层分析误了生意!用户洞察如何跳出“自我视角”陷阱?

媒介360

在消费需求快速迭代、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用户洞察” 早已不是品牌的附加选项,而是决定其生存与增长的核心能力。 头部品牌的实践证明,唯有跳出 “自我视角”,以科学、系统的方式捕捉用户真实需求,才能在时代变革中持续占据主动。本期播客,结合行业案例与理论,从认知、方法、实践、价值四大维度,拆解用户洞察的落地路径。 共谈嘉宾: 钱峻 — 营销科学艺术家 MSAI 联合主播/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杨志华 — 品牌实战派专家/钱钱品牌局 联合主播 Angela M360智库顾问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2:03 品牌过强调自身理念会忽视目标用户真实生活状态的变化。 4:34 时代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改变。 5:36 美团做超市的整合正是洞察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9:00 品牌精细化运营的背后更应该好好做顾客洞察。 12:10 洞察不是表面的问他好不好,一定要到现场看顾客需求。 14:44 用户注意力转移也要求品牌及时调整媒体组合。 15:33 头部品牌的客户洞察部门人数和用的方法是非常全面的。 17:36 “Job to be Done”理论张从用户实际任务出发替代传统用户画像。 20:20 中国市场的高竞争性和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点都要求品牌快速响应变化。 23:35 在企业内部,要重视客户洞察这件事情。 一、认知重构:用户洞察不是 “反馈收集”,而是专业学科 多数品牌对用户洞察存在认知误区,将其等同于 “看小红书评论”“做简单问卷”,导致洞察流于表面、无法落地。事实上,真正的用户洞察具备三大核心属性,需彻底扭转认知: 1. 本质是 “场景化行动观察”,而非 “表面问答” 用户的真实需求往往藏在行为里,而非语言中。洞察不是问他好不好,一定要到现场看顾客需求。 例如专业调查公司为优化口红设计,会全程记录用户 “从包中取出口红的场景”“补妆时的操作习惯”,甚至 “口红与其他物品的摆放位置”;强生在三四线城市推广婴儿洗发水时,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用户因 “只挤 1-2 滴” 而抱怨 “泡沫不足”,进而针对性调整配方 —— 这些细节,靠 “问卷问答” 永远无法获取。 2. 属性是 “体系化学科”,而非 “临时任务” 用户洞察涉及数据分析、归因模型、统计学等专业知识,在头部品牌中已成为独立部门与核心职能。 头部品牌的客户洞察部门人数和用的方法是非常全面的:宝洁的 CMK(客户市场知识)部门不仅配备高智商团队,还能通过 AI 技术做精准归因分析,甚至接管媒体中台,打通 “用户数据 - 媒体投放 - 采购谈判” 全链路;早期的用户调查更是由盖洛普等专业统计机构操盘,其专业度不亚于为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服务。 3. 核心是 “动态响应变化”,而非 “静态定位” 时代与用户需求的变化速度,远超品牌想象。 时代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市场尤其如此 —— 消费者 “喜新厌旧”,手机、数码等品类更换频率极高;同时需求从 “功能满足” 转向 “情绪价值”,Z 世代对品牌的选择更看重 “共鸣感”。 若品牌固守 “自身理念”,忽视用户生活状态的变化(如经济下行时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提升),终将被市场淘汰。 二、理论升级:用 “Job to be Done” 替代传统用户画像 传统用户画像多基于 “年龄、性别、地域” 等静态标签,难以匹配用户动态需求。 “Job to be Done”(待办任务)理论,为用户洞察提供了更精准的方向,其核心逻辑是 “从用户要完成的‘任务’出发,而非‘标签’出发”。 1. 核心逻辑:用户买 “解决方案”,不买 “产品” 用户购买产品的本质,是为了完成某个具体 “任务”。例如:买洗发水不是 “买一瓶液体”,而是 “完成防脱发”“解决头皮炎”“让头发顺滑” 等不同任务;买新能源车不是 “买一辆交通工具”,而是 “完成智能座舱体验”“长续航通勤”“家庭出行舒适” 等任务。 “Job to be Done 理论从用户实际任务出发替代传统用户画像”,正是抓住了 “需求的本质是任务” 这一核心。 2. 落地关键:结合 “用户旅程” 做情景化拆解 “任务” 需放在具体场景中才有意义,因此需结合 “用户旅程” 做细化分析。 以美团整合小象超市为例,其洞察逻辑就是 “拆解社区用户的购物旅程”:触发阶段(用户需要 “便捷买生鲜”)→考虑阶段(担心 “配送慢”“分量大浪费”)→决策阶段(被 “送鸡蛋”“30 分钟送达”“小分量自营品” 吸引)→使用后阶段(通过 “即时退款” 提升复购)。每个环节都对应用户的一个 “待办任务”,最终形成完整的洞察闭环。 三、实践路径:三大方法,让用户洞察落地见效 认知与理论落地,需依托具体方法。用户洞察的实践可分为 “一线观察”“技术辅助”“组织保障” 三类,覆盖不同品牌的需求场景: 1. 一线观察:深入用户场景,捕捉隐性需求 “到现场” 是洞察的基础动作,尤其适合需要 “细节感知” 的场景。 * 美团小象超市:社区地推式洞察:安排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 “打转”,通过 “送鸡蛋” 引导用户互动,同时收集 “用户最在意的生鲜需求”—— 发现 “鸡蛋实用、不易坏”,“小分量产品不浪费”,进而推出自营小分量瑞士卷、提拉米苏,搭配 “30 分钟送达” 服务,快速绑定社区用户。 * 兰蔻口红:用户行为跟踪:观察女性补妆场景,发现 “忙绿时带小包,反感‘重且花哨’的口红”“补妆时需要镜子”,因此设计 “轻便亮面口红”—— 亮面外壳可当镜子,解决 “补妆无工具” 的痛点,成为爆款。 2. 技术辅助:用 AI 与数据,挖掘隐性需求 AI 与大数据技术能捕捉用户 “未说出口” 的隐性需求,尤其适合数字化时代的动态洞察。 * 平台数据借力: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通过用户行为痕迹(如浏览时长、点击偏好),捕捉 “突发兴趣” 与 “隐性需求”—— 例如抖音 “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能通过算法推荐匹配用户潜在偏好;宝洁则通过 “一方数据回传”,将用户洞察与媒体投放结合,提升投放精准度。 * AI 动态分析:利用 AI 做 “颗粒度更细” 的动态洞察,例如通过 “情绪 tracking”“行为追踪”,实时记录用户在 “触发 - 考虑 - 决策” 各阶段的需求变化,避免 “回忆偏差”(用户事后描述与实际行为不一致),让洞察更精准。 3. 组织保障:建立专属部门,避免 “临时抱佛脚” 用户洞察的持续性,需要组织架构支撑。在企业内部,要重视客户洞察这件事情”,头部品牌的做法值得借鉴。 * 设立独立部门:宝洁、美团等企业将用户洞察设为独立部门,配备专业团队,渗透到 “产品设计、营销投放、战略制定” 等全环节,避免 “产品卖不好时才想起用户”; * 中小型品牌:外部借力 + 常态化动作:若暂无法自建部门,可合作专业调查公司,或建立 “每日与用户沟通” 的机制(如客服记录分析、定期社区互动),避免 “问题发生后互相扯皮(怪成本、怪营销),不找用户原因” 的被动局面。 四、价值落地:用户洞察是 “增长引擎”,也是 “风险防火墙” 对品牌而言,用户洞察的价值不仅是 “找机会”,更是 “避风险”,两大核心价值直接关联商业结果。 1. 增长引擎:从 “机会挖掘” 到 “产品优化” * 挖掘新业务机会:美团通过社区用户洞察,从 “外卖配送” 拓展到 “小象超市”,开辟新增长曲线;宝洁通过 “用户注意力转移”,及时调整媒体组合,在短剧平台投放海飞丝、飘柔广告,触达新用户。 * 优化产品与服务:强生通过三四线城市用户洞察,调整洗发水配方与包装(推出袋装款);兰蔻通过补妆场景洞察,优化口红设计 —— 这些调整直接提升产品销量与用户粘性。 2. 风险防火墙:避免 “表层归因”,解决核心问题 多数品牌在 “产品卖不好” 时,会陷入 “财务分析”“甩锅会议”:怪 “活动没效果”“成本太高”,却忽略 “用户为何不买单”。 而重视洞察的品牌能直击核心:例如某产品在浙江卖得好、其他地区卖得差,通过洞察发现 “不同地区用户对价格敏感度不同”,进而调整定价策略,避免 “一刀切” 导致的销量下滑 —— 这正是用户洞察 “规避风险” 的核心价值。 用户洞察不是 “选择题”,而是 “生存题” 在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忽视用户洞察” 的品牌终将被淘汰。无论是头部品牌的 “部门化运作”,还是中小型品牌的 “一线观察”,核心都在于 “跳出自我视角,以用户为中心”。 “顾客洞察是品牌增长的强大引擎”—— 唯有将用户洞察视为 “长期学科”,用科学理论指导、用落地方法支撑、用组织保障延续,才能让品牌在时代变革中持续增长。 Takeaway 1、品牌过度强调自身理念易忽视目标用户真实生活状态变化,需优先关注用户需求动态。 2、时代与消费者需求持续改变,品牌需及时响应以适配市场变化。 3、用户洞察并非表面问答,必须深入现场观察用户实际行为与使用场景。 4、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支撑是深度用户洞察,而非仅依赖表层业务分析。 5、“Job to be Done” 理论从用户实际任务出发,可替代传统静态用户画像。 6、中国市场高竞争性与消费者喜新厌旧特点,要求品牌快速调整用户洞察策略。 7、头部品牌通常配备专业用户洞察部门,运用全面方法覆盖多业务节点。 8、用户注意力转移时,品牌需同步调整媒体组合以精准触达用户。 9、企业内部需高度重视用户洞察,将其视为专业学科而非简单反馈收集。 10、AI 与数据技术可助力捕捉用户隐性需求,实现动态、细颗粒度的用户洞察。 思考点 1、品牌应如何避免将用户洞察流于 “表面问答”,真正实现深入现场的场景化需求捕捉? 2、“Job to be Done” 理论替代传统用户画像,品牌落地这一理论时需重点关注哪些核心环节? 3、企业内部需重视用户洞察,中小品牌在缺乏专业部门的情况下,可通过哪些简洁有效的方式推进用户洞察工作?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 欢迎进入媒介360生态场域——你可以是会员、读者、共创者或合作方。我们期待与你一同成为AI+增强人类,360°创新增长成长。 媒介360旗下汇聚深度内容IP与前沿行业社群,致力于打造商业营销人与创新者的开放式连接平台,构建多元、深度、前瞻的行业生态。 8大战略系统——前瞻钱瞻、媒介360、钱钱品牌局、MSAI营销科学∞艺术、创+TALK、嗲学、AI元宇宙、媒介创新场——输送多元智慧,思想穿透增长! 加入会员 为你提供全面、敏捷的智库内容与一站式增长解决方案 ​​商务合作​​ 欢迎品牌、机构与我们的生态合作,共同探索商业未来! ​​用户共创​​ 如果您发现值得深挖的商业现象、营销案例或增长趋势,欢迎投稿,您的观点可能成为下一期主题!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内容版权归媒介360所有,未经许可严禁用于AI模型训练或商业转载。 ——— ✨ 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推荐给同道者,共创商业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26分钟
99+
1周前

怪物电影IP二合一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 + 弗兰肯斯坦 Predator: Badlands + Frankenstein

大话说电影 Movies N Chats

Send us a text 迎收听第342期大话说电影节目,这是我们十一月的加更节目,本期老章和包主播要聊的是两部怪物电影IP中的新作:杀戮之地以及弗兰肯斯坦 Predator: Badlands & Frankenstein‎。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 Predator: Badlands (2025) 导演: 丹·特拉亨伯格 编剧: 帕特里克·艾森 / 丹·特拉亨伯格 / 吉姆·托马斯 / 约翰·托马斯 主演: 艾丽·范宁 / 迪米特里乌斯·舒斯特-科洛阿玛坦吉 / 卡梅伦·布朗 / 鲁本·德容 / 迈克尔·霍米克 / 更多... 类型: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5-11-07(美国/中国大陆) / 2025-11-05(法国)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铁血战士:劣地 / 铁血战士:恶土 / 铁血战士:蛮荒厮杀(港) / 终极战士:杀戮星球(台) / Badlands IMDb: tt31227572 剧情简讯: 一个年青的铁血战士Yautja族人Dek决定前往神秘星球Genna猎杀传奇怪兽Kalisk,得到自己在族中荣誉,为兄长复仇。在武器装备有限的情况下,他同时对Genna星球一无所知,在探索与生存的过程中,他结识了被Kalisk团灭仅存的生化人Thia,两人决定组团去猎杀Kalisk。但在Thia回复与自己团队联系之后,迷团才被揭开,被人类派遣而来的队伍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他们意在捕获Kalisk同时也要捕扣Dek。 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 导演: 吉尔莫·德尔·托罗 编剧: 吉尔莫·德尔·托罗 主演: 奥斯卡·伊萨克 / 雅各布·艾洛蒂 /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 米娅·高斯 / 费利克斯·卡默雷尔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 美国 语言: 英语 / 丹麦语 上映日期: 2025-08-30(威尼斯电影节) / 2025-09-08(多伦多电影节) / 2025-10-17(美国) / 2025-11-07(美国网络) 片长: 149分钟 又名: 科学怪人 IMDb: tt1312221 剧情简讯: 维克多在做为外科医生父亲的严厉管教之下成长,对人体和电力科技的研究成迷。在他的一次研究展示之后,他得到来自富豪的财力资助,要他继续他的疯狂研究,寻找人体的治愈和永生之道。在种种机遇与努力之下,他终于成功的缝合各种尸体部件并注处电力,创造了新的生命。但因为对所创的怪物充满着恐惧和憎恶,两人的关系终于恶化,暴力相向。 大话说电影的群,欢迎你的加入,请加包主播:bobby8816 并回答第一期节目讨论的影片名称。

81分钟
99+
1周前

Vol.12 站在关税的十字路口,看中美欧顶级智囊如何探寻“明日坐标”

研究有意思WitTalk

本期我们继续更新2025外滩年会系列节目。今天我们把视线从上期讨论的全球债务问题(这里加一下上期的链接)转移到同样让世界困扰不已的关税问题。这期外滩圆桌的日期是10月25日,主题为“关税武器化如何重塑全球贸易体系”,来自中美欧的六位顶级专家参与了讨论。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拟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新关税,美股随即大跌,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再起。圆桌当天,正值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经贸谈判。在圆桌现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Sean STEIN直言,特朗普会出于紧迫的“内忧”而急于达成贸易协议。 这一判断精准命中了现实故事的走向。26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吉隆坡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30号,商务部公布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共识,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中美双方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比起成功预测谈判成果,六位专家更致力于探讨那些需要持久与深入剖析的议题。曾在中国入世谈判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的美国原贸易代表Charlene BARSHEFSKY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全球化”浪潮的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在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美国部分民众饱尝失业与生计困顿之苦,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强调,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分配全球化带来的收益。相比拉中国当替罪羊,美国更应升级自身基础设施,改善利益分配,让普通民众和蓝领群体能从全球供应链中获得更多好处。 对于大国博弈下的全球格局发展趋势,Charlene 率先勾勒出一个“三极化”的演进图景: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则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作为一支重要的不结盟力量,东盟国家也在稳步登上国际舞台。而在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Ignacio GARCÍA BERCERO看来,未来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图景——众多政府形成广泛联盟,而非泾渭分明的三大阵营。 更多嘉宾精彩观点,请移步收听本期节目。 【本场嘉宾】 * Charlene BARSHEFSKY,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原贸易代表 * 余永定,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Jeffrey SCHOTT,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Ignacio GARCÍA BERCERO,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 * Moritz SCHULARICK,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总裁 * Sean STEIN,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 本场圆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主持 外滩年会大部分环节是全英文。如果需要,大家可以开启小宇宙的AI翻译功能,或者移步B站“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账号查看完整版带字幕的视频,也可以搜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查看文字版。 【时间轴】 00:20--本期主题及嘉宾介绍 03:04 --正篇开始 07:10--【特朗普的“内忧”】一边要向核心支持者(美国农民)兑现承诺,一边又要稳定在国会山的支持基础。这两点关键压力下,特朗普会急于谈成关税协议。 11:40--【经济学家们都错了?】 美国国内通胀没有飙升,就业也还可以。是的,有些经济学家对关税影响的预测错了。但是,错的是特朗普的经济学家们。 16:36--【欧洲的“三明治困境”】贸易摩擦并未对欧洲造成太大冲击,但欧洲当务之急是获得安全领域、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等关键议题上的战略自主。 21:09--【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战后再工业化、北美自贸协定诞生,美国传统贸易领域直面全球化冲击,直至西雅图世贸抗议活动爆发。08年金融危机、2000年中国入世,再到新冠疫情冲击,伴随时间推移,美国底层民众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29:12--【WTO的前景几何?】特朗普任期内,世贸组织开展真正改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长期看,世贸组织规则依然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开展经贸活动时不可替代的制度基石。五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 35:52--【特朗普的真正风险】美国人并不理解关税逻辑,只关心自己的钱包变化,因此关税影响不会带来反全球化浪潮的减弱。但特朗普的真正风险在于,关税政策最终无法惠及民众,民意终会反弹。 41:49--【金融战会发生吗?】短期内美国政界恐怕难以承受金融领域摩擦升级带来的后果,因此更可能的情况是,当局势紧迫时,美中双方将通过双边努力寻求短期和解方案,达成某种权宜性的政治贸易协议,以避免压力进一步蔓延至金融领域。 49:58--【全球经贸格局走势:“三极化”之辩】“三极化格局”: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作为重要的不结盟力量登上舞台。 ------ 出品: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CF40研究 主播:佳茜 策划:季钟南、万崽、佳茜 后期:李盼 运营:思琦 官网:cf40.com 小程序及其他新媒体平台

59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