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9分钟
播放:
594
发布:
1周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我们继续更新2025外滩年会系列节目。今天我们把视线从上期讨论的全球债务问题(这里加一下上期的链接)转移到同样让世界困扰不已的关税问题。这期外滩圆桌的日期是10月25日,主题为“关税武器化如何重塑全球贸易体系”,来自中美欧的六位顶级专家参与了讨论。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拟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新关税,美股随即大跌,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再起。圆桌当天,正值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经贸谈判。在圆桌现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Sean STEIN直言,特朗普会出于紧迫的“内忧”而急于达成贸易协议。
这一判断精准命中了现实故事的走向。26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吉隆坡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30号,商务部公布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共识,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中美双方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比起成功预测谈判成果,六位专家更致力于探讨那些需要持久与深入剖析的议题。曾在中国入世谈判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的美国原贸易代表Charlene BARSHEFSKY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全球化”浪潮的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在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美国部分民众饱尝失业与生计困顿之苦,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强调,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分配全球化带来的收益。相比拉中国当替罪羊,美国更应升级自身基础设施,改善利益分配,让普通民众和蓝领群体能从全球供应链中获得更多好处。
对于大国博弈下的全球格局发展趋势,Charlene 率先勾勒出一个“三极化”的演进图景: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则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作为一支重要的不结盟力量,东盟国家也在稳步登上国际舞台。而在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Ignacio GARCÍA BERCERO看来,未来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图景——众多政府形成广泛联盟,而非泾渭分明的三大阵营。
更多嘉宾精彩观点,请移步收听本期节目。
【本场嘉宾】
* Charlene BARSHEFSKY,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原贸易代表
* 余永定,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Jeffrey SCHOTT,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Ignacio GARCÍA BERCERO,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
* Moritz SCHULARICK,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总裁
* Sean STEIN,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 本场圆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主持
外滩年会大部分环节是全英文。如果需要,大家可以开启小宇宙的AI翻译功能,或者移步B站“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账号查看完整版带字幕的视频,也可以搜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查看文字版。
【时间轴】
00:20--本期主题及嘉宾介绍
03:04 --正篇开始
07:10--【特朗普的“内忧”】一边要向核心支持者(美国农民)兑现承诺,一边又要稳定在国会山的支持基础。这两点关键压力下,特朗普会急于谈成关税协议。
11:40--【经济学家们都错了?】 美国国内通胀没有飙升,就业也还可以。是的,有些经济学家对关税影响的预测错了。但是,错的是特朗普的经济学家们。
16:36--【欧洲的“三明治困境”】贸易摩擦并未对欧洲造成太大冲击,但欧洲当务之急是获得安全领域、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等关键议题上的战略自主。
21:09--【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战后再工业化、北美自贸协定诞生,美国传统贸易领域直面全球化冲击,直至西雅图世贸抗议活动爆发。08年金融危机、2000年中国入世,再到新冠疫情冲击,伴随时间推移,美国底层民众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29:12--【WTO的前景几何?】特朗普任期内,世贸组织开展真正改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长期看,世贸组织规则依然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开展经贸活动时不可替代的制度基石。五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
35:52--【特朗普的真正风险】美国人并不理解关税逻辑,只关心自己的钱包变化,因此关税影响不会带来反全球化浪潮的减弱。但特朗普的真正风险在于,关税政策最终无法惠及民众,民意终会反弹。
41:49--【金融战会发生吗?】短期内美国政界恐怕难以承受金融领域摩擦升级带来的后果,因此更可能的情况是,当局势紧迫时,美中双方将通过双边努力寻求短期和解方案,达成某种权宜性的政治贸易协议,以避免压力进一步蔓延至金融领域。
49:58--【全球经贸格局走势:“三极化”之辩】“三极化格局”: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作为重要的不结盟力量登上舞台。
------
出品: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CF40研究
主播:佳茜
策划:季钟南、万崽、佳茜
后期:李盼
运营:思琦
官网:cf40.com
小程序及其他新媒体平台
2025年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拟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新关税,美股随即大跌,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再起。圆桌当天,正值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经贸谈判。在圆桌现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Sean STEIN直言,特朗普会出于紧迫的“内忧”而急于达成贸易协议。
这一判断精准命中了现实故事的走向。26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吉隆坡会谈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30号,商务部公布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共识,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中美双方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比起成功预测谈判成果,六位专家更致力于探讨那些需要持久与深入剖析的议题。曾在中国入世谈判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的美国原贸易代表Charlene BARSHEFSKY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全球化”浪潮的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在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美国部分民众饱尝失业与生计困顿之苦,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则强调,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分配全球化带来的收益。相比拉中国当替罪羊,美国更应升级自身基础设施,改善利益分配,让普通民众和蓝领群体能从全球供应链中获得更多好处。
对于大国博弈下的全球格局发展趋势,Charlene 率先勾勒出一个“三极化”的演进图景: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则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作为一支重要的不结盟力量,东盟国家也在稳步登上国际舞台。而在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Ignacio GARCÍA BERCERO看来,未来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图景——众多政府形成广泛联盟,而非泾渭分明的三大阵营。
更多嘉宾精彩观点,请移步收听本期节目。
【本场嘉宾】
* Charlene BARSHEFSKY,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原贸易代表
* 余永定,浦山基金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Jeffrey SCHOTT,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Ignacio GARCÍA BERCERO,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原司长
* Moritz SCHULARICK,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总裁
* Sean STEIN,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 本场圆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主持
外滩年会大部分环节是全英文。如果需要,大家可以开启小宇宙的AI翻译功能,或者移步B站“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账号查看完整版带字幕的视频,也可以搜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查看文字版。
【时间轴】
00:20--本期主题及嘉宾介绍
03:04 --正篇开始
07:10--【特朗普的“内忧”】一边要向核心支持者(美国农民)兑现承诺,一边又要稳定在国会山的支持基础。这两点关键压力下,特朗普会急于谈成关税协议。
11:40--【经济学家们都错了?】 美国国内通胀没有飙升,就业也还可以。是的,有些经济学家对关税影响的预测错了。但是,错的是特朗普的经济学家们。
16:36--【欧洲的“三明治困境”】贸易摩擦并未对欧洲造成太大冲击,但欧洲当务之急是获得安全领域、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等关键议题上的战略自主。
21:09--【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病根远在特朗普登台之前便已深种。战后再工业化、北美自贸协定诞生,美国传统贸易领域直面全球化冲击,直至西雅图世贸抗议活动爆发。08年金融危机、2000年中国入世,再到新冠疫情冲击,伴随时间推移,美国底层民众不再相信全球化是一股积极力量。
29:12--【WTO的前景几何?】特朗普任期内,世贸组织开展真正改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中长期看,世贸组织规则依然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开展经贸活动时不可替代的制度基石。五个核心问题亟待解决。
35:52--【特朗普的真正风险】美国人并不理解关税逻辑,只关心自己的钱包变化,因此关税影响不会带来反全球化浪潮的减弱。但特朗普的真正风险在于,关税政策最终无法惠及民众,民意终会反弹。
41:49--【金融战会发生吗?】短期内美国政界恐怕难以承受金融领域摩擦升级带来的后果,因此更可能的情况是,当局势紧迫时,美中双方将通过双边努力寻求短期和解方案,达成某种权宜性的政治贸易协议,以避免压力进一步蔓延至金融领域。
49:58--【全球经贸格局走势:“三极化”之辩】“三极化格局”:美国正以传统盟友体系为核心展开布局,中国引领着全球南方国家广泛聚合,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作为重要的不结盟力量登上舞台。
------
出品: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CF40研究
主播:佳茜
策划:季钟南、万崽、佳茜
后期:李盼
运营:思琦
官网:cf40.com
小程序及其他新媒体平台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