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给大脑泼脏水?如何戒断多巴胺养成的情绪麻木?如何获取优质信息,在独立思考中获得精神能量? 调整自己接收外界信息的模式有很多种方式,刻意屏蔽很重要,选择高质量输入源更重要。在今年的信息输入系统中,除了看理想,还有一个不时救精神世界于水火的社群——参考答案。我喜欢在通勤或摸鱼时,打开微信禁言群里的长文,TA可以是一篇解决拖延症的万字长文,也可以是一个认知模型的轻阅读;就好像每天早上准点出现的小船,带我深度体验信息茧房以外的世界正在探索的宇宙。 本期节目,精选近期读到10+文章里对抗麻木的AHA MOMENT,一起探索信息茧房外的乐趣世界。 🌡️迭代温度:92℃ 📩迭代搭子 参考答案,打破信息茧房的深度内容分享社群,提供策展式定制阅读食谱,收集多领域一手信息,提纯与分享高质量优质信息 分享食谱:每天1篇深度内容推送,每周1期周策展泛读,每年12期专题策展,100+专题知识库 阅读方式:深度分享在VX群和新枝APP同步更新,新枝APP是参考答案团队的自研APP,可听可记,页面简洁,方便阅读与检索 加入方式:扫海报即可加入哦~ ✍🏻迭代金句 在每条路的尽头,你都会遇见自己。 焦虑来自于自我对于本我、超我和现实威胁的无能为力。 创新和独创性这些概念,本身就默认了生活的单调和重复。生活的本质风格,就是无聊透顶。 为什么没几个人在"真正努力",根源在于这个害人不浅的观念:把痛苦当作努力的计量单位。 一天中做的选择越多,大脑就越难保持理智,最终它会去寻找捷径,这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变得冲动鲁莽或回避决策。 有这样一群人,被称为“第二座山的人”,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感,于是他们决定离开自己曾经攀登的事业之山,转而投身于服务人类的伟大事业——他们的动机从追求个人成就转变为无私的奉献。 ✨️迭代关键词 02:37 小声嘟囔与大声哔哔,都是迭代 04:09 决策疲劳,理性人不知不觉活成了认知守财奴? 08:08 职业倦怠,陷入麻木与无感的深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0:29 启动精神减负计划,尝试进入无所事事 14:33 搁置、决策与离职五问,决定之前真的想清楚了吗 19:16 养成对重复与单调的耐受度,在无聊的尽头创新 23:52 抓住分心的本质,抵御外在变化与内在心态波动的心力 25:28 10分钟法则,精神换气+聚焦任务一步到位 27:09 优先级重组,每天做好重要不紧急的1~3件事 29:21 反击外部干扰源,从最简单的屏蔽动作开始 33:29 终极心态:或早或晚,你终将大器晚成 37:52 彩蛋:参考答案使用指南与我对知识付费的理解 *附策展主题截图 🥫罐子番外 👫听友群:RingRinglinn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破罐就不摔 📕视频播客:小红书/B站/抖音 ✍️公众号&视频号:破罐就不摔 🔅即刻:不是雨霖铃 ▶️同步更新: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FM/QQ音乐/豆瓣播客/微博音频/知乎播客/Spotify/虎扑/微信音频 🎵BGM:巴赫 - G小调进行曲 ✂️剪辑:牙锐
《Top of Japan》是一档专注日本品牌、文化与消费的播客。 第 72 期,聊聊一碗卖了 100 多年的牛肉饭。 在日本牛肉饭三巨头中,吉野家大概是我们很多人的日式牛肉饭启蒙,它是三巨头中创始最早的一家,相比千禧年之后才进入中国的食其家和松屋,吉野家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抢先进驻中国,截至 2024 年 1 月,它在中国的门店已经超过了 700 家。 调研吉野家的创业史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和其他稳扎稳打的百年品牌不同,吉野家在 100 多年间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甚至近乎「毁灭性」的打击都有好几次。近几年,吉野家也因为食品或者时常出现在舆论和新闻的中心,好吃的牛肉饭选择也更多了,好像有一次陷入了「下落」的危机。 聊成功的品牌固然有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经验可以分享,但某个阶段「不那么成功」的品牌背后也有值得思考的真实处境。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好吃的牛肉饭和外卖(住北京的@瑞秋求助)~ 最后不要忘了我们的长期福利~ Top of Japan 和「饿了么」联合推出新年优惠 打开饿了么 app,在搜索栏输入:蓝莓酱666,就可以领取听友专享大额优惠,点击领券下单就可以轻松享受订餐优惠啦! 这次的红包可以和其他红包叠加使用,而且每天最多可以领取 3 次,活动长期有效~ 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有选择地吃好饭! ·本期时间轴 [ 03:00 ] 什么是牛丼? [ 09:15 ] 和家族毫无关系的起名 [ 09:57 ] buff 叠满的牛肉饭诞生传说,让我们有一些怀疑 [ 16:04 ] 创始人设计的 logo:要做就做最好的牛肉饭 [ 17:08 ] 地震和战争:十几年内接连被创 [ 20:51 ] 先锋改革的二代目 [ 27:03 ] 激进扩张和地产公司围剿下的破产危机 [ 36:52 ] 「头号粉丝」安部修仁扭转破产危机 [ 46:06 ] 没有牛肉,就不卖牛肉饭 [ 50:03 ] 来自吉野家牛肉饭粉丝的 200 万日元:请不要放弃! [ 53:17 ] 吉野家在中国的南北市场竟然不是一家 [ 57:14 ] 牛肉饭御三家分量大对比 [ 59:48 ] 和合谷创始人也是从吉野家中国走出来的 [ 65:23 ] 近几年,吉野家的危机 [ 66:42 ] 大家还会去吃吉野家吗? 勘误:[ 13:37 ] 处 两头牛 更正为 两万头 ·本期主播 · 制作团队 内容策划:瑞秋 音频制作:十元 视觉设计:林凖 BGM:Funny Kid · 联系我们 你可以在苹果 Podcast、小宇宙、喜马拉雅、Spotify 中搜索“Top of Japan”订阅收听,每期播客节目也会在微信听友群中推送。 加入听友群的方法:微信搜索添加 topjiangdayo(top酱だよ)为好友,备注“入群~”
本期节目邀请了我们的老朋友,老牛--李鹏老师,来一起聊聊关于两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问题。 其实就是日本传统和食与日本清酒的搭配~ 为了更切实的体验,我们来到了京都伏见地区,这个把传统食物和清酒结合地非常好的地区。除了尝试在京都的各种和式餐食中搭配清酒,我们还请京料理老铺鱼三楼为我们推荐了适合他们的怀石料理的酒类。并且走访了超过8家京都的酒造,听听酿酒人们是如何看待和食与清酒的搭配的。 加入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topjiangdayo (@top酱だよ) 以下是我们考察后并推荐的餐厅列表和简单的介绍: 【鸡肉怀石】鸟米Toriyone 将鸡肉精心料理,搭配其他山珍食材,做成怀石料理的格式,鸡汤鲜美入味。位于供奉清酒之神的松尾大社门前,主厨又是一位清酒爱好者,有超多来自日本各地名酒造的限量特别版清酒。 【京料理】鱼三楼 之前节目中就有介绍过,这次吃了升级款晚餐,搭配清酒别有滋味。 【稻草烧】隠れ炉端家がぶり 很“燃”的一家店,铁桶中燃烧的稻草炙烤着牛臀肉,火焰的温度高,所以烤出的牛肉内芯和表面的熟度差异比较大,外层的油脂被收干,而内部的肉依然保持着柔软湿润,既有嚼劲又鲜嫩多汁!关键是搭配了合适的清酒之后,牛肉油脂的香味更加突出又完全不觉得油腻! 【割烹】神宮道じん 开业1年,但被业内人士推荐的一家良心割烹料亭。以鱼生为主的料理,点到了超新鲜的秋刀鱼刺身,秋刀鱼刺身本身是有点腥味的,搭配了辛口的清酒之后,腥味变成了鲜甜,鱼生的油脂感也更丰富了。 【串鉄板】 ぞろんぱ 室町仏光寺店 主理人有一位是意大利料理专门,一位是和食专门,一位铁板专门,非常融合又好吃的一家餐厅。增田德兵卫先生推荐~ 【伏見】夢百衆 伏见地区17款清酒猜猜小游戏。一站式购买各种伏见地区土产商品。 地址〒612-8045 Kyoto, Fushimi Ward, Minamihamacho, 247 【其他值得探访的伏见地标推荐】 『月桂冠大仓纪念馆』 无需预约,600日元/人,提供3枚代币品尝清酒。 休息日:年末年初(12月28日至1月4日) 盂兰盆节期间(8月13日至8月16日) 营业时间:9:30~16:30(最后入场时间16:00) 【见学所需时间】约60分 - 70分 『松井酒造』 见学费用3300日元/人,其中含有1800日元的品酒基金,可以用于品尝各款酒类。 需预约 休息日: 周日、祝日、1月1-3日 营业时间: 10:00 - 18:00 Tasting Bar「酒中仙」营业时间:11:00 - 18:00 【见学所需时间】约60分 - 70分 本次见学的酒造: 『月の桂』、『松井酒造』、『山本本家』、『招德酒造』、『玉乃光』、『北川酒造』、『月桂冠』 木屋町烧vs木屋町通: 制作 / 策划:nizi @虹多妮妮子 剪辑:十元 BGM:烹饪人间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英语 #英语学习 #学英语 #Health 详细文字版,请参阅以下公众号 * Opening Remarks: (开场白): Good morning friends, Today is Thursday, May 9th. Hope you all had a great holiday break. First, a special thank you to one listener from GZH, who made a small donation to the program.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generosity and support. As some of you might have noticed, translation part of the last few episodes were done by an AI-powered service. To be honest, I am quite impressed by the quality of their work. The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 drastically since the latest AI model has been launched. What’s your thoughts on that? Ok, enough about AI. I am starting a new topic this week. Now, let’s get started. * The article (文章): To Sleep Better, Change What—and When—You Eat From WSJ Did your mom ever suggest a warm glass of milk to help you sleep? Science says she may be right. Part I: The verdict An emerging field of research called chrononutrition indicates that choosing the right foods and meal times may improve our sleep. Some key findings: Eat dinner early. Keep consistent schedules. And, yes, drink milk. Part II: an Example Roughly a third of American adults don’t get the recommended seven to nine hours of sleep,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art III: How do we do it What’s the best way to adjust your diet to improve your sleep? Here’s some advice, according to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Follow a Mediterranean diet Have an early dinner Be consistent about meal times Eat breakfast Cut back on alcohol A light evening snack is OK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27期,今天我们讨论一个“炸粪坑”的话题——男宝妈就是娇妻思维的映射。 这个话题来源于我的微博,我们觉得能把男宝妈、妈宝男、各种娇妻一大堆人都炸出来,如果出现极化评论的话,我们的流量就会高,但是我觉得还是得教点知识,所以这期播客我们聊了: 什么是女性第二性?波伏娃的“第二性”理论:女性为什么沦为第二性? “娇妻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娇妻思维就是女性被社会文化长期洗脑的结果,认为“不做自己的主反而更幸福”。 比如古早言情小说中的“霸道总裁追妻火葬场”情节,让女性误以为被动依赖别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甚至将这种思维投射到教育儿子上,养出“妈宝男”。 田园男权、妈宝男和娇妻思维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是让别人替你兜底,还是自己主动分析利弊? 为什么说“谁承担风险,谁做主”? 如何摆脱娇妻思维?等等一系列由“娇妻思维”折射的问题。 借由这期播客,我想告诉大家:年轻人要专注自身提升,不要陷入琐碎八卦,不要以婚嫁考虑问题,摒弃第二性思维,不被洗脑,要学会做自己的“主”。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屠龙讲的内容,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本期时间轴:】 01:36 解读波伏娃的“第二性”理论:女性长期依附男性的现象。 02:54 由沙特女性折射的问题:解读什么是女性第二性? 05:37 古早言情小说是怎么悄悄给人“洗脑”的? 09:41 先婚后爱——现实中没人愿意这样谈恋爱 15:32 靠爸爸、靠老公真的安全吗?假性安全才是最大风险 17:45 要学会自己做决定:生死关头的选择,没人替你承担后果 22:13 女性是如何沦为“第二性”的? 28:18 “传统男权”vs“田园男权”:区别到底在哪? 33:30 “娇妻式养育”如何塑造了“妈宝男”? 38:39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聊聊那些被曲解的网络流行语 41:30 工作太累≠必须辞职,可以选“轻”一点的方式工作 43:36 “男宝妈”误区:娇妻上身,把儿子也养成了第二性 46:33 谁承担最大风险,谁就该拥有最大决策权 48:46 改变因,而非改果——父母吃的苦,不是为了让你不吃苦,而是让你学会做自己的主 51:32 三套房不等于未来无忧——眼光放长远,要摆脱“小气”和“小利”的思维 57:17 如何专注自我成长?——远离“无意义”的八卦,不被周围的人影响 01:00:57 放下婚嫁的顾虑,专注自我的成长和选择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我采访了《照亮破碎之心》的作者 doctor Karl Deisseroth,光遗传技术的发明人。 【后面的英文采访非常深入有趣!!希望大家一定听听!!请到这样的大咖是不容易的!!】 我们围绕他的新书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这本书是我从事脑科学行业以来看的最有趣的一本书。 为什么说它是最有趣的一本书呢?因为Karl Deisseroth在斯坦福发明了光遗传,以他的学术地位,他可以写一本非常学术向、技术向的书。 但是他选择不这样写,他把这本书写成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把所有的精神类的疾病、大脑的疾病都用故事去呈现。 所以在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噢,原来大脑是这样运作的。你可以通过大脑怎么得病来观察大脑是怎么行使功能的。 同时在我们的访谈中,他也非常详细的论述这些疾病,都是因为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推到了自然的极限。 在很短的一段演化时期,我们人类大脑不论从体积、形态还是功能上都是非常爆发式的进化。 在这个爆发式进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基因,比如说自闭症的基因,当它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的时候,是帮助我们人类思考的。 所以说有很多得了大脑或者精神疾病的人,是为整个的种群的演化和大发展承担了很多负担。 这个是我们在讨论这本书时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讲了光遗传是如何通过改变一些大脑细胞的基因,来帮助我们非常精确地测量大脑中的通路,以及人类的一些复杂的行为是怎么进行的。 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即便你不是脑科学行业、生物学行业、精神病行业,你也能读懂的一本书。 本期播客是全英访谈,需要字幕的小伙伴戳链接在线观看:【屠龙x戴瑟罗斯对谈中英字幕】 epbyo81vns.feishu.cn。 需要看中译字幕的小伙伴请移步微博:weibo.com 想要本期播客的逐字稿,想对照着听的朋友,请加小助手,小助手会发给你逐字稿~ 时间戳(Karl发言精选) **00:03:05 - 00:03:18** **书籍初衷** 这本书的风格对我来说有点儿冒险……我选择用故事写作,一是能更准确地传达人类内心世界,二是希望触达所有人,而不仅是科学家。 **00:05:22 - 00:05:52** **文学与科学的融合** 传达精神疾病本质的唯一好方法,是从患者的主观视角讲述。躁狂症用奔放的语言,精神分裂症用碎片化叙事——文字本身就是测量工具。 **00:09:19 - 00:10:02** **职业使命的觉醒** 与分裂情感障碍患者的相遇,让我意识到大脑的物理细胞如何塑造主观体验。那一刻,诗歌、神经外科与精神病学在我生命中交汇。 **00:16:57 - 00:17:17** **精神疾病的进化意义** 双相障碍、厌食症、自闭症患者的平均收入、教育水平高于常人。这些基因可能曾帮助人类适应环境,而今天他们承担了群体的演化代价。 **00:21:26 - 00:21:32** **大脑的极限** 人类大脑在短期内爆发式进化,带来智力飞跃,但也让基因调控更脆弱——这是精神疾病的代价之一。 **00:33:29 - 00:34:29** **光遗传学原理** 我们从藻类提取光敏基因,植入特定脑细胞,用光纤控制其活动。这让我们发现控制饥饿、母性、攻击等行为的神经元集群。 **00:44:35 - 00:45:27** **躁狂症的双面性** 一位退休企业家在‘9·11’后突发躁狂,试图拯救世界。这种状态在危机中可能是生存优势,但在现代社会却成了疾病——障碍的定义因环境而变。 **00:52:28 - 00:52:55** **人性的脆弱与共情** 书中我揭露了自己的脆弱。人类大家庭本就不完美,治愈始于承认缺陷。精神疾病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共有的生存痕迹。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 | 微博音频,全网同名。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30期,今天这期播客的话题来源于我前两天写的一篇付费文章,这篇文章里讲的一个模型: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 所以这一期结合行业选择、竞争思维和人生决策的问题,通过麦肯锡、共享单车、土木工程、新能源车维修等案例,讨论了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发展路径: 什么是“进入门槛高、退出门槛低”的行业,这些行业真的适合普通人吗? 开奶茶店、电商带货、做咨询,哪个更容易开始?哪个更容易全身而退? 为什么很多人35岁失业后难以翻身?问题出在选择还是竞争思维? 什么样的专业,学了之后不怕失业、不怕裁员,还有活口? 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是红海还是蓝海? 什么叫“走一步看五步”?具体在职业规划上该怎么落地? 借由这期播客,我想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件事,竞争是动态的;要记住走一步看五步,选择行业或职业不是看一时热门,而是要结合趋势、门槛和竞争模式,用动态眼光看清未来。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屠龙讲的内容,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播客中提到的两篇文章(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原文): 1. 从进入与退出门槛来选专业:weibo.com 2. 卡梅与哈佛西门子竞赛:weibo.com 【本期时间轴:】 00:52 从麦肯锡到小黄车,行业门槛差别有多大? 03:13 进入门槛低、退出门槛高——为什么说共享单车是“最差”的商业模式? 06:08 小黄车退押金亲历记:这事让我意识到,很多人根本没想过“退出门槛”这回事 08:02 为什么说竞争是动态的?——库迪咖啡与瑞幸的竞争,是模仿还是抄袭?真相来了 12:01 选专业和转型:为什么我建议选择进入门槛高但退出门槛低的行业? 14:10 35岁后职场困境:薪资负担与求职难的双重压力该如何解决? 16:46 动态视角看竞争:30+职场人的两难选择与现实困境 19:02 避免“牛马”命运,懂得抱团才能在职场活得更好 21:57 通信、土木 = 高门槛陷阱?看起来稳,其实“熬”不出头 23:53 一套房炒出三套房:房地产的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26:26 为什么土木工程不再吃香?因为进城的人都已经进完了 27:40 从“抢椅子”游戏看土木工程:城市化停止,土木工程的退路在哪儿? 28:49 “抄专业底”到底是在抄什么? 30:25 不是所有专业都值得“抄底”,选专业不能光看分数,更要看未来人脉和出路 32:29 成功的关键:学会绑定更多人的利益 34:00 从家庭到职场,竞争其实是集体的游戏 36:24 从科研项目竞赛得到的团体抱团取胜的真实经历和启示 40:49 机电技术、智能制造还是新能源车?如何选对方向? 43:37 垄断行业的机会与风险:为什么反垄断对国家和个人都很重要? 46:56 中年职场油腻的真相:退出门槛高,得罪不起人 49:28 进名校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怎么打好这副牌 51:26 竞争是动态的:一定要记住走一步看五步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半年前做客了Slightly Open节目,与老柴和薇薇一起讨论了男性的“爹儿二相性”与我们如何“师爹长技以治爹”。 整整聊了好几个小时,剪完了还103分钟。 可以说把我们知道的各种男性特征心理(包括劣根性)全都扒了一遍。 不少朋友说听完直呼“过瘾”“解气”,所以我们决定把这期节目重新发出来。 这一期我们聊了很多“炸裂”的话题,比如说: 什么是“爹儿二象性”?为什么很多女生会拼命卷技术、卷学历、卷行业,其实是为了“长技以制爹”? 女性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为什么有些alpha男让人又佩服又害怕? 你是讨厌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想成为他们?雌竞背后有哪些故事?女生之间的雌竞真的无解吗? 现在所谓的“女性主义”是否也会自我设限?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在反抗“爹”的时候,也学会了“爹式表达”? 如果别人用“师爹长技以制爹”来和你交往,你会作何反应? 这些话题听起来有点“硬”,但其实有趣又犀利,很多朋友说听完之后“感觉脑子一下子亮了”。 还有很多好玩的话题,可能会让你在骑车、做饭或者睡前听到时突然顿住、沉思、又笑出来。欢迎大家一起收听这期节目。 【本期时间轴:】 00:40 本期劲爆话题介绍 01:03 什么是“爹儿二象性” 12:29 男性的差序格局与女性的pink aggression 14:52 什么触发了屠龙想到这个主题 15:18 男生的四象限 20:07 什么是“师爹长技以制爹” 27:00 alpha男、雌竞、捞女与女性的思维框架 40:16 你得有自己的王国,才能当上国王 41:58 现在所谓的“女性主义”是否也会自我设限 45:30 科学研究发现,在去除其他参数影响后,经常吻妻子的男性比其他男性多活四年——你可以把亲密关系看作是一种养生 53:58 如果以车来比喻,男性是大功率费油车,而女性更像节能车 1:02:29 雌竞的理论依据:“费舍尔性选择失控” 1:04:23 大自然对不同性别的投资策略 1:09:55 “我有一个女人柔弱的身躯,但我有一个国王的野心和胃口。”她为了抢,建立了延续至今的海洋文明体系 1:20:28 最近有让你觉得特别新奇的视角吗 1:23:35 Uncanny Valley恐怖谷效应 1:27:26 最近四五年你有做过探索类的事情吗 1:38:00 如果他人用“师爹长技以制爹”来与你交往,你会作何反应 欢迎关注Slightly Open节目。这是三位女性的一个小型谈话节目,薇薇,Coco(@Wang蔻蔻)和老柴(@老柴)。也欢迎关注她们的小红书同名账号! 也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这一期播客,我想按头安利所有人,一定要听,一定要听完! 为什么?因为我请了一个特别特别牛的企业家:江苏小天鹅前董事长李石生先生。 “全心全意小天鹅”这个slogan深入人心,但大家知道吗?江苏小天鹅,是江苏省第一个年营收破百亿的企业,当时国家所有领导人都发去贺电。 所以能请他这样的传奇出山,给我们讲一课,我当时就是非常激动。但是我不论多么激动,都没法预料这个内容会这么精彩。 李总出生在1954年,今年已经71岁了。他从七零年开始工作,现在已经干了55年了。以前在国家体制内(南京线路厂)工作,后来在国家下海大潮中,决定自己干,下海了。 下海的项目,就是给危地马拉建输电线。当时没有移动通讯,没有视频通话,他就是通过实地照片来判断输电线建设,竟然远程指导当地工人建立输电线成功。 李总自己创建的几家民营企业都很成功。后来江苏国资委找到他,让他管理小天鹅。 成为小天鹅总裁那年,李总57岁,小天鹅当时每个月亏损一个亿。当他成为小天鹅董事长那一天,门口停了好多辆警车,马上要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去抓人。 李总说,先别抓,我想办法。 不到一年,就把小天鹅扭亏为盈,从每月亏损一两千万,整顿成每月盈利一两千万。 后续,当江苏国资委把小天鹅收走的时候,小天鹅集团有一个最亏损的子公司叫“小天鹅机械”,挂牌交易——李总又花自己的钱,把它买下来了。 又用了一年,把小天鹅机械扭亏为盈了。 整个过程,让我直拍大腿。因为大家知道吗?他这个人生经历,就是商学院最难的三门课: 兼并重组,资产盘活,和扭亏为盈!!! 但是在商学院学的,都是死的案例,而且每一个科目,都是不同的遥远的美国公司。 而李总一个人,在这最难的三门课上,在中国的实战中,全是满分! 自己创业成功好几次,兼并重组成功,管理国企成功,资产盘活成功,扭亏为盈成功了好几次!! 这样的企业家,凤毛麟角。他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起飞,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超多行业智慧: 怎么完美做好西方商学院最难的一课——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怎么未雨绸缪,即便在行业赚钱的时机也要布局下一步;民营企业经营者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 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太多在商学院学不到的知识:什么叫毅力,什么叫组织管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负重前行。 什么样的人,能让国有资产升值。什么样的人,一直在创业的路上。 访谈中他跟我说,现在71岁,正是创业的好年纪,还在不断开展新事业,退休后就干下一个项目——加加爱负氧离子发生器(这个特别有意思,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单开一期专门讲讲),之后还要再搞两个项目。 这几个项目都是非常有远见和理想的,这里我就不跟大家剧透了。 这一期对谈我的收获非常多,从李总身上,学习了很多经营管理、业务知识,还有企业家的胸怀和格局。 希望大家都听一听,也欢迎大家多多留言和提问,希望大家的收获比我的还要多~ 本期播客有视频版本,观看请点击链接weibo.com 此外,音频29分钟左右消除掉了关键人名,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到视频中去查看,感谢大家理解。 想要访谈逐字稿对照着听的朋友,请加小助手,小助手会发给你逐字稿。 【本期时间轴:】 00:29 听听“李石生先生创业前的工作、学习及就业经历”的分享 05:33 什么是QC质量小组?看看80年代制造业是怎么炼成的? 07:13 15年坚守一线,一位电力工程师讲清什么是“变电站”? 09:16 90年代创业第一单:只靠照片,远程指导完成了30公里输电线路 11:50 为什么放弃“让你一夜成名”的美国邀约,选择回国继续创业? 14:59 橡胶怎么常温降解?中国工程师联合南大搞出“黑科技” 19:37 从评估误判到成功转型,这家江苏民企是怎么做到扭亏为盈的? 20:58 57岁临危受命:亏损数亿濒临退市的小天鹅如何靠民营企业“起死回生”? 22:51 怎么解释“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 26:28 小天鹅如何从亏损国企变成GE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28:55 江苏首家营收破百亿企业:小天鹅如何成了无锡的骄傲? 31:10 小天鹅机械的困境与希望:谁来保障400名工人的未来? 33:47 企业中最难的 3 个项目:扭亏为盈,兼并、资产重新盘活 36:26 从卖吊篮到做运维,产业链升级的智慧选择 40:22 行业竞争激烈,面对“卷”,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41:10 面对风电叶片巨大的维修难题,我们如何创新解决? 45:07 风电塔筒电梯:让爬塔变轻松,推动人性化管理 46:04 高空作业设备的安全承诺:比坐飞机更安全 49:14 从清华校训到现实:55年奋斗的传奇人生 52:29 从设计图到成品:复杂项目的背后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团队 和经验积累 54:53 高空作业安全隐患:用机器替代高空清洗的挑战与机遇 58:50 从人工到智能:具身机器人如何改变高空清洗行业? 01:02:08 年轻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急功近利、学习创新 01:05:30 厂二代接班的挑战和机遇:坚持专长,避免盲目转型 【彩蛋部分:】 01:09:37 参观设备基地,了解高空设备业务 01:11:28 高标准核电检修设备,必须60年零事故? 01:14:09 从电梯支架到风电电梯保护:中国制造守护高空安全 01:17:40 工厂不只是生产线,还有小菜地、鸡舍,工人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 01:21:13 195米高塔顶作业是种什么体验?他们做的设备,比坐飞机还安全 01:22:30 桥梁是怎么做到跨越几百米还不塌的?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33期,今天我们聊一个互联网上很热的话题:该不该回家当全职儿女? 现代年轻人觉得社会卷、职场难,不如回家“躺平”吃父母的,甚至有人说“伺候爸妈,总比在外面当孙子强”。 这期播客我们从现实与思想两个方面,拆解了“全职儿女”背后的社会背景、心理动因和家庭观念,讨论了: 年轻人奋斗为什么越来越难? 中国的“财富创造”与“财富分配”问题,为什么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奋斗心态? 什么叫“人设”?为什么糟糠之妻/夫在社会信用资本里这么重要? 回家“休整”到底是战略性蛰伏,还是彻底与时代脱节? 孩子有出息了,是不是就离父母远了? “爱是自由,还是禁锢?”父母的爱到底是支持孩子飞翔,还是让他困在家中? 年轻人该如何熬过的8~10年的窗口期? 借由这期播客想告诉大家:作为儿女,真正的孝顺,不是一辈子围着父母转,而是你能飞得更高,再反哺他们。 如果你回家,是为了在低潮时蛰伏、读书、思考、提升自己,那没问题;但如果你是因为害怕挑战、想逃避社会的复杂,回家当全职儿女、当“家里的祖宗”,那可能你这一生就真的困在池塘里了。 父母的爱,不是让你离不开他们,而是让你有力量离开他们。我们不能把“躲避”误以为是“孝顺”,不能把“暂时安稳”当作“长久自由”。 人生是大海,不是小池塘,只有经历过大浪,才能知道自己能游多远。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屠龙讲的内容,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本期时间轴:】 00:13 当“全职儿女”的背景:年轻人为何选择回家、不想再奋斗? 03:14 糟糠之妻和人设:信任资本如何影响人生的选择? 06:20 富豪人设大不同:是先富带后富还是形象崩塌? 09:15 中国经济新挑战:如何解决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 13:10 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重演:美国政策的历史教训 15:58 经济增长背后的挑战:如何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 18:43 创业的残酷现实:万里挑一的精英才有机会 20:59 机会和压力的矛盾:优秀的年轻人为何迷茫? 23:21 大环境不易,年轻人该如何把握机遇? 26:46 为什么说“回家养老”会断送你的职业发展? 29:18 回家不是躺着睡觉,是为飞得更高做准备 31:17 回家休整:有目标、有计划,才能真正重启人生 34:05 父母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敢于翱翔,不是年纪轻轻围着父母转 37:33 爱是自由还是禁锢?老师的成功是让学生独立,而非依赖 40:48 全职儿女背后的家庭教育反思 42:57 创业故事群里的故事:经济压力下的小矛盾,如何才能化解? 46:25 古代被贬,只能回家蛰伏,现代有更多路可以走 48:32 小池塘与大海:你如何选择你的奋斗目标? 50:25 体力强,控制力弱,年轻人在家容易“拆家” 54:20 年轻人该如何熬过的8~10年的窗口期? 57:12 年轻人别光熬,要有方向和策略,懂得什么时候蛰伏 62:10 基因里的野性与使命:别辜负你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hi hi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34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这个话题来源于我们之前有一期特别popular 的节目《男人的“爹儿二象性”,如何师爹长技以制爹》下的评论区,也来自很多听友在后台的留言。 大家一方面很想独立,一方面也觉得现实太难,有人说靠“雌竞”可以杀出血路,有人说“上岸最稳的方式”就是找个大佬嫁了…… 这一期,我们从“娇妻梦”看到“结构性限制”,从“雌竞套路”聊到“门生文化”,从女性“失爹场”聊到资源配置的本质。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丝清醒的路径: “靠男人”这个思维是怎么代代传下来的? 为什么很多女性宁愿选“依附大佬”而不是“自主成长”? 靠“雌竞”杀出血路真的能成功吗?那些所谓的“成功娇妻”现在过得怎么样? 在这个资源不均、权力集中、文化有“门生制”传统的社会里,没有背景、没裙带关系的普通女孩,还有机会吗? 什么是社会的“文脉结构”?中国职场的“文脉结构”:为什么你精神上“像他的人”,才有被提拔的机会? 为什么说“选对位置”比“只靠努力”更重要? 借由这期播客,我们想告诉大家:学会看懂社会结构、选对赛道、接对文脉,才是普通女孩最现实的机会。 当然不是所有努力都会被看见,也不是你有能力就一定能被赏识。 社会不是透明的,它更像一张密织的网,谁是“熟人”、谁是“接班人”、谁是“像他的人”,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我们希望女生能有清醒的判断力:你不是要变得完美、能干、能吃苦,而是要变得精准——选对人、用对方法、避开陷阱。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屠龙讲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或私信留言给我们~ 【本期时间轴:】 00:57 为什么上一代女人会说:你得嫁个好男人 04:03 娇妻思维升级版:把没本事当成依附的理由 06:30 依附大佬女生的财富迷思与现实差距 09:01 入不了“兄弟会”,女性创业路上会遇到什么隐形天花板? 12:07 什么九紫离火运?只是玻璃悬崖前你被推了上去 14:40 血缘决定姓氏,文脉决定命运:中国式提携的底层逻辑 16:25 没有“家世”的女生,如何在职场里找到“自己的师门”? 18:28 为什么很多女人越“亲密”反而越得不到真正的提携? 21:29 为什么说价值观一致,才是真正能走远的“利益共同体”? 23:36 大佬识人太准了,你真舔还是真心,一眼看穿 26:19 海盗文化vs农耕文化:为什么中国更讲“关系”? 29:25 文脉传承是什么?为什么女孩不能再靠“血脉”,得靠“文脉” 31:02 精神拜师的标准:为什么“拜师”一定要选有著作的人? 34:19 普通人如何靠“文脉相承”赢得大佬认可? 37:17 互联网导师的真相:包装多,不如思想深 39:56 为什么有思想的年轻人,更能赢得大佬青睐? 42:10 浅层社交的烦恼:为什么我不爱聊家长里短? 44:55 朋友圈不是越大越好,关键看价值观匹配 47:03 朋友圈管理:远近有别,善用“拉近”和“疏远” 50:21 男人世界的“爹儿二象性”:上下级关系无处不在 53:05 如何正确看待拥抱与亲密关系的界限? 56:10 女生生存策略:如何找到文脉优势?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hi hi 大家好,本期是【屠龙大实话】系列第35期,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话题,是一位女性朋友的真实经历: 她明明是家里赚钱最多的人,却常常在公婆、老公面前觉得“不被尊重”,甚至陷入了种种家庭琐事的内耗。 从“不让过生日”的婆媳冲突,到“干活分配不公”的矛盾,再到“不能对孩子说妈妈去搞钱”的争论,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 实则折射出的问题是:在家庭和人生中,到底谁才是“分配者”,谁又是“被分配者”? 这期播客里,我们聊了: 为什么很多女性即使在经济上独立,却仍旧觉得“不公平”? “分配者”和“被分配者”的区别:掌握话语权意味着什么? 家庭能不能像企业一样运营?为什说“掌控资源的人才有决定权”?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平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家庭中如何理解? 做“大家长”的代价与智慧:什么时候该“装神弄鬼”,什么时候该道德审判? 年轻人如何避免“等着被分配”的思维,学会打“固定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借由这期播客,我们想告诉大家:不要困在“公平与不公平”的思维里,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用把精力放在“别人为什么看不见我”上,而是要学会用资源、话语权和一点小策略去掌握分配; 学会打“固定靶”,设定清晰的人生目标,而不是瞎琢磨别人;家庭里也要有“当大家长”的意识:既要懂管理,也要懂协调。 如果你也曾因为家庭、事业或者亲密关系中的“分配不公”而感到委屈,相信这期节目会给你带来新的视角。 最后,补充一下播客中提到的塔罗牌(见下图),还有理查德·费曼的思想:理查德·费曼的思想 我们还给所有听友准备了节目中提到的【人际关系上的所有的内耗都来自打“移动靶”】这篇付费文章,大家一定要添加小助手vx免费领取! 感谢各位的收听和支持,如果你有更想听屠龙讲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或私信留言给我们~ 本期时间轴: 00:11 婆媳的三个矛盾:为什么婆婆不让过生日——因为生日当天是老人的忌日;婆婆分配媳妇干活,媳妇心里不平衡;妈妈对儿子说“去搞钱”,婆婆严厉反对 01:08 丧事喜办,如何破解婆婆的封建迷信? 03:47 孩子面前能不能说“搞钱”? 06:35 为什么要让孩子知道“钱是劳动所得”? 08:27 很多女生觉得家庭分工不公平,其实根源在于“被分配心态”,核心不是公平,而是谁掌握分配权 11:57 人类社会本就没有平等,家庭里若凡事都讲平等和商量只会矛盾不断,关键在于谁掌握分配权、谁说了算 15:56 谁的话你老琢磨,就潜意识认定他比你高?把自己放在了下位 18:42 恋爱中别当“移动靶”,有目标才不会被情绪牵着走 22:21 在家庭或关系中没目标,只会被分配、内耗;要么当下属有得取,要么学会掌控分配 25:20 家庭与权力的艺术在于掌控分配,我们该如何学会主导? 28:21 为什么说成年子女必须脱离父母独立生活,才能建立独立人格并顺利开启自己的家庭? 32:19 养孩子不能像养猪一样,要投入精力和智慧才能培养出有出息的人 35:49 要把家庭运转和孩子养育当作企业管理,如何打“固定靶”实现目标? 39:22 如何用组织与领导力高效管理家庭和团队,同时兼顾智慧与责任感,而不失人情味? 43:24 从小兵到大家长:为什么当家的人总觉得吃亏? 46:50 当领导真的就要忍受所有背锅和算计吗? 49:32 为什么当家的人必须把全家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52:18 如何把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家庭和组织的管理力? 54:37 如何在团队中保持自信又谦卑? 58:02 女生在统筹大局时,如何避免陷入细节的困扰? 01:00:02 为什么管理自己和团队需要“俯视全局”? 背景音乐:Hero-Family Of The Year 欢迎大家关注主播账号: 微博:@屠龙的胭脂井 @思维螺旋 @百科成长课 @屠龙星球(就是主播鸡仔) 小红书:@屠龙的胭脂井 @屠龙的口袋 @屠龙职场进化论 @屠龙两性脑科学 公众号:屠龙手段 百科成长课 其他【屠龙大实话】发布平台 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 | 苹果Podcast,全网同名。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