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冷清4000点,这次有哪些不一样?

投知君君

本期节目录制于25年11月4日,请君君老师来分享一下A股再度站上4000点以后的情况。 机构主导、量化主导的新格局:这一轮牛市,散户该怎么跟 量化资金凭借无情绪、多线程计算优势快速崛起,而主观多头机构节节败退。市场主线围绕全球科技与资源品展开,但中国缺乏定价权,资产认知门槛高,导致散户参与感弱。 这种环境下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我们一起听听君君老师看法: 一、市场资金结构变化与量化主导 1、量化资金崛起与主观机构颓势:2023年AI赛道出现、新能源产能过剩,老赛道基金开始割肉;2024年量化在924之后负债端获得补充,25年量化由deep c带领下在A股“练武成神”,主观多头机构操作吃力,甚至看不懂市场。 2、量化资金优势:可同时处理多个行业计算,无情绪影响,跌后无止损情绪,每日“回合制”重新计算;2025年4月关税事件后量化恢复速度惊人,微盘指数8月达高点。 3、资金来源变化:20-21年核心资产牛市资金主要来自银行理财搬家及美联储放水;当前资金仍有地产外溢及联储宽松、央行流动性兜底背景,但主观“赌狗基金”规模变小(如永赢独狗基金未过150亿),资金更多流向量化基金,形成自强化效应。 4、投资者结构变化:普通投资者对权益市场关注度系统性下降,高净值人群及低风险偏好群体更倾向量化基金,量化私募投资基金门槛(年收入50万、可投资金融资产300万)使得主要受益人群非普通人,赚钱效应集中于少数群体。 二、市场资产主线特征与变化 1、当前核心资产主线:2024年至今围绕科技(AI)和资源品两大全球大哑铃主线;科技领域中国处于跟随者角色,核心品种在美国;资源品核心围绕黄金(美元黄昏趋势),特朗普法案落地后工业金属、小金属及战略金属(如稀土)有所表现。 2、资产逻辑的“世界潮流”属性:当前资产主线并非A股主动接受,更多是被动跟随全球趋势,核心标签为“能否出海”,内需相对疲软;港股对资源品等品种反馈好于A股,A股附加题材属性导致波动形态混乱。 3、与历史牛市资产主线对比:20-21年行情中国独立性更强,消费(白酒)、新能源为中国特有或全球领先资产,与生活息息相关,认知门槛低,易建立投资信仰;当前资产认知门槛高(如算力、创新药BD逻辑),缺乏中国主导且全球领先的品种,难以映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激昂情绪,导致信仰缺失。 4、资产轮动与散户体感差:创新药(2-6月上涨后回落)、算力等品种认知传播存在时间差,散户滞后介入时易被套;量化高频交易加速资产轮动,传统博弈范式(事件驱动、板块轮动)失效,散户投资体感差。 三、市场生态与投资范式演变 1、市场生态迭代背景:A股生态迭代快,量化投资、不择时机构等新生市场力量运行方式与传统参与者不同,导致机构、游资、散户等市场参与群体出现不适感,影响投资业绩。 2、量化对传统交易模式冲击:量化主导算法交易后,传统打板、T+0套利、事件驱动、板块轮动等主观博弈范式失效;量化通过深度学习自我迭代,形成“千层饼”式高阶博弈,主观难以应对。 3、负债端变化:2015年杠杆资金入市、两融活跃;2020-2021年老百姓银行理财搬家买股票;2025年负债端主要由高净值人群主导,普通人更多将债基(收益率1.5%-2%水平)资金转向高股息等品种。 4、投资范式本质未变:核心仍为资金推动,资金推动下对某类资产产生审美偏好强化;与2014-2015年、2019-2021年牛市相比,资金构成和资产结构有别,但基础范式(资金推动)未发生本质变化。 量化交易颠覆了传统博弈模式,散户熟悉的打板、轮动策略相继失效。尽管投资范式本质仍是资金驱动,但市场生态已彻底转向为机构主导、量化主导的新格局。 基于当前A股市场生态的深刻变革,为投资者提出以下建议: 1. 重新定位,拥抱变化 承认量化主导的新常态,放弃与机器博弈的执念 降低短期收益预期,接受市场效率提升的现实 2. 调整策略,顺势而为 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指数ETF、量化公募等工具化产品 3. 守住能力圈,保持耐心 深耕自己熟悉的行业,避免追逐认知门槛过高的热点 当前市场已进入专业机构竞技时代,个人投资者更应保持理性,认清自身定位,方能在变革中守住收益。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嘉宾:文欣(公众号:Welkin投知心理)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

45分钟
3k+
4天前

X计划 Vol.1|阿里P10妈妈的创业实验:当AI成为孩子的“童年玩伴”,我们该焦虑还是拥抱?

36氪CEO锦囊

从阿里P10到AI玩具创始人,她如何用AI“治愈”儿童成长的烦恼?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在直播中分享了她从大厂高管转型,为自己的孩子创立AI伙伴“好奇熊”和“有爱兔”的创业故事。她拥有北京大学人工智能与儿童心理学双学位,并坚信“环境即教育”,致力于用AI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好奇心与同理心的成长伙伴。 但当AI走进孩子的世界,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虚拟伙伴?在众多同质化的AI玩具中,创业公司如何构建真正的壁垒?“对话不收费”的模式下,商业化的未来在哪里?以及,AI伙伴真的能发现孩子的天赋,帮助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吗? 🤔 这次对话深入探讨了: * 为何一个“遛娃”时被触动的瞬间,让她下定决心离开大厂,投身创业? * 在硬件设计上,为何放弃摄像头,却坚持使用毛绒材质?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儿童心理学洞察? * 市面上的AI玩具有3秒延迟的通病,他们是如何通过技术优化,将延迟做到1.2秒以内的? * 当别家都在卷模型时,为何他们坚持“自研不自训”,并认为这才是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 * AI玩具如何通过“亲子话题卡”等设计,成为增进家庭关系而非替代父母的“社交第三人”? * 她为何反对“为对话付费”的商业模式,并认为AI时代的价值付费应该是什么样的? 📌 本场直播中,主持人与嘉宾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 01:35 从阿里P10到新手妈妈,看见AI与育儿结合的创业契机 * 06:19 组建团队:合伙人竟是本科同学,从玩具产业找到“另一块拼图” * 09:22 好奇熊与有爱兔:如何用孩子最喜欢的形象传递“好奇心”与“同理心” * 10:43 硬件的取舍:恒河猴实验带来的启发,为何毛绒比摄像头更重要? * 13:21 快速迭代:不到一年上线,每周升级两次,如何响应用户的“及时反馈”? * 17:14 产品的未来:如何通过AI生成家长报告,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力? * 21:45 融资故事:打动投资人的不是“画饼”,而是“陪你相信不可能”的愿力 * 31:11 技术路径:不自训大模型,如何通过工程优化和专有数据构建壁垒? * 36:02 体验差异:通用模型只会“聊天”,而他们如何通过Agent矩阵满足孩子的多元需求? * 52:16 边界与沉迷:如何设计产品,让AI成为现实关系的“增强”而非“替代”? * 59:48 商业模式:为何不做“对话付费”,而坚持“为价值付费”? * 01:05:40 行业观察:AI玩具赛道泡沫出清,什么样的“老实人”团队能活下来? * 01:12:36 创业锦囊:给AI硬件创业者的三条建议——找准场景、尊重规律、快速迭代 ✨ 本期人物: * 主持人: 沙沙 * 嘉宾: 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 ✌️ 后期: 漆原 关注36氪视频号,即可找到本场视频直播回放哦~

79分钟
99+
4天前

272 | The Best of Play Bach - Jacques Loussier 1985

爵士乐与夜

The Best of Play Bach (1985) Jacques Loussier, piano Vincent Charbonnier, bass André Arpino, drums Digitally recorded in London on December 1984 J.S. BACH Arrangements: J. Loussier 00:00 Air on the G string 03:35 Siciliano in G minor 07:09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16:33 Prelude No.1 21:58 Prelude No.2 26:36 Chorale -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 Italian Concerto: 31:10 Allegro 36:08 Adagio 41:02 Presto 44:04 Chorale No.1 (Sleepers wake) 48:23 Chromatic Fantasy ------------------------------------------------------------------------ D minor Concerto: 51:50 Allegro risoluto 1:01:38 Adagio 1:05:34 Allegro moderato 写在唱片背面的话 - I have spent most of my life studying and admiring the works of Johannes Sebastian Bach. "For me, the greatest composer who ever lived. His music appealed to me more than any other composer because of its structure, fulness and creativeness. During Bach's era it was quite usual for composers to improvise on other composers' works. When I had the idea of "Play Bach", it was really to carry on this tradition. In addition to classical music I was, from an early period, also interested in other music: The Modern Jazz Quartet for instance. John Lewis, its leading musician, taught me there was another form of interpretation. His musical arrangements were a revelation for me. I am a twentieth century composer, who wanted to take the music of Bach, which for me already swung and to play it in the spiri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is tercentennial of his brith I salute Johannes Sebastian Bach." - Jacques Loussier, January 1985. (打字好累。。。)

69分钟
99+
4天前

Solkyri - Cranebrook

留声机records player

风格:氛围音乐/室内乐与民谣/器乐摇滚/极简主义/实验摇滚 情感:怀旧与乡愁/孤独与内省/希望与温暖/力量与决心/失落与反思/宁静与平静 TRACK LIST * 00:00Wherever We End Up Next * 07:06I Guess I'll Be Leaving Now * 13:46Autumn Mould * 19:021804 * 21:04You Coward! (Shambles II) * 28:04Where The Quiet Can Hide Solkyri 的新专辑《Cranebrook》是一张充满沉浸感和细腻情感的后摇滚EP,于2025年2月7日发行。这张专辑标志着乐队从传统的后摇滚风格向更加内省、耐心和极简主义的转变。乐队成员表示,这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是一次“侧步”,更加注重亲密感和细腻的表达。 专辑曲目 《Cranebrook》包含六首曲目,每首曲子都充满了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1. Wherever We End Up Next(7:06):以弦乐四重奏开场,逐渐加入吉他和鼓,营造出一种内省而深沉的氛围。 2. I Guess I’ll Be Leaving Now(6:40):以优雅的钢琴和弦乐为主,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民谣风格。 3. Autumn Mould(5:15):乐队成员Andrew表示,这是他最喜欢的曲目之一,钢琴旋律的高潮部分令人陶醉。 4. 1804(2:02):节奏紧凑,充满力量感,展现了乐队在节奏和动态上的把控。 5. You Coward! (Shambles II)(6:59):从迷人的氛围音乐过渡到丰富的原声乐器和细腻的弦乐。 6. Where The Quiet Can Hide(4:27):以安静的氛围结束整张专辑,为听众带来一种宁静的反思。 创作背景 《Cranebrook》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乐队成员在悉尼西部的家乡Cranebrook。专辑的录制过程也十分独特,由于疫情期间的封锁,乐队成员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和邮件交流来创作。乐队成员Ryan在家中亲手建造了一个工作室,这张专辑的创作、录制、制作、混音和母带处理都在这个工作室完成。 专辑评价 《Cranebrook》受到了乐评人和乐迷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现了乐队在音乐风格上的多样性,还通过细腻的编曲和丰富的乐器层次营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乐队成员表示,这张专辑是他们的一次勇敢尝试,但他们为这次尝试感到自豪。 总的来说,《Cranebrook》是一张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专辑,适合从头到尾完整聆听,感受其中的故事和氛围。 Solkyri 是一支来自悉尼的后摇滚乐队,成立于2011年,成员包括Adam Mostek、Andrew Pearsall和Nick Hall。乐队的音乐风格属于后摇滚(Post-Rock),这种风格通常以器乐演奏为主,强调音乐的氛围感和动态变化,通过复杂的编曲和丰富的乐器层次来营造出独特的听觉体验。 Solkyri 的首张专辑《Are You My Brother?》于2013年5月7日发行,这张专辑受到了乐迷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专辑由Dax Liniere制作,Nick Hall和Dax Liniere负责弦乐和铜管的编排,整体风格充满了后摇滚的典型特征,如缓慢推进的节奏、丰富的乐器编排和强烈的氛围感。 乐队的音乐作品常常以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为特点,通过音乐传达出一种既内省又激昂的情绪。Solkyri 在后摇滚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该风格中值得关注的乐队之一。

32分钟
94
4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