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再见爱人3》:当我们谈论爱情时,他们避而不谈

整点发盐

屏幕里的当然只是嘉宾和编导想让观众看到的,所以,我一直把《再见爱人》当作爱情悬疑短篇小说来看,每一个名字只代表着某个“角色”。我不去想有没有剧本,因为如果你足够相信一个故事,也一定会获得相应的收获。 不同于第一季的丰富和细腻,《再见爱人3》从中间开始疲软,演变成了一再重复的国产家庭剧。无论是纪焕博和王诗情来来回回地争论谁做得多谁做得少,还是傅首尔用各种漂亮的句子反复表示着“我们已经尽力了”,都让我们感到乏味、不关心、脱离爱情本身。 婚姻,从节目中传递出的感觉,让我想到《我的解放日志》中美贞的那句:“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当我们不再讨论爱情,讨论婚姻就像是讨论劳动。观看恋综就像是在看别人上班。 归根到底,他们的故事并没有给我们超越我们对婚姻和爱情想象之外的东西。这里面没有梦。 然而,我们依然时而共情落泪、时而和papi摆出一样的姿势眉头紧锁地观察分析。归根结底,作为观看者,我们有自己的底色和需求。我们期待爱的闪光。 比起谁刷碗更多,我们更在乎一个人在面对家庭矛盾时能不能保持最基本的善良。 比起有没有尽力维持婚姻,我们更在乎爱情发生和消失的时刻出现在何时。 比起两性关系,我们更在乎一个人能否有勇气从创伤记忆中走出来。 看到最后,反而觉得王睡睡相对更真诚、更有勇气。papi是机智的清流!观看要有观看的姿态。 下车什么的我已经根本不care了,明年是不是可以改改了?其实今年就可以改了。 这一季更突出的矛盾其实是女性的自我成长和接纳,以及沉重的原生家庭烙印。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他们避而不谈。 当我们录完播客时,我们感叹:当爱已成往事。 当爱情被抽离掉所有的复杂性和moment之后,成为概念化的时间,10年、15年,所以呢? 6:35 这一季一开始特别悬疑 9:50 最好看的永远是下集预告 12:22 嘉宾喜欢自己给关系上概念 18:38 爱上进心本身还是爱这个人? 21:00 我爱他,但我如何证明呢? 22:09 从一开始就有点同情老刘 27:00 到底是谁想离婚?! 36:34 大家都是带着明确的诉求上节目的 40:20 不自觉地同情“弱者” 47:14 王诗晴&老纪:感情说穿了,一个人挣脱的,一个人去捡 51:33 需要情感老师一对一针对性指导 54:24 他怎么能吸引到这么漂亮的女生呢? 1:01:46 大家没有耐心经营亲密关系了 1:08:20 王睡睡透露的信息最多 主播 小盐粒 阿柴

80分钟
99+
1周前

No.025- 30岁的恋爱,也难逃痛苦的磨合期

大彻大悟

今天是一期纯聊天,作为一个亲密关系的小学生,和大家分享一下浅浅的学习感悟,其实更想大家给我一些建议。 ———————— 03:40 灵魂叩问:究竟是不合适,还是磨合期? 05:11不管男人怎么样,老娘都要通过这段关系来修炼自己。 08:30 有话直说|为什么这么难呀?! * 有话直说,说不出来就打字说“我很生气” * 我同事建议:说不出来,那就摔摔打打,表达情绪,如果对方再看不见,就直接说:你瞎了吗。 * 就事论事,可以生气,但不要上升问题,对这个人做评判下结论 * 上升问题就会否定关系,不想沟通 16:21 复盘之路|明确清晰的表达需求、底线、并文字记录,双方同步 * 当时什么原因/什么行为让我不开心,让我们争吵? * 当时两个人到底怎么了,怎么想的,为什么会那样做那样说? * 是谁先发脾气的,道歉并满足对方一个合理的需求? * 下次希望对方怎么做,怎么表达? * 吵架时,双方的底线是什么 23:50 松绑关系|不要期待「爱」时时刻刻都是满的,允许跑神 * 我们自己可以做感情里的“上位者” * 想认真对待时就认真对待,不想的时候就偷偷懒 * 要有离开的勇气,不要有完美结局的执念,不然很容易让关系变形 26:18 无限游戏|把恋爱关系或是亲密关系视为没有终点的无限游戏 * 接受未知,把对方当作一个未知的人,去探索,而不是急于要一个确定答案 * 30+,要结婚的恋爱,往往会过于陷入以结婚为导向的恋爱 * 希望对方是一个称职的恋人、一个合格的伴侣、也要是未来孩子的靠谱爸爸?! 最后把一句话,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 36:12 不再追问“会不会永远相爱”,而是思考“这段关系会把我雕刻成什么形态”。

40分钟
99+
1周前

成为自闭症家长四年,我们如何“活下去”?

没事找事

本期主播:rain 崔老师 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1年4月,我们成为自闭症家长,转眼已经是四年的时间。 每年的这个时间,我们都会去总结这段经历中的成长、挣扎与收获。 本期我们聊到了—— 时间感的“加速”与生活的自洽 - 确诊后的头几年充满激烈碰撞,如今逐渐找到节奏,时间仿佛“溜得更快”。 - 引用挪威作家的观点:当我们与生活建立合适的距离,时间便不再被障碍拖累。 以家庭为中心,而非孩子为中心 - 自闭症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课题,而是整个家庭需要调整生活方式。 - 拒绝“一把梭哈”的牺牲模式,强调可持续的家庭资源分配与情绪管理。 勇敢尝试的里程碑 - 带娃挑战高铁旅行、景区游玩,直面情绪问题和突发状况。 - 好的瞬间是“活下去的火种”,艰难时刻也值得记录与感恩。 情绪控制与“钢铁之心” - 孩子成长后情绪爆发更具破坏力,家长的坚韧比刚性更重要。 - 坦然承认偶尔的“恨意”,但爱仍是支撑生活的核心力量。 持续学习与实用策略 - 干预书籍、视觉提示工具、家庭日程表的重要性。 - 分享10条自闭症家庭生活指南:从低刺激环境到“不劝不骂”的冷静法则。 提到的内容拓展 - 新加坡谱系妈妈的“钢铁之心”故事(方圆播客) - 与精协提出的“从救助到赋能”争议讨论。 (中国精协今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宣传口号:“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 一句自嘲:“他不是有问题,只是有特点”——偶尔需要精神胜利法。 最后的话 生活像一场“进度条游戏”,每一次尝试都是值得庆祝的里程碑。 愿所有谱系家庭保持韧性,捕捉爱的瞬间,好好活下去。

37分钟
99+
1周前

E04.利率跌破1%!我们的钱还能放哪里?低息时代的"钱袋子"保卫战

董事局夜话

本期深度解析中国正式进入低利率时代的底层逻辑(九十年代10.98%→现在0.95%),揭秘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的本质,并通过对标日本/欧洲低利率&负利率经验,提出三大核心策略:底线思维(防陷阱)、配置思维(多元化)、对冲思维(抗波动)。重点拆解定存、国债、保险等低风险工具的真实收益与风险,以及部分理财、信托等“伪低风险”资产识别方法,破除"刚兑幻觉",手把手教听众构建适合自己家庭资产组合。 【加入听友群】 希望本期内容能给你带来收获,欢迎所有关注投资、希望在不确定的时代追求“财富”和“生活”确定性的朋友+V effyye(备注"董事")加入我们“董事局”听友群,一起讨论交流。 如有资源置换、商务合作、私人财富管理等需求,也欢迎联系我们。(商务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精华】 →低息时代的三大认知颠覆 ①利率本质 = 资金的价格 ②低息 ≠ 低风险:90年代10%存款利率因"钱荒",当下0.95%反藏更多暴雷陷阱 ③期限悖论:借房越长租金越便宜,借钱越长利息反而越高 →家庭资产配置铁律 ①可全低风险,不可全高风险 ② 可全短期灵活,不可全长期锁定 ③房产占比超80%是危险信号 →保险产品真相 ①储蓄险 = 保险公司发行的"类基金" ②大陆保单预定利率2.5%↑,香港保单演示利率6-7%,真的能实现吗?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③保险公司破产≠保单作废,但保障基金不确保兜底全部损失 【时间轴】 Part 1 低息时代:为什么钱越来越"便宜"? 05:39 利率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钱的价格"? 09:48 为什么借钱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这与租房逻辑为何相反? 14:34 九十年代存款利率10.98%(存1万赚1098元),为何现在跌至0.95%(存1万仅95元)? 22:36 日本/欧洲负利率真相:央行"惩罚"存钱行为,为何民众仍接受? 27:28 中国会走向负利率吗?利率的"定价锚"究竟在哪里? Part 2 钱还能放在哪里?辨别真·低风险和"伪低风险"资产 30:54 银行理财暴雷频发,如何识别真假"无风险收益"? 37:39 做投资的一个核心出发点是什么? 45:28 为什么说"全部资产押注房地产"是当下最危险策略? 48:52 家庭资产配置的"两不能"原则是什么?(不能全高风险/不能全长期) 50:28 定存、国债、保险哪家强?如何动态分配资金? Part 3 聊聊储蓄险:安全堡垒还是收益陷阱? 55:08 储蓄险真是"保本刚兑"吗? 61:38 储蓄类的保单大概有哪些分类? 65:36 保险公司破产怎么办?保障基金真能100%兜底吗? 69:42 香港保单演示6-7%收益是画饼吗?谈收益不谈期限等于耍流氓 74:03 大陆VS香港保险差异?为什么收益差别这么大 78:19 美元保单汇率风险如何对冲?"买美元资产≠赌升值"的真正逻辑 Part 4 低息时代资产配置的三个思维 87:32 低息时代三大生存法则:底线思维/配置思维/对冲思维如何落地? 【下期预告】 孙俪新剧《蛮好的人生》热播!下一期将解读剧中保险案例,探讨保险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普通人如何通过保险规划守护家庭财富!关注我们,解锁财富风险管理实操指南! 【本期制作】 嘉宾:Jason黄侃,CFA/FRM,锴廷汇裕创始合伙人/私人财富管理专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本硕、国际投行及央企能源集团产业投资经验、多年国际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金管理经验,擅长金融、法律、财务、家族事务规划等全方位整体规划、为中高净值家庭定制境内外财富保障和传承的综合方案。 主播:Effy叶沁,锴廷汇裕财富管理咨询顾问,美国佩伯代因大学商业分析硕士、7年+证券、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从业经验,曾任百亿级VC基金管理经理。 剪辑:Olina BGM:片头おしんこ 片尾 Rust&Ben Böhmer 【关注我们】 音频: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FM|QQ音乐 ❗【风险提示】: * 本期内容提及的投资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请投资者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嘉宾及主播在节目中表达的所有观点,均基于其个人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以及独立思考所得,不代表官方建议或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90分钟
1k+
1周前

Vol 44. 别叫我“姐”!反感称谓的背后我们到底在抗拒什么?

俗话说CHIT-CHAT

二十多岁的你,有没有被一句“姐”狠狠创飞 反感这个称呼背后的我们,究竟在生什么气? TimeLine: 00:38 人际关系中比较微妙的称谓——姐。生活中的“小姐姐”“姐妹”“姐们儿”和单字“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01:53 回忆那些被叫“姐”的时刻,以及我们当下的感受 04:55 职场与生活的对比:职场中被叫“姐”的合理化 vs. 生活中被叫“姐”的不适感 08:50 职场中“姐”背后的能力标签:“姐”是否代表能力认可,以及受之有愧的心理 12:49 既想要“能力强”的标签,又想要“年轻”的资本,“姐”字触发的矛盾心态 29:13 雌竞与媚男:从宫斗剧到现实生活,聊聊女性在竞争中的自我定位 56:44 称谓的解法:被叫“姐”我们该如何回应?又该如何合适地称呼别人? BGM: The Marías - Little by Little Alicia Keys - If I Ain't Got You [节目歌单合集:网易云音乐搜索“俗话说CHIT-CHAT歌单”喔] 主播: Bella 阿桃 求关注求订阅!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 Apple Podcasts | 荔枝播客 | 喜马拉雅FM | 微博音频 同步更新~ 记得找我们! 微博、小红书:俗话说CHIT-CHAT 树洞邮箱:(有啥想说的或者想让我们聊的都行嗷) [email protected] 听友群:vx搜索Ataogirl 或扫码添加小助理 小助理上线后会拉你进群哒!欢迎来玩! 本期互动话题,欢迎多多留言! 你自己喜欢或讨厌的称谓是什么? 【欢迎订阅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别忘了点赞转发收藏赞赏喔!你的喜欢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see u next time~

66分钟
99+
1周前

vol.45 《思想验证区域》验证了什么?(上)

不拘一格NeverMind

关键词:韩综 女权 平权 贫穷 阶级差异 思想验证区域 河马 白熊 本期我们继续聊综艺,离开了狗血“家庭伦理剧”,我们将目光转向了一个基于价值观的韩国综艺——《思想验证区域》。在这场真人秀中,12个政治理念、出身背景都不相同的嘉宾被安排在同一个社区中,进行为期9天的社会生存实验。作为观众的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面对利益分配时,立场、理念是如何碰撞或达成一致的。 思想验证相同,但没能形成同盟的河马和白熊,引发了大家关于“什么才是女性主义”的讨论。 Genie和黑暗骑士的人生演讲,诠释了穷人和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男女薪酬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吗? 什么是女性主义? 贫穷的最大责任在于自己吗? …… 面对日益尖锐的性别和阶级冲突,我们也通过这档综艺,看到了对这些问题多元化的呈现和讨论。 插播一条消息 我们开通听友群啦,欢迎进群不拘一格地闲聊。 进群请+vx:saveur_cherry716 如果你喜欢我们节目:给我们五星好评、请我们吃顿宵夜 如果你想和我们对话:[email protected] 本期制作 出场人员:秦茗 | Sherry 剪辑:Sherry | 秦茗 文案:Sherry | 秦茗 关于我们 地球有多圆,视野就有多元。 《不拘一格》是一档发起于餐桌上的泛文化对谈节目。两位性格迥异的在法留学生@秦茗和@Sherry 每两周讨论一个从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困惑,各抒己见,求同存异。比起寻找答案,我们更想寻找不拘一格的观察角度,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 你可以在我们的官方网站直接收听节目,也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Spotify、pocketcast等泛用型播客平台找到我们。 爱发电上赞助

78分钟
99+
1周前

Vol.03|关于“爱”的歌单分享 :听过我的歌,你就是更了解我的人

耳边疯CrazyDog

本集内容: 2024年的第一期歌单分享/推荐来啦!这一次,安琪和Cora决定先从「Love」这个主题发散,开启歌单分享系列。我们会从恋爱的几个阶段「Crush、热恋、失恋」以及「回顾、未来」五个阶段来切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彩蛋安利🥚 * 希望我们分享的歌能和大家产生一些共鸣。当然,如果有好听的歌也欢迎评论区留言! 🎵 📃02:52—— “当我crush的时候” 陈绮贞 - 《太聪明》 陈光荣 - 《Tanning In Your Sunray》 藤原さくら -《 好きよ 好きよ 好きよ》 Rodriguez - 《I Think of You》 📃12:50 ——“在热恋的季节” Jaden - 《Summer》 Leo1Bee - 《月球风格爱情》 Masego,FKJ - 《Tadow》 Daniel Caesar,H.E.R. - 《Best Part》 📃22:16 ——“失恋听这个👂” 魏如萱 - 《门》 Jakob -《 Let It Pass》 Lu1,J.Lamotta - 《 look feat. J. Lamotta》 akiko - 《I miss you》 📃33:00——“回头但不回走don‘ look back” Nancy Sinatra -《 Sugar Town》 小霞 - 《爱是什么》 Beyoncé - 《At Last》 久石譲 - 《一去不返的时光》 📃44:57 ——“抬起头,向前看” Paul Anka - 《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 张悬 -《 亲爱的 》 Doja Cat - 《Go Off》 卢广仲 - 《大人中》 📃57:08 彩蛋歌单🐰 参考影视剧🎬: 《头文字D》 《悦音响起》 《和莎莫的500天》 《寻找小糖人》 《蓝调传奇》

66分钟
99+
1周前

Jimmy Pattison: Building a $16B Empire Without Connections, Capital, or Credentials [Outliers]

The Knowledge Project

Jimmy Pattison still runs his $16 billion empire personally at 96 years old. He’s built The Pattison Group over the last 63 years without outside capital or a college degree. He owns 100% of car dealerships, grocery stores, billboards, radio stations and even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with a philosophy of: "No partners, no shareholders, no relatives." This episode reveals the principles behind one of North America’s great private empires ------ Get a summary of the 11 key lessons you can learn from Jimmy here: https://fs.blog/knowledge-project-podcast/outliers-jimmy-pattison/ ------ Approximate timestamps: (01:10) Jimmy Pattison’s Billion-Dollar Playbook (03:24) The Debt That Built Character (05:41) Part 1: Foundations - The Boy Who Sold Seeds Door-To-Door (06:52) When Victory Becomes a Liability (08:46) The University of Used Cars (10:02) The Art of the Close (13:30) When Business Becomes Theater (15:22) The Price of Independence (16:36) The Pattern (17:44) Part 2: Starting to Build - Back to Zero (18:09) The Price of Independence (20:08) Bleeding Money (21:11) The Secret Weapon (22:11) The Main Street Disaster (23:09) Dead Air to Hot Air (24:33) The Ghost Station (25:40) The Conglomerate Dream (27:03) The Target (28:24) Cold Calling Wall Street (29:35) The Silent Hunt (30:49) The Takeover (31:36) Part 3: Neonex International (32:09) The Magic Money Machine (34:17) The Toast Order (35:06) The Forbidden Target (36:15) The Christmas Surprise (37:27) The Bluff (38:07) The Unraveling (39:07) The Education (40:27) Part 4: The Jim Pattison Group of Companies (40:49) The Corporate Confession (42:08) The New Operating System (44:01) The Dinner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46:23) The Great Escape (47:31) The Boy and the Bicycle (49:07) The Quality Revolution (51:14) Part 5: The Empire Builder - Still at the Wheel (51:47) The New Playbook (54:17) The Grocery Gambit (55:13) The Media Monopoly (55:52) The Numbers Game (57:20) The Ultimate Lesson (59:15) Reflections and Lessons ------ Upgrade: Get a hand edited transcript and ad free experiences along with my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at the end of every conversation. Learn more @ ⁠⁠⁠⁠⁠⁠⁠⁠⁠⁠⁠⁠⁠⁠⁠⁠fs.blog/membership⁠⁠⁠⁠⁠⁠⁠⁠⁠⁠⁠ ------ Newsletter: The Brain Food newsletter delivers actionable insights and thoughtful ideas every Sunday. It takes 5 minutes to read, and it’s completely free. Learn more and sign up at ⁠⁠⁠⁠⁠⁠⁠⁠⁠fs.blog/newsletter⁠⁠⁠⁠⁠⁠ ------ Follow Shane Parrish X ⁠@ShaneAParrish⁠ Insta ⁠@farnamstreet⁠⁠ ------ This episode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based on Jimmy: An Autobiography by Jim Pattison and Paul Grescoe.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megaphone.fm/adchoices

71分钟
65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