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为正义呐喊却困于现实的泥泞,如果你也想用理性的刀锋剖解人性的复杂,如果你也曾把一些“大人物”当做理想道德的“灯塔”,那么罗翔的《圆圈正义》或许能带你重新走上一场关于正义、法律与道德的探索之旅,重新解构你的部分认知。 这本书里有不少滚烫的追问:当法律与伦理碰撞时,我们如何在规则的冰面下打捞人性的温度?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在哪里?权力是否应当被绝对约束?自由的真谛是什么?还有我们仨最喜欢的一问:你是否爱抽象的人类,却忽视具体的人? 从早年挥斥方遒的“法律宝剑”到中年沉静深邃的旁观者视角,罗翔用文字的轨迹勾勒出思想者的蜕变图谱。合上这本书,我们如何面对承认局限后的谦卑前行? 【主播】 @卓雅Joy @柚子咧 @糊糊 【内容索引】 01:18 正片开始 01:42 书籍介绍 05:27作者介绍 08:12 抽象的人 vs 具体的人 vs 自恋 25:50 如何看待罗素的“人生意义” 39:00 书中喜欢的片段
*主播*/ 大仑丁 西北 Iris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4年12月13日,我与《仑流发言》的二位主播大仑丁、西北在上海的一间录音室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畅聊。由于节目时长过于令人生畏,大仑丁老师在面对剪辑工作的时候无数次试图敲响退堂鼓,但作为铁血J人,迫于更新压力的他终于还是选择不敲这个鼓,于是才有了这期讲述退堂鼓的节目。 而我作为史诗级拖延症患者,这期节目于2025年3月9日才与大家见面。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05:30 C语言:从入门到放弃 15:59 一次性兴趣班 28:09 沉没成本不参与最终决策 44:03 拒绝吃虫子 52:34 读书读到抑郁 01:02:59 对考试和面试的恐惧 01:12:35 fear is the mind killer 01:30:48 选择与纠结 01:49:28 人生没有敲错的鼓 01:57:42 ED: 潘成(皮卡潘)、格子兮 - 退堂鼓
当下最稀缺的岗位仍然是品牌产品操盘手、品牌产品经理,为什么岗位抢手,但人才难寻? 本期HBG品牌增长研究院将继续深入拆解【产品经理、品牌操盘手】的底层逻辑: 1:18为什么品牌产品操盘手、经理如此稀缺? 3:18为什么岗位抢手,但人才难寻? 7:36对创始人而言,如何寻找和培养? 9:01对人才而言,如何筹备自己能力体系? 14:36如何寻找自己成长的企业和平台? 可以直接总结实战问题LIST找到老师个人交流V(HBG_keke) 【关于HBG品牌增长研究院】 HBG是国内顶级的企业家实战派品牌商学院。2016年宝洁校友&北大校友成立,集聚国内与跨境领先企业创始人为主。涵盖HBG商学院|HBG校友会| HBG基金,致力于打造品牌体系化、组织体系化、多品牌、跨境全球化、高端化。 HBG校友包括宝洁、安克、珀莱雅、花西子、元气森林、安踏、霸王茶姬、谷雨、正浩EcoFlow、欧诗漫、盐津铺子、东阿阿胶、福瑞达、燕之屋、小仙炖、Wonderlab、老板电器、华润集团、九阳集团、蓝氏宠物、袋鼠妈妈、方里、章小蕙IP、毕生之研、独特艾琳等等。涵盖美妆、食品饮料、大健康、母婴、宠物、家电、科技、汽车、新能源、跨境、工厂等各行业等。 【HBG院长麦青老师】 毕业于北大,前宝洁品牌专家,HBG品牌大渗透理论与HBG系统品牌六力模型开创者,多家头部企业品牌私教导师。至今依然在品牌投资孵化实战一线。著有《品牌大渗透》《非传统营销》《大美中国》等经典书籍。 【联系院长麦青老师】 个人微信:HBG_keke 公众号:HBG品牌增长研究院(搜索100篇+HBG系统品牌实战方法论干货) 国内收听:小宇宙 |播客 |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收听:Apple Podcast | Youtube | Amazon Music 邮箱:[email protected] 【立即获取HBG私教课名额】 每年HBG品牌创始人私教闭门课,共有10场,系统、专业、体系化、完整系统。 即将进行3月场HBG私教课《大单品开发与体系化管理》主题,同场走进HBG校友企业玛丽黛佳进行游学。 一次性系统拆解用户洞察从0到1如何系统化实战落地,私教课的系统性强X底层逻辑X落地实战SOP相结合。 名额有限,小班,限量,闭门。直接发送【私教】关键词给(HBG_keke)提前锁定小班有限名额。
喝杯咖啡的时间,听我们聊聊咖啡馆那些事 (准确来说,是【前】咖啡馆主理人) 01:17最近成都有家咖啡馆,卖咖啡卖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06:16去一家店规很多但很有道理的店里喝咖啡,是什么体验 11:17如果有人没点单,但想来店里避雨,你怎么看 14:45咖啡馆里不允许随便拍写真,应该吗 16:03咖啡馆不是猎艳场,见过这么奇怪的咖啡馆声明吗 28:29什么样的咖啡馆店规会让顾客不舒服 31:25浅论一个咖啡店顾客的自我修养 37:34咖啡馆主理人与顾客的双向奔赴♥️ 43:18什么是在网上会被格外放大的,什么是在店里可能才亲身感受到的 48:29或许,开店也是一个不断校准的过程,感谢这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 53:37你心中喜欢的咖啡馆,它有什么特别的标签?欢迎在评论区互动【也邀请大家加入听友群,进群方式+v:xiaohuli4946】 -结尾- 结尾曲:DOPE LEMON-Rose PInk Cadillac 再次纪念一下相识的那家咖啡馆⬇️喝得开心,喜欢就好
进群加:jackielygt 本期节目关键时间轴如下: 00:00 开场 01:20 电影《编号十七》影评 21:50 电影《想飞的女孩》影评 28:10 电影《还有明天》影评 32:25 电影《平原上的火焰》影评 36:55 电影《天堂旅行团》、《疾速追杀4》展望 44:40 电影《武替道》、《久别重逢》、《真爱营业》展望 50:40 电影《白雪公主》、《我会好好的》、《不说话的爱》、《我的世界大电影》展望 60:05 电影《下一个台风》、《向阳花》、《此心安处》展望 66:50 五一档大展望:《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猎金游戏》《水饺皇后》《开门红》 74:15 《独一无二》、《前程似锦》、《火星计划》 81:45 尾声
主播:小玲 叶风 麒羽 剪辑制作:麒羽 文案:叶风 封面设计:麒羽 小红书:599390428 微博:正在发声-麒羽 去年12月17号下午,看到麒导在群里转发的杨立德先生去世的消息,感觉很突然,紧接着,小玲说六天前我们录节目那天,本来打算跟黄敏男老师一起去看望杨老师的,说得我们都很怅然。 三天后,跟小玲一起去送别杨立德老师。这是我在北京之内经历过的最远的路程,跟小玲在15号线东端的终点俸伯站内会合后,再打车40分钟,才抵达送别之处。也许是因为时间紧且距离远,来宾不算多,但整个仪式很得体,很用心,足可告慰逝者。 “杨立德”这个名字,我最早大约是1991年,在亲戚家里的童安格的磁带内页上看到的。但对我影响最深的,是1993年深秋,我自己买的第一盘专辑磁带,孟庭苇的《谁的眼泪在飞》专辑,同名主打歌的词作者,就是杨立德老师。彼时,除了磁带反复听过至少百遍之外,内页上的信息也都倒背如流。后来,又买到《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与《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专辑,杨老师的大名愈发耀眼。 杨立德老师在台湾流行文化界的活跃期,也正是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他与滚石、飞碟的深厚渊源,创意、歌词、摄影、企划、文案多栖并进,奠定了他崇高的江湖地位。随着自己后来对那个时代的渐渐了解,愈发懂得杨立德老师的贡献与影响,他是那个黄金时代的巨人。 在我对流行音乐产生独立的兴趣之前很久,其实就已经在杨立德老师的影响中了。苏芮的《亲爱的小孩》与《奉献》,黄莺莺的《雪在烧》与《来自心海的消息》,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都是明证。高中时,省吃俭用买了不少磁带,每一盘都是真爱,都来之不易。蔡琴的《午夜场》专辑,当时给我的震撼,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里面收录了一首邰肇玫的旧作《雪歌》,歌词就是杨立德老师的杰作,我是一听钟情。这样的好歌,早已超越了流行歌曲的范畴,隐隐有一种人生的况味。杨老师逝后,我常常重温蔡琴版的这首歌。这首《雪歌》,还有黄莺莺的《雪在烧》,都是杨老师的名作,雪的意象,可以视为杨老师的人生主题之一。 阿妹的《空中的梦想家》,也许可以视为杨立德老师的另一个人生主题。他是一位伟大的造梦者,他自己一生有梦,尽心追梦。他也期望人人有梦,人人追梦,“只要有梦,就有天堂”。 2005年的“民歌三十”的结尾,民歌手们与观众大合唱里,就有杨老师与邰肇玫合作的《奔放奔放》。2015年,看完台北高雄三场“民歌四十”之后,有幸跟钮大可老师一起喝酒畅聊,有幸现场听大可老师弹唱,其中就有他与杨立德老师合作的《冷井情深》。2025年,无缘“民歌五十”的现场,但在努力的过程里,得到了包括钮大可老师在内的很多前辈的热情帮助,我是会铭感一辈子的。 去年的送别,最感慨的,是看到杨老师那瘦弱的身体,想到他那巨大的文化能量,之间那种反差,尤其是即将火化前,那种阴阳永隔的震撼。 想起八年前,去送别陈映真先生,那次是跟黎湘萍老师约好的。陈映真先生是我最崇敬的台湾作家,最早拜读过黎老师的《台湾的忧郁》,就是研究陈先生的专著。灵堂里,没有哀乐,代之以陈先生朗读自己小说《铃铛花》的录音。 陈先生可以串联起台湾的现代文化史,他的《夏潮》杂志,也是民歌运动的重要一脉。他当强恕中学英语老师时教过的初中生蒋勋,后来的诗作经过李双泽的谱曲,成为与《美丽岛》并驾齐驱的《少年中国》。 在送别陈映真先生时,见到蓝博洲先生,他的《幌马车之歌》,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的重要来源。 前几天,看到《夏潮》前辈詹澈老师在群里发消息,倍感亲切。从赖和、杨逵到《夏潮》、《人间》,这些久遭遮蔽的历史脉络,需要纯粹心灵的独立思考。思考历史,观照现实。 这些人物渐渐凋零,走入历史深处。无论曾经辉煌还是落寞,都留下了或浅或深的印迹。杨立德老师这一生,已经足够精彩,未来还会有无数的听者,欣赏他的作品,赞叹这位造梦的巨人。
乡里别集合!娱乐精神崇尚「醉生梦死」的湖南朋友们,在本周齐聚一堂。有娄底 MC- Kai,声称已戒掉槟榔的蒋亮,长沙最大的头阿苦,纯 K 常客凌梓,以及湘菜 bistro 合伙人RUOMI。从茶颜悦色聊到湖南卫视,从知名人物聊到共同回忆。 还没点开音频,仿佛就能听到湘音绕梁。快来感受吧!本地人推荐的 Local 湘菜馆子,一个周都打卡不完! 00:06:48 茶颜悦色很一般吧 00:17:43 破圈的本土品牌怎么都是吃的 00:24:10 综艺只看香港、台湾和湖南 00:33:50 塑普说起来自己都觉得土 00:41:09 新化人包圆全中国复印店 00:43:13 对张艺兴的看法是? 00:51:30 你是什么「别」? 00:54:00 雷锋是湖南人,「活雷锋」是东北人 00:58:00 嚼槟榔从小学开始 01:02:50 包吃包蹿稀的炸炸炸 01:09:40 穿着省服逛IFS 01:12:40 就是些骚0站在桌上跳 01:20:30 那些年地下铁都是混哥混姐 01:25:45 湖南有哪些好吃的店 ——— 我们是 ULSUM,一家青年文化媒体。你正在收听的,是阿貌和卜龙两位「插话主播」带来的日常闲聊。 每半月的周日上午9点,我们有几档不同的栏目穿插更新。分享时尚消费与生活方式,吐槽吃过的亏和流过的泪。 如果你也爱吃爱玩爱买东西,那就来听听看吧!
前不久,知名音乐人方大同因病离世,让很多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惋惜,对于曾在音乐行业与他共事过的划水怪来说,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虽然方大同的生命短暂如流星,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经典且动人的音乐作品,他不仅是一位音乐人,更是一个用音符书写灵魂的艺术家。本期节目,划水怪请来了几位唱片公司的前同事们,从各自与方大同的合作经历聊起,包括他在内地发行专辑时的点滴故事。希望藉由这次温情且日常的对谈,还原他在创作的旺盛期对音乐的炽热情怀,他的音乐里藏着他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梦想的坚持。这次对谈,不仅是对方大同音乐往事的一次回溯,更是对他的缅怀与致敬。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锁定本期节目。 主播 / 相征 嘉宾 / Yoyo Andy小羊 纪金 音频后期 / 陆凯BBBBUDDHA 音频上传 / Observer -本节目由深夜谈谈 Midnight Network出品 - Playlist: 01:15:13 方大同 - 回留 Timeline: 00:07:47 对方大同音乐的初印象 00:09:43 书架上的那张《橙月》 00:11:00 方大同早期唱片在内地的发行策略 00:14:35 迪士尼乌龙事件 00:17:58 在办公室第一次遇见方大同 00:22:43 “抠抠搜搜”却又十分出彩的专辑发布会 00:35:06 和这位天才音乐人共事的点滴感受 00:37:50 和方大同一起上电台通告的记忆 00:44:26《爱爱爱》中厉害的离调 01:11:38 要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场演出 01:13:05 庆幸我们的时代曾有过方大同 🔮 大内夜市近期上新!大内人气玄学嘉宾张无梦特别推荐5款文玩手串,旺人缘、增桃花、添财运、保健康、增智慧,咱敲多了电子木鱼,转多了赛博锦鲤,不如给自己来条趁手法器,点击这里即可购买! 👝 深夜谈谈开年招聘啦,欢迎新同事!目前开放内容运营、AE客户执行、BD商务拓展、视频编导、电商/旅行运营实习生岗位,求职信+简历+个人作品,请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深夜谈谈签下了日本独立小众清酒品牌倉本KURAMOTO 系列清酒中国独家代理权,3款独具特色的清酒已在夜市上线,恰逢春节,正是送给亲友的走心年货,点击这里即可购买! 📻 -深夜谈谈播客网络旗下播客:大内密谈、枕边风、空岛、随便聪明、淮海333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深夜谈谈子、@相征terry B站:@大内密谈midnightalks 视频号&抖音:@深夜谈谈子 微博:@大内密谈 微信公众号:大内密谈 📮 商务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加听众群:加深夜谈谈子微信(微信号: aidanei17301214531)并回复【听众群】即可进群。
本期《TAI快报》探讨了五项AI前沿研究的关键内容。 1. LADDER: Self-Improving LLMs Through Recursive Problem Decomposition 通过让AI自己分解问题并学习,显著提升了解积分等复杂问题的能力,展现了自主学习的潜力。 2. All Roads Lead to Likelihood: The Value o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Fine-Tuning 揭示了强化学习为何在AI训练中更有效,核心在于利用“生成-验证差距”简化学习过程。 3. Reactive Diffusion Policy: Slow-Fast Visual-Tactile Policy Learning for Contact-Rich Manipulation 提出了结合视觉和触觉的机器人控制策略,提升了复杂操作的灵活性,未来可用于医疗和工业。 4. Position: Don't use the CLT in LLM evals with fewer than a few hundred datapoints 提醒小数据量下评估AI需谨慎,推荐贝叶斯方法以确保结果可靠。 5. Q-Filters: Leveraging QK Geometry for Efficient KV Cache Compression 通过内存压缩技术,让AI在长对话中更高效,有望优化日常AI助手体验。 完整推介:https://mp.weixin.qq.com/s/5fxCqywakFtIVfFyQssHpg
上期提到春节档电影因为录制事故消失到了网络之中 最后各位主播还是觉得漏了这个话题属实可惜,于是选了个周三晚上重录了一遍 于是原版录音里的炎语被作为召唤献祭,还来了雪阁的参与
这一期还是仅三天可见哟!
今天聊聊《唐人街内部》这部独特的小说如何变身成《内景唐人街》剧集的故事。从小说到屏幕,经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华裔作家游朝凯如何构思出这个打破常规的作品?主演吉米和欧阳万成的表演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本局精彩回合: 美国华裔创作群体一览 从小说到剧集,保留了什么?拓展了什么? 少数族裔主题只能用喜剧模式吗? 从功夫到观音、黑白无常、葫芦……华人文化元素是如何嵌入美国梦叙事的? 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想象与幽默的世界吧! 02:03 《唐人街内部》:一个华裔家庭的戏剧人生,西部世界背后的华裔编剧 06:01 《内景唐人街》:一个后现代的解构之旅 12:06 《剧集探索:从小说到剧本的转变与挑战》——一个翻译工作者与剧作家的对话 18:10 演员的死亡与复活:小说中的情感私人化表达 30:18 “不被看见的亚洲男人”:笑声背后的故事——喜剧设计的巧妙之处 36:21 超越少数群体:侦探剧新潮流与角色扮演 42:25 《戏中有戏:笑中带有反讽的演出》——一个关于反讽和演出的有趣故事 48:29 《摘金奇缘》:亚裔角色的极端刻板印象 01:06:37 美国移民的笑与泪:阿穆与拉米的故事背景下的移民处境与美国性 这是本台聚焦「移民」主题的第一局!主打唐人街 这是一组关注度较少的作品,但与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尤其是今年年初HULU播出剧集后,两位脱口秀演员+神盾混血美女的卡司是我们很眼熟的。 钱信伊 / 欧阳万成 / 汪可盈 / 事实上,原著的中文版前年就出版了↓ 划重点——此作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 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了本书翻译尹晓冬老师参与我们的对谈,毕竟,她是最早接触到这个作品的人,还和作者游朝凯(上图右一)打过一些交道…… 原作名: Interior Chinatown 作者: [美] 游朝凯 译者: 尹晓冬 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好莱坞编剧游朝凯(Charles Yu),出生在台湾家庭,生活在美国,在HBO剧集《西部世界》(Westworld)的编剧室工作时开始构思小说,最终以剧本形式写成——在这个过程里发生了哪些事呢?他的亲密伙伴们创作的《瞬息全宇宙》问鼎奥斯卡,他自己担当编剧的《西游ABC》上线,他深度参与制作的《内景唐人街》↓开拍…… 《内景唐人街 Interior Chinatown (2024)》 导演: 塔伊加·维迪提 编剧: 游朝凯 / 伊娃·安德森 主演: 欧阳万成 / 汪可盈 / 钱信伊 / 马泰 / 丽萨·吉洛伊 / 更多... 第一集,我们看到的唐人街既熟悉,又刻板,既好笑,又会笑得有点尬。欧阳万成和钱信伊确实在表演,没有脱口秀舞台上那种肆意甩梗的样子。 也和《摘金奇缘》↓中的土豪华人富二代的扮相有了天壤之别。 但或许要到第二集,我们才会意识到——这根本不是写实的唐人街,而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还有些很好笑的细节…… 到了第三集,我们可以非常确定,剧集对小说做了大规模的扩展,剧中之剧《黑与白》秉承好莱坞类型剧的经典配方,俊男美女,黑白搭配,什么疑难杂案都能破解。但剧集非常聪明地加入了混血女主拉娜(汪可盈扮演↓),作为“唐人街专家”空降到黑白组合,其实每天都在摸鱼,离了威利斯根本没法办案,因为她有自己的计划,而且和威利斯一家息息相关…… 小说中混迹于各个片场的配角演员的各种辛酸和荒唐,都已直观地呈现在剧集中了——熬过“死亡期”的演员可以复活,功夫元素的式微,华裔演员成名后必会奔走于广告片场…… 小说的主线是威利斯的成长,甚至不乏蒙太奇的手法,让时光迅速溜走,让他有了家庭、孩子,并最终和失踪的师兄团聚在一场法庭戏上。剧集不仅保留了寻找哥哥这一悬念,还融入了拉娜、饭店老板等新人物,让「失踪」变得越发破朔迷离。 与此同时,剧集也延续了小说中对唐人街一众移民万象的描写力度,大大扩展了蔡肥仔、奥黛丽、威利斯妈妈等角色,让故事跳脱出楚门世界的局限,逼真再现了华裔移民要挤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艰辛,乃至需要一点狡诈和幽默。 甚至跳脱出了华裔的局限,拓展了黑人警探迈尔斯的条线,讲明了一个更严峻的事实:少数族裔往往不像个体、而是作为(背负)种族和国家的整体形象出现在白人世界中,不容易被看到,不容易被记住,即便记住,被记住的也往往是刻板印象——比如:美女来自韩国或泰国;比如:中国人都会功夫,或数学好。 所以,剧集中的威利斯可以轻松拿捏这一点,化身Tech Guy,化身外卖小哥,化身翻译……最终从一个无名配角“成长”为新晋主角,杀进了侦探片,接无数广告。 甚至带到了性别僵局,让白人警探格林说出“只因我缺一个dick”这样的台词,直奔女性平权主义的心窝儿而去。她就这样成了女性遭遇职场天花板的典型形象。 喜剧是很智慧的。《内景唐人街》调侃了从《法律与秩序》到《真探》的类型片潮流,也调侃了从《摘金奇缘》到《瞬息全宇宙》中的华人贫富观,游朝凯甚至有意识地从《西游ABC》开始,将观音菩萨、石矶娘娘、孙悟空、黑白无常……乃至Chinese Suffering辣酱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嵌入美国梦的叙事中。 更有趣的是,他在小说的结尾安排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法庭戏,从1853年《排华法案》说起,辩论到最后,师兄弟们差点儿用中国功夫把那个美国法庭打个片甲不留…… 但这最终不能解决威利斯的困惑——同样也是师兄、黑人警探、拉娜等人共同的困惑: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走不出唐人街?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真实?到了最后一集,「黑白无常」和「葫芦」这两个大梗甩出来时,我们当然会爆笑,但也会笑得很酸涩——这或许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在一个贴满了标签、衣食住行都有规定动作、背负各种刻板印象的世界里,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还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而我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写好的剧本? 游朝凯不只是个爱写故事的编剧,他在书中就特别指出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论」,换言之,当他最初看到片场中无名无姓在背景中跑 龙套的亚裔群演时,想到要写一个华裔演员在好莱坞打拼的故事时,他已潜移默化地要写出这个娱乐化消费化的日常世界中的某种本质性、超越种族和性别的真相。 最后cue一本我前阵子看的澳大利亚的华裔小说,作者:Siang Lu,书名《The Whitewash》↓已经非常点题了。主人公也是一个华裔演员,接拍了功夫片……在虚构的当下时态故事里,作者还钩沉、嵌入了一些香港武打电影公司的历史,黑色讽刺闪亮到几乎变白光! 按照惯例,两位推荐书影如下—— 《少数派的感受》 作者: [美] 凯茜·帕克·洪 译者: 张婷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2) 定价: 65.00 《面子 Saving Face (2004)》 导演: 伍思薇 编剧: 伍思薇 乒乓台 (PingPong Talking Books and Movies) 我们是一档畅谈文学及电影的文化类播客,也是一局思想和观念交锋的乒乓对撞。节目内容关于但不限于电影改编。还涉及剧集,戏剧,动漫,真人秀和音乐等等。乒乓台每月更新,由于是和竞菲主持,并不定期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对打。在这里找到我们公众号 :乒乓书影收听渠道:苹果播客 I 小宇宙 I 喜马拉雅 I 网易云音乐 支持我们 欢迎通过小宇宙的赞赏按钮支持乒乓台两位主播对乒乓台的未来规划有赖于大家的宝贵支持。感恩大家的支持,期待与大家的长期陪伴!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