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5 亲密关系大讨论:恋爱中如何平衡亲密与独立?

不方时间

谈恋爱之后失去自我,或者由于一段感情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又或者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就进入瓶颈,这似乎都是当代考虑是否进入亲密关系前很难不去追问的问题。今天我们请了一对couple来本台现身说法,究竟恋爱里的亲密性和独立性怎样去做平衡。我们带着许多预设开始这场聊天,但最后仍被他们理性言语后闪烁着的真诚爱意所感动。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亲密关系似乎又要求智勇双全,但永远不要忘记,除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定义输赢,享受这场游戏,快乐就好! 愿大家都拥有爱与自由。 Notes: 00:02:47 恋爱前的讨论:(似乎)达成了某些共识 00:10:53 恋爱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00:14:24 身边情侣和朋友的相处模式:融入对方、一起隐居、各玩各的 00:20:26 如何融入对方的社交圈,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吗? 00:25:31 从初步的被“审视”,到去掉男女朋友的身份标签 00:32:54 能否和自己的好朋友玩到一起,是评价伴侣的标准之一吗? 00:42:39 伴侣是最好的朋友吗? 00:45:10 难道平衡亲密性和独立性是高能量E人才需面对的课题? 00:50:39 几个关于“独立性”的小观察:独自去club,分头赴约,各自买票(夸张版 00:58:15 恋爱初期的两次争吵:火车事件及德扑事件 01:14:17 在和许多朋友一起玩时,也不必随时随地都要彰显“couple感” 01:16:14 如何定义亲密性? 01:24:06 都说友情地久天长,爱情彩云易散,如何分配爱情与友情的权重? 01:30:34 如果让你在共度高光时刻和情绪托底中二选一,你怎么选? 01:40:05 有人眼中的高光时刻来自日常里的不寻常,有人来自强烈的可被定格的感受 01:50:05 被理解和被看见,在感情中无可替代 MC:屈女士、小李 嘉宾:Yifan、聪聪 编辑:屈女士 Music: Fayzz - People in Cycle 落日飞车 - Wind of Tomorrow Contact us: 微博: @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115分钟
99+
4周前

悲剧之后:一个孩子的陨落和自闭症家庭的集体创伤

没事找事

主播:rain 崔老师 本期嘉宾:丫丫爸爸 (小丫丫自闭症公众号创办人,化学博士,《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作者,谱系孩子家长) 望望同学(小丫丫自闭症公众号作者,神经生物学博士,谱系孩子家长) 这一期,我们的讨论围绕大理苍山自闭症孩子走失事件展开。 悲剧发生,我们都非常难过,难过之外,也希望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我们看到媒体评论区、自闭症社群里的各方声音,有理性的,建设性的,也有让人非常愤怒的,有些人过度地指责父母,这是不应该的,他们已经是这个事件中最痛苦的人了,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希望他们在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慢慢走出悲伤。 我们希望表达的是,对遇难孩子和他的家庭应怀有人道主义同理心,批评应该聚焦于事件暴露的系统性问题(机构、行业、宣传误导),而不是针对个体进行人身攻击,同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表达同理心的方式应该是思考如何改善整个群体的处境。 本次我们的讨论涉及—— 1. 对“自然疗愈”及机构虚假宣传的批判: 质疑“自然疗愈”概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科学证据不足,是伪科学或效果不明的干预方法。 该机构将普通户外活动(甚至高风险活动)包装成具有治疗效果的“疗愈”项目,利用了家长渴望“治愈”的心态进行虚假宣传和高额收费。 这种虚假宣传(如“破壁者计划”、借用流行文化词汇)在自闭症干预领域普遍存在,是整个社会过度使用“疗愈”概念的缩影。 2. 对活动安全性与专业性的严重质疑: 风险评估不足: 苍山环境对8岁自闭症儿童过于凶险,远超其能力范围。即使是普通儿童,进行此类活动也需要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 3. 安全措施缺失: 未要求家长陪同(对比类似活动强调家长参与)。 缺乏基本户外安全装备:孩子穿着深色衣物不易被发现(应着鲜艳颜色或荧光背心);未配备应急哨子、对讲机(应对山区信号差);水上活动未穿救生衣等。 应急预案缺失:孩子走失后,机构没有立即报警,而是自行无效搜寻,延误了黄金救援时间。 专业资质与经验缺乏: 机构缺乏组织高风险户外活动的专业资质和经验(如溯溪、采菌子等),活动设计冒进且轻视风险。 4. 5. 家长心态的反思: “疗愈光环”效应: “疗愈”、“干预”等字眼降低了家长的常识判断力,使家长对超出日常合理范围的活动(如高风险徒步)容忍度提高。若抛开这些光环,仅视为普通夏令营,许多家长可能不会参与。 信息甄别: 理解家长寻求新方法和喘息机会的心情,但可能因为焦虑而轻信伪科学宣传,缺乏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甄别能力(尤其在信息茧房环境下)。 评估机构资质意识不足: 家长在选择机构时,应更关注其实际资质、专业性和安全记录。 6. 对自闭症干预领域与公众认知的担忧: 混淆概念: “自然情景教学”(NET/NI,在日常自然发生的情境中教学)与“在大自然中疗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效的ABA策略,后者则可能误导。 污名化科学干预(如ABA): 社会上对ABA等循证干预方法的污名化(如“训动物”),间接导致部分家长转向缺乏依据的“自然疗愈”等替代方法。 7. “这个机构肯定有问题,但是真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如果这个机构是直接的‘作恶者’,那么,那些无端攻击ABA,那些强烈内卷,追求治愈的宣传,那些以个案为说辞的人和团体,都是同谋。” 对师生比例的过度解读与一刀切风险: 有些人过度强调“1:1”师生比例,忽略了自闭症儿童能力差异巨大,需求是个别化的(有些需要高比例支持,有些则不需要)。 8. 过度监管要求强制“1:1”会大幅提高干预成本,压垮机构,最终导致服务资源减少,伤害整个群体。 安全的核心在于机构的专业性(评估能力、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人员培训)和环境适配性,而非僵化的数字比例。 “生活方式” vs “疗愈”: 户外活动、夏令营等是自闭症儿童可参与的、需要循序渐进学习和准备的生活方式或教育活动,而非追求“疗愈”奇迹的手段。演练(如在安全的封闭环境练习购物)是重要环节。 9. 10. 社群撕裂与创伤: 集体创伤: 事件对整个自闭症家长社群造成了巨大的集体创伤,引发强烈的代入感和恐惧(担心自己孩子走失)。 社群内攻击: 观察到社群内部出现对遇难者父母的恶意攻击(如指责其未尽教育责任、甚至暗示“解脱”),认为这源于: 自身焦虑的投射: 通过攻击他人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如果我足够小心/努力,就不会发生”)。 价值攫取与优越感: 部分能力较好孩子的家长,通过贬低他人来凸显自身努力和“成功”,将孩子的能力归功于自己而非多元因素。 恐惧牵连: 担心整个群体因个别事件受到社会负面评价。 有条件爱的体现: 部分人对孩子的爱是基于其表现是否符合期望,而非无条件的接纳(认为孩子离世是“解脱”是极端体现)。我们自己和孩子,都需要无条件的爱,哪怕是自己对自己无条件的爱,也是必要的。 11. 安全教育的普遍重要性: 无论是不是自闭症孩子,儿童在自然环境(海边、山林)中都面临高风险,需要普及安全教育。 教导孩子走失时的核心原则:待在原地不动,等待救援,而非慌乱寻找。 实用工具如定位手表、鲜艳衣物、应急哨子的重要性。 * 望望同学和丫丫爸爸之前参与过的播客—— 如何对抗人生的失序,自闭症父母聊「人生信条」 艰难前行?当我们关注自闭症领域的科研进展…… 自闭症孩子,缓解焦虑可以这么容易吗?!(还免费?)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坏情绪”呢? 连线丫丫爸爸: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 聊聊自闭症干预中最重要的那些事 自闭症家长远程连线,挺开眼界

85分钟
99+
4周前

如果AI开始用钱: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文理两开花

本期讨论一个很酷的问题。听起来有点颠覆,但再想想也是一件很可能要落地、或者至少需要开始琢磨的事——如果AI要开始和“钱”产生关系了,比如要用钱、要帮我们付钱了,它该怎么办? 乍一听很酷,但金融业界中登老登们稍微想一想,这里面就全是坑了:安全、合规、手续费、结算速度、拒付风险…样样踩雷。 更别说未来如果真是一群 AI同时协作下单、自动分账,现在的传统支付压根儿没为AI和机器人准备过入口。 那么问题来了: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本期我们就开开脑洞:聊一聊AI付钱这件事。展开一下:传统支付为什么不适合 AI?加密支付更合适吗?AI世界里的合规与身份,“身份与契约”会如何体现?未来的支付关系(人→机、机→人、机→机)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现在就能落地的场景? 本期金句:“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AI+Crypto让一切殊途同归。 时间戳 ·00:05:00 传统支付为什么不适合AI? ·00:14:25 传统支付的合规红线:设计本来就是“对抗机器人”的 ·00:25:16 DvP与“即付即得”:AI原生服务和加密支付其实是完美对应的: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 ·00:33:52 人↔机、机↔人、机↔机:有可落地场景吗? ·00:39:08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它俩在密码学上本来就是同构的? ·00:58:17 身份与契约:AI的独立性何以成立? ·01:02:16 最后评论一下GPT5: 难道未来AI只是一个“大号人类”? 文字版: 01 (00:05:00) 为什么不能把信用卡交给AI? 一个“谁是主体”角度的解释: 假如人类把信用卡“三要素”交给一个强大的Agent——它能识别网页、填写表单、完成支付,技术上确实可行。但此支付行为仍然指向持卡人本人,信用卡交易可通过银行申诉撤销,AI 既没有决策闭环,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后果,这与希望 Agent 甚至 AI–AI 形成自洽经济体的目标相悖。 回到中本聪的原点:互联网上的付款依赖中介、交易可撤销;现实中用现金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可撤销。不可撤销的数字货币交易,才让AI 的支付与交付对等,像现实中的民事主体那样承担结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02 (00:14:25) 传统支付的合规红线:设计本来就是“对抗机器人”的 一个实操角度的解释: 这个问题问支付从业者,回答就很简单了——三个字:不合规。“AI记卡号”这件事本来就是雷区。 现在支付行业的标准:PCI DSS 对任何持卡人数据(CHD)与敏感数据(SAD,如 CVV)的存储、处理、传输有极严格要求: CVV 不可存储,截图、语音、聊天记录、日志都不可以,prompt 里也不行。现在大模型LLM链路伴随向量库、日志追踪、备份,一次可见就可能多副本落地;甚至可能因幻觉回吐被动泄露。 唯一可行是让AI 永远看不到卡数据,转而用支付网关的 token 化、ID 触发扣款或高度间接的二层授权。但这一切意味着专网隔离、全链路改造与高昂成本,对小团队几乎不可行,传统支付因此对 AI 基本关上大门。但如果假定任何上云都有泄露风险,加密支付也需对抗同样的问题。 更深层的冲突在于:传统支付的体验与风控是“对抗机器人”的:CAPTCHA、生物识别、页面各异;费率以按笔计费为主,不适配 AI–AI 的高频小额。要从防范转为协作,需要支付范式的整体迁移。 03 (00:25:16) DvP与“即付即得”:AI原生服务和加密支付其实是完美对应的: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 数字货币真正匹配的场景是DvP(deliver vs payment)/DOP(deliver on payment):付款即交付、即刻完成。 AI 服务天然契合这一范式——一次 prompt、一次算力、一次输出,支付对价清晰,若不满意可以再问再付,上一次支付买的是那一次的输出。相比订阅月费这种传统方式买现代服务,链上即用即付更原生。 更进一步,连计费单位可以对齐!1 AI token = 1 crypto token:链上token 的最小计量对应模型输出的 token,甚至让 Agent 发行自己的结算 token,用多少 token 输出多少 token 的结果,预付、退款、分账全由链上合约处理。这种按量计价与微支付粒度在法币体系中难以落地。 04 (00:33:52) 人↔机、机↔人、机↔机:有可落地场景吗? 支付关系可以拆成三类:人向机(比如购买数据/算力/服务,或让 AI 代付)、机向人(比如补偿、分润、版权回流)、机与机(比如协作、自动分账、自动签约)。 只要把人摘出去,机与机就是原生数字世界,crypto 天然适配;而目前 1.5 阶段,人仍在链路中,需要法币桥接与合规过渡。 在可落地场景上,多Agent 游戏最直观:玩家对 NPC/Agent 投喂与打赏,NPC 之间互相打赏、购买素材,角色设定驱动自治经济,智能合约自动结算。自动化代码悬赏也契合:机器人发布精确规格、收集提交、按份或工时自动结算,面对人或 AI 均可。电力/用能优化具备现实耦合:订阅天气 API,预测负载高峰与日照,提前制冷或蓄能,按 API 调用计费,由 AI 自动控制与结算。 05 (00:39:08)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它俩在密码学上本来就是同构的? 将钱包私钥交给Agent 在安全上不可接受。实践路径是交易构造与签名分离:Agent 在公网发现支付场景并正确构造交易包,发送到本地离线签名设备,通过二维码等光学通道单向传递;本地核对、签名,再上链广播。数字货币只需要一个签名,不需要任何交易中介,不需对接各家网关与表单,安全边界与简洁性兼得。 这一流程与信用卡芯片的线下签名同构。刷卡机为芯片卡供电,卡内电路本地签名后回传数据,读卡器并不读出密钥;区别仅在于物理与网络形态,以及算法从线下适用的RSA 到线上高效的 ECC。 由此分岔出两条路:支付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同一密码学原理在不同场景演化为两种基础设施。 “信用卡向左,数字货币向右”:AI+Crypto也许可以让一切殊途同归?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流行,在于便利性提升,但安全依赖中心化系统本身,这也带来高昂合规与风控成本。与之对照,链上钱包像你自己的POS 机,签名权收回本地设备。 作为人与AI 协作的规则层,code is law 可以落在标准化账单/发票上:Agent 生成支付提案(付给谁、付多少、资产类型),本地设备弹窗或二维码请求签名,签完即不可撤销。若要不上链,也可以用中心化托管与一次性口令、API 授权等代签流程,路径更简单,但信任与被攻破的风险也更高。 06 (00:58:17) 身份与契约:AI 的独立性何以成立? 当Agent 经由银行或支付平台去付钱,账户权属仍然是人,它并没有独立身份。只有当 Agent 能用加密货币完成支付,它的行为才成为自己的民事行为,具备数字世界的身份。 即便把Agent 当作工具人,链上签名也在那一瞬间形成不可撤销的委托,构成数字世界真实的委托关系。这里的法律基础就是 code is law:执行签名代码本身,构成数字法律上的不可撤销。 07 (01:02:16) 最后评论一下GPT5: 难道未来AI只是一个“大号人类”? 延伸到AI 的认知能力:如今大模型几乎不会把人类提的问题理解错,但推理与计算仍可能出错? “10.9 与 10.11 之间差多少?”这一类问题,模型对问题意图的理解没问题,推理路径却未必正确;比如在语音输入误识别时,模型可能一本正经地解释并不存在的词条,输出似是而非的结果。 训练上的逐步推理与数学强化有助于提升正确率,但在线推断不保证按训练时的正确路径走。这意味着,在支付等关键路径上,必须引入签名与规则层的刚性约束,以工程手段补上推理不确定性。这也回到了本期主题:技术、合规与经济设计的多重协作,才能把AI 的支付能力真正落在可控、可结算、可追责的地面上。 关于《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是文科生思维和理科生思维在科技、经济、文化、哲学、货币、数字资产、元宇宙、Web3.0中的碰撞。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混沌”,我们试图在混沌中寻找秩序。 Twitter: @LeiSalin_XP @Will42W TG群(开放):t.me 收听平台: 小宇宙:文理两开花 苹果播客|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等泛用型平台搜索收听《文理两开花》(文理两开花已经上线苹果播客中国区,可直接搜索收听) 文字稿和延伸阅读: 微信公众号《文理两开花播客》 《文理两开花》newsletter。欢迎订阅:wenli.substack.com 其他平台: 即刻:文理两开花 《文理两开花》微信群:请添加坛子微信(WeChat ID: BKsufe),注明:文理两开花

72分钟
2k+
4周前

66🧩注意力剥削时代,如何夺回思考主动权|年入千万IP的自洽之道

破罐不摔

AI时代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从AI启蒙到商业自洽,普通人如何搭建适合自己的搞钱系统?AI如何让个人商业模式更容易? 罐子的AI属性,源于去年的AI干货分享,也成为了很多职场人的AI启蒙播客;自洽单集分享的成功日记小机器人,也在豆包上有很多用户使用。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想和我的AI老师艾文录一期播客。他交付了我付费时间最长的线上知识产品,而且到目前为止都物超所值,不仅让我掌握了AI工具的使用方法论,也开始思考商业的底层逻辑,调整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模型。 今天借着线下课的契机,和艾文老师面对面聊聊那些刻在罐子基因里的迭代问题。他的回答适用于更多大家,祝大家都能找到本命商业模式! 🌡️迭代温度:92℃ 🙋🏻迭代他者 艾文,万人AI商业社群创始人,海内外连续创业者,平均一年内实现千万营收,用AI做过上千个自媒体帐号,正在持续迭代更优质的AI教育产品 📕对艾文老师感兴趣的友友,可私信罐子小助手(RingRinglinn),领取免费公开课和知识库福利哦~ ✍️迭代观察 智慧是需要体验的。 开始表达的时候,问题会更加清晰。 能力之上有业力,业力之上有愿力。 意义感是法我执,当找不到的时候,就会掉入虚无。放弃对绝对性的追求,新的生命体验就会涌现。 我们很多时候以为的“行”不足,可能不是发愿和行动之间的距离,而是“知”本身就不足。大部分人不是认知不足,而是他们不真信。信不仅仅是选择,还是一种方法。 遇到问题时,有些人在自己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另一些人从前人的经验当中总结规律。懂得带着自己的课题,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能够更快速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答案。 ✨️迭代关键词 * 顺势而为,探索与沉淀商业模式 01:53 年度最晚线下录制,超级个体的思考时刻才刚刚开始 03:21 没上过班的连续创业者,大学就开始玩私域 11:14 居然是小Lin说同行!同期海外创业,不同“发家”路径 18:59 放弃百万业绩,于“乱世”回国寻找新增长点 22:44 卖知识VS卖圈子,努力做减法的AI教育公司 * 思考力、判断力、提问力、学习力:AI时代属于个人的增长点 31:19 我们与知行合一的距离,从来不在于技术先进性 34:47 把作品留给社交媒体,把注意力留给近期最核心的原问题 45:31 商业化自洽在于,搭建系统后找到平衡的自由 52:28 一旦找到终点,增长不再是内耗来源 54:34 “知”的另一面,来自足够相信成事的愿力 * 关于AI的使用心得总结·独家版 1:00:43 不看跑分,让AI成为你的定制私人助理 1:02:16 AI时代必备的3大核心能力 1:11:12 成为更好的人,从用费曼学习法的表达开始 🥚迭代彩蛋 23🧩抄作业:40W+职场博主的AI提效工作法,亲测实用! ep5:李笑来x脱不花:其实你不需要意志力 vol.207|如何走出低谷期?feat.成庆&陈海贤 注意力剥削 🥫罐子番外 👫听友群:RingRinglinn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破罐就不摔 📕小红书&微博&视频号:破罐不摔播客 🔅即刻:不是雨霖铃 ▶️同步更新: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FM/QQ音乐/豆瓣播客/微博音频/知乎播客/微信音频 🎵BGM:张震岳 - 搬家 ✂️剪辑:牙锐

75分钟
4k+
4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