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今天一起读信,来聊聊“回避型依恋” 首先感谢这位朋友的真诚分享! 这是一个我经常刷到,但是不太熟悉的话题 想对这位朋友说: 恭喜你完整走出了一段不合适的关系 祝福你带着这段关系中的成长 带着更强大的自己和更充沛的爱意 迎接未来的、真正的爱人 聊起回避行为,Zoe也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些心理活动 大约在初高中时期,对于别人的热烈示好,我常常会产生厌恶情绪 前一秒还挺欣赏的,别人示好之后马上下头 这个情绪困扰了我很多年,让我时常觉得自己不正常 好多年不提起,都快要忘记了 很意外,在今天的聊天中,给这些情绪找到了些许原因 好像理解了小时候的自己 谢谢这位朋友,借用她来信中引用的一句话来送给大家: ”不要害怕走窄路,不要忘记爱他人“
今年8月,我去杭州天目里观看了一场名为「丑时已到」的线下艺术展。 这个展上,我看到了很多社媒上已经威名远扬的丑东西,比如绿马头套、绿人鱼头套,比勃肯和洞洞鞋更奇特的分趾拖鞋。 还有一把碧绿青蛙勺子,这是23年「拔得头丑奖」的获奖作品,勺子的创作者陈二沟是一名99年在江西景德镇的手作陶艺商家,凭借这把勺子走红后月入10万,订单一度排到了第二年。 这个展是淘宝专门为“丑东西”IP策划的一场线下艺术展,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策展。办展的目的是,将这些商家创造和用户评选出来的丑东西,通过艺术策展的方式,让大众能够在线下更直观地感受到丑东西背后的非标、差异化、多样性和生命力。 豆瓣、B站和小红书,包括小宇宙上很多用户应该都有过在淘宝购买丑东西的经历,也是他们把「丑东西大赛」捧成了一个当红的青年文化IP,以至于一年一度的颁奖节目,在B展的播放量都可以轻轻松松破400万。 对这些用户来说,购买丑东西,是可以抛开功能、效率、价格等因素,仅仅因为我喜欢、我认同、我是同类。 如果提炼的更有张力一些,就是这次展览倡导的主题——所谓的「美是规训,丑是自由,美是标准答案,丑是参差多态,美是公约数,但丑是我喜欢。」 上图为丑东西大赛第一届丑味相投奖获奖作品——老虎上山连裤袜,创作者也是淘宝店铺“HuDieGongZhu”创始人蝴蝶公主 丑东西为何可以从淘宝平台的小众产品,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年轻人认同的文化现象,丑东西背后的商业潜力有多大,社会心理学因素有哪些,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趋势。 我们本期播客的话题就聚焦如上几个问题。 🔸本期嘉宾🔸 胖鲸传媒创始人兼CEO 范怿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副院长 刘益红 简单心理APP创始人兼CEO 简里里 消费投资人 黄海 淘宝店铺“HuDieGongZhu”创始人 蝴蝶公主 🔸时间轴🔸 00:06:03 刘益红老师分析丑东西线下展的策展感受:深切地感受到丑的自由、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各种迸发的肉身的生命力的感觉,反抗的感觉,以及对于那种永恒的、崇高的审美的一种补充。丑补足了艺术经典、永恒、崇高脉络中的多样性,具有鲜活生命力,带来审美收获感与生命价值感,是对审美永恒崇高的补充。 00:09:00 与艺术审丑类似,大众消费里的审丑趋势也是推动市场变化的重要力量:艺术审丑面对艺术史和人类文化价值,如毕加索用非洲面具作画、杜尚将小便池现成品放入博物馆,推动了艺术史进程;大众消费审丑面向消费市场,消费也呈现出从追求通用大牌到流行小众品牌,再到反审美消费的趋势流变。 00:11:53 投资人黄海如何看待丑东西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潜力:用户永远对小众、非标、“不一样”的需求非常旺盛。 随着电商行业的爆款化趋势越发明显,更多商家倾向于追逐大单品和爆款,但大单品逻辑更多是效率导向,不是用户需求导向,这会导致用户的小众需求未被充分挖掘,以丑东西为代表的差异化频率,恰恰满足的是消费者对小众、非标产品的旺盛需求。 00:16:23 简里里如何看待丑文化的社会心理因素:购买丑东西是年轻人自我表达的渠道和方式,他们通过选择代表自己喜好的产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00:22:32 刘益红老师说,每个人在创造新事物时都可能拥有艺术时刻,消费现场也存在艺术时刻: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过程中,观看丑东西线下展览的过程中,认知被翻新、观念被迭代,就是自己的艺术时刻。 00:24:36 蝴蝶公主的创业故事就与类似的消费趋势息息相关:最早只是把淘宝当作展示作品的线上平台,但因为商品极具辨识度,迅速受到很多人关注。但当蝴蝶公主将电商当作事业之后,又遭遇了创作表达与电商节奏冲突的挑战。如今,她选择创立第二品牌「secondcalling」做大众市场,「HuDieGongZhu」这一原创品牌则保持其先锋性、风格化和纯粹性。 蝴蝶公主身着的旗袍,也是其店铺「HuDieGongZhu」获得很多人喜欢的早期代表产品,她回忆当时的创作动因是,想要在服装里融入一些概念,不想只做千篇一律单纯为了美的衣服。 00:32:47 小众品牌如何处理规模问题和爆款可持续问题:重点不是如何走向大众,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竞争人群;重点不是爆款如何复制,而是建立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形成方法论,下一个爆款就是概率问题。 00:39:51 丑东西会有机会长成一个主流的商业趋势吗:消费会越发个人化、圈层化,越来越多参差多态的、长尾的、个性的丑东西出现,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商业趋势,也有可能会诞生下一个超级爆品。 🔸本期声音设计🔸 剪王 🔸关于我们🔸 寻找增量和呈现洞察的商业访谈。 「窄播一下」是由商业媒体《窄播》出品的对谈节目,围绕消费、互联网、出海和 AI 等行业的代表性公司、产业、案例,通过对话1000个一线从业者,提供一手原创深度的信息、洞察和趋势。 话题交流&节目合作,请添加本期主播微信:hoffman3056(备注公司+姓名)。
欢迎收听《看球者说》的栏目【英超范特西】,在这个栏目中,我和CD(@CC_DD)、子森(@里桑布鲁斯)将随着2025/26赛季英超联赛的进展,为大家提供英超范特西游戏(Fantasy Premier League)的人员推荐、带队心得和有关点评 本期录制时间是2025年8月14日,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有关以下问题的讨论: * 1、上赛季英超回顾 03:55 * 2、上赛季英超范特西战况总结 07:38 * 3、新赛季范特西的变化 14:05 * 4、新赛季范特西联赛体系介绍 49:40 * 5、第1轮比赛前瞻和人员推荐 1:03:00 * 6、队长选择?1:26:50 * 7、新赛季英超大预测 1:29:50 现在就登录英超官网fantasy.premierleague.com注册球队,挑选阵容,输入邀请码【fdg4qb】加入 🐔⚽️日日看up主老李和老于🌞鸡总JFA 也欢迎加入我们的讨论群,请扫码添加管理员加入: 任何有关英超和英超范特西的话题,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交流 期待你的参与!
我们正在经历的AI浪潮,被不少人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次变革不仅意味着技术突破,更被赋予了重塑经济格局、生产力模式甚至自我涌现的颠覆创新,将对底层技术与人类决策过程带来深远影响。 然而,在AI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不免有人担忧这股热潮是否过度超前,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资本对于AI的追捧,究竟意味着新纪元正在加速到来,或是金钱涌动下的又一个幻象? 本期节目,我们从芯片巨头英伟达聊起,从投资视角解读当下最为热门的AI行业。对于一家AI企业,资本市场对估值逻辑是什么?「泡沫」是AI可能面临的风险还是创新的必然阶段?头部效应下,AI行业的中小创业公司还有哪些机会?从「卡脖子」困境到如今的全产业链创新,中国AI在未来将形成怎样的行业格局? 本期内容由中欧EMBA、虎嗅联合出品,相关视频可在「中欧EMBA」、「虎嗅APP」视频号、B站「虎嗅视频」观看,欢迎关注! 本节目由中欧EMB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版权所有。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中欧EMBA视频号订阅收听。 -本期主播- 黄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副教务长 EMBA课程主任 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 中欧EMBA2006 陈小燕 《小遥说商业》账号主理人 中欧EMBA2018 -时间轴- 01:05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资本市场为何「上头」? 03:36 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与过往技术浪潮有何不同? 06:18 国内AI投资趋势:看中全产业链布局 08:35 以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参照,中国AI处于哪个阶段? 11:51 AI泡沫迷思:「资产泡沫」与「技术泡沫」 17:29 「杭州六小龙」现象背后的机遇与警示 21:25 AI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进程迅猛,科技博弈进入中场时间 25:27 中国AI企业可以在哪些维度建起核心壁垒? 29:07 巨头与创业公司分工,共建AI基础层与应用层的生态 32:11 现象级AI应用,可能会出现在哪些领域? -入听友群- 1. 扫描下方二维码 2. 微信关注「中欧EMBA」,发送「听友群」,获取入群二维码 期待与你交流! -延伸内容- 62. AI营销越来越强,人类情感越来越珍贵 | AI无悖论(文字稿:在AI浪潮中保持品牌定力) 64. AI动了谁的饭碗?| AI无悖论(文字稿:老板,AI不是“裁员工具”)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中欧EMBA(CEIBSEMBA) 小红书:中欧EMBA 抖音:中欧EMBA
陶白白老师离婚的消息前几天挂上了热搜; 趁着这波星座圈热点事件,本期我们聊了聊星座吐槽大集合。 以我们交往过的男孩样本,锐评了12星座的优缺点。 哪个星座最浪漫?哪个星座要避雷? 土象为啥总有言外之意,火象星座脾气如何? 总之本期是星座刻板印象大乱炖,希望朋友们不要吃心。 有共鸣或不同意见的朋友们,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内容摘要: 02:57 小八卦:怎么悄无声息就处上对象了? 07:34 当金牛男炫耀时,他在炫耀什么 12:06 土味霸总剧本,给我整迷糊了 16:16 欲望断崖式下跌是白羊座的宿命 22:00 主体性很强的星座是—— 29:20 沉默不语的土象,总会被人曲解 35:50 风流的天蝎男,蓬勃的性魅力 39:50 出轨还要演深情的水瓶男 42:36 疯癫的双子座,神金哇! 46:12 狮子男装逼是小概率事件吗 53:50 温柔且有力量的狮子女,姐姐杀我! 58:20 星座和MBTI能成为识人维度吗 🎙️本期主播:奇妙、安妮、左拉、牛小玲 剪辑:思凡 视觉:JANE 🎵背景音乐-来自平台musicbed Breathing it in-Peached Believe me- Dalton Day
各位小伙伴,本周每周一书接龙,a选项人文历史类胜出,本来小助理们打算让仔哥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但介于最近爱狗人士热点,本周三晚,我们将一起读一本人类和动物驯化相关的人文社科书籍《为什么狗是宠物而猪是食物》,探讨人类和动物之间复杂的道德谜题。 ps:这本书很深,仔哥也会深挖,别被书名骗了。 * 【欢迎加入读书会】wx:wqyline 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更多认知提升活动内容,到读书会,结交更多高质量同频书友
中东为何至今动荡不止? 历史作家郭建龙与国际新闻记者刘怡, 一位溯源百年风云,一位直抵当下战火。 今天的播客里,我们一同回到百年乱局, 从帝国崩塌到国家重构,从石油地缘到宗教心理, 从奥斯曼腹地到黎巴嫩街头,从城市化的裂变到全球化的遗民, 拨开新闻迷雾,看清中东乱局背后的肌理与命运。 在全球格局重塑之际,我们将认识一个丰富驳杂的世界, 它也提醒我们何为“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期嘉宾 郭建龙:知名历史作家 刘怡:国际新闻记者 裴鹏程:大望局播客主理人 🎧时间轴 00:05:56 全球化冲击下的中东:城市化困境与发展失衡 00:12:16 阿拉伯世界的撕裂:边界争端与身份认同危机 00:26:01 石油与权力:中东国家形成的特殊路径 00:47:31 贝鲁特镜像:透视中东的多元与动荡 00:59:07 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从对抗到缓和的关系演变 01:09:58 大国博弈场:外部势力如何塑造中东政治 01:14:04 中东青年的困境与希望:封锁、教育与未来 01:20:16 中东发展分化:从伊拉克重建到沙特转型 01:36:29 新中东秩序:中印竞争与地区未来走向 ❤️本期海报 - 制作团队 - 节目制作 雪彤 设计 马草地 - 互动方式 🍠小红书:大望局 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email protected]
从课堂上的剧本讨论,到入围青葱计划创投,再到2021年拍摄、2023年完成后期并入围第76届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今年7月《小白船》终于与观众见面。三年多的筹备与等待,让这部影片承载了导演耿子涵的无数个“第一次”。 这期播客,子涵导演讲述了一个创作者是如何用影像勾勒情感流动的,分享了她对爱的理解和对故事的感受。 录制:耿子涵、轩轩 时间线: 01:19—05:31:从校园课堂到戛纳再到大荧幕,耿子涵的无数个第一次 05:31—10:56:《小白船》与戛纳:戛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感受 10:56—15:12: 城市与人的关系:刘娴并不真的关心外部世界,她更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情绪 15:12—25:25: 情感的影像化表达 25:25—31:49: 新剧本《寒冬里的盛夏》:爱是在关系中看见自己 31:49—34:24: 什么样的故事会打动你? 策划&文案&剪辑:轩轩 监制:Xavier
本期节目继续聊暑期档电影,这次我们聊聊《东极岛》,我们一致认为这部电影的水上戏份以及视觉奇观的展现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故事层面问题太多,以及对于这段历史的改编是存在争议的。 00:13 开场 00:35 总体评价,打分 08:18 剧本层面的问题 28:51 历史史实与影视改编 37:30 可以,但没必要 43:13 能不能只聊电影本身 52:02 它还是有优点的 55:57 暑期档快结束了 1:02:56 结尾 主播:小胖、DC(视频内容ID:影迷的角落) BGM:上海音乐学院学生 - 东极岛岛歌
本期主播:rain 崔老师 嘉宾:杜老师、刘老师 7月,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北京通州的两家机构,参观、和老师们聊天,希望拓展我们的小世界,听听更多专业人士的想法和观点。 杜老师和刘老师是一家接受大龄孩子学习手工的机构的创办者,手工是孩子们建构生活秩序的方式,也是孩子们可以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方式。 之前,我去参加了一场他们和家长的分享会,觉得非常有启发,回家和崔老师录了一期播客,生活就是——持续构建生活的秩序。 这一次,我们和两位老师聊了更多关于孩子未来的可能性,也请他们给小龄家长一些建议。 我们聊到了—— * 为什么要以手工为核心: 孩子通过织地毯、珐琅等手工活动建立生活秩序(例:重度自闭症男孩沉浸织地毯数小时)。 目标:① 情绪稳定 ② 时间结构化 ③ 创造价值感(作品售出强化自我认知)。 * "小世界"构建逻辑: 大龄孩子难以完全融入社会 → 机构提供安全社交环境,体验基础人际关系(如小团体、异性互动)。 避免长期居家导致的退化(研究:长期居家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2. 一些超越我们之前想象的颠覆性认知 * "社会规则>社会融入" 首要目标非彻底融入,而是遵守规则避免排斥(例:坐公交车先学不大吵大闹,而非查路线)。 务实逻辑:能力有限时,先"生存"再拓展边界。 * "高功能≠更好带": 高功能孩子可能提出哲学性困扰(如"生活无意义"),情绪对抗更剧烈;低功能孩子反而可能更平稳。 * "找到孩子的说明书"(家长心态): 接纳孩子特质后,NT孩子"交换也不换"(杜老师);"以孩子为骄傲"(田惠平老师的理念)。 3. 大龄出路观察 * 四条路径: 职业教育:通过手工技能进入职高(例:机构孩子凭精湛手艺征服工美老师)。 支持性就业:企业提供包容岗位(酒店、咖啡馆)。 自主创业:家长创建手工坊、咖啡馆、洗车房等小生态。 居家照料:需培养自理能力+打发时间的技能。 * 核心挑战: 路径依赖"长期主义"(技能培养需数年); 义务教育结束后教育断层问题突出,大龄机构难做,家庭付费意愿低,人力成本高。 4. 大龄家长+老师给小龄家长的建议 大龄家长群体作为"拓荒者"的经验 * 初代家长的困境与突破: 90年代资源匮乏(全国仅贾美香等少数医生),被迫"摸着石头过河"; 干预手段原始化(如针灸,扎针代表"希望象征",各种“干预大坑”,家长经济损失大,孩子受了没有必要的苦)。 * 幸存者生态观察: 成功过渡的大龄家庭普遍"隐匿化",不愿在自闭症家长圈发声(杜老师接触的37岁乐队成员、38岁漫展爱好者); 对策:从医疗干预转向终身教育 * 代际冲突: 大龄家长建议常被小龄家长拒绝("我的孩子不同""我要治愈"); 杜老师直言:"该交的智商税还得交,有些坑必须自己趟"。 * 教育本质: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本质相同":目标均为提升社会适应力,差异仅在方法调整。 终身教育观:反对割裂"小龄干预/大龄生活",教育需贯穿一生。 * 三大实践原则: 生活化干预:在买菜、家务中教认知,避免脱离场景的桌面训练。 隐形辅助:帮孩子却不让其察觉(例:调整物品位置助其成功),避免依赖。 前瞻性规则:从小建立行为边界(如异性社交距离),青春期才不易失控。 * 家长心态: 放弃"治愈"执念,转向"与问题共存"; 警惕"短期主义",接受能力提升的缓慢(例:切菜需教上百遍)。 一些观点: * "生活就是要不停建构秩序,而非治愈缺陷。" * "压力源于能力不足——能力提升,压力自减。" * "每一根针灸针都代表一个希望,既温柔又荒谬。"(初代家长反思干预史) * "人本身就是艺术品,不是工业品。"(反对"次品"思维) 提到的人物和概念: * 人物提及:郭延庆(以终为始)、甄岳来(生活化教育)、田惠平(以孩子为傲)。 * 概念:有限社区包容、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心流理论(手工沉浸感)。
「大理边角料」作为播客的番外节目,是我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整理的大理旅行推荐。 这集内容关于「市集」,我从游客角度聊了聊去逛这些市集的感受,也从摊主角度分享了报名流程和主办方组织情况。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反馈和建议👏🏻 02:02 床单厂市集:小红书🍠@云上床单厂 02:59 素方舟市集:小红书🍠@素方舟未来空间 04:20 世外融合部落意识集:小红书🍠@世外融合部落 05:40 其野市集:小红书🍠@其野市集 08:10 今年并不太活跃的@柴米多大理和@那山那海 09:10 传统市集 * 三月街 * 银桥街/湾桥街 * 凤羽街 12:45 推荐@液态市集|Floating Market 的纪录片《走,赶gai去》 13:25 8月其他主题活动,也有相关市集 * 大理首届唱片艺术市集 * 国际风筝节 15:41 小路书屋会去素方舟摆摊,期待偶遇~ 16:11 入秋关注天气变化,安全出行哦~ 🎵 本集BGM:Naja Naja - New Toy
我不知道Ronald是否真的喜欢和我一起做这些播客。 目前为止他还没说过不喜欢。对我来说,和朋友每隔一小会儿就能提前约着好好长聊一次,这样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我们坐下来,按下“录音”,用一个半小时聊点绝毫无意义的事。既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取决于你问谁)漫长的精神折磨。 通常情况下,我会把我们的对话剪出一种叙事脉络。有力的开场,戏剧化的中段,温暖收尾。 但这次我想保留一些对话的自然感。 而在这些漫无目的的闲聊中,我觉得我们还是抵达了某种东西。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我们为什么喜欢假装文艺,在晚上的上海街头闲逛。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这样的闲谈总让我觉得自己离这个世界更近了一点,离朋友更近了一点,甚至离“爱”这个概念本身更近了一点。 当然还有更多更多是那些没想明白更讲不清楚的。不过没关系。去散步吧。等录完播客 我们。 收听愉快! 本期的chapter们 00:00 我回来了!!你可能没想我,但我想你了 03:10 谈论爱情,虽然从来·没经历过她 09:56 十八岁生日只是一天,但耳洞会一直留着 15:09 好电影,烂电影,以及我们为什么还这么爱看 22:33 可能是压力,所以失眠 46:09 散步是少数不需要目的地的事情 41:58 就算跟着导航,到不了那里,也总会会到别的地方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