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为何口碑翻车?明星拼好饭、尴尬喊口号,雷佳音才是真大男主?

癫了吗?癫了

let's 审判《酱园弄》! 《酱园弄》从万众瞩目的史诗级大饼,到150分钟版本戛纳展映,到拆成上下部国内上映,口碑翻车被嘲讽“酱园大业”,陈可辛令人失望的同时,社交媒体讨论的重点也早已失焦,本应该关注的剧情和女主命运无人在意,85花的battle热火朝天,这一切不得不说,是陈导码起全明星阵容的福报。 上半部没结局,下半部没期待,观众看了个寂寞,甚至失去了讨论的欲望。 那么,我们回到这部电影的起点,进入这部电影的剧情,来聊聊它槽点多少,为何失控?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一起聊聊~ —— 时间轴 01:10 《酱园弄》项目背景与改编争议 08:12 戛纳首映风波 12:04 陈思诚式宣发 16:10 尬出天际的法庭演讲 24:03 雷佳音才是真·大男主 28:45 历史背景与离谱改编 39:57 离谱情节TOP3:野猪搏斗、庭辩演讲、监狱追杀 55:48 选角适配度争议:内娱还有谁更合适? —— 本期STAFF 策划:小淡/小王 剪辑:子华 —— 最后,放个咱们播客的视频版地址: 如学研究11: 宫斗剧里搞精神双洁,戳到了谁的爽点? 如学研究10: 不是卫嬿婉需要如懿,而是如懿需要卫嬿婉 如学研究8: 雌竞双标之外,正常的女性友谊应该怎么写? 希望大家听的开心,多多留言💗

70分钟
99+
1个月前

EP 76|一集踩雷全美城市:我们得罪了一整个美国地图 feat.中杯美事

Blue Moon 蓝月

这集是蓝月电台与中杯美事的首次跨台合作! 主持群 Tommy、John(蓝月)与 Lisa、思维(中杯美事) 四人一起聊聊他们在美国不同城市生活的实际感受 从芝加哥的极寒、纽约的过誉、南加州的魅力到亚特兰大的文化冲突 讨论涵盖气候、饮食、治安、房价、文化歧视与城市气质 也不小心得罪了全美的城市居民 希望大家在留言里为自己的城市说点好话 下一期我们会聊聊东西海岸的文化差异 包含刻板印象、生活方式、华人群体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 时间轴 00:00:17|蓝月电台 x 中杯美事首次串台合作 00:05:15|Lisa:从南加州到芝加哥的居住观察 冬天有多冷?像黑龙江? 00:09:24|John:来自夏洛茨维尔的大学城日常 生活在美国历史的根源 00:12:00|纽约是不是被高估了?性价比低+生活压力大+治安差? 00:18:50|芝加哥 underrated? 00:21:11|Tommy 推北维吉尼亚:治安、气候、学区全都上线 00:23:40|Lisa不爱旧金山:文化不对味+「大包」文化压力山大 是只有亚裔在卷? 00:29:34|思维的挚爱城市:圣巴巴拉=美国厦门大学? 建筑美又适合养老 00:33:31|思维遭遇第一次种族歧视攻击在亚特兰大 00:36:32|为南部平反一下 新奥尔良的味道与音乐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42分钟
99+
1个月前

你的痛不是小题大做:看见并疗愈原生家庭的隐形创伤

果壳时间

“原生家庭”这个词,我们或许听过很多次,它像一个沉重又无法回避的标签。它塑造了我们最初的认知,也可能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难以言说的伤口,悄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亲密关系、自我价值,甚至是与整个世界互动的方式。 这期关于“原生家庭”的 播客,我们邀请了两位温暖又专业的心理学嘉宾——郭喜爱老师和陈宇峰老师,一起聊聊: * “原生家庭”到底是什么?它不只是爸爸妈妈,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为什么自己会是现在的样子?为什么某些情绪和行为模式,总在不经意间重复上演? * 面对过去的伤痛,我们是该“追根溯源”还是“活在当下”? * 价值感创伤、归属感创伤、优先级创伤……这些听起来专业的“创伤类型”,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的微小情绪里。 * 如果伤痛已然存在,我们该如何一步步地看见它、接纳它,并最终疗愈自己,带着力量走向未来? 🌰本期人物🌰 嘉宾, 郭喜爱,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3年心理学学习与探索经验,致力于心理科普和探索如何幸福生活。 嘉宾,陈宇峰,心理学研究生,曾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和心理学专业内容研发的工作,目前是一名正在接受培训的新手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取向)。 主播,游识猷,果壳主笔。 🌰时间轴🌰 02:42 “原生家庭”不只是父母,而是一个包含角色(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互动模式的“家庭系统”。 05:43 到底该不该“怪”原生家庭? 10:01 小时候我们的某些行为方式、某些性格、某些习惯是有用的。但是到了长大之后,我们依然沿用这种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11:14 任何时刻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 12:02 自爱是既要同情和善待自己,也要为自己承担责任,两者缺一不可。 13:09 我的优先级创伤,可以追溯到小时候看电视与过生日。 17:55 我的优先级创伤,来自那个被忽略的“中间的孩子”。 23:18 创伤没有大小之分,你的主观感受最重要。不鼻拿自己的“断指之痛”和别人的“断腿之痛”比较,痛就是痛。 29:39 为什么我会需要伴侣一直一直来哄我? 38:03 价值感创伤, 常常表现为“讨好型人格”或“过度追求完美”,总觉得“我不够好,不配得”。 48:16 “无条件的爱”如果太难实现,也许可以换成“积极关注”——我愿意去看到你比较好的一面,我愿意接受你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完整的人。 51:36 归属感创伤, 总害怕被群体排斥,或总感觉“那个家不是我能放松的地方”,缺乏“我属于这里”的根基感和归属感。 56:33 信任感与安全感创伤, 难以信任他人,或需要通过控制来获得安全感。 57:07 东方家庭的创伤更倾向于“控制”与“价值感”问题,而西方家庭则更可能出现“忽视”与“疏离”。 01:01:13 怎么区分父母的正常管教,和过分的控制? 01:06:54 疗愈四部曲: 命名创伤 → 被见证(书写或倾诉) → 哀伤(重新体验情绪) → 转向未来(找到前进的方向)。 01:11:17 寻求支持系统—— 寻找专业咨询师、可信赖的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微小善意,都能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 01:17:07 如果家庭还在持续制造伤害,怎么办? 学习“自我分化”,在保持情感连接的同时,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尊重自己的主体性。断绝关系是最后的选择,但如果必要,也无需愧疚。 01:26:46 重视和发挥你的“主体性”,为自己建立灵活而健康的心理边界。 01:28:37 你永远拥有改变的力量,可以带着那个曾受伤的自己,走向更自洽、更幸福的未来。 🌰提到的东西🌰 [美]维安娜·法鲁恩,石孟磊译,《认识你的原生家庭》。 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反复受伤、焦虑、讨好?也许答案正指向那些尚未被我们看见的原生创伤。《认识你的原生家庭》剖析了五种常见的原生家庭创伤类型,结合真实案例与四步疗愈路径,帮助我们识别关系卡点,打破困境,重建边界、亲密感与自我认同。 本期嘉宾:郭喜爱,陈宇峰 主播:游识猷 后期: Yann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90分钟
23k+
1个月前

EP-68 对话 FTX 中国债权人:数亿美元债权或被没收,如何自救?

吴说不加密播客

本期播客中,FTX 中国区大额债权人 Will 详述了其在 FTX 事件中的个人经历,资产损失过程,以及 FTX 提出 “受限司法辖区” 动议对中国债权人的潜在影响。Will 指出,该动议可能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 49 个国家的债权人无法获得赔偿,其核心问题在于由 FTX 自行聘请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可能失公允,造成中国债权人权益被剥夺。Will 已联络律师并发起反对动议的行动,同时号召更多债权人写信给法官表达异议。访谈也涵盖了 Will 对 FTX 倒闭前后资产配置决策的复盘、维权行动的法律策略,以及动议背后的制度性不公。 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 时间线: 00:00 开场:FTX 宣布不赔付中国债权人引发关注 00:49 Will 自我介绍及竞选债权人委员会经历 02:35 FTX 动议可能危及中国债权人赔偿资格 03:13 Will 在币圈的职业经历及债权规模 04:24 大额资产为何集中转入 FTX 06:22 利用 FTX 功能进行链上套利的原因 07:42 过度信任 FTX 带来的代价 09:06 抄底与底仓转移策略导致资产被困 10:18 逃出生天的犹豫与遗憾 12:13 面对资产被冻结后的心理状态 13:43 是否卖出债权与心态转变 15:27 KYC 问题导致债权出售失败 16:53 FTX 还债时间轴及中国债权人被排除 19:26 “受限司法辖区” 动议的具体内容 21:49 动议的潜在不公与法律操控风险 23:16 反对动议的法律行动路径与操作流程 25:32 债权买家不受影响引发公平质疑 27:26 税务居民身份与赔偿资格的矛盾 30:00 债权价格与赔偿机制分析 31:31 债权人卖与不卖的选择分化 32:09 Will 质疑债权公司与 FTX 存在利益关联 33:11 稳定币支付是否合理的法律争议 36:04 外汇管制是否构成合法赔偿的障碍 38:38 海外账户和电汇路径的替代方案 39:58 动议法官审理时间及后续流程 40:19 时间紧迫促使债权人加紧行动

42分钟
99+
1个月前

329. 如何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生活?

Blow Your Mind (BYM S02)

成为母亲会让你失去自我,还是获得全新的人生视角?本期播客,峰哥与简里里分享生育对职业、内心和家庭的影响,从“自我疼痛感”消解到为他人而活的幸福感。更有关于择偶底线、幽默感的讨论,以及“为自己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00:00:00 - 00:05:00 - 生育带来自我拓展,不是失去自我 - 关注自我痛苦减少,生活重心转移 00:05:02 - 00:10:02 - 生育带来以他人需求为先的转变 - 善待小动物体现对弱小的善意与底线 - 幽默感代表自我不膨胀、相处更轻松 00:10:03 - 00:15:03 - 幽默感体现心理空间与高情商 - 稳定关系不等于无聊,反而带来满足 - 激情与稳定可共存,幸福源于日常小确幸 00:15:04 - 00:20:04 - 恋爱中的理想化与全然关注带来自我价值感 - 养育中父母的关注和爱塑造孩子安全感与自我认同 - 童年缺乏关注易导致成年后渴望被爱与辨别困难 00:20:07 - 00:25:07 - 养育孩子带来超越自我的幸福感 - 年轻时关注抽象自我,成熟后为他人生活即为自己生活 - “为自己而活”与集体主义的张力,生活本质是复杂平衡 00:25:08 - 00:30:08 - 生活无法百分百为自己,现实限制难以避免 - 投入少量时间做喜欢的事已属难得进步 - 刷手机是否算自我表达,引发对真实自我生活的反思 00:30:08 - 00:35:08 - 年轻人面对限制需主动规划与努力 - 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需要过程与付出 - 随着年龄增长,困惑自然减少 BYM email: bymclub(a)outlook(dot)com

32分钟
17k+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