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25 一切的发生不是随顺于我们的心意

炑星迹

这期播客我们聊起了搬到小岛之后的日常生活,从两个人变成了一家人,体验着真正海岛生活带来的失序和失控感,也透过这些练习看到自己心的反应和状态。家里总是收拾完了,因为装修或者修缮又乱糟糟的。刚修完一个地方的漏水,另一个地方就又漏了。水管漏水修好了,墙面因为大风大雨出现了渗水...... 刚来的时候,总感觉事情明明可以很快完成,却变得如此缓慢,好像这座小岛有自己的「时差」。 剪辑播客的时候,听到 Rio 说:“ 一切的发生不是随顺于我们的心意。” 再次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是啊,一切的发生不是随顺于我们的心意。 感恩缘分让我们相聚, 感恩发生和未发生的一切。 祝福大家 :) Cen 2025.07.06 — 时间戳: * 00:51 我们最近的行事历 * 04:44 头靠头的书柜 * 07:47 用不上的鞋架 * 09:40 海岛的黄梅雨季 * 12:20 狭小的空间和快乐的心 * 14:02 墙面渗水的排查 * 17:12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当下 * 18:21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精进 * 19:05 和物品的双向拥有和束缚 * 21:27 外境的变化和心境的变化 * 22:57 interbeing 的角度 * 23:58 迷失和预期带来的疲惫感 * 28:02 面对无常和失序感 * 31:26 幸福的品质 * 33:24 建构的定义和标准 * 25:17 一切的发生不是随顺于我们的心意 * 36:00 团体生活的镜面感 * 38:07 承担我们的选择和责任 * 39:36 修行不是为了扭转心的样子 * 40:46 感恩收听 * 41:02 感恩音乐:Sr. Trăng Từ Hiếu - It's Ok To Not Feel Ok * 感恩封面:头靠头的书柜 —— 🎤 推荐收听 * E224 脑落到心:亲近的是心而不是念头 * E220 真正珍贵的,是回到心 * E216 高品质的快乐 * E209 最好的心是平常心 炑星迹文章: * 《2025.02 Conscious Living · 是拉差》 * 《ANote I 一场关于觉知式阅读的对话》 * 《隆波帕默尊者的禅修之路》 * 《照见身心的实相》 * 《修行的外壳与本质》 * 《点一盏感恩的心灯》 炑星迹视频: * 《搬家的最后一天》 * 《在新家的日常》 * 《Interbeing · 清迈》 * 《微笑冥想 ∞ 与大地连接》 —— 🎉 我们的其他分享: * ANote 写作沉淀 * MuMents 生活片段 * MuFriends 炑友地图 * 参究自我 修行体悟 * 正念之声 启发时刻 * 觉性手作 自然疗愈 * 微信小店 手作支持 * Linktr:炑星迹 * 微信公众号:炑星迹(阶段沉淀)、炑星迹 Interbeing(日常分享) * 炑星迹/ 照片记录 (小红书),炑星迹/ 视频记录(B站) * 小网站:muxingji.cn (站点2) 感谢大家一路同行,祝愿大家天天平常。

45分钟
1k+
1个月前

EP11:闻香识世界,闻香识妖孽

妖孽来了

本期嘉宾Vivian是一位在香料行业深耕30年的从业者,目前是一家跨国公司创香中心的负责人。 Vivian是从她入行开始聊起的,怎么被选中做了评香师,评香师的训练与日常,创香中心都会干点啥。更有趣的是她受过多年训练之后去旅行时候的鲜活有趣的观察——伊朗酒店松针味床单、中东馥郁的乌木沉香、日内瓦机场碧浪洗衣粉的味道、桂林街头的橙花气息、美国浓重的肉桂香气……这些香味是流动的“嗅觉地图”。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偏爱清淡的花果香,但在茉莉、桂花、玫瑰、桃香、柚香的偏好居然是不同的;中东沉溺与馥郁的乌木沉香中,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往往“淡化”;美国人则钟情于“可食用”的香气,比如肉桂、香草;在拉丁区域,我们认为“刺激性的”味道反而是他们干净的象征……虽然连香味都全球化了,但跟着Vivian的鼻子,还是能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Vivian从业的30年里不仅香料行业发生了改变,中国人的用香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化产品的加香量中国30年间增长了大幅上涨,部分产品加香量已超越韩国,进入“泛香分化”时代;与此同时,香水正在从精致奢侈的艺术品转变为快消品,每年推出的产品数量暴涨3倍。中国人的用香习惯的改变也是巨大的,从清淡的花果香、到木质香调、东方香、暗黑系,从担心被关注到选择有个性的香水,拒绝“街香”。当问起去法国应该去哪儿找小众香水时,Vivian说,那你还不如在每年气味上海(Notes Shanghai)的时候去逛逛。现在中国小众香水店一点不比法国差,数量上还更多,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定位,各种各样的表达。 这期我们的问题问的五花八门,从龙涎香是个啥味、都用在哪儿到她个人偏爱的“经典香”,她老公和儿子都用什么香水;从怎么选自己喜欢的香水,到怎么尝试“玫瑰”、“古龙”等大类香水中的不同的香水。平时就爱旅游、爱看博物馆、美术馆的Vivian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香水与绘画的类比:她以西方绘画史中“圣母”这一母题为线索,把不同品牌的玫瑰香水和和不同画家笔下的圣母做类比——她认为祖玛珑的红玫瑰像拉斐尔笔下甜美的圣母,蒂普提克的玫瑰之水像安杰列柯的清新、白描手法的圣母,而阿蒂仙的小偷玫瑰中略带衰败的玫瑰香气更像卡拉瓦乔画中的圣母一样有着暗黑的背景。 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创香。Vivian讲了“客户给一首诗,她们创一支香”的故事,她虽然觉得头大, 我们还觉得挺浪漫。另外一个故事更让我们神往,她和朋友去日本濑户内旅行,回来她的朋友就调制了一款叫“转身”的香水纪念这一次旅行。我们追问了怎么从一个模糊的灵感出创制一款香水,然后借机提出,要创制“妖孽来了”香水。于是,这期播客最欢乐、最热烈的部分在结尾出现了,如何创制一款妖孽香呢?会有那么一天,你们不光会听到“妖孽来了”,还会闻到我们! 也欢迎听到节目的朋友参与创制,你觉得我们是哪种妖孽?该是啥味儿的? 时间轴 02:20 意外入行跨国公司做评香师 06:50 “我给你一首诗,你给我一支香”,让创香团队“头大”的浪漫客户;给世界各地的调香师划“禁飞区” 11:55 中国洗衣粉加香量30年暴增30倍 14:42 伊朗酒店里松针味的床单,日内瓦机场的碧浪洗衣粉味,桂林街头的橙花香气…… 18:19 中国不是柑橘类香精的原厂区? 20:40 馥郁的中东乌木沉香到中国味道为什么变淡了? 23:56 Hermes 出了 Osmanthus 桂花香型后,桂花在日本不是厕所香了?东亚中日韩偏爱香味的不同 28:42 热爱食物调香气的美国人,肉桂、香草是他们的心头好 30:35 香文化差异?“刺激性”洗衣粉=拉丁裔洁净信仰 32:35 泛香分化时代,中国加香量超越韩国 36:05 男香的入坑调——芳香水生调 37:47 冷知识:龙涎香是墨汁味?它居然是沐浴露里能常闻到的味道? 41:33 香水名画论:祖玛珑的红玫瑰像拉斐尔笔下圣母,蒂普提克(Diptyque)的玫瑰之水像安杰列柯《天使报喜》里的圣母,阿蒂仙的小偷玫瑰像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 50:57 香水数量暴涨3倍,奢侈品转变为快消品 52:36 Vivian私藏香水:爱马仕花园系的极简哲学 53:43 创香故事:狂野图片,狂野调香师和菜鸟评香师的内心独白:“我不想把自己涂成个动物园” 54:31 给“ 妖孽来了”定制一款香水! 另外,本期录制发生点问题,影响录音质量,深表歉意! 便于大家查询,列出节目中提到的香水: 爱马仕 云南丹桂 Hermes Yunnan Osmanthus 三宅一生 L’eau D’issey for Men 阿玛尼寄情水男士 Acqua di Gio for MEN 圣罗兰 鸦片 香奈儿5号 宝格丽 Bulgari白茶 香奈儿 可可小姐 蒂普提克(Diptyque)玫瑰之水 阿蒂仙 小偷玫瑰 4711古龙水 巴宝莉 Burberry London 爱马仕 Hermes 花园系列Jardin Sur le Nil、大地Terre

62分钟
99+
1个月前

晓声007|饶晓志×任素汐×程怡×王瑞璞:于无声处蓄江河,“无名之辈”自有“否极泰来”

晓声蛐蛐

十几年来,在不同的剧本中演绎不同的人生,也在同一段时光里相伴、见证成长; 一起琢磨过尝试不同角色,也陪着彼此做回自己。 从舞台之间到银幕之上,从舞台走入镜头又从镜头回望舞台, 把生活的褶皱铺成角色的底色,共同走过荒唐、倔强与热血, 也把十几年的默契化成一句眼神就能懂的对白。 创作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无名之辈”到“否极泰来”,这一切都是“意义非凡”的回忆。 - >时间轴 00:51 我们认识十七年了!金融街附近的咖啡厅,第一次见到20岁的“小任同学”。 03:03 当时还要自己去买被子? 03:45 我怎么认识你的啊!全“失忆”了? 04:45 戏剧在那时就很穷,现在依然很穷。 05:54 程怡:那些年我去哪儿了? 07:17 虽然是个山东人,但是是剧组里东北话最标准的人。 09:12 《蠢蛋》是如何诞生的? 09:39 舞台事故大回忆! 10:22 绝望的“假发事件”。 11:52 “小剧场女王”花落谁家?靠这个节目造谣是吗? 13:36 聊聊初印象吧! 13:39 饶晓志很帅,很有“性张力”! 14:35 任素汐:我觉得这个人虽然长得不像好人,但是应该不是坏人。 15:40 程怡:这应该是个***吧? 18:12 王瑞璞初入职场“大乌龙”。 18:52 任素汐:程怡是在我心中最美的女演员! 22:24 走过这些年,回过头看戏剧是什么感觉? 22:58 “安全距离”是剧场和影视最大的区别。 23:56 “求真”不以媒介的变化而变化。 24:45 观众是非常敏感的,能够完全捕捉演员表演的真实性。 25:22 程怡:在舞台上,表演的重心在肢体上,但小剧场的观演距离很近,其实和影视的表演尺度很接近。 26:18 浓烈的表演或许在大银幕上会有点“过”,但观众还是会被好的表演所打动。 27:10 很久没有回归剧场,生活境遇和业务层面的变化。 30:20 任素汐:我尽量保持艺术创作的求真。如果有一天不真了,我宁可就不要做了。 33:45 任素汐:“那个时候积累的自信能支撑我走很远。” 34:50 剧场人职业病:一打钟就紧张! 35:45 经验的成长在帮助表演中对人物的理解。 37:50 七年,从青涩、焦躁、探索,到运筹帷幄,但同时有些瞬间也不会再有。 39:22 作品是对人生阶段的总结与看法。 39:36 “无名之辈”的七年:经验、感悟,与对“无名之辈”的理解变化。 42:27 程怡:虽然现在在排练厅还是很焦虑,但是我享受那个痛苦的创作过程,需要不断地去试错、探表演的边界、底线。 43:55 任素汐:我在想人为什么要突破舒适圈啊? 45:05 饶晓志:我们要不要把自己放置在不那么安全的创作境遇里去尝试一下? 47:04 “等一下,十个亿的话,我还是可以演林黛玉的。” 48:17 演30到50场是最好的状态,需要去挖掘新鲜感。 49:24 《杏仁豆腐心》预告时间:正是好时候! 49:40 正好和毕赣聊到演员的冒险。 50:43 “选剧本,我还真是不看人设。” 53:05 “因为你一直有表达,这是我对你最大的信任。” 53:44 这么多年最爱的角色是哪个? 57:18 “演什么都一样”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评价。 57:55 饶晓志:“饶晓志的电影都有股舞台味儿”,那我别回避了,干脆成我标签得了。 58:50 三人如果再一起合作,想尝试什么样的题材? 60:44 对听众们的祝愿与建议~ 61:53 最后的最后,欢迎大家多多来剧场、多看戏剧!同时,别忘了走进影院看《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 >本期嘉宾 饶晓志(中国话剧、电影导演,晓年青剧团创始人,《无名之辈》系列电影导演) 任素汐(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电影《无名之辈:否极泰来》饰薛芳梅) 程怡(晓年青剧团艺术总监,电影《无名之辈:意义非凡》饰舒彤) 王瑞璞(晓年青剧团制作总监) - >本期相关 *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饶晓志导演电影作品,由章宇、任素汐、潘斌龙、马吟吟等主演,将于2025年7月5日上映。故事讲述了在曼谷街头大闹分手的“渣男”陈三金(章宇 饰)与“狠女”薛芳梅(任素汐 饰),意外卷入了一场犯罪集团的绑架活动。二人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人质中的“出头鸟”、绑匪的“眼中钉”,在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一系列极端选择之际,二人尽显“渣男”“狠女”本性。殊不知这场意外背后还暗藏着更大危机,极端情境下的二人将何去何从?异国人群中的无名之辈们又将如何反抗命运? * 《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由饶晓志导演,陈建斌、刘德华、王俊凯、杨超越、卢靖姗、程怡、陈明昊、金士杰、屈楚萧等主演。将于2025年12月31日上映。 Made in Yiwu, go global.(义乌制造,走向世界。)一笔无法兑现的货款,让义乌小老板的工厂摇摇欲坠;一根不应出现的断指,让华人黑帮被当地警察盯上;一次讨债无果的轻生,让债主身陷精心策划的绑架漩涡。他们的故事有着怎样的联系,各自又将如何化险为夷? * 《无名之辈》:饶晓志导演电影作品,由陈建斌、任素汐、潘斌龙、章宇等主演,于2018年11月16日上映。故事讲述了来自乡村的笨贼眼镜(章宇 饰)和大头(潘斌龙饰)抢了一家手机店,慌乱之中逃进坐着轮椅的单身女子嘉旗(任素汐 饰)的家中。嘉旗早已失去活着的欲望,她强横地要求俩笨贼杀死自己。另一边,某楼盘老板资金链断裂跑路,留下保安马先勇(陈建斌 饰)与讨债者周旋。漫长的一天,所有与之相关的老老少少都在纠结煎熬。他们是渺小的无名之辈,却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命运的重压…… * 《女人,女人》:由饶晓志导演、刘婧编剧、程怡、郝蕊、纪阳木、黄鹂婉、饶洁湘、杨洋主演的话剧。于2008年首演。故事讲述了城市动物园里的一只大象失踪了,全城的人都在谈论它,因为人们奇怪,为什么大象可以走丢,而我们却始终无法离开……该剧讨论友谊、女性社会地位等话题。 我们谈论的是大象,我们思考的是女人! 我们并不想为了女人与男人斗争,我们只是在与这样的一种制度抗衡! 我们谈论的是女人,我们思考的是男人! 我们并不想为了男人给女人献计,我们只是在与这样的一种族群较量! 我们谈论的是男人,我们思考的是社会! 我们并不想为了女人与社会较劲,我们只是在与这样的一种现实赛跑! 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我们思考的是大象! 我们并不想为了大象与人类绝交,我们只是在这样的一种心结里纠缠不清! * 《我不是李白》:由黄凯执导,李梁、程怡、孙博、郑磊等主演的话剧,于2007年5月12日在北京朝阳文化馆首演。该剧讲述了精神病院突然来了个自称是“李白”的病人,可是刚来两天就吵着要走,并宣称自己并非精神病。可随着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他又主动留在了精神病院的故事。 * 《如果,我不是我》:一部由周申、刘露联合执导的音乐浪漫喜剧,孙博、赵晓璐、郑磊、孔令美、刘露、任素汐、陈星等演员曾主演过该作品。2008年7月由盟邦戏剧与斯立戏剧联合制作并首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11年获文化部首届优秀小剧场剧目奖。该剧围绕青年孙同陷入友情与爱情的两难抉择展开:他协助好友多多隐瞒婚外恋情,却意外爱上其初恋莫默。当多多的欺骗被揭穿后,孙同与莫默萌生感情,但因工作危机被迫接受多多提出的挽回旧情要求。 《东北往事》:根据孔二狗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由饶晓志执导,2014年在沈阳首演。主要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巨变的大背景下,在东北的一段惊心动魄的青春往事,刻画了赵红兵、张岳、小北京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中国男人的血性进行新解读。 * 《蠢蛋》:由饶晓志导演,任素汐、王戈、董博主演的话剧。于2015年4月1日首演。故事讲述了在娱乐致死的未来,皇家合众国举行了一场大型电视真人秀,他们将在这场举国关注的“秀”中选出最蠢的“蠢蛋”。经过几轮角逐,最终,一位高位截瘫的姑娘,一个浪迹天涯的背包客,一部法案的制定者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究竟谁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摘得“蠢蛋”之冠?而事实上,谁才是真正的“蠢蛋”…… * 《将爱情进行到底》:由饶晓志执导,刘婧、饶晓志编剧,程怡、刘陆、杨亚星、范翔、邓飞、钮宝平等主演的话剧,于2009年首演。纪念十年前的经典青春剧,展现十年社会变革后的都市人情感现状,剧情轻松娱乐带有调侃味道,还带一点黑色幽默,却给人继续爱的勇气。 * 《生日快乐》:邵斯凡导演的戏剧作品,于2021年首演。故事讲述了三个姐妹,七个朋友,因为一场家庭意外而重新相聚在一起。在这段不得不“同在屋檐下”的相处中,每个人从彼此的关系中获得了对生活以及生命不同的感悟。《生日快乐》借鉴了契诃夫《三姐妹》的戏剧架构,通过截取三姐妹家庭聚会片段来展现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变化。由张铭益、程怡、尹雨航、吴紫彤、李嘉龙、耿梦谣、宁则然主演。 * 本期片尾曲:舞台剧《蠢蛋》-主题歌《蠢蛋》 - >关于我们 「晓声蛐蛐」是一档由饶晓志导演创立的晓年青剧团所打造的播客节目。舞台前后,片场内外,生活满是戏剧。轻松交谈,让灵魂碰撞,在电波中相遇。如果你也有好奇,一起「晓声蛐蛐」吧! >如何找到我们 微信搜索XNQ2107(备注“晓声蛐蛐”)即可加入我们的听友群,随时和我们分享你的感受和期待。 「晓年青剧团」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晓年青剧团 「晓声蛐蛐」小红书:@晓声蛐蛐播客 >本期主创团队 出品·制作|晓年青剧团 出品人|黄晋琨 制作人|王瑞璞、孙清妍 策划|王瑞璞、孙清妍、陈雨诗 视觉设计|米嘉泽 文字撰稿|韩昕明、孟浩阳 - 视频监制|陈雨诗、翟颖欣 音频剪辑制作|孙清妍 视频剪辑制作|小河 宣传视频制作|翟颖欣 掌机及录音|陈雨诗、张金萌、田雨霖、李绍美、韩昕明 剧照师|米嘉泽 现场监督|黄晋琨 - 宣传总监|丁小真 宣传统筹|韩昕明 动画设计|米嘉泽 宣传执行|孟浩阳、邢芸 宣传实习|肖潇 - 录制时间:2025年6月24日

64分钟
1k+
1个月前

56|“不评判,敬随机”—给所有处在人生分岔路的人

毕不了业

遇到一个人,生命全改变 ,原来不是故事才有的情节。欢迎你!毕不了业56期的听众👏 空气中的两个粒子在相遇时,测量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瞬间决定另一颗粒子的状态。这种关联本身没有办法被预判,它的出现是偶发的,这就是量子纠缠。 在生命中随机碰到一些人,经历了一些非常偶然的时刻,却对我们的人生甚至命运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期我们继续来探讨人怎样应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随机。 人的命运究竟是由我还是“由天”的? *费斯汀格效应: 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臣服实验》迈克.A.辛格: 个人好恶并不会引导我的生命。通过放弃那些强大力量对我的控制,让一个更强大的力量来指引我生命,那就是生命本身。一切都是自然展开,而你只是顺势而为 一开始我们认为是“因为你,所以我”,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儿,我变成了现在的自己。因此我们要敬随机性,因为【随机】是宇宙的底层规则;但到最后我们会发现,不是“因为你,所以我”,而是万事万物都有我:你怎么对待TA,你的潜意识抱有什么希望,遇到的人和事是随机的,但人冥冥中想要去成为的本我是不随机的,由你自己决定。 🎙️主播小红书:@懒羊羊伊 @宏宏跑步去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06:02 一时兴起学报了钢琴课 埋下的乐队主唱种子 07:52 在那之前,从没如此坚定想去大城市看看 12:51 被霸凌没有改变我,但因为被霸凌遇见的这个人改变了我 17:02 相比亲密朋友,随机遇到的陌生人更有可能主导你的命运 20:14 职场骚扰我的老登,谢谢你让我有了新伴侣,换了新工作 24:10 Dream Offer竟是打德扑打来的? 27:36 如果伤害的人我不恨,释放善意的人是不是也应该不感谢 30:40 人生主导权之争:自己掌控还是顺应臣服 32:12 量子纠缠: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概率 而非逻辑 39:06《臣服实验》:顺应自我生命之流的讨论 54:18 臣服与“逆来顺受”“躺平消极”最本质的曲区别 57:09 大大提高人生效率的心法:怎样可以不内耗、不纠结? 01:02:50 费斯汀格效应:潜意识的决定才是影响人生的密码 01:05:08 不是因为你所以我,而是万事万物都有我 01:11:05 人一定需要经历过苦难与逆境,才能开悟 01:19:20 允许自己一直活在过程里

84分钟
7k+
1个月前

[EP37] MiyagiLabs | MIT毕业的YC团队,如何打造“教育界的Shopify”?

教育AI智造者

你是否想象过:在看 YouTube 学习视频时,AI 能在恰到好处的时间暂停视频、提出关键问题、引导思考,甚至像私人导师一样为你生成个性化练习和提示?这不是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在本期《教育AI智造者》中,我邀请到两位从 MIT 毕业、刚从 Y Combinator 毕业的创业者——Tyrone Davis 和 Guang Sui,他们是 Miyagi Labs 的联合创始人。Miyagi 的愿景是:让每一位内容创作者都能像教师一样,用 AI 将 YouTube 等平台上的视频转化为完整、可交互的课程。 在对话中,我们聊到: * 为什么他们从华尔街辞职,转而投身教育科技; * 他们如何将自己作为学习者和助教的经验转化为产品逻辑; * Miyagi 如何解决“视频被动观看”与“高效深度学习”之间的断层; * 他们如何看待 ChatGPT、Cursor、Notion 等产品的体验设计,及其对教育工具的启发; * AI 如何重构教育的可达性、个性化与动机问题; * 创业的艰难与兴奋,从产品构建到商业拓展的“十项全能”日常。 如果你是教育科技的创业者、产品经理、研究者或内容创作者,这期内容将为你带来极大的启发。欢迎收听并留言交流! 🗂内容大纲 创始人背景与学习经验 * 两位创始人都来自MIT,后进入华尔街,最终回归教育初心 * 深刻理解“自学者”的需求,催生Miyagi Labs 的核心理念 视频学习的痛点与AI的介入 * 传统视频学习:被动、难以练习、无法提问 * AI介入后:视频中嵌入互动题目、练习与个性化提示 * 从“看懂视频”变为“真正掌握知识” 教学逻辑如何转化为产品逻辑 * Tyrone的重复练习法启发“多轮题目生成”机制 * Guan强调一对一引导体验,设计AI提示时以“老师的思维”进行模拟 * 将“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的经验输入AI中 学习科学理论在产品中的落地 * 参考布鲁姆“两西格玛问题”:AI模仿个性化一对一教学 * 引入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机制提升记忆效果 * 整合课程进度追踪、反馈机制、结构化切片(chunking) 品牌命名与“教育Shopify”的定位 * “Miyagi”致敬电影中导师角色,强调教学引导 * 目标是赋能创作者,把零散视频内容转化为系统课程 * 创作者无需技术门槛即可上线互动课程,扩展影响力与变现能力 如何处理内容推荐与组织结构 * 支持创作者的课程结构(如3Blue1Brown) * 也支持跨视频、跨频道整合学习路径 * 增加“补充链接”机制:帮助学生换角度理解难点 技术实现策略分享 * 基于视频字幕进行切块处理(chunking)+问题生成 * 每道题精准映射到视频片段,方便回看 * 整个课程构建过程涉及数百到千次LLM调用 * 正在研发图像内容与PDF处理的能力 用户体验设计的关键:上下文交互 * 核心优势:上下文无缝指向(如Cursor) * Lexi AI 导师可直接接收选中视频内容并回应问题 * 降低用户切换成本,提高注意力集中度 激励机制与学习动机支持 * 面向高动机学习者,也关注企业培训和终身学习者 * 设计微激励机制:任务打卡、徽章、每日提醒 * “提升学习成效”而非“改变动机”——主打可感知成效的增量 Miyagi 团队的日常运营与多工切换 * 两人团队,兼顾产品、开发、商务、创作者对接等多项任务 * 靠轮转机制保持节奏:编码累了就转去做用户访谈 * 创业的“十项全能”节奏 以用户为导向的优先级排序策略 * 不追热点,优先响应真实需求 * 典型语录:“有四个用户提出一个功能,我们就做” 创业初期的“不规模化”努力 * 每封邮件亲自回复,50+用户1v1访谈 * 实地调研象棋俱乐部、发传单了解大学学习场景 * 构建产品直觉的“慢工” 是否扩展到中文市场与多平台 * 目前以YouTube为主,但已测试小红书,计划对接B站 * 邀请华语创作者共建内容生态,覆盖全球华人学习群体 对AI教育未来的想象与责任 * 在发展中地区,AI能提供顶级教学资源、翻译能力、低成本高质量内容 * 教师不一定是教授,只要“真的懂”就能教 * Miyagi希望承担“教育平权”的一部分责任 给教育创业者的建议 * 不要从功能开始,而是从“教学目标”与“学习理论”出发 * 找到真实的学习需求和被低估的细分市场 * 不一定做学术,也能做语言、技能、兴趣等领域 * 享受打磨过程,把产品做好,让学习者“真的学到” 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7",即可获得。 ---------------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 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 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 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yiyizihere);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 --------------------相关词介绍------------------- 教育版 Shopify Miyagi Labs 称自己为“教育版的 Shopify”,不是一句营销口号,而是明确的产品定位:就像 Shopify 降低了开店门槛,让人人都能当店主,Miyagi 也希望赋能每一位视频创作者(无论是否是老师)都能构建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它的目标是把“教学设计”这件事,变成像拖拽搭建电商网站一样简单。 布鲁姆两西格玛问题(Bloom’s Two Sigma Problem) 这个经典研究指出:接受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学生,表现可以比普通课堂学生提升两个标准差(即打败98%同龄人)。这正是 Miyagi 的AI设计蓝本——用AI模拟老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把个性化教学效果带给所有学生。 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 这是记忆心理学中最有效的技巧之一。通过不断递增时间间隔来复习旧知识,可以显著提升记忆效率。Miyagi 在课程中嵌入了记忆卡片和刷新机制,帮助用户在正确的时间复习,打破“看过就忘”的学习陷阱。 Chunking(切块)与上下文指向 在处理超长视频或讲座时,最难的是“从哪学起”。Miyagi 通过将视频切成逻辑片段(chunking),并对每段生成练习题,让学生能“跳着学”“跟着练”,真正打通了内容结构与练习路径。而 Lexi AI 导师则能识别你“正在看哪段”,为你提供上下文贴合的反馈。 Lexi AI 导师的独特体验 与一般的 ChatGPT 机器人不同,Lexi 可以和视频内容、练习题高度结合。当你在某段内容卡住,只需标记那一段,Lexi 就能读取其上下文,精准回应。这种“无缝交互”的体验,参考了代码工具 Cursor 的设计哲学:让你不必跳出页面、不用复制粘贴,专注于当下的学习问题。 微激励机制(Micro-Incentives) Miyagi 采用 Duolingo 式的策略:让学习变得有成就感。有每日学习提醒、任务完成反馈(比如绿色勾勾、积分)、课程目标设定等。这些不是游戏化的“糖果”,而是推动用户产生正向学习循环的心理设计。 做无法规模化的事(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Miyagi 在早期与每位创作者、用户深聊,发传单、观察象棋俱乐部的学习过程。虽然这些方式无法规模化,但它们建立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直觉——这是所有AI产品早期不可替代的经验积累。 学习动机与“成效差值”视角 Miyagi 并不奢望改变每个人的内在动机,而是关注这样一件事:在他们的平台上,用户是否比在别的平台“学得更好”?只要提升这一差值,就是成功。他们认为,只要体验更贴合、反馈更即时、结构更清晰,学习动机会被自然激发。

49分钟
99+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