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在我们的听友群里,达音科的CD机自从第一次亮相之后,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产品,从第一次公布到期间的各种展会多次的试听机会,都让我们成为了非常关注这台机器并且愿意购买的人群。终于在不久前发布了,但因为我们不断的吹和夸奖,并且也因为机器本身的产能不足。这导致最终我们几个人都只能加入抢购、花钱买的行列中,作为一群资深媒(白)体(嫖)人(怪),这绝对是一次策略的失误! 不过至少我们四个还真都抢到了……不过本期节目郑老师有事,所以这期节目的嘉宾就是雪原、黄老师还有参与了这台机器设计的白河老师了。顺便在节目里我们根据实际的使用体验又进行了类似直播时的第二次问答环节,不过这次提问的都是真的用户了…… 另外,上次录节目之后两位嘉宾都感慨“录节目太花钱了”,其中一位就是黄老师,因为在上次录完唱片节目之后,他买了一台PS5Pro……所以我们也顺便聊了聊他对于这台游戏机的感受,毕竟他之前被我们忽悠买过Switch,但很快就退坑了,这已经是第二次进游戏的坑了……
在本次访谈中,Sign 联合创始人闫欣回顾了从矿工、炒币玩家、加密 VC 到 Web3 创业者的完整转型路径,揭示了 Crypto 行业从 POW 到 ICO、再到 VC 主导的多轮范式变化。他强调自己选择在 2021 年牛市中逆势押注 Web3 应用赛道,尽管初期融资困难,但最终凭借明确方向与持续推进拿下红杉三地联合投资。 闫欣提出币与社区是强绑定关系,Token 的意义在于建立参与者共识与治理权,而非单纯融资工具。他主张“先社区后产品”的构建逻辑,批评空投文化短期导向,并分享 Sign 如何通过文化符号、机制设计与应用工具打造可持续的社区参与机制。 他表示:我还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币和社区是一对绑定关系。币是 currency,而 currency 必须和社区配对存在。如果你没有社区,就没有币的价值;如果有币但没有社区,这个币也注定归零。币本身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它的价值来自于它在社区中的流通和共识。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 VC 在推所谓的 “纯 Utility Token 理论”,意思是说只要有产品和用户,就可以支撑一个币。但我认为这完全是空谈。你实际去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币的成功是靠 Utility 支撑起来的,几乎全是靠社区的情绪、热度、认同推动的。它的使用价值,能占 1% 就不错了。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 时间线: 00:00 加密入圈初体验:从实验室挖矿开始 01:15 POW 矿工思维转向早期 DeFi 投机 03:20 行业演进:从 ICO 到 VC 模式的变迁 04:47 成为加密 VC:Solana 等公链的低估值时代 05:47 火币工作经历与牛市创业的契机 07:10 逆风融资:冷门赛道坚持换来红杉青睐 10:17 融资泡沫与红杉三地 FOMO 效应 10:58 为什么发币:构建共识网络而非单纯融资 13:02 产品与资产的区别:创业路径二元论 14:16 币价来自社区,不是 “产品价值” 驱动 16:12 美元是最大的 “币圈社区”:currency 与 community 的强绑定 17:21 发币顺序之辩:先社区还是先产品? 18:36 构建社区的关键:文化共鸣与同频连接 20:08 从社区中自然生长出的活动与文化符号 21:35 如何看空投文化:空投是入口,不是目的 22:39 空投猎人与机制设计:TGE 后的持续激励更关键 25:18 破圈、拓土与非主流用户扩张 27:33 弱市场中的项目争议:情绪价值与边缘人群策略 29:15 社区定位差异:Sign 不走下沉路线 30:34 Web3 普惠金融构想:资产与服务全球化 31:52 为什么社区是未来的核心载体
本期月亮歌单听歌为辅, 讲(Echo自己的)故事为主。如有巧合, 纯属你走错了宇宙。 List: 1. King Harvest - Dancing In The Moonlight 2. Philip Weberndoerfer - Low Gravity 3. Bram de Looze - Magnetic Boundaries 4. E.S.T. - From Gagarin's Point of View 5. Way Out West - Is The Moon Really That Far Away? 6. 张浅潜 - 继续漫游
/Summary 和肥胖斗争了10年,花了几十万,居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瘦下来了呢! 这期播客聊聊减肥那些事儿,两个月瘦了快四十斤的秘诀是什么?减肥没有捷径但有科学方法。咱们不谈运动,不聊网红餐,只说你真正需要知道的营养知识和代谢原理。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有人喝凉水都长肉?到底什么是基础代谢?怎样才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别再被网上的健身博主忽悠了!听我一一道来,让你重新认识减肥这件事儿! /Show Note 02:50 和肥胖斗争了10年 05:57 宏观营养三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07:25 蛋白质的作用 08:00 代谢三要素: 什么?甲状腺、胰岛素、肾上腺素 12:43 人为加速代谢的方法 17:07 热量赤字规则 19:51 脂肪的作用 20:40 瘦素的重要性 22:55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23:26 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形成 27:04 粗粮对标精致碳水 30:19 什么是晕碳 31:08 微量营养三要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32:28 肥胖症的形成 34:18 我试过的饮食控制减肥法:计算大卡、生酮、断食、代餐 37:22 我试过的运动干预减肥法:强锻炼、力量训练、八段锦 40:43 我试过的医疗减肥法:GLP-1、切胃、针灸 42:19 GLP-1的原理和适用性 46:07 我试过的医美减肥法:冷溶、热熔、电刺激、 注射、吸脂 53:23 我试过的行为心理减肥法:正念、CBT 54:55 我是怎么瘦下来的 01:06:23 肥胖会引起的健康问题 01:09:36 亲身经历肥胖鄙视链造成的惨剧 01:13:55 我们长大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才能好好照顾家人 /Staff 主播 | 燃烧吧罗叔 制作 | 燃烧吧罗叔 文案 | 燃烧吧罗叔 后期 | FirePod莎莎 日程 | 腿哥 /BGM List Runing Feat 罗叔 /Contact 新浪微博:@燃烧吧罗叔 抖音:燃烧吧罗叔 公众号:头号玩家toGo 合作微信: luoyoucai
拍一部剧可以给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带来改变,《混沌少年时》做到了。 许多人被“每集都是一镜到底”的噱头所吸引,但议题设置才是它最大亮点—— 这也是让它得以在英国所有中学播放的重要原因。 加上精妙的叙事逻辑和演员的天才级表演,《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和《道格拉斯被取消了》一样,让剧迷们感受到了英剧的强大。 这又是一部建议你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直接去看的剧,只有4集,看完再听本期节目。 * 《黑镜》第七季即将回归,如果你在上海,欢迎4月13日(周日)来参加我们的刷剧马拉松+映后播客录制,这是和在小屏幕上观看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最近过于高产,如果想支持我们的创作】 * 尝试与我们合作的品牌「有乐岛」: 点击进入有乐岛天猫旗舰店,领取英美剧漫游指南听友专属7.9折优惠券,全店所有商品都可以使用。 * 购买我们的周边:afdian.com · 全新听众群:公众号后台回复killingTV - 话题成员 - 陆小鸟,又又 ,衣柜 - 时间戳 - 00:19 幸福的4月,两部“年度最佳”回归 02:28 《混沌少年时》与道格拉斯的“神秘一致” 03:52 演员与噱头:每集都是一镜到底,绝不只是炫技 06:30 整体观感:又是一部建议“一无所知”直接看的剧 07:37 四集概述看叙事:“狡猾”的一镜到底,背后是无数次的排练 11:33 第一集:抓小孩 节目里提的那部电影叫《达尔瓦》 13:52 第二集:探校园 18:38 第三集:Do you like me? 26:58 “incel”的起源:最初是性别中立的,并非攻击用语 35:19 女咨询师的突然撤离:孩子为什么坚信……? 41:57 第四集:逛超市 46:19 外延:讨论完,大家都沉默了 *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与有乐岛合作: Yololand有乐岛是一个以超级食材为核心的健康食品品牌。“我们用食物链接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发现食物的乐趣健康的乐趣,与自然共生的乐趣。” 点击进入有乐岛天猫旗舰店,即可领取英美剧漫游指南听友专属优惠券:低至7.9折的满减券,全店所有商品都可以使用。 - Music Credits- Take on Me Fragile (Sting Cover) 剪辑:陆小鸟,汤包 文稿:陆小鸟 · 购买我们的周边(比如上图的金属徽章):afdian.com - 收听 - 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豆瓣 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 ————The World is Better on TV———— 出品: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 美剧、英剧、小语种剧重度爱好者们的播客。解决剧迷的终极问题:值得看吗?好看在哪?展开讲讲。 微信、微博、豆瓣、小红书:英美剧漫游指南 听众群:关注公众号并回复“killingTV” 商务合作:加微信electric-bird,或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专注分享音乐作品,提供听觉享受,频道里音乐和素材版权归属原作者或相关音乐公司,若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将迅速采取删除措施;我们呼吁鼓励大家支持正版音乐,共同维护创作的合法权益,非常感谢支持,您的支持是前进的动力;收集整理剪辑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希望理解和尊重;鼓励留言分享心得和感受,打造积极健康的交流环境,不断更新,带来更多新鲜优质的作品;
【理想国小酒馆】是一个将不同背景的哲学爱好者链接在一起的播客节目,我们的愿望是放飞密涅瓦的猫头鹰,构建一个在松弛或者微醺(狄奥尼索斯状态)的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辨表达的公共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本真表达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本真表达。 添加微信Trevour_ziqi,注明理想国小酒馆,加入小酒馆哲学讨论群。 本期是我们在纯真年代书吧《公正》共读会的最后一期: Q1: 基于桑德尔的三部曲中的公共性哲学视角,如何理解哲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03:00 Q2:如何理解投资与哲学之间的关系?19:18 Q3: 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目的还是手段?46:52 Q4:如何看待公共空间的消逝对社群或公民共同体的影响?01:12:23 Q5: 这期读书会你的收获是什么?对下期读书会有什么期待?01:34:14
当《生活积极分子》遇上“生活消极分子”,是否意味着我们偏离了预定的轨道?会否传递出一些令人沮丧的声音?哪怕人人都懂得好好生活的道理,我们总要面对一些负面情绪,若能积极应对自然是好的,可若不能呢,那些天性悲观、能量不足的人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了这样一场“积极vs.消极”的夜聊。但或许,积极的人也没有那么积极,消极的人也没有那么消极。没关系,一切都OK的。我们可以从心底发起一个小小的“积极”的念头,然后给“消极”最大最大的尊重。因为无论如何,一切终将过去。 👭本期嘉宾:小天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嘉宾小天,一个很丧很丧的人。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开启了这场对话,我始终担心,自己无意间流露出的负面情绪会引起听众反感。说是无意其实也是有心,因为我不会伪装、不懂隐藏。但是,为什么负面的、消极的、悲观的东西就不能被看见呢?从去年起,我决定展开自己,在朋友圈呈现100%真实的自己,很抱歉,其中一半以上记录了我的痛苦、挣扎、崩溃。感谢大家都很包容我,愿意给予我支持。如果可以,我希望呼吁一个安全的环境,让这些负面情绪可以被看见、被讲述、被聆听。 好难过,已经有好长一阵子我没有好好生活了。每天要到凌晨四五点才能睡觉,醒来之后浑浑噩噩,吃也吃得随便。我像是卡在生活的裂缝里,阳光照常经过我的四肢,我却动惮不得。为此,我觉得辜负阳光、辜负父母、辜负理想。我讨厌“浑浑噩噩”这个词,却没有什么比它更精准地描述我的生活。“该怎么办呢?”我慌乱地在某个深夜发出呐喊,听歌软件里循环播放着Beyond的《海阔天空》,我祈求着谁能给我答案,四下却无人可回应,唉,难道痛苦注定孤独?我抄录下了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第二天,我一如既往地在社交平台分享这糟糕的感受,意外地收到了好多陌生人的鼓励。一位网友给我评论道,“会在出租屋放花的人肯定不会差的。”倩伶来问我,“要不要一起录一期播客?”于是,身处情绪风暴中的我,第一次在声音世界里展开自己,录了这期播客,其间几度落泪。然后,出门买了一束百合,重新插进了沉寂许久的古董色的花瓶。 🎞️时间轴: 01:22一个“乖乖女”的叛逆期是抑郁症 06:05高敏感人vs钝感型人的自白 15:00害怕被别人讨厌,但总有人会被你本身的样子所吸引。 18:11你最近的坏情绪从何而来? 23:07选择了自由职业却不够自律,常因不够积极上进而自责。 西川:走到哪儿算哪儿,能往前走一步当然好,如果不能往前推进这一步,我就站一会儿,甚至退一步都可以。 32:00每天读一篇文章都很困难,逐渐失去成就感和感受力。 38:27常因自己生活能力差感到挫败,感觉自己在过一种很糟糕的生活。 43:10尝试了很多恢复能量的方法,依旧觉得很丧。 试着去找找能触发高能量的“扳机”,比如创作、进步、深度交谈。 49:20在工作中压力太大无能为力时,学会合作与求助。 56:44「大大方方」展露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与其在乎他人评价,不如让彼此更「舒服」。 65:50为「丧」正名:丧有丧的活法,其实我做过的很多事情比大多数人勇敢。 70:03做事很重要!如果暂且做不到「猛猛做事」,那就先去「做事」。 79:29希望获取反馈,不妨去问问「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2:56是什么让你决定在朋友圈里打开/关闭自己? 93:19直面每一次坏情绪,把它当作观察记录对象,更深入地了解自我。 · 🎵本期BGM: 片头:《你的完美有点难懂并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卢凯彤 片尾:《你是我的迷惘》Beyond · 文案/小天 剪辑/学姐 (最后感慨一句:遇心有灵犀者共创,幸事也!)
豆子:我觉得一个新的美好的开始,从这个3月,从这个春天开始了! 用那种非常非常想要见面的心情去完成一次见面,约会,拥抱~ 今天有高兴的事吗?哪怕一点点,一丢丢,一抠抠,一捏捏,你愿意把它贴在脸上并且让别人看见吗? 梁琪:我每一次听海浪的声音,让我觉得是一种很空灵的感觉······ 找了一个樱花树下铺了一个毯子,躺在那个毯子上面,抬头看着天空 总之,祝大家在春天都能和自己好好的玩儿,也能和朋友有一个很不错的时光! 欢迎光临四月!随着钟表时针一圈圈的转动,花遇已经陪伴大家走过整整两年的时间啦~我们又一次迎来崭新的春天!本期节目是「花遇陪你走过四季」系列第三个春日篇,想和小伙伴们分享我们最近生活的日常,接下来的时间和我们一起感受春天吧! 梁琪三月映像 躺在草坪晒太阳 春日标配:花花~ 樱花树下站谁都美 不是你好 是我好~ 豆子三月随手拍 感谢毛爷爷修建的水库(da hai ) 邀请小姐妹来家里一起做饭好幸福~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戏剧人的天堂 贴上红脸蛋儿 就是开心崽 郑州 野狗商店 感谢收听花遇,这里是豆子和梁琪的秘密花园,我们用对话的方式记录浪漫的生活日常和幸福的闪光时刻,希望听到节目的每一个你和我们也是一场花束般的相遇~我们下期再见啦! 欢迎大家v信搜索huayuheni0330加入听友群一起玩哦~ 我们的节目会在小宇宙 QQ音乐 喜马拉雅 苹果播客同步更新 喜欢我们的话欢迎多多订阅转发 谢谢大家!!!
你是否想过,戏剧可以成为拆解学科壁垒的工具?当舞美设计遇见工人社群,当民国剧本碰撞当代理论,当多语言创作突破身份标签——剧场正在成为研究者与创作者突破边界的实验场。 本期研讨屋,我们邀请到三位跨越三大洲的戏剧实践/研究者,将一起探讨: ▸ 为什么艺术学院与戏剧学院存在学科隔离? ▸ 当戏剧遇到:参与性艺术、思想文化史、身份政治⋯ ▸ 多语言剧作的创作思考 ▸ 不同文化中戏剧的政治表达及差异 ▸ 戏剧在疗愈、社群构建和身份表达上的独特作用 00:00:55 三位嘉宾自我介绍 00:06:33 初识戏剧的契机:从茶馆到简爱音乐剧到Cosplay舞台 00:18:22戏剧如何影响个人:自我建构与学术研究 00:22:50 戏外之戏:剧团协作、关系美学与角色体验 00:28:25 “不安分”的跨学科旅程:看不懂的同行、国际主义美学、跨文化交流 00:30:20 跨地域文化与跨学科框架的碰撞:不同艺术研究是如何求同存异的? 00:35:52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舞台艺术中历史的对话和碰撞 00:43:05 跨学科研究的内核:什么是rhythm?什么是核心? 00:45:25 跨媒介、跨学科与戏剧实践的多元讨论 00:49:35剧场与现实的流动界限:从戏剧返回社会,从历史进入舞台 01:05:33 演员,甚至观众是否也能成为剧场中的媒介? 01:51:15 关于“跨”的最终思考:我们真的在跨吗?还是只是做我们该做的事? 分享嘉宾: lulu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文化系博士在读,主修中国当代艺术 童辉 德国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在读,以戏剧为材料研究民国时中外跨文化历史 龙宸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戏剧专业,主修导演与编剧 剪辑:Jeff 编辑:轩廷 雨茗 统筹:诞喆 雨茗
我一下被这本书迷住了。诚意,相信,隐私,防御,恐惧,超越,开放,欺骗,障碍,谦卑……他在《成为教练》中写了很多词条,这些带有个人经验的哲学和思想感悟,是他通过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完成的,关于如何创造真正的共情,通向一个共同到达的方向。 好朋友中锋的职业很有意思,他是一位企业教练(Coach),“坐在企业家对面的思考伙伴”。坦白说,我们生活中很少有真正的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一位企业的领导者更是如此。Coach不仅是倾听者、鼓励者,也是和对方一起去发现陌生的未竟之地的同路人。 20年前,中国有一个管理学的浪潮,管理学大师、六西格玛原理、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很多名词一下涌进来,当时我们都想成为管理学的写作者,并且有一个共同崇拜的偶像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学的一个塑造者,将它变成更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某种意义上,我和中锋也是彼此的Coach,我们可以谈论自己内心的沮丧、期望,包括未遂的雄心,也互相鼓励。他说我做的《十三邀》节目,跟企业Coach很像。当时我冒出一句虚张声势的话,但他觉得很准确,我们像一个时代的Coach,通过跟时代中不同的人交流,让他们释放对时代的感受和判断,然后这个交流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我也希望「游荡集」未来可以变成由城市和音乐组成的很多词条。我们经常说,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当孤立感和过度的防御感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要打破那些壳,在生活的小范围里找到彼此的Coach,去理解他人,敞开心扉,保持谦卑,建立真正的共情,通往共同的方向。 |时间线| 00:40 The Only Road 02:33 关于成为教练 05:12 《指环王》中的Coach 06:13 20年前的管理学浪潮 11:49 我一下被这本书迷住了 15:46 读一些小词条:防御 17:53 仿若处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听见清脆的鸟叫声 19:43 在林间的变奏 22:19 词语能将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场景转化成概念 27:15 共同的地方就是共同拥有的自信 29:26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 31:33 Not The Only Road |本期Pick| 🎵 The Only Road 收录在英国音乐人理查德·霍利(Richard Hawley)于2003年发行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Lowedges》,2023年,霍利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编曲和录制,推出了新版《Not The Only Road》,对这首作品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成为教练》 张中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11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企业家教练经验,对教练理念、方法和技巧的深入思考和总结。由100个词解及对应的问答组成,涵盖了教练关系的各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企业家教练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职业素养,诠释了由作者提出的“诚意与共生”的教练哲学。问答部分是作者对一位企业家教练和一位投资人真实问题的详细回应,是对词解部分的进一步阐释。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指环王》(2001),导演:彼得·杰克逊 《企业巫医》,[美]米可斯维特、伍尔德里奇 《经济人的末日》,[美]彼得·德鲁克 《从历史看管理》,许倬云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大前研一(Ohmae Kenichi),1943年生,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年生,哈佛商学院大学教授,“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位居第一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演说家、作家、记者,第61、63届英国首相 摩西(משה, Mōsheh),古希伯来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创始者,他受命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逃离古埃及 许倬云,1930年生于福建,1948年随家到中国台湾,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The Only Road - Richard Hawley Very Old Friends - Howard Shore I Will Follow You - Ricky Nelson Arioso For Brass - Johann Sebastian Bach Cirrus Minor - Pink Floyd Ramble On - Led Zeppelin The Word - The Beatles Humbled in Love - Leonard Cohen Not the Only Road - Richard Hawley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混沌少年时》火了。不仅播放量暴增,而且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讨论。今天的节目就来聊一聊这部剧,和它所呈现出来的系统性问题。 --- 马上就200期了,准备做一期特别节目,回答大家的问题,聊聊天。所以希望大家多多给我一些反馈和提问。 1、可以点击这个链接https://wj.qq.com/s2/19701963/bdd0/ 2、可以录制声音,给我发邮件,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的公号:魏小河流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