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3分钟
播放:
546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关键词】


排斥、冷暴力、社会性疼痛、焦虑、归属感、爱、补偿心理、环境支持


【本期金句收藏夹】


🔥 “霸凌让你疼,排斥让你消失。”


💭 “排斥的痛,和生理疼痛一样真实。”


🌱 “爱是排斥的对立面,它能重新点亮归属感。”


✨ “不要因为某些人的忽视,就否定了你的存在感。”


🌈 “排斥不能定义你是谁,被接纳才是疗愈的起点。”


🧠 心理学解析



  • 排斥 vs 冷暴力

    排斥:被忽视、被拒绝、被隔离,“不回应、不承认你的存在”。

    冷暴力:亲密关系里的沉默与漠视,本质是排斥的一种形式。

  • 排斥的场景学校(小团体孤立)、职场(会议被排除)、家庭(漠视成绩和努力)、亲密关系(伴侣冷处理)。

  • 为什么排斥难受?排斥比霸凌更残酷,它让人感觉“被抹去”。心理学研究发现:

    焦虑的人恢复最慢(Zadro et al., 2006)。

    年轻人打击更大,因为正处于寻求归属的阶段(Hawkley et al., 2011)。

  • 实验案例即使明知是假装的“集体不理睬”,被孤立者仍会出现焦虑、精神疲惫、偏执等反应(Williamski 等)。→ 大脑会把“假的排斥”当成真的。

  • 行为失调拖延、情绪失控、帮助他人的意愿降低,甚至更容易作弊或偷窃。→ 原因:社会约束力减弱、补偿心理、敌意与报复。


🛠️ 如果你正在经历排斥,可以尝试:



  1. 去感受爱

    爱是排斥的对立面。实验发现,看到爱人的照片能减弱身体的疼痛感。

    排斥过的人往往更敏感,更容易捕捉到微笑、鼓励等善意。

  2. 寻找包容的环境

    加入兴趣小组、做志愿者、线上社群——让自己“在这里是被需要的”。

  3. 重建自我价值

    提醒自己:别因为某些人的忽视,就否定自己的存在。

    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欣赏你、接纳你的人身上。


🧵 跨代思考


在家庭里,父母有时会开玩笑说“我们都不理你了”。即便孩子知道是玩笑,大脑依旧会当真,触发排斥带来的恐惧和焦虑。这种“假装的排斥”,可能在心里留下深远影响。


🎧 适合分享给:



  • 经历过冷暴力、被忽视的朋友

  • 对职场、学校排斥现象敏感的人

  • 想了解排斥背后心理机制的人

  • 需要方法修复归属感、重建价值感的听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