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9分钟
播放:
1,857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本期节目中,我们继续从语言入手,介绍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的生平。策兰在巴黎度过了他人生的后二十三年,克劳德·大卫(Claude David)曾称他为“最伟大的说德语的法国诗人”,他的尸身最终漂浮于塞纳河上。我们试图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正是他与法国、与法语文坛之间的关系:策兰对法国的印象如何,他从他妻子、法国画家吉赛尔那里汲取了什么灵感,他对法语诗歌的翻译怎样影响了他的诗与诗学,以及最重要的,构成他人生又一个转折点的“高尔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但最终,我们也会来到那不可回避的问题:策兰的犹太身份。他的一切痛苦与创伤都源于此处。他与犹太身份、与希伯来语挣扎纠缠,他与上帝讨价还价,他对耶路撒冷梦寐以求但又唯恐避之不及。我们试图在这期节目中稍微触及策兰的根本悖论:这位犹太裔、说德语的法国诗人,这位四处流亡的异乡人,到底被这陌生的世界变成了怎样的形状?
【本期主播】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时间线】
02:07 法语和希伯来语在策兰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08:44 策兰多次将法国写入诗中:《回忆法国》和《我们会》
13:55 策兰与他的妻子法国画家吉赛尔·莱斯特朗奇的关系:他的诗从她的画中起源
15:39 策兰的翻译工作:挣钱糊口与诗学研究
17:46 策兰在翻译中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相遇:如何理解他的”把马拉美思考到底“?
23:41 安迪的重要呼吁!
24:29 策兰面临的抄袭指控:高尔事件
32:08 策兰对高尔事件的回应:《诉诸沉默》
32:52 安迪朗诵策兰的《诉诸沉默》(基于孟明译本,有改动)
34:39 解读《诉诸沉默》:在黄金和遗忘之间饱受折磨的诗人,以及沉默中的希望
41:42 昱彤德语朗诵《诉诸沉默》
43:07 策兰故乡布科维纳的犹太文化:受到德语文化影响极深;策兰少年时并无犹太归属感
46:26 二战与大屠杀的创经历使策兰重新思考自己的犹太身份:《在一盏烛火前》
48:15 被德国人强加的“犹太性”:什么是“犹太人”?我们可以定义“犹太人”吗?
51:49 战后犹太人应该原谅德国吗?——两种态度
52:48 策兰拒绝原谅:他与内莉·萨克斯的交往轶事
54:23 策兰自比《约伯记》中的约伯:“一直渎神,直到死亡”
55:28 策兰的神学:《熄灯祷告》
56:35 安迪朗诵策兰的《熄灯祷告》
57:39 昱彤德语朗诵策兰的《熄灯祷告》
58:47 解读《熄灯祷告》:策兰对基督教神学的“盗窃”之作
1:04:49 祈祷与策兰的“逆转的神学”:一种后大屠杀的神学
1:09:46 列维纳斯与希伯来文化中的“他者”意象
1:12:10 策兰始终被一种他异感与陌生感缠绕,始终流亡,始终不在家
1:13:35 策兰与耶路撒冷、与以色列的关系:“虽信美而非吾土”“说,耶路撒冷存在”
1:17:07 结尾与下期节目预告!
【本期节目提到的人物和作品】
策兰作品:
* 《回忆法国》,可见于《罂粟与记忆》(孟明译本,译本中题为“法国之忆”)
* 《呼吸结晶》(欢迎关注我们的第五期节目!)
* 《诉诸沉默》 ,可见于《从门槛到门槛》(孟明译本,译本中题为“来自寂静的见证”)
* 《在一盏烛火前》,可见于《从门槛到门槛》(孟明译本)
* 《苏黎世,鹳屋》,可见于《灰烬的光辉》(王家新编译,译本中题为“苏黎世,鹳雀旅馆”)
* 《熄灯祷告》,可见于《灰烬的光辉》(王家新编译)
策兰传记:
* 《策兰传》(埃默里希著,梁晶晶译,南京大学2021年出版)
其他人物以及作品:
* 吉赛尔·莱斯特朗奇(Gisèle Lestrange,1927—1991),也被称为吉赛尔·策兰-莱斯特朗奇(Gisèle Celan-Lestrange),法国画家、视觉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保罗·策兰的妻子。
* 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德国作家,代表作《铁皮鼓》。
* 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1903—1989),比利时法语作家,推理小说家。
* 阿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地狱一季》。
* 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 伊凡·高尔(Yvan Goll,1891—1950),犹太裔德法双语诗人。
* 内莉·萨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犹太裔德国诗人、剧作家。
*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犹太裔哲学家、宗教史学家。
* 埃莱娜·西苏(Hélène Cixous,1937—),犹太裔法国哲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
* 《旧约·约伯记》
* 《新约·马太福音》(口误:“Eli, Eli, lama sabachthani“出现在《马太福音》27章46以及《马可福音》15章34,《约翰福音》并无记载)
*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1906—1995),犹太裔法国哲学家。
【音乐、插画来源】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关于我们】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专题节目表】
* 策兰篇第一|保罗·策兰,在语言的疆界上流亡(已发布,欢迎大家收听!)
* 策兰篇第二|保罗·策兰,巴黎和耶路撒冷的陌生人(本期节目)
* 策兰篇第三|死亡的赋格?死亡的探戈?大屠杀中的诗与歌(7月9日)
* 策兰篇第四|语言和时间的地貌:策兰的晚期作品《呼吸结晶》(7月23日)
* 策兰篇第五|头足倒置的诗学:走在《子午线》上(8月6日)
但最终,我们也会来到那不可回避的问题:策兰的犹太身份。他的一切痛苦与创伤都源于此处。他与犹太身份、与希伯来语挣扎纠缠,他与上帝讨价还价,他对耶路撒冷梦寐以求但又唯恐避之不及。我们试图在这期节目中稍微触及策兰的根本悖论:这位犹太裔、说德语的法国诗人,这位四处流亡的异乡人,到底被这陌生的世界变成了怎样的形状?
【本期主播】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时间线】
02:07 法语和希伯来语在策兰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08:44 策兰多次将法国写入诗中:《回忆法国》和《我们会》
13:55 策兰与他的妻子法国画家吉赛尔·莱斯特朗奇的关系:他的诗从她的画中起源
15:39 策兰的翻译工作:挣钱糊口与诗学研究
17:46 策兰在翻译中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相遇:如何理解他的”把马拉美思考到底“?
23:41 安迪的重要呼吁!
24:29 策兰面临的抄袭指控:高尔事件
32:08 策兰对高尔事件的回应:《诉诸沉默》
32:52 安迪朗诵策兰的《诉诸沉默》(基于孟明译本,有改动)
34:39 解读《诉诸沉默》:在黄金和遗忘之间饱受折磨的诗人,以及沉默中的希望
41:42 昱彤德语朗诵《诉诸沉默》
43:07 策兰故乡布科维纳的犹太文化:受到德语文化影响极深;策兰少年时并无犹太归属感
46:26 二战与大屠杀的创经历使策兰重新思考自己的犹太身份:《在一盏烛火前》
48:15 被德国人强加的“犹太性”:什么是“犹太人”?我们可以定义“犹太人”吗?
51:49 战后犹太人应该原谅德国吗?——两种态度
52:48 策兰拒绝原谅:他与内莉·萨克斯的交往轶事
54:23 策兰自比《约伯记》中的约伯:“一直渎神,直到死亡”
55:28 策兰的神学:《熄灯祷告》
56:35 安迪朗诵策兰的《熄灯祷告》
57:39 昱彤德语朗诵策兰的《熄灯祷告》
58:47 解读《熄灯祷告》:策兰对基督教神学的“盗窃”之作
1:04:49 祈祷与策兰的“逆转的神学”:一种后大屠杀的神学
1:09:46 列维纳斯与希伯来文化中的“他者”意象
1:12:10 策兰始终被一种他异感与陌生感缠绕,始终流亡,始终不在家
1:13:35 策兰与耶路撒冷、与以色列的关系:“虽信美而非吾土”“说,耶路撒冷存在”
1:17:07 结尾与下期节目预告!
【本期节目提到的人物和作品】
策兰作品:
* 《回忆法国》,可见于《罂粟与记忆》(孟明译本,译本中题为“法国之忆”)
* 《呼吸结晶》(欢迎关注我们的第五期节目!)
* 《诉诸沉默》 ,可见于《从门槛到门槛》(孟明译本,译本中题为“来自寂静的见证”)
* 《在一盏烛火前》,可见于《从门槛到门槛》(孟明译本)
* 《苏黎世,鹳屋》,可见于《灰烬的光辉》(王家新编译,译本中题为“苏黎世,鹳雀旅馆”)
* 《熄灯祷告》,可见于《灰烬的光辉》(王家新编译)
策兰传记:
* 《策兰传》(埃默里希著,梁晶晶译,南京大学2021年出版)
其他人物以及作品:
* 吉赛尔·莱斯特朗奇(Gisèle Lestrange,1927—1991),也被称为吉赛尔·策兰-莱斯特朗奇(Gisèle Celan-Lestrange),法国画家、视觉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保罗·策兰的妻子。
* 君特·格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德国作家,代表作《铁皮鼓》。
* 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1903—1989),比利时法语作家,推理小说家。
* 阿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1891),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地狱一季》。
* 斯特凡·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 伊凡·高尔(Yvan Goll,1891—1950),犹太裔德法双语诗人。
* 内莉·萨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犹太裔德国诗人、剧作家。
*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犹太裔哲学家、宗教史学家。
* 埃莱娜·西苏(Hélène Cixous,1937—),犹太裔法国哲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
* 《旧约·约伯记》
* 《新约·马太福音》(口误:“Eli, Eli, lama sabachthani“出现在《马太福音》27章46以及《马可福音》15章34,《约翰福音》并无记载)
*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1906—1995),犹太裔法国哲学家。
【音乐、插画来源】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关于我们】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专题节目表】
* 策兰篇第一|保罗·策兰,在语言的疆界上流亡(已发布,欢迎大家收听!)
* 策兰篇第二|保罗·策兰,巴黎和耶路撒冷的陌生人(本期节目)
* 策兰篇第三|死亡的赋格?死亡的探戈?大屠杀中的诗与歌(7月9日)
* 策兰篇第四|语言和时间的地貌:策兰的晚期作品《呼吸结晶》(7月23日)
* 策兰篇第五|头足倒置的诗学:走在《子午线》上(8月6日)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人参牌手枪
4个月前
福建
8
56:57 熄燈禱告 選這首詩真是太好了。 這個上帝是一個顛倒的上帝。 聽起來像「主,向我們禱告。」恨與愛太近了
日立彤
4个月前
比利时
8
大家如果喜欢这期内容,也可以关注我们小红书账号(@抑扬格播客) 我们会在那里分享节目中提到的诗歌原文、译文以及更多的内容创作☺️
杨大哥_7UNk
4个月前
广东
6
优秀
何_de2G
4个月前
广东
6
两位才子辛苦啦。非常精彩、受益匪浅
贺兰山下
4个月前
广东
6
02:17 法语和希伯来语在策兰经历中的重要地位,法语是他生活中使用最长的语言
立于岗
4个月前
广东
5
更新了,跟着了解一下法语和希伯来语相关的诗
klbonn
4个月前
广东
5
中午休息听上
Soyosoyosoyo
4个月前
奥地利
5
1:04:36 朋霍费尔在1944年7月16日就这个问题写了一封著名的信件,摘取其中一段:
“上帝使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像没有上帝那样生活。与我们同在的上帝,就是离弃我们的上帝(《马可福音》15:34)。(Gott gibt uns zu wissen, wir leben müssen als solche, die mit dem Leben ohne Gott fertig werden. Der Gott, der mit uns ist, ist der Gott, der uns verläßt.)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用假设他(Arbeitshypothese)才能活下去的那位上帝,就是我们始终直面的上帝。在上帝面前、与他同在的我们,恰恰在没有他的情况下生活。(Vor und mit Gott leben wir ohne Gott.)上帝让自己被推出这个世界,让自己被推上了十字架。上帝在这个世上是软弱而无力的,而这恰恰是他得以与我们同在,并帮助我们的唯一方式。《马太福音》第8章第17节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基督帮助我们,不是靠他的全能,而是靠他的软弱和受难!
这就是基督教与一切宗教之间的决定性的区别所在。人的宗教性使他在自己的苦难中企望上帝在这个世界上的力量——上帝不外乎是机械降神(Deus ex machina)。然而圣经却使他看到上帝之无力与受难,只有受难的上帝才能救人。(nur der leidende Gott kann helfen.)”(全集第8卷,533-534)
不过策兰好像没提过朋霍费尔,虽然后者是因为营救犹太人才被逮捕,最后被送进集中营的
mengxii
4个月前
上海
5
太硬核啦,马上开始听第二遍
小宇宙超级无敌耶
4个月前
广东
4
更新了吼吼吼!听起来😊
小宇宙超级无敌耶
4个月前
广东
4
本期两位主播更松弛随意,也没有了衔接时的空档。特别赞一下配乐,音乐选的好,础禹演奏的好,后续可以考虑把整首曲目放出来以飨听众哈哈
贺兰山下
4个月前
广东
4
23:52 主播日立彤翻译了啥语言作品?有点想知道?
lanimation
4个月前
四川
3
38:10 《诉诸沉默》与策兰诗学之关系
小宇宙超级无敌耶
4个月前
广东
3
听了两期抑扬格,非常喜欢,喜欢的点很多,今天说配乐。配乐是很多播客的重点,也是重灾区。抑扬格的配乐,我想用“克制”来形容。抑扬格选了一首很搭的曲子,演奏也很优美,从开头,中间读诗快结束时,到播客的结尾,都很克制和恰到好处,既不过多令人感到聒噪,也不过少使节目显得单调,刚刚好👍🏻有品味
夏目七草
3个月前
以色列
3
很喜欢两个人交替读诗和分析文本的环节+夸夸结尾bgm,感觉非常好且让人有满足感的节奏哈哈!
小宇宙超级无敌耶
4个月前
广东
3
很好奇克莱尔高尔为什么不惜捏造事实污蔑诋毁策兰
夏目七草
3个月前
以色列
2
43:07 意第绪语主要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使用的语言,可以看成是德语(语法)+希伯来语+阿拉米语的结合。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希伯来语只能被用来进行和宗教相关的事务(如律法学习,圣经文本释读等),且能用希伯来语的人(即能接受教育的人)大部分都是男性。意第绪语则被视为日常用于交流的语言。虽然也有男性甚至是女性意第绪语写作者存在,但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两个语言之间存在一种和性别关联在一起的hierarchy。
不学无术的无
3个月前
浙江
2
1:09:11 好精彩的解读
昊然正气波
4个月前
黑龙江
2
30:03 天……
夏目七草
3个月前
以色列
2
1:13:35 我之前了解的应该是שלים原本应该是שלום-shalom和平,所以想问一下关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语表示其是复数这一点是否有reference?想读一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