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58分钟
播放:
279
发布:
6天前
主播...
简介...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本期节目内容来自澎湃新闻“涟漪效应”播客,发布于新冠疫情中的2021年9月10日,节目标题为“ 对话邓建国和王左中右:谁在围剿“绝绝子”?节目嘉宾包括我和王左中右。王老师是澎湃前国际新闻记者、“字新闻”发明人,创办公众号“王左中右”。“节目主播为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葛书润和马庆隆。感谢两位主播的邀请并同意我在传播学邓建国的播客分享这期节目。虽然节目关注的“绝绝子”现象发生在5年前(天哪,五年已经过去了!)但我的分析视角和基本态度都没有变化,而且也会继续适用于未来必然出现的各种互联网新语。本期节目内容较长,长达近一个小时,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一段时间以来,“绝绝子”“yyds”等看似空洞,甚至令人有些费解的能指,被安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之上,让形容趋于扁平。
然而,对“绝绝子”的反抗也迅速集结:
“整点夜宵778,真是绝绝子,好喝到跺jiojio,今日份仙女营业啦,今天和集美去买奶茶啦,救命我真的哭死,这家店的奶茶真的yyds,小狗狗暴风吸入……”对“绝绝子”深恶痛绝的网友,用组合、叠加、挪用、深情朗诵等方式来嘲讽和反抗绝绝子的流行。由此,“反绝绝子”本身又创造出一场新的亚文化狂欢。
多家主流媒体,也相继发文对绝绝子、yyds的泛滥及其导致的“文字失语”“语言贫乏”“交流受阻”等现象进行了批评。在当下以原意使用绝绝子,已经被视为一种原罪。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天生拒绝不了“绝绝子”?除了使用这些词的我们自己,还有谁助推了这些表达的泛滥?
本期“涟漪效应”播客,我们试图与两位嘉宾共同探讨:这次的流行语浪潮又与之前的“给力”等“前辈”相比,独特在何处?从历史维度看,语言简化、新词再造,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语言新陈代谢的自净能力?
批评往往落到对普通网民的要求上。互联网时代,我们又对语言的丰富性,负有多少责任?
**【嘉宾】**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传播理论。
王左中右,澎湃前国际新闻记者,“字新闻”发明人,创办公众号“王左中右”。
**【主播】**
葛书润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马庆隆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一段时间以来,“绝绝子”“yyds”等看似空洞,甚至令人有些费解的能指,被安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之上,让形容趋于扁平。
然而,对“绝绝子”的反抗也迅速集结:
“整点夜宵778,真是绝绝子,好喝到跺jiojio,今日份仙女营业啦,今天和集美去买奶茶啦,救命我真的哭死,这家店的奶茶真的yyds,小狗狗暴风吸入……”对“绝绝子”深恶痛绝的网友,用组合、叠加、挪用、深情朗诵等方式来嘲讽和反抗绝绝子的流行。由此,“反绝绝子”本身又创造出一场新的亚文化狂欢。
多家主流媒体,也相继发文对绝绝子、yyds的泛滥及其导致的“文字失语”“语言贫乏”“交流受阻”等现象进行了批评。在当下以原意使用绝绝子,已经被视为一种原罪。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天生拒绝不了“绝绝子”?除了使用这些词的我们自己,还有谁助推了这些表达的泛滥?
本期“涟漪效应”播客,我们试图与两位嘉宾共同探讨:这次的流行语浪潮又与之前的“给力”等“前辈”相比,独特在何处?从历史维度看,语言简化、新词再造,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语言新陈代谢的自净能力?
批评往往落到对普通网民的要求上。互联网时代,我们又对语言的丰富性,负有多少责任?
**【嘉宾】**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传播理论。
王左中右,澎湃前国际新闻记者,“字新闻”发明人,创办公众号“王左中右”。
**【主播】**
葛书润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马庆隆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