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95分钟
播放:
740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法源寺中日茶道暗战,到穿汉服为观音奉茶:一匙末茶藏日月,三昧汤华映慈容——本期我们请来国际茶讲师吉木老师,聊聊点茶在当代佛寺禅茶仪轨中的复兴、宋代点茶热背后的技艺与仪式感,以及与中日末茶文化对比。


[聊天的人]


吉木JiMu,资深茶文化专家、茶讲师、三语(英/日/汉)译者及茶专栏作者。长期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与实践,业务涵盖茶课程研发、茶活动策划、茶品定制及茶空间设计。曾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策划西安/北京国际茶展官方活动,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及跨国机构提供茶文化培训;主持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宋代点茶演示,创办国际茶友沙龙“吉木茶工作坊”。现任中华礼茶团秘书长、菁英茶联合创始人。学术成果丰硕:参与国家《中华茶通典》编纂,出版日文译著,在《中国食品报》开设茶文化专栏,其禅茶研究论文被少林寺佛医论坛、灵隐寺禅茶论坛收录。


JING SONG,资深葡萄酒内容工作者、美食爱好者、写作者


丛二,资深媒体人,「将饮茶CHA」编辑


[时间轴]


00:25 佛寺茶缘

从北京佛寺三大花事聊到法源寺丁香茶会


07:34 丁香茶会革命

法源寺茶会从日本茶道转向宋代点茶的幕后故事


10:26 北京狂风中的茶奇迹

2025年茶会当日北京狂风警报,藏经阁前点茶场景重现


13:18 禅茶之争

从《知否》《梦华录》宋代点茶热聊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4:22 给观音菩萨点茶

天津潮音寺30万人庙会,吉木以女性在家人身份穿宋制红衣为观音像奉茶


30:58 佛寺奉茶仪轨

汉服+襻膊+L型走位+Live版《心经》《大悲咒》现场诵经


36:48 点茶的历史与情感

唐代煎茶到宋代点茶的发展历史,当代点茶的仪式感


44:35 点茶技艺


碾茶、点茶技巧,以白茶乌龙茶最佳,机器人点茶VS手工点茶争议


51:56 宋代点茶与日本抹茶道的渊源


从宋徽宗、荣西和尚,美国哈根达斯和星巴克救了日本抹茶工业


54:06 当代抹茶茶趣闻


吴裕泰冰淇淋、日本抹茶最大供应地贵州、茶百戏不是点茶


1:00:33 中日点茶PK


日本薄茶浓涩vs中国“七汤点茶法”沫饽绵密,现场日本评委认输


1:03:37 现代点茶学习


做点茶的工具、手法与意义,茶具小讨论:建盏与酒杯


1:21:54 禅茶终极奥义

从一饼檀香味儿白茶聊到北宋《禅苑清规》,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新解


1:32:51 本期饮茶:三仰峰肉桂



[本期提及名词]


点茶:宋代主流饮茶法,将团茶碾末置盏,沸水冲注,以茶筅快速击拂,形成沫饽。为茶百戏与日本抹茶道源头。


沫饽:点茶时茶水表面浮沫,以纯白、绵密持久为上品。宋人视沫饽厚度为茶技高下标准。


七汤点茶法:宋徽宗《大观茶论》所载点茶核心技法。分七次注水并击拂,调控力度与节奏,使沫饽"乳雾汹涌,溢盏而起"。


龙凤团茶:北宋北苑贡茶名品。模具压饰龙凤纹,以金箔装饰。欧阳修称"一饼值金二两",代表古代制茶技艺巅峰。


禅茶:禅宗与茶结合的文化体系。包含寺院茶礼(如径山茶宴)、"茶禅一味"哲学观及以茶助修行的实践传统。


宋徽宗与《大观茶论》 :北宋皇帝赵佶所著茶学专论。系统论述点茶技艺、器具及茶品鉴标准,为宋代茶文化最高文献。


千利休:日本战国时代茶圣。确立"和敬清寂"茶道精神,改革茶室设计(如草庵茶室),影响深远。


里千家:日本茶道最大流派。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所创,传承"千家茶道",现代致力于茶道国际化传播。


蒸青绿茶:利用蒸汽杀青的绿茶工艺。唐代传入日本,成为抹茶原料基础,中国恩施玉露等仍承此技。


茶百戏:宋代点茶衍生技艺。用清水在茶沫上勾画文字或图案,又称"水丹青",需极高点茶技巧。


宗赜禅师与禅苑清规:北宋宗赜编撰《禅苑清规》,首次系统规范寺院茶礼,确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农禅制度。


赵州公案“吃茶去”:唐代赵州从谂禅师著名禅机。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人,破除分别心,成为禅茶文化象征。


抹茶:日本茶道专用茶粉。承宋点茶法,以覆下茶园嫩叶蒸青干燥后石磨研粉,点饮时不过滤茶渣。


覆下茶:日本抹茶原料茶栽培法。采摘前20天搭棚遮阴,减少茶多酚生成,提升叶绿素与鲜味物质。


《吃茶养生记》:日本荣西禅师1211年撰。首部日文茶书,倡"茶为养生仙药",推动饮茶在日普及。


《茶之书》:1906年冈仓天心英文著作。向西方阐释东方茶道美学与哲学,被誉为"茶道文化启蒙经典"。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波西格1974年哲学小说。借摩托车之旅探讨技术哲学与禅思,书名隐含"禅茶"修心隐喻。


建盏:宋代点茶首选黑釉瓷。福建建阳烧制,兔毫、油滴纹利于观测沫饽,曜变盏为传世珍品。


茶筅:竹制点茶工具。截竹刷丝成帚状,用于击拂茶汤生沫,《大观茶论》详述其形制与用法。


襻膊:宋代点茶者束袖带。交叉缠绕肩臂固定衣袖,便于点茶动作,刘松年《撵茶图》有描绘。


茶碾:唐宋研磨团茶器具。银、瓷或石制,陆羽《茶经》载碾槽需内壁光滑、槽深峻以防茶末外溅。


北京佛寺三大花事:法源寺丁香、崇效寺牡丹、大觉寺玉兰并称。明清时文人常伴茶会赏花,现唯法源寺丁香茶会延续。


法源寺与中国佛学院:北京法源寺为汉传佛教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寺内丁香诗会融合禅茶文化,延续百年。


天津潮音寺:滨海新区临济宗寺院。以"海河禅韵"茶会闻名,结合海运文化举办禅茶仪轨。


中华礼茶团:国家级茶文化展演团体。以现代舞台形式呈现传统茶艺、茶礼及茶道哲学,承担外事礼仪任务。


[本期饮茶]


茶类:乌龙茶,武夷岩茶


品牌:茶家十职


商品:茶家岩选·三仰峰肉桂


不像名声在外的「三坑两涧」,三仰峰肉桂是资深岩茶爱好者才知晓并喜爱的一款岩茶,产量稀少,常常是制茶环节刚完成就会被爱茶人抢走。本款由中国著名茶人李曙韵创立的茶家十职监督出品,制作采用传统与创新工艺结合,精细做青和烘焙。气层次丰富,有桂皮香、花果香、蜜香等,持久高扬,初入口是浓郁桂皮与果香,后转蜜香、花香,最后以甘甜收尾。茶汤香落水底,二三道渐转琥珀色,七泡后仍有筋骨。



[音乐] 唐世璋(John Thompson)- 神人畅


[剪辑] Jacky


[出品] 将饮茶CHA


[互动方式]


欢迎大家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等音频平台订阅本节目


如有反馈或合作需求,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大家也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将饮茶CHA」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东门之杨
4个月前 山东
3
噢耶!在图书馆借过沈冬梅老师的《茶的极致:宋代点茶文化》,但看不懂hhh听完这期再瞅瞅😍
xxxxxxxzzzzx
4个月前 浙江
3
01:35 我也觉得很浪漫
东门之杨
4个月前 山东
2
00:42 北京佛寺三大花事——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大觉寺的玉兰。
子鱼_Mkif
4个月前 美国
2
求推荐一下适合入门的书~
Darcyz
4个月前 北京
1
给Jing投一票 黑陶喝强壮的意大利酒有一些转化 我想那位建盏大师一定是看重器物多于转化后的东西 土地和工艺 茶和酒 物和人 谁成就谁 都可以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