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19分钟
播放:
313
发布:
4天前
主播...
简介...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首先,老化本质上是肌肉、骨质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流失过程。
其次,科学化的大重量训练能有效刺激这三个系统,延缓甚至逆转老化过程。
最后,相比传统的有氧运动和轻量训练,大重量训练对抗老化更有效。
大重量训练就像是对身体的一种"良性刺激"
* 肌肉保护:
大重量训练能有效增加和维持肌肉质量。研究表明,从30岁开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抗阻训练,人体每10年就会流失8%的肌肉量。而肌肉不仅关系到力量,还与新陈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等密切相关。
* 骨质强化:
大重量训练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根据沃尔夫定律,骨骼会对压力做出适应性反应。大重量训练给骨骼施加的压力比轻量训练更大,因此更能刺激骨密度的提升。
* 神经系统激活:
大重量训练能有效激活和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它不仅增强肌肉力量,还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这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
* 激素分泌:
大重量训练能刺激生长激素和睾酮等抗衰老激素的分泌。例如,一项研究显示,进行大重量训练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增加多达400%。
* 代谢提升:
大重量训练后的代谢提升效应(EPOC)比有氧运动更持久,有助于长期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成分。
怎么看待大重量训练的安全性问题?
在正确指导下进行的大重量训练,不仅不会增加受伤风险,反而能显著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和骨折风险。
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1.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研究,在正确监督下进行的抗阻训练对老年人来说是安全的,受伤率低至每1000小时训练0.002次。
2. 相比之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跌倒风险要高得多。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3700万起65岁以上老人跌倒的严重案例需要就医。
3. 更重要的是,一项发表在《运动与科学评论》上的研究表明,进行规律的大重量训练可以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降低40%。
那么,如何确保大重量训练的安全性呢?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专业指导:开始训练前,一定要在专业教练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 循序渐进:从较轻的重量开始,逐步增加。何立安博士在书中提到了"进阶"和"退阶"的概念,这对于安全训练非常重要。
* 正确姿势: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比追求重量更重要。
* 充分热身:每次训练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以预防受伤。
* 合理休息:训练与休息同等重要,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在进行大重量训练的同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饮食:
* 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肌肉生长和修复的关键。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进行大重量训练的中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达到1.2-1.6克/公斤体重。比如,一个60公斤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72-96克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
虽然大重量训练主要依赖磷酸原系统供能,但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仍然很重要。它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水平,提供训练所需能量。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55%。
* 健康脂肪: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可以帮助减少训练后的炎症反应,促进恢复。建议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35%。
* 钙和维生素D:
这两种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建议摄入1000-1200毫克钙和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 水分补充: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训练表现和促进恢复非常重要。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训练前后要额外补充水分。
* 抗氧化物:
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可以帮助减少训练引起的氧化应激。
* 膳食纤维:
适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间接影响整体健康和训练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建议是一般性的,具体到个人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开始大重量训练前,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大重量训练不仅不会加重慢性病,反而可能对这些疾病有积极的影响
1. 高血压:
* 长期的研究表明,规律的大重量训练可以降低血压。一项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分析显示,抗阻训练可以使收缩压平均降低3.2mmHg,舒张压降低3.5mmHg。
* 但是,高血压患者在训练时需要注意:避免屏气,控制训练强度,每组重复次数可以稍微增加(如12-15次),以避免血压急剧升高。
2. 糖尿病:
* 大重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2-3次抗阻训练。
* 训练时需要注意血糖监测,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并在训练前后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
3. 骨质疏松:
* 大重量训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一项发表在《骨质疏松国际》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高强度抗阻训练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
* 但是,训练时需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负荷。可以从体重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外部负重。
4. 心脏病:
* 在医生的监督下,稳定的心脏病患者也可以进行大重量训练。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心脏病患者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
* 训练时需要严格控制强度,避免屏气,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5. 关节炎:
* 大重量训练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减轻关节负担。一项发表在《关节炎研究与治疗》上的研究显示,进行抗阻训练的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减轻,功能改善。
老年人可能从未接触过大重量训练,他们该如何开始?
一个循序渐进的开始方法:
* 健康评估:
首先,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这包括心肺功能测试、骨密度检查、关节灵活度评估等。这样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 寻找专业指导:
找一位有经验的私人教练或者物理治疗师。他们可以根据您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显示,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的老年人,进步速度更快,受伤风险更低。
* 学习正确姿势:
在开始增加重量之前,先用很轻的重量或者只用自身体重,练习标准动作。何立安博士在书中强调,正确的姿势比重量更重要。
* 从基础动作开始:
初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动作开始:
* 深蹲(可以先做到椅子上)
* 俯卧撑(可以先靠墙做)
* 硬拉(可以先用很轻的重量或者不加重量)
* 划船(可以用弹力带代替)
* 循序渐进:
按照"2-10%原则"增加重量。也就是说,如果您能轻松完成计划中的所有组数和次数,下一次训练可以将重量增加2-10%。
* 注意恢复:
对于初学者,每周训练2-3次就足够了。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研究表明,充分的休息对于肌肉生长和力量增长至关重要。
* 记录进展:
保持训练日志,记录每次训练的重量、组数、次数,以及身体感受。这不仅可以帮助您追踪进步,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保持耐心:
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老年人通常在开始训练后的8-12周会看到明显的力量增长
中断训练怎么办?
短期的训练中断并不会导致"前功尽弃"。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这在运动科学中被称为"肌肉记忆"。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 短期中断(1-2周):
研究表明,1-2周的训练中断对力量和肌肉量的影响很小。一项发表在《运动与运动科学评论》上的研究显示,训练者在停止训练后的3周内,力量几乎没有下降。
* 中期中断(2-8周):
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力量和肌肉量的下降,但并不显著。根据《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经过8周的去训练,受试者只损失了约7-12%的力量。
* 长期中断(8周以上):
长期中断训练确实会导致明显的力量和肌肉量下降。但是,由于"肌肉记忆"的存在,重新开始训练后,恢复速度会比初次训练时快得多。
那么,如何应对训练中断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活跃:
即使无法进行正式的大重量训练,也要尽量保持身体活跃。比如进行一些体重训练、散步或者游泳等。
* 注意饮食:
在训练中断期间,可能需要稍微减少热量摄入,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减缓肌肉流失。
* 循序渐进地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训练时,不要急于恢复到中断前的强度。可以从中断前强度的60-70%开始,然后逐步增加。
* 利用替代方案:
如果是因为旅行而中断训练,可以考虑使用弹力带或者寻找当地的健身房。现在很多酒店都有健身设施。
* 保持积极心态:
记住,短期的中断并不会抵消长期训练的效果。保持积极心态,重新开始训练后很快就能恢复状态。
首先,老化本质上是肌肉、骨质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流失过程。
其次,科学化的大重量训练能有效刺激这三个系统,延缓甚至逆转老化过程。
最后,相比传统的有氧运动和轻量训练,大重量训练对抗老化更有效。
大重量训练就像是对身体的一种"良性刺激"
* 肌肉保护:
大重量训练能有效增加和维持肌肉质量。研究表明,从30岁开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抗阻训练,人体每10年就会流失8%的肌肉量。而肌肉不仅关系到力量,还与新陈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等密切相关。
* 骨质强化:
大重量训练能显著增加骨密度。根据沃尔夫定律,骨骼会对压力做出适应性反应。大重量训练给骨骼施加的压力比轻量训练更大,因此更能刺激骨密度的提升。
* 神经系统激活:
大重量训练能有效激活和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它不仅增强肌肉力量,还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这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
* 激素分泌:
大重量训练能刺激生长激素和睾酮等抗衰老激素的分泌。例如,一项研究显示,进行大重量训练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可以增加多达400%。
* 代谢提升:
大重量训练后的代谢提升效应(EPOC)比有氧运动更持久,有助于长期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成分。
怎么看待大重量训练的安全性问题?
在正确指导下进行的大重量训练,不仅不会增加受伤风险,反而能显著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和骨折风险。
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1.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研究,在正确监督下进行的抗阻训练对老年人来说是安全的,受伤率低至每1000小时训练0.002次。
2. 相比之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跌倒风险要高得多。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3700万起65岁以上老人跌倒的严重案例需要就医。
3. 更重要的是,一项发表在《运动与科学评论》上的研究表明,进行规律的大重量训练可以将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降低40%。
那么,如何确保大重量训练的安全性呢?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专业指导:开始训练前,一定要在专业教练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 循序渐进:从较轻的重量开始,逐步增加。何立安博士在书中提到了"进阶"和"退阶"的概念,这对于安全训练非常重要。
* 正确姿势: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比追求重量更重要。
* 充分热身:每次训练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以预防受伤。
* 合理休息:训练与休息同等重要,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在进行大重量训练的同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饮食:
* 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肌肉生长和修复的关键。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建议,进行大重量训练的中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达到1.2-1.6克/公斤体重。比如,一个60公斤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72-96克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
虽然大重量训练主要依赖磷酸原系统供能,但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仍然很重要。它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水平,提供训练所需能量。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5-55%。
* 健康脂肪: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Omega-3脂肪酸,可以帮助减少训练后的炎症反应,促进恢复。建议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25-35%。
* 钙和维生素D:
这两种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建议摄入1000-1200毫克钙和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 水分补充: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训练表现和促进恢复非常重要。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训练前后要额外补充水分。
* 抗氧化物:
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可以帮助减少训练引起的氧化应激。
* 膳食纤维:
适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间接影响整体健康和训练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建议是一般性的,具体到个人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开始大重量训练前,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大重量训练不仅不会加重慢性病,反而可能对这些疾病有积极的影响
1. 高血压:
* 长期的研究表明,规律的大重量训练可以降低血压。一项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分析显示,抗阻训练可以使收缩压平均降低3.2mmHg,舒张压降低3.5mmHg。
* 但是,高血压患者在训练时需要注意:避免屏气,控制训练强度,每组重复次数可以稍微增加(如12-15次),以避免血压急剧升高。
2. 糖尿病:
* 大重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2-3次抗阻训练。
* 训练时需要注意血糖监测,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并在训练前后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
3. 骨质疏松:
* 大重量训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一项发表在《骨质疏松国际》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高强度抗阻训练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
* 但是,训练时需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负荷。可以从体重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外部负重。
4. 心脏病:
* 在医生的监督下,稳定的心脏病患者也可以进行大重量训练。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心脏病患者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每周进行2-3次抗阻训练。
* 训练时需要严格控制强度,避免屏气,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5. 关节炎:
* 大重量训练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减轻关节负担。一项发表在《关节炎研究与治疗》上的研究显示,进行抗阻训练的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减轻,功能改善。
老年人可能从未接触过大重量训练,他们该如何开始?
一个循序渐进的开始方法:
* 健康评估:
首先,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这包括心肺功能测试、骨密度检查、关节灵活度评估等。这样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 寻找专业指导:
找一位有经验的私人教练或者物理治疗师。他们可以根据您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显示,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的老年人,进步速度更快,受伤风险更低。
* 学习正确姿势:
在开始增加重量之前,先用很轻的重量或者只用自身体重,练习标准动作。何立安博士在书中强调,正确的姿势比重量更重要。
* 从基础动作开始:
初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基本动作开始:
* 深蹲(可以先做到椅子上)
* 俯卧撑(可以先靠墙做)
* 硬拉(可以先用很轻的重量或者不加重量)
* 划船(可以用弹力带代替)
* 循序渐进:
按照"2-10%原则"增加重量。也就是说,如果您能轻松完成计划中的所有组数和次数,下一次训练可以将重量增加2-10%。
* 注意恢复:
对于初学者,每周训练2-3次就足够了。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研究表明,充分的休息对于肌肉生长和力量增长至关重要。
* 记录进展:
保持训练日志,记录每次训练的重量、组数、次数,以及身体感受。这不仅可以帮助您追踪进步,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 保持耐心:
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老年人通常在开始训练后的8-12周会看到明显的力量增长
中断训练怎么办?
短期的训练中断并不会导致"前功尽弃"。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这在运动科学中被称为"肌肉记忆"。让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情况:
* 短期中断(1-2周):
研究表明,1-2周的训练中断对力量和肌肉量的影响很小。一项发表在《运动与运动科学评论》上的研究显示,训练者在停止训练后的3周内,力量几乎没有下降。
* 中期中断(2-8周):
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力量和肌肉量的下降,但并不显著。根据《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经过8周的去训练,受试者只损失了约7-12%的力量。
* 长期中断(8周以上):
长期中断训练确实会导致明显的力量和肌肉量下降。但是,由于"肌肉记忆"的存在,重新开始训练后,恢复速度会比初次训练时快得多。
那么,如何应对训练中断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活跃:
即使无法进行正式的大重量训练,也要尽量保持身体活跃。比如进行一些体重训练、散步或者游泳等。
* 注意饮食:
在训练中断期间,可能需要稍微减少热量摄入,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减缓肌肉流失。
* 循序渐进地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训练时,不要急于恢复到中断前的强度。可以从中断前强度的60-70%开始,然后逐步增加。
* 利用替代方案:
如果是因为旅行而中断训练,可以考虑使用弹力带或者寻找当地的健身房。现在很多酒店都有健身设施。
* 保持积极心态:
记住,短期的中断并不会抵消长期训练的效果。保持积极心态,重新开始训练后很快就能恢复状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