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79分钟
播放:
6,411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在文生图、文生视频的浪潮之外,下一个引爆我们想象力的 AI 技术奇点在哪里?答案可能是 AI + 3D。
本周,我们邀请 3D 大模型公司 VAST 的创始人和 CEO 宋亚宸(Simon),和我们聊聊 VAST 最新 3D 生成大模型 Tripo 3.0 背后的故事。
这位 97 年的创业者短期内连续融资三轮、每轮数千万美金,积攒了足够的子弹,在闷头苦干一年后,Simon 今年首次上播客,和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的战略问题:
* 他认为大语言模型已经“撞墙”,进化放缓,这才给了应用和 Agent 繁荣发展的空间。而 3D 大模型则完全不同,它才刚刚起步,仍是一片蓝海。
* 在资源有限的初创阶段,为什么 VAST 「既要又要」?既要研发大模型,又要自己下场开发应用 Tripo Studio?
* 为什么科技的终极形态,是一场“解压缩”?他认为人类的媒介史(文字->图片->视频->3D)不是升维,而是因为技术所限,被迫对3D“源文件”世界进行的一次次降维和压缩。技术的进步,就是“解压缩”回世界本貌的过程。
* 以及,在一个机器人能代劳一切的未来,人的价值将如何被重新定义?
从小学时吸引同学们用辣条“充值”自己创造的纸上 RPG 世界,到 all in AI 创业打造一个坚信人人都会创造 3D 的“无限世界”梦想 ——欢迎收听 Simon 在创业路上的观察和思考,也欢迎你在评论区里说说你对 AI + 3D 的想法。
🟢 01:27 快问快答:**年龄、毕业院校、MBTI 和星座、一句话介绍现在的公司和产品、融资情况、收入和利润、团队规模、创业前经历
🟢 02:47 用 10 个「我是 xxx」来造句
1. 我是宋亚宸,也是 Simon
2. 我是 VAST 创始人兼 CEO
3. 我是一个上瘾的游戏玩家(Addictive Gamer)
4. ……剩下的 6 个更精彩,请收听播客
🟢 08:43 Part 1: 万物起源:从小学时收费的RPG,到一个无限世界的梦想
* 3D 大模型创业者的童年:手动创造 RPG 世界,同学们用辣条和豆腐干来“充值”
* 核心驱动力:物理世界是有限制的,更大的世界来自于人的大脑、想象和创意的部分,那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 最初的“钉子”:想做一个 UGC 的 3D 内容生态,但发现世界缺少一个大众级别的创作工具——就像文字缺少了输入法,视频缺少了手机摄像头。
🟢 26:14 Part 2: 模型 vs. 工作台:为什么我们既要造发动机,也要造F1赛车?
* 一个关键的战略判断:当一个大模型还在以每 3-5 个月一次的速度飞速迭代时,纯做应用层的公司几乎没有生存意义,因为“它给你起了个新墙,你很难受”
* 做模型也做做应用(Triple Studio):因为知道下一版模型的迭代方向,知道哪些旧墙应该糊,哪些不用
* 做大模型公司和做产品的本质区别:前者是拿着锤子找钉子,VAST 认为自己从第一天就不是
🟢 28:44 Part 3: AI 2.0 时代的生存法则:语言模型撞墙了,但 3D 没有
* 一个颠覆性观点:为什么现在涌现了大量 Agent 和应用?“我认为是 AI 1.0 时代死了,所以我在做 AI 1.0 的事情。”
* AI 1.0 vs AI 2.0:前者是用天才科学家的手工调参训练无数小模型解决长尾问题;后者是用数据驱动训练一个通用大模型去泛化地解决所有问题
* 为什么 3D 领域几乎没有纯应用公司?“因为语言模型撞墙了,但 3D 还没
🟢 57:26 Part 4: 科技的终极形态,是一场“解压缩”
* 我们以为互联网是升维(文字->图片->视频),但其实是降维和抽象——因为科技不够发达,我们被迫“压缩”了 3D 世界本来的样子
* 科技越来越发达,其实是允许它越来越解压缩。当它解压缩到极致,就是源文件
* 为什么人人都会做 3D?现在对我们而言很自然的拍视频、发照片,其实也不超过十年
* 3D UGC 平台的市场规模,应该是 Twitter、微博、小红书、抖音、TikTok 等平台加在一起的 2-3 倍
🟢 01:12:21 Part 5: 欢迎来到第四产业:当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是“体验”
* 终极愿景:未来物理世界大部分的事情机器人都可以为人代劳,人的价值在于创意和内容
* 如何衡量价值——“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间中,在我们的世界里停留的总量”
* 未来的“货币”是算力。你的世界越吸引人,你获得的“钱”就越多,你的推荐算法就越好,你就能创造更好的体验
* 一个来自《上传人生》的隐喻:现实中充的钱越多,虚拟世界就越流畅。未来也是这样,这就是算力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本周,我们邀请 3D 大模型公司 VAST 的创始人和 CEO 宋亚宸(Simon),和我们聊聊 VAST 最新 3D 生成大模型 Tripo 3.0 背后的故事。
这位 97 年的创业者短期内连续融资三轮、每轮数千万美金,积攒了足够的子弹,在闷头苦干一年后,Simon 今年首次上播客,和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的战略问题:
* 他认为大语言模型已经“撞墙”,进化放缓,这才给了应用和 Agent 繁荣发展的空间。而 3D 大模型则完全不同,它才刚刚起步,仍是一片蓝海。
* 在资源有限的初创阶段,为什么 VAST 「既要又要」?既要研发大模型,又要自己下场开发应用 Tripo Studio?
* 为什么科技的终极形态,是一场“解压缩”?他认为人类的媒介史(文字->图片->视频->3D)不是升维,而是因为技术所限,被迫对3D“源文件”世界进行的一次次降维和压缩。技术的进步,就是“解压缩”回世界本貌的过程。
* 以及,在一个机器人能代劳一切的未来,人的价值将如何被重新定义?
从小学时吸引同学们用辣条“充值”自己创造的纸上 RPG 世界,到 all in AI 创业打造一个坚信人人都会创造 3D 的“无限世界”梦想 ——欢迎收听 Simon 在创业路上的观察和思考,也欢迎你在评论区里说说你对 AI + 3D 的想法。
🟢 01:27 快问快答:**年龄、毕业院校、MBTI 和星座、一句话介绍现在的公司和产品、融资情况、收入和利润、团队规模、创业前经历
🟢 02:47 用 10 个「我是 xxx」来造句
1. 我是宋亚宸,也是 Simon
2. 我是 VAST 创始人兼 CEO
3. 我是一个上瘾的游戏玩家(Addictive Gamer)
4. ……剩下的 6 个更精彩,请收听播客
🟢 08:43 Part 1: 万物起源:从小学时收费的RPG,到一个无限世界的梦想
* 3D 大模型创业者的童年:手动创造 RPG 世界,同学们用辣条和豆腐干来“充值”
* 核心驱动力:物理世界是有限制的,更大的世界来自于人的大脑、想象和创意的部分,那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 最初的“钉子”:想做一个 UGC 的 3D 内容生态,但发现世界缺少一个大众级别的创作工具——就像文字缺少了输入法,视频缺少了手机摄像头。
🟢 26:14 Part 2: 模型 vs. 工作台:为什么我们既要造发动机,也要造F1赛车?
* 一个关键的战略判断:当一个大模型还在以每 3-5 个月一次的速度飞速迭代时,纯做应用层的公司几乎没有生存意义,因为“它给你起了个新墙,你很难受”
* 做模型也做做应用(Triple Studio):因为知道下一版模型的迭代方向,知道哪些旧墙应该糊,哪些不用
* 做大模型公司和做产品的本质区别:前者是拿着锤子找钉子,VAST 认为自己从第一天就不是
🟢 28:44 Part 3: AI 2.0 时代的生存法则:语言模型撞墙了,但 3D 没有
* 一个颠覆性观点:为什么现在涌现了大量 Agent 和应用?“我认为是 AI 1.0 时代死了,所以我在做 AI 1.0 的事情。”
* AI 1.0 vs AI 2.0:前者是用天才科学家的手工调参训练无数小模型解决长尾问题;后者是用数据驱动训练一个通用大模型去泛化地解决所有问题
* 为什么 3D 领域几乎没有纯应用公司?“因为语言模型撞墙了,但 3D 还没
🟢 57:26 Part 4: 科技的终极形态,是一场“解压缩”
* 我们以为互联网是升维(文字->图片->视频),但其实是降维和抽象——因为科技不够发达,我们被迫“压缩”了 3D 世界本来的样子
* 科技越来越发达,其实是允许它越来越解压缩。当它解压缩到极致,就是源文件
* 为什么人人都会做 3D?现在对我们而言很自然的拍视频、发照片,其实也不超过十年
* 3D UGC 平台的市场规模,应该是 Twitter、微博、小红书、抖音、TikTok 等平台加在一起的 2-3 倍
🟢 01:12:21 Part 5: 欢迎来到第四产业:当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是“体验”
* 终极愿景:未来物理世界大部分的事情机器人都可以为人代劳,人的价值在于创意和内容
* 如何衡量价值——“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间中,在我们的世界里停留的总量”
* 未来的“货币”是算力。你的世界越吸引人,你获得的“钱”就越多,你的推荐算法就越好,你就能创造更好的体验
* 一个来自《上传人生》的隐喻:现实中充的钱越多,虚拟世界就越流畅。未来也是这样,这就是算力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Koji
1个月前
上海
15
Simon 在播客中还说:“当物理世界只是你人生的50%,你至少还有一半是不痛苦的。所以我非常需要虚拟世界。”
——他的产品就是他自己的解药。
梨飒
1个月前
北京
5
之前看过Simon在晚点的访谈,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是他坚信“最道德、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每个人获得最大的快乐、最极致的体验”,从而可以实现“追求全社会幸福的最大化”。VAST是他勇敢的尝试,希望通过AI可以让无数人创作出无数个自己可以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的世界,非常值得期待!
Rosita_0Kgl
1个月前
北京
5
1:13:08 这里说的太好了,未来实际的工作都被ai和机器人替代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其实就是审美和认知的区别,而这两个东西的载体就是内容
Virtualsiena
1个月前
浙江
4
先来打卡!祝Tripo越来越好!
02Hero
1个月前
浙江
4
坐地铁的时候戴airpods pro开了降噪音量拉满也嫌小 方便以后音量提高一下吗
井然丶
1个月前
河南
3
很有启发,同时也是看到了有其他人和自己有相同想法的一期。其实从历史来看,3 d必然是大势所趋。从文本,到图片,视频,3 d,vr全景。大势就是如此,所消费的内容的信息密度越来越高。虽然说目前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比如vr硬件问题,3 d内容vr内容成本问题,但是终究会不断变好的。公司的生态位卡的很好,又有先发优势,会有一定的机会,但是巨头肯定也不会放过这块蛋糕。
Jsss0808
1个月前
北京
3
一位年轻的创始人能把战略想得这么清楚,并且坚定不移的去推进,非常难得~ 期待看到tripo和VAST的成功~
Jsss0808
1个月前
北京
3
有文字稿吗?请问主播~
HD602467p
1个月前
浙江
3
很喜欢这期节目的张力,把本质的问题都问出来了,嘉宾回答得也很棒👍🏻
小耳朵猫酱
1个月前
四川
2
1:03:38 我是做建筑BIM引擎,很有感触。
1️⃣这个解压缩的表达太精确了,人天然是熟悉3d的,但人对越熟悉的东西越觉得“理应如此所以简单”,而对让它零代码的那段代码要求更高,这是我们的功课。
2️⃣一手做底层,一手做编辑器,也是我们当初痛苦万分后的选择,因为技术的跃迁不仅在0到1,也在让用户看到0到1意味着什么。
张帆_yusb
1个月前
北京
2
太精彩了这期,又一篇人生播客
ChicccoOps
1个月前
四川
2
“把产品做得更好比陪别人吃饭更合理。
你的客户没有那么大的信息差,你的产品有足够多的差异化。你就应该把产品做得更好,而不是招更多的 BD 请客户吃饭,或者是买更多的广告去做增长。”
可能这也是那么多同质化产品公司,尤其是在 中国 to b saas 领域的问题吧。缺乏定义关键问题的能力。
祝福 Vast。
戴俊
1个月前
加拿大
2
了解到新的3d大模型领域,很新鲜哈,从idea到3d模型到3d打印,完美的闭环!感谢simon,感谢koji!
Ben42
1个月前
江苏
2
1:17:46 Simon牛逼!
网海拾贝
1个月前
浙江
1
请教一下,这个图片、视频、3D、世界模型这条技术路径是什么样的?
方进
1个月前
江苏
1
06:36 嗯,我也不喜欢写,不管是文字还是画图,我听下去,看看你有没有破解之道,或许得跳出去
伊利丹怒风
1个月前
上海
1
3D生成现在确实很火,大厂纷纷下场,创企也越来越厉害,感觉要卷起来了
焕林
1个月前
福建
1
48:05
ugc 和 pugc
焕林
1个月前
福建
1
54:58 新技术应用真的太快了,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都用了上百年时间
令狐璁
1个月前
江苏
1
1:07:37 年轻创业者还是很嫩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