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96分钟
播放:
199
发布:
1天前
主播...
简介...
Hi,欢迎来到 CoChildren FM 的第13期。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一个非常普遍却隐秘、同时极具杀伤力的情绪——羞耻感(Shame)。它不像悲伤或愤怒那样外显,却可能让我们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翻江倒海。
羞耻感难以被识别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作为一种社会化/管教工具,被很多人无意识地广泛使用:“这么大了还……羞不羞”,“你一个人……让整个班丢脸”,“你这样我怎么和亲戚交代”,等等等等。
我们从小就浸泡其中,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都被深深影响,却很少有机会真正谈论它。
为什么谈论羞耻本身就会引发羞耻?什么是“健康的羞耻”,什么又是“有毒的羞耻”?那些来自父母、老师、上司的,看似“为你好”的言行,如何在我们心中种下羞耻的种子,并最终内化为“我不够好”的自我攻击?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近期的真实体验出发,探讨羞耻感的机制、来源(特别是情感虐待与忽视的8种形式)和长期影响。
最后我们也会聊聊,如果曾经或正在被羞耻感困扰,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习惯于对他人(尤其是孩子)使用这些引发羞耻感的方式,又该如何开始改变。
这可能是一期让你感到不适或触动的节目,希望通过命名和谈论羞耻感,我们能一起打破“默许”,让有毒的羞耻在联结共情中无法存活。
前两期节目,我们聊了安全基地(Secure Base)的概念和体验:
* Co.11 没拥有过「安全基地」,能自己创造一个吗?
* Co.12 创伤激活、情绪失控…做孩子的「安全基地」也太难了吧?!
接下来的这几期,我们会从多个角度出发去聊“搭建安全基地的不同层级”,本期聊到的是第一层:避免身体和情感的虐待与忽视。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有想要表达的,非常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 收听导览
01:22 开场:为什么羞耻感隐秘而难以谈论?
03:50 近期体验到的羞耻时刻
* Luna:老板将公事讨论扭曲为私人恩惠
* Fiona:母亲以关心之名侵入边界
15:31 健康羞耻(Healthy Shame)与有毒羞耻(Toxic Shame)
26:31 “别人会怎么看你?”如何成为一种日常的羞耻制造工具
31:33 什么会造成有毒的羞耻?
39:06 情感虐待与忽视(Emotional Abuse & Neglect)的8种形式
* 贬低斥责(指向人)
* 否定打断
* 蔑视(表情、语气)
* 直接羞辱
* 逼迫与过高要求
* 嘲讽、说反话、阴阳
* 内疚引发
* 冷暴力、情感不回应
01:11:04 长期影响:
* 羞耻如何压抑我们的核心情感(愤怒、悲伤、恐惧)
* 情感虐待与抑郁症、自杀未遂的高相关
01:20:47 行动指南:如何面对羞耻
* 对于体验者:打破沉默、寻求安全的关系(朋友/咨询)、阅读相关书籍、练习停止自我指责
* 对于施加者: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用健康的羞耻替代有毒的羞耻
01:32:29 结尾:如果我们能回到那个羞耻的时刻
“将羞耻感置于共情之中,它就无法生存。—— Brené Brown”
🧩 参考资料:
书籍:
* 《与情绪和解》(Hilary Jacobs Hendel)变化三角模型(核心情绪、防御性情绪和抑制性情绪),见下方图片。
* 《走出情感虐待》(Beverly Engel) 如果你在伴侣关系中常常体验到羞耻感,推荐你阅读本书。
* 《这不是你的错》(Beverly Engel)如果你有许多童年经历引发的羞耻感,推荐你阅读本书。
*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John Bowlby)
* 《个人形成论》(Carl R. Rogers) “接受真实自我是改变的开始”。
演讲视频:
* Brené Brown TED演讲: 《Listening to Shame》 ——“秘密、沉默、评判是羞耻感的养料,而共情则是解药。”
研究文献:
* Norman, R. E. , Byambaa, M. , De, R. , Butchart, A. , Scott, J. , & Vos, T. , et al. (2012). The 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hild physical abuse,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9(11), 1-31.
🧩 主播:
Fiona:生命叙事建构者,8 年儿童教育、养育行业观察与实践经验,长期关注儿童与家庭系统,也在心理旅程中持续探寻自我。
Luna:从业9年的心理咨询师,前心理学、养育内容主编,7岁女孩的妈妈。
🧩 节目制作:
内容策划/ Luna & Fiona
后期文案/ Luna
音频剪辑/ Saisai
本期封面/ co-create with GPT
视觉设计/ Malcolm
📩 来CoChildren 串台/做客/推荐嘉宾: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cochildren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一个非常普遍却隐秘、同时极具杀伤力的情绪——羞耻感(Shame)。它不像悲伤或愤怒那样外显,却可能让我们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翻江倒海。
羞耻感难以被识别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作为一种社会化/管教工具,被很多人无意识地广泛使用:“这么大了还……羞不羞”,“你一个人……让整个班丢脸”,“你这样我怎么和亲戚交代”,等等等等。
我们从小就浸泡其中,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都被深深影响,却很少有机会真正谈论它。
为什么谈论羞耻本身就会引发羞耻?什么是“健康的羞耻”,什么又是“有毒的羞耻”?那些来自父母、老师、上司的,看似“为你好”的言行,如何在我们心中种下羞耻的种子,并最终内化为“我不够好”的自我攻击?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近期的真实体验出发,探讨羞耻感的机制、来源(特别是情感虐待与忽视的8种形式)和长期影响。
最后我们也会聊聊,如果曾经或正在被羞耻感困扰,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习惯于对他人(尤其是孩子)使用这些引发羞耻感的方式,又该如何开始改变。
这可能是一期让你感到不适或触动的节目,希望通过命名和谈论羞耻感,我们能一起打破“默许”,让有毒的羞耻在联结共情中无法存活。
前两期节目,我们聊了安全基地(Secure Base)的概念和体验:
* Co.11 没拥有过「安全基地」,能自己创造一个吗?
* Co.12 创伤激活、情绪失控…做孩子的「安全基地」也太难了吧?!
接下来的这几期,我们会从多个角度出发去聊“搭建安全基地的不同层级”,本期聊到的是第一层:避免身体和情感的虐待与忽视。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有想要表达的,非常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 收听导览
01:22 开场:为什么羞耻感隐秘而难以谈论?
03:50 近期体验到的羞耻时刻
* Luna:老板将公事讨论扭曲为私人恩惠
* Fiona:母亲以关心之名侵入边界
15:31 健康羞耻(Healthy Shame)与有毒羞耻(Toxic Shame)
26:31 “别人会怎么看你?”如何成为一种日常的羞耻制造工具
31:33 什么会造成有毒的羞耻?
39:06 情感虐待与忽视(Emotional Abuse & Neglect)的8种形式
* 贬低斥责(指向人)
* 否定打断
* 蔑视(表情、语气)
* 直接羞辱
* 逼迫与过高要求
* 嘲讽、说反话、阴阳
* 内疚引发
* 冷暴力、情感不回应
01:11:04 长期影响:
* 羞耻如何压抑我们的核心情感(愤怒、悲伤、恐惧)
* 情感虐待与抑郁症、自杀未遂的高相关
01:20:47 行动指南:如何面对羞耻
* 对于体验者:打破沉默、寻求安全的关系(朋友/咨询)、阅读相关书籍、练习停止自我指责
* 对于施加者: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用健康的羞耻替代有毒的羞耻
01:32:29 结尾:如果我们能回到那个羞耻的时刻
“将羞耻感置于共情之中,它就无法生存。—— Brené Brown”
🧩 参考资料:
书籍:
* 《与情绪和解》(Hilary Jacobs Hendel)变化三角模型(核心情绪、防御性情绪和抑制性情绪),见下方图片。
* 《走出情感虐待》(Beverly Engel) 如果你在伴侣关系中常常体验到羞耻感,推荐你阅读本书。
* 《这不是你的错》(Beverly Engel)如果你有许多童年经历引发的羞耻感,推荐你阅读本书。
*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John Bowlby)
* 《个人形成论》(Carl R. Rogers) “接受真实自我是改变的开始”。
演讲视频:
* Brené Brown TED演讲: 《Listening to Shame》 ——“秘密、沉默、评判是羞耻感的养料,而共情则是解药。”
研究文献:
* Norman, R. E. , Byambaa, M. , De, R. , Butchart, A. , Scott, J. , & Vos, T. , et al. (2012). The 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hild physical abuse,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9(11), 1-31.
🧩 主播:
Fiona:生命叙事建构者,8 年儿童教育、养育行业观察与实践经验,长期关注儿童与家庭系统,也在心理旅程中持续探寻自我。
Luna:从业9年的心理咨询师,前心理学、养育内容主编,7岁女孩的妈妈。
🧩 节目制作:
内容策划/ Luna & Fiona
后期文案/ Luna
音频剪辑/ Saisai
本期封面/ co-create with GPT
视觉设计/ Malcolm
📩 来CoChildren 串台/做客/推荐嘉宾: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cochildren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