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9分钟
播放:
260
发布:
14小时前
简介...
本期节目从特朗普在 2025 年 8 月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Making Federal Architecture Beautiful Again)谈起。为什么这位美国总统如此旗帜鲜明地厌恶粗野派(Brutalism)建筑,并试图让新古典主义全面回归?
粗野派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是“诚实”吗?这种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诚实”,又如何与高技派、解构主义甚至巴洛克风格形成对比?当建筑风格成为政治宣言,它便不再仅仅是美学问题。我们从特朗普的个人审美聊到其背后的权力逻辑,也聊了近期备受关注的电影《粗野派》。
——
后场 Back of House 建立听友群了。听友群内会分享最新的节目信息,以及与当期节目内容相关的延伸资料。
当然也欢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以及批评。请添加微信:bohstaff,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后场 STAFF 」进群。
——
00:22 特朗普的“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行政命令。
04:05 什么是粗野派?裸露的混凝土、功能主义与几何形式。
06:16 建筑的“诚实性”:从粗野派、高技派到巴洛克。
09:18 特朗普为何不喜欢粗野派?
10:58 特朗普如何定义“公众”。
14:08 特朗普推崇的新古典主义:以白宫为例,权力与民主的象征意义。
19:06 正在建造中的白宫宴会厅。
21:07 特朗普与海湖庄园(Mar-a-Lago)。
29:52 电影《粗野派》讨论的不仅是建筑。
34:20 中国的案例:北京奥运前的“平改坡”工程。
35:24 另一种“诚实”:中国传统民居中的本土建筑智慧。
——
【主播】que、kaiho
【视觉、声音设计】刘璐
【音乐】Fazer - Elephant Rave,Charif Megarbane & Somewhere Soul - The Cartesian Joint
【文中提及】
人物: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美国总统)、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美国粗野主义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现代主义建筑师)、王澍(中国建筑师)、刘家坤(中国建筑师)、张永和(中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英国高技派建筑师)、詹姆斯·霍本(James Hoban,白宫设计师)、玛乔丽·梅里维瑟·波斯特(Marjorie Merriweather Post,海湖庄园前主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地点、建筑、作品:《粗野派》(The Brutalist,电影)、FBI 总部大楼、波士顿市政厅、伯克利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蓬皮杜艺术中心、劳埃德大厦、白宫、莱茵斯特宫(Leinster House,白宫设计灵感来源)、帕特农神庙、英国议会大厦、阿茹达宫(葡萄牙)、冬宫(俄罗斯)、白宫宴会厅、海湖庄园(Mar-a-Lago)、特朗普大厦(Trump Tower)、福建土楼、河南地坑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WeWork、棕榈滩(Palm Beach)
概念/术语:粗野主义(Brutalism,源于法语 béton brut “粗糙的混凝土”)、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Classicism/Neoclassic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现代主义(Modernism)、高技派(High-tech architecture)、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折衷主义(Eclecticism)、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Rococo)、乔治亚风格(Georgian architecture)、帕拉第奥风格(Palladianism)、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客奇艺术(Kitsch art)、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ism)
《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 🔗 Making Federal Architecture Beautiful Again
——
▼ 白宫行政命令“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
▼ 白宫立面
▼ McCrery Architects 为白宫打造的宴会厅(渲染图)
▼ 特朗普的房产海湖庄园 Mar-a-Lago
▼ FBI 总部大楼
▼ 大都会博物馆2024年特展:Materialized Space: The Architecture of Paul Rudolph
▼ 波士顿市政厅:Kallmann, McKinnell, & Knowles设计
——
后场 Back of House 是不同领域的幕后视角与声音,我们尝试摒弃常规的正面叙事,从非正面的视角出发,关注建筑、艺术、体验与生活方式。
粗野派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是“诚实”吗?这种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诚实”,又如何与高技派、解构主义甚至巴洛克风格形成对比?当建筑风格成为政治宣言,它便不再仅仅是美学问题。我们从特朗普的个人审美聊到其背后的权力逻辑,也聊了近期备受关注的电影《粗野派》。
——
后场 Back of House 建立听友群了。听友群内会分享最新的节目信息,以及与当期节目内容相关的延伸资料。
当然也欢迎大家一起进行讨论以及批评。请添加微信:bohstaff,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后场 STAFF 」进群。
——
00:22 特朗普的“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行政命令。
04:05 什么是粗野派?裸露的混凝土、功能主义与几何形式。
06:16 建筑的“诚实性”:从粗野派、高技派到巴洛克。
09:18 特朗普为何不喜欢粗野派?
10:58 特朗普如何定义“公众”。
14:08 特朗普推崇的新古典主义:以白宫为例,权力与民主的象征意义。
19:06 正在建造中的白宫宴会厅。
21:07 特朗普与海湖庄园(Mar-a-Lago)。
29:52 电影《粗野派》讨论的不仅是建筑。
34:20 中国的案例:北京奥运前的“平改坡”工程。
35:24 另一种“诚实”:中国传统民居中的本土建筑智慧。
——
【主播】que、kaiho
【视觉、声音设计】刘璐
【音乐】Fazer - Elephant Rave,Charif Megarbane & Somewhere Soul - The Cartesian Joint
【文中提及】
人物: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美国总统)、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美国粗野主义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现代主义建筑师)、王澍(中国建筑师)、刘家坤(中国建筑师)、张永和(中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英国高技派建筑师)、詹姆斯·霍本(James Hoban,白宫设计师)、玛乔丽·梅里维瑟·波斯特(Marjorie Merriweather Post,海湖庄园前主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地点、建筑、作品:《粗野派》(The Brutalist,电影)、FBI 总部大楼、波士顿市政厅、伯克利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蓬皮杜艺术中心、劳埃德大厦、白宫、莱茵斯特宫(Leinster House,白宫设计灵感来源)、帕特农神庙、英国议会大厦、阿茹达宫(葡萄牙)、冬宫(俄罗斯)、白宫宴会厅、海湖庄园(Mar-a-Lago)、特朗普大厦(Trump Tower)、福建土楼、河南地坑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WeWork、棕榈滩(Palm Beach)
概念/术语:粗野主义(Brutalism,源于法语 béton brut “粗糙的混凝土”)、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Classicism/Neoclassic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现代主义(Modernism)、高技派(High-tech architecture)、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折衷主义(Eclecticism)、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Rococo)、乔治亚风格(Georgian architecture)、帕拉第奥风格(Palladianism)、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客奇艺术(Kitsch art)、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ism)
《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 🔗 Making Federal Architecture Beautiful Again
——
▼ 白宫行政命令“让联邦建筑再次美丽”
▼ 白宫立面
▼ McCrery Architects 为白宫打造的宴会厅(渲染图)
▼ 特朗普的房产海湖庄园 Mar-a-Lago
▼ FBI 总部大楼
▼ 大都会博物馆2024年特展:Materialized Space: The Architecture of Paul Rudolph
▼ 波士顿市政厅:Kallmann, McKinnell, & Knowles设计
——
后场 Back of House 是不同领域的幕后视角与声音,我们尝试摒弃常规的正面叙事,从非正面的视角出发,关注建筑、艺术、体验与生活方式。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