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9分钟
播放:
541
发布:
4天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现代人最常见的睡眠误区是什么?
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睡得越久越好"这个观点了。很多人认为,只要睡眠时间够长,比如说8小时或者更长,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但实际上,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
西野精治教授在《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中强调,睡眠的"质"比"量"更为关键。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叫做"黄金90分钟"。这个理论认为,睡眠最初的90分钟是决定整晚睡眠质量的关键时期。
"黄金90分钟"理论是基于我们的睡眠周期而来的。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是90到120分钟,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两个阶段。
在这个周期中,最关键的是刚入睡后的前9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身体会经历深度睡眠阶段,这对身体的恢复和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如果这90分钟的睡眠质量好,那么整晚的睡眠质量就会更好。
如何保证这"黄金90分钟"的睡眠质量?
1. 调节体温:睡前90分钟洗个热水澡,或者泡个脚,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入睡。这是因为洗澡后,体表温度会升高,而核心体温会降低,这种温差有助于我们快速进入深度睡眠。
2. 保持规律: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生物钟更加稳定。
3.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
4. 避免刺激: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5. 放松身心: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睡眠质量的一些技巧
1. 90分钟法则:根据我们之前提到的"黄金90分钟"理论,我们可以倒推睡眠时间。比如,如果你需要在早上6点起床,那么你可以选择晚上10:30、12点或1:30上床睡觉,这样可以确保你在醒来时处于浅睡眠阶段,感觉更加清醒。
2. 调节体温:睡前90分钟左右洗个热水澡,可以帮助体温下降,促进睡眠。研究显示,体温下降0.5-1℃时,最容易入睡。
3. 光照管理:早晨接触自然光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相反,晚上应该避免强光,特别是蓝光。
4. 运动时机:适度运动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时间。最好在睡前3-4小时完成运动,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冷却下来。
5. 饮食管理: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如果感到饥饿,可以吃一些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产生褪黑素。
总是半夜醒来,醒来后就很难再入睡,有什么建议吗?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睡眠维持障碍",确实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西野教授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过分担心半夜醒来这件事。
事实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本来就有"分段睡眠"的特点。我们的祖先通常会在夜间醒来一次,这可能是为了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所以,半夜醒来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如果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不要看时间:看时间会增加焦虑,让你更难入睡。
2. 保持放松: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或冥想。
3. 如果15-20分钟还不能入睡,可以起床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读书,直到感到困意再回到床上。
4. 保持卧室凉爽:研究显示,略低的室温(约18℃)有助于睡眠。
5. 白噪音:可以尝试使用白噪音助眠,比如下雨声、海浪声等。
市面上有很多助眠产品,比如助眠APP、助眠枕头等,它们真的有效吗?
没有任何产品可以替代良好的睡眠习惯。西野教授在书中强调,改善睡眠最关键的是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比如固定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关于具体的产品:
1. 助眠APP:有些APP提供白噪音、引导冥想等功能,这些可能对某些人有帮助。但要注意,使用手机本身可能会影响睡眠,因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2. 助眠枕头:有些枕头声称可以改善睡眠姿势,减少打鼾等。这些可能对某些人有帮助,但效果因人而异。
3. 智能床垫:有些产品可以监测睡眠质量,但准确性可能不如专业的睡眠监测设备。
4. 褪黑素补充剂: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身体自身的褪黑素分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的来说,这些产品可能会对某些人有帮助,但不应该过分依赖。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如何制定一个简单的"睡眠改善计划"?
1. 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尽量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包括周末。这有助于调节我们的生物钟。
2. 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温度最好保持在18-20℃左右。
3. 建立睡前仪式:比如泡个热水澡,读一会儿书,或者做一些轻柔的拉伸运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为睡眠做好准备。
4. 注意饮食:晚餐尽量在睡前3小时完成,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5. 白天保持活跃:适度的运动和阳光照射可以帮助调节生物钟,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6. 控制午睡时间:如果需要午睡,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内,避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7. 练习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入睡。
8. 使用"90分钟法则":计算睡眠周期,选择最佳的入睡和起床时间。
9. 如果睡不着,不要强迫自己:可以起床做些轻松的事情,直到感到困意再回到床上。
记住,改善睡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建议大家可以保持一个睡眠日记,记录自己的睡眠状况和感受,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判断自己睡眠质量的方法
判断睡眠质量不仅仅是看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看睡眠后的感受和日间的表现。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估方法:
1. 入睡时间:如果你躺下后30分钟内能入睡,这是个好兆头。
2. 夜间醒来次数:健康的睡眠应该不会频繁醒来。如果夜间醒来次数超过1-2次,并且每次醒来时间超过5分钟,可能说明睡眠质量不佳。
3. 早晨醒来的感觉:如果醒来后感觉精神饱满,不需要闹钟就能自然醒来,这通常意味着睡眠质量较好。
4. 日间表现:如果白天精力充沛,不会感到困倦,工作效率高,这也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
5. 情绪状态:良好的睡眠质量通常会带来积极的情绪。如果经常感到烦躁、易怒,可能是睡眠质量不佳的信号。
此外,推荐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监测睡眠质量:
1. 睡眠日记:记录每天的睡眠时间、质量和日间表现,长期记录可以帮助你发现睡眠模式。
2. 智能手环或手表:虽然不如专业设备精确,但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睡眠数据,如睡眠时间、深浅睡眠比例等。
3. 专业睡眠监测设备:如果持续有睡眠问题,可以考虑在医生建议下使用专业的睡眠监测设备,如多导睡眠图(PSG)。
年轻人的长期熬夜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内在的节奏,这个节奏与昼夜交替高度一致。长期熬夜会扰乱这个节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2018年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不规律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包括糖尿病、心脏病等。另外,2019年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虽然有些人觉得晚上工作效率更高,但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工作的人,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都有所下降。
建议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偶尔需要熬夜,也要尽快调整回正常作息。如果确实觉得晚上状态更好,可以适当调整作息,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要注意光照管理,避免长期暴露在人工光源下。
对于已经养成熬夜习惯的人,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他们调整作息?
1. 渐进式调整:不要一下子就想把作息调整过来,可以每天将睡眠时间提前15-20分钟,慢慢调整。
2. 光照管理:早上起床后尽快接触自然光,这有助于抑制褪黑素分泌,提高警觉性。晚上则要避免强光,特别是蓝光。
3. 建立睡前仪式:可以是泡个热水澡,读一会儿书,或做些轻柔的拉伸,帮助身心放松。
4. 控制咖啡因摄入:最好在下午3点之后不再摄入咖啡因。
5. 运动时间管理:适度运动有助于睡眠,但要避免在睡前3-4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6. 使用"相反疗法":如果躺在床上睡不着,不要强迫自己睡觉,反而可以尝试保持清醒。
7. 保持规律: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相同的作息时间。
8. 创造理想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
9. 使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
记住,调整作息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坚持。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仍然无法改善,建议咨询睡眠专科医生。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无聊就听听ovo
1年前 广东
2
这是两个ai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