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兼具年代感和现实主义风格的节目。30年前淋过雨的琴童棋童,如今在为孩子撕烂伞和撑起天之间两难。滴水藏海,80后集体记忆、时代的变迁,人生的感悟,现实的需要,乃至生存的智慧,你都可以从这期闲聊局里面听到。感谢跳海yard为本期节目提供录制支持。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老孙,金融中鳄,多才多艺
芊芊,大学老师,一专多能
【情节提要】
邱莫言:学钢琴吃了很多苦,但听了郎朗的报告文学,我觉得我爸妈不管咋努力,可能就那样了。后来我们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个不知名的老头儿,他本身不是专业学钢琴的,但他会教,把我教得很好,我率先考过了钢琴八级。嗯,钢琴是讲师承的。
老孙:学了十年围棋,培养了我安静分析和长远思考的习惯,我会去努力去预判别人的预判,尽量一眼看穿对方的底牌。但围棋这个东西,虽然是特长,但真用不上,联欢会人家能弹琴唱歌跳舞。我总不能上去跟人下一盘吧?
芊芊:练电子琴的时候,老师就拼命灌输“电子琴还是不如钢琴”。然后小朋友就问那我上哪学钢琴呢?老师说我家里正好有一台钢琴。我们就被那个老师截胡,去他家里面学钢琴了。后来的人生道路当中,遇到能展示的时候,我都会穿上高跟鞋、立住人设,来一首《梦中的婚礼》。
舟老师:学校鼓号队说谁能吹响谁留下来,我很幸运最后一个吹响了号,开始不掏钱学特长了。老师没系统教过我们,但学校领导也敢带我们出去商演。吹管乐挺好的,比钢琴便携,就是吹时间长了缺氧,头晕。学音乐,能把乐器弄响了很关键。
【时间轴】
02:37 80后小时候的特长班都是咋选的?
08:27 电子琴钢琴、围棋象棋、吹号……那个年代主流兴趣班都有啥?
14:43 无论半途而废还是助力人生跑赢,现在回头给那段经历打几分?
19:04 东北琴童家庭都曾梦想郎朗之路,后来咋就是一个没上过音乐学院的老头教会了我?
22:14 围棋学十年,就真能预判别人的预判吗?
25:32 学过特长,即便最后没学成,但体验过什么叫hard模式,孩子你这才到哪儿?
29:35 小孩学画画,为啥千万不要开始就固定一种具体的绘画技能或画法?
33:32 hi,中年人,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去学个特长,你会选什么?
36:33 特定行业或体制内的一些特长项目,如果你有需要,你怎么选?靠实力还是演技?
39:36 如何预测未来趋势,从而给孩子报特长班?
44:04 作为过来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正为这事发愁的家长们分享?
更多收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