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3分钟
播放:
494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邀请自由插画师、野生玻璃艺术作家宁大侠返场。最近她在上海荃二举办的个展《星屑的光》在小红书大火。展期6月28日到7月6。虽还剩2天,但展品基本卖空。分享几条网友评论:



  • 世界奇奇怪怪,总有可可爱爱

  • 又温暖又纯净

  • 好治愈

  • 文艺

  • 太好看了


我在展览第四天观展,第五天去她家录制播客。我们以聊天形式,探索以下话题:



  • 如何挑选治愈系空间?

  • 如何把生活中的治愈元素艺术化?

  • 如何布置治愈系小家?


以下所有配图均有周一妍拍摄。


00:30 Q1: 最近两年你在北京米鱼Melfish、新加坡Round and Round Gallery、上海荃二办展。在作家在廊时间,你和观众交流了什么?


A:当我是观众时,我更注重自己看到这个作品后,我是怎么理解它的。我还要知道作家是怎么想的。我在自己的个展上,也是这样一个作用。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回答作品的创作灵感,以及它是怎么被创作出来的。这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笑)



Q2: 在这三个空间做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性?


我的作品来源于我的生活。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某个物件或场景让我感觉开心、不开心,或让我感激生活,我就自然想把它记录下来。


我倾向于这样的空间:



  • 有时间感的,比如有一些令人安静下来的老物件,荃二的老钢窗,带着锁链的旧门板做的木桌子......

  • 很自然的,生活化的

  • 契合艺术作品氛围的



07:09 Q3:我在你的作品里看到两个中年短发女生。能否分享它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做这个作品,我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出现,Ta让你对自身、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启发,就是一件很好的事。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小事只要发生了,本身已很浪漫。


前不久,我遇到这样一个人。我和她聊了2个小时,她自信又温暖,人生观扎实又稳定,而且审美很高。她建议我:用肉眼去看世界。真正去看,才能被它震撼,而非听别人讲。


创作作品时,我在两个人身上画了小森林,表达温柔、自然、随性过生活的感觉。


小鸟从我飞向她,是飞向未来的我自己。那个“她”,已不是具象的她了。“她”是我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比如:



  • 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 去看更多艺术家的作品和其他美的东西。

  • 去经历一些事情,享受随遇而安的状态。


我想,当一个人有了足够多的阅历,看了足够多的东西,经历足够多的事后,她会安静下来,很平静,很温柔。



13:58 Q4: 拥有奇特眼睛的小狐狸、小男孩,有哪些寓意?


我以前是插画师。插画是很平面的东西。当我想给人物面部表情增加一些层次,我会画成脸朝左,眼睛朝右。


生活中,我们看见一个人,往往看不见它的内心。人到四十,我发现自己也没有以前想象得那么简单。真正的自我,还有另外一层。


画画时,我喜欢细节。白里面透着各种颜色。人也是一样。我慢慢喜欢有细节的东西。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17:11 Q5: 你把花花草草和果实都做成玻璃。为什么会这么做?


我以前画过一个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今天买了一串葡萄,我觉得它长得真好,绿油油的,吃了,哇,好甜。我感觉一天就活过来了。这么一件小事,就给我精神支持。于是,我把它画下来。


食物和花草本身,本身就有一种力量。不需要说话。它们只需要好看,好吃。比如家里蜜叶猴耳环长出黄色果实,十分罕见,我就把它做出来。



21:12 Q6: 你是天生植物高手,还是慢慢慢慢长成的?


上了年纪就会想要养花,可能基因觉醒了(笑)。


一开始,玫瑰月季养不活,就养绿植。有次去朋友家玩,她告诉我兰花很好养。劝了我好多次。我一直不敢。有一天,我在五原路花店看到特别小,很有森林感的兰花。可能是新品种。买到家后,我发现兰花真的可以养。它一撑就三四个月。我终于有自己养得活的花了。


我只买像小森林一样的小花。



24:05 Q7: 都市人时常感觉感官超载,身心疲累,但我感觉你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经常会深度工作,不被打扰。怎么做到的?


我很少刷短视频。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我们需要的。我常识知道的不多。记不住人名。记不住地名。但它不影响我生活。我不会因为知道的知识多就骄傲,知道的知识少就羞耻。


我怎么判定一个知识是否需要:它是否是我喜欢的?关于雕塑或画画,我的知识量一定远大于一般人。因为它们是我喜欢的领域。我会觉得这些知识越多越好。其他领域,我完全不要听。对于不影响我生活的信息,我不主动获取。我只需要我感兴趣的信息就好。


知识过载的原因,往往是你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于是,就会广撒网。



  • 问问自己:我对什么感兴趣?一下子把别的不需要的信息全部筛掉。

  • 目标导向。信息是你的工具。人不能被工具左右。你要什么工具,去拿就好。工具不是越多越好。你要奔向东边,所有有利你往东走的工具,就是有利于你的。所有往西走的工具,就不要用。

  • 我对美的东西、对心理学、对宇宙、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大概三四个点比较抓我,就OK了。它们构成了我很丰富的生活。



29:36 Q8: 你每天都要和ChatGPT聊天,是你每天主动发起一个话题吗?


我每天散步1.5小时,会戴耳机和它聊天。


聊天时目标很明确。聊荣格、聊心理学。


我不会把ChatGPT当成朋友,当成恋人,而是当作一个系统,一个智商高于我的人。


只要问对问题,它能够指引你,拓宽你的视野。


我们用自己的系统,去找一个目标(兴趣爱好),没有对和错。用一个兴趣爱好,去体验你活着这件事,就可以了


35:10 Q9: 当我来到你家,感觉美的环境就有滋养身心的感觉。关于家的布置,你的秘诀是什么?



  • 及时换掉重复多余的。

  • 力所能及范围里,买自己喜欢的。哪怕贵一点,但每件都喜欢。

  • 餐边柜上的装饰,从各个日本中古店里凑出来。



39:22 Q10:可以说说这个小摆件的故事吧。


这是安达知江的作品,日本一个做玻璃的艺术家。


看到有人在玻璃上画画,我才知道原来可以这样做。



39:22 Q11: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发展成事业?



  • 前期2-3年不断画画练习。

  • 不断看美的东西。疫情前,我在上海失物招领店里看了石原稔久的陶艺木雕展,确定要做雕塑;后来又看到安达知江的玻璃作品,虽知遥不可及,但感受到在玻璃上作画,是自己最心仪的首选项。

  • 很长时间,我的本职工作是给客户画墙绘。剩余时间,我就做玻璃测试,把能想到的所有颜料、所有媒介都试一次。2年时间,测试2大箱玻璃板。

  • 一直到看到希望,知道这条路应该行,于是辞掉all in做雕塑,专注自我表达,不断微调。



50:24 Q12: 我感受创作自己的人生(代表作),有两个阶段,1.0阶段是找路。2.0阶段是自我表达。


测试状态时,我没有“我一定要”的心态。


有没有天赋?有没有机遇?有没有收到好的市场反馈?对于这些问题,我的答案是:能得到最好,那是幸运。得不到也没有办法。我选择“顺应天命”。


没有什么“一定要”,我能体验的都是最好的。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体验到做这件事的人生。你做另外一件事,你就体验到做另一件事的人生。没有可比性。都是人生的不同版本。哪有什么好和不好。



☀️一些播客里的提及



☀️主播周一妍



有意愿进听友群的朋友,欢迎添加主播微信:shirleyzhou2008 (备注“听友进群”)


☀️嘉宾宁大侠



  • 小红书:宁大侠


☀️小宇宙听友福利


本期播客金句卡:



如果你喜欢本期播客,欢迎留言、转发支持。每期播客节目下方有个“赞赏”按钮。您的善意鼓励,将帮助我更好地创作节目,将善与美传递给更多人。谢谢❤️。


版权申明:《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播客节目版权归属轻书慢笔™️工作室。你可以在小宇宙APP或苹果播客APP找到我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