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49分钟
播放:
2.29万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集节目,不仅仅关于艺术。


我们全面回顾了黄建新从导演到监制的整个创作历程,深入剖析他的作品如何映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轨迹,以及官员、个体户、知识分子等各色人等在时代洪流中的心灵扰动。


更重要的是,将黄建新自身与体制的关系,置于知识分子与权力互动的历史脉络中讨论,展示他从早期的尖锐批评者,到后来成为主旋律电影操盘手,这个逐渐融入体制的变化轨迹。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0:00:59 黄建新和八十年代



  • 观点:第五代第一人

  • 但黄建新不属于「第五代」?

  • 「第五代新浪潮」的几个阶段

  • 新启蒙运动

  • 寻根文学、伤痕文学

  • 从乡村、边疆到城市

  • 改良主义

  • 新写实主义


17:04 集体风格和个人风格



  • 「第五代」重视造型的缘由

  • 黄建新的理论根底

  • 面对西方,黄建新的可翻译性不如张艺谋

  • 黑色幽默

  • 荒诞主义

  • 冯内古特、米特里、波德维尔


23:02 早年经历较为幸运



  • 没有上山下乡

  • 当兵爱上电影

  • 被推荐上大学

  • 志同道合的班主任

  • 考入西影厂

  • 北电进修


33:35 西影厂和吴天明



  • 弱小的西影厂

  • 新厂长吴天明

  • 大力支持年轻人

  • 我也给你磕一个

  • 吴天明不是完人

  • 吴天明流浪美国

  • 黄建新商业上很少失败


49:56 《黑炮事件》



  • 习作《小雨中的回忆》大玩多重时空

  • 毕克伟的后社会主义理论

  • 中国的瓦伊达

  • 赵书信就是阿Q

  • 改开的高度浓缩

  • 政治机器的逻辑

  • 中体西用

  • 为什么选择大连?

  • 活学安东尼奥尼

  • 汤尼·雷恩谈《审判》和《黑炮事件》

  • 左右之争

  •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 台湾画家姚庆章的启发

  • 轻微仰拍是现代化转型的视角

  • 理性的色彩象征意义

  • 太形式主义的批评

  • 大车轮的碾压

  • 多米诺骨牌

  • 老马想到了《一一》

  • 幻灭,是最好的结尾

  • 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电影


1:29:22 《错位》



  • 故事灵感来源于两个故事

  • 知识分子的错位

  • 提拔技术官僚的时代背景

  • 反官僚主义只是表层

  • 叙事停滞

  • 双数年宽松

  • 空间设计的象征性

  • 超长走廊、八重门、三面环绕的写字台


1:46:52 《轮回》



  • 什么是「倒爷」?

  • 又赶上双数年宽松

  • 国产片第一次这么拍广场

  • 王朔电影年和娱乐片大潮是巧合

  • 流氓文艺

  • 乌托邦信仰的破灭

  • 结局超越王朔

  • 石岜为什么自杀?

  • 成为现代人的过渡状态

  • 少先队出旗曲的含义

  • 这是攻击改革?

  • 王朔的纯情倾向

  • 色彩的象征性


2:15:20 《站直啰,别趴下》



  • 澳洲归来,祖国大变样

  • 拍电影的方式要变了

  • 三种人物身份

  • 福利分房的背景

  • 偷自来水和性压抑

  • 过时的政治语言无法解释新的社会

  • 钱和权达成一致

  • 知识分子边缘化

  • 闲扯新左派的出现和转向

  • 知识分子还是趴下了

  • 个体户来到C位


2:39:14 《五魁》



  • 台湾投资

  • 台湾演员

  • 挺像张艺谋和何平的风格

  • 贾平凹的土匪小说

  • 野性的反抗


2:43:35 《背靠背,脸对脸》



  • 原著《秋风醉了》来自真实事件

  • 黄光亮的商业头脑

  • 《东方红》:新节奏,新声音

  • 国产片评分史上第二

  • 王双立的失败根源

  • 绝望的讽刺

  • 山陕会馆的空间象征性

  • 官本位和知识分子心态

  • 政治逻辑内化到日常生活

  • 进则孔孟,退则老庄

  • 老鹰捉小鸡

  • 徐副局长的升官奥秘

  • 冷局长为何死保小阎?

  • 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包袱

  • 李会计是坏人吗?

  • 鞋匠的政治头脑

  • 突降法

  • 90年代「以副养主」的历史背景

  • 关于镭射影厅的科普


3:15:56 《红灯停,绿灯行》



  • 临时的驾校空间

  • 阶层尚未固化

  • 不择手段搞钱已是社会共识

  • 「狗记者」这么坏

  • 全员恶人

  • 反日不反德

  • 开房有罪

  • 闲扯亲身经历:90年代的气功往事


3:29:52 《埋伏》



  • 主旋律转向

  • 「智者」这个外号

  • 到底是讽刺还是歌颂?

  • 「9550工程」背景下

  • 保卫科是干嘛的?

  • 群众动员的治理模式

  • 老田这种人值得提倡吗?

  • 冯巩撑到最后的三个动力

  • 两种体制的失意者

  • 螺丝钉的愚忠

  • 你回头,就交朋友

  • 荒诞的正能量

  • 方方惊诧了

  • 反派是影迷,爱看《英雄儿女》


3:51:00 《睡不着》



  • 知名度最低的一部

  • 主旋律浓度进一步提升

  • 警察受到的转型冲击

  • 从灰色到正能量

  • 风格断裂,一泻千里

  • 好人被打压


4:01:30 《说出你的秘密》



  • 王志文和江珊二搭

  • 并非违心之作,仍极端空洞

  • 黄建新的电影没有性别感

  • 故事框架宛如中学生作文

  • 最早的女同元素

  • 哀叹世风日下

  • 「第五代」世纪末的普遍焦虑

  • 回望「那十年」


4:11:00 《谁说我不在乎》



  • 知识分子的心灵危机

  • 终于可以拍安东尼奥尼式的电影了

  • 对比吕乐的《赵先生》

  • 疯了!「更年期营销」竟大获成功

  • 结婚证的历史演变

  • 离婚流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 精神病院作为象征空间

  • 女儿骨子里的传统保守


4:30:41 《求求你,表扬我》



  • 最后一部表达个人意愿的电影

  • 小题大做:意义感的丧失和追寻

  • 信仰问题,道德问题

  • 没有能力把握这个时代了

  • 历史的幽灵再度出没

  • 圣洁的杨胜利家,是讽刺还是歌颂?

  • 对红色年代的暧昧态度

  • 杨红旗的动机

  • 不过是最基础的新闻伦理

  • 封建观念未被挑战

  • 价值观参照系被一句话颠覆

  • 超现实的结局处理

  • 真相的含混

  • 你笑什么?


4:51:58 监制的身份转型



  • 为什么减少拍片?

  • 拯救产业,对抗好莱坞

  • 《杀死比尔2》的预算表

  • 《木乃伊3》的跨国税务管理

  • 做监制的三种情况


5:01:47 主旋律大推手



  • 被韩三平拉下水

  • 主旋律和大片合流

  • 内心说服自己

  • 把主旋律说成政治电影

  • 不是民族主义者

  • 《建国大业》真有创新?

  • 题目重复的命题作文,怎么办?

  • 《失眠笔记》,笔枯了


5:21:27 演员讨论



  • 刘子枫的模糊表演

  • 牛振华的面相学

  • 冯巩是好的电影演员吗?

  • 张嘉译的蔫坏形象

  • 阿吴的暴论:王志文被高估

  • 王劲松

  • 句号


5:35:04 发散:中国的知识分子



  • 青年电影运动最重要的是反对姿态

  • 通过当下来反推历史

  • 中国特色的荒诞主义

  • 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权力的永恒困境

  • 历史人物:王世杰和陈布雷

  • 救亡压倒启蒙的心理

  • 面对转型中国,一不小心就失语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现代启蒙价值是不可能绕过去的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eelder
4个月前 日本
45
24:50 笑死了“你爸的出生和张艺谋是一样的”
飞灰灰
4个月前 山东
28
刷到电影巨辩更新 今天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IncliningEar
4个月前 上海
26
06.04看了《黑炮事件》,真是巧合。
高处长
4个月前 江苏
23
3:37:18 最荒诞的应该是老田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满怀深情地对冯巩说“下辈子,我还当你科长!”,一下子把当时体制内某种类似前现代宗族内部的血亲关系表现出来了。
张同学的小宇宙
4个月前 山东
12
1:26:52 赵书信以"再也不下棋"的自我阉割承担最终责任,标志个体自由意志被体制规训吞噬。而本片的悲剧性还在于,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承诺就这样无情的被体制痼疾消解了。
越向书
4个月前 美国
12
1:00:48 民主德国三十年前来过了,情况也有类似之处#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e4cee0e490c5dee52dfe40
润_tAC0
4个月前 德国
9
55:04 在一个方方面面近乎于前现代的社会里讨论后现代,真可谓后现代
SilCu
4个月前 英国
8
有点忘记了,主播们是计划做十期付费节目作为专辑就不继续做(回归常规节目)了吗😢支持继续做付费节目,可以做季度专辑之类的~
越向书
4个月前 美国
7
5:48:44 人为延长……刚刚听到好处,便了煞尾 🐶
宣和
4个月前 河北
6
5:41:11 这两年在小西天看过黄建新前四部,每场结束都掌声凶猛。 听完这期很感慨,想了很多,总结下来就是《士大夫的AB面》《人人都有领导梦》
Copycatsi
4个月前 江苏
5
2:53:11 看过一种说法,王双利的结局要看徐副局长和冷局长的“斗法”,某种程度上王双利被动的成为了徐副的“枪”,必须要让王双利处于不断斗争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小阎空降馆长而且人事、财务一把抓是徐副的建议。而最后徐副高升局长,王双利大概也会一起转正,所以结尾是个“假开放结局”吧……
Copycatsi
4个月前 江苏
5
2:25:34 2:22:26 我一直有个疑问,黄建新的《城市三部曲》的名义上的故事所在地都不在北京,而是在青岛、山西、武汉这样的气质非常强烈的城市,但为什么他都会把邻里间的关系表达拍的特别像北京胡同那样的状态,那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北京拍呢?
曾经曼子
4个月前 湖北
5
2:15:30 最早接触王朔,是小时候父母都一窝蜂在看在讨论过把瘾,要知道我们80后认知的现代化都市男女都是tvb啊,所以从未觉得京圈那套有多么了不起,刻板认知还是上一辈喜欢的,古旧过时没兴趣。初中看了过把瘾就死小说,感觉还有点意思,惊讶于原来臭贫之下,莫非还有点真情?然后看了电视剧,不得不说,女性真的都是美好的,但是男的就……哎,大陆是跟帅哥多大仇?然后就越来越不待见王朔那套女神爱流氓的套路了,阿吴说的法西斯,居然也不觉得过分。现在很多时候,会带着怀旧的滤镜感叹很多当年的美好,唯独王朔和京圈,现在被无情淘汰的连渣都不剩,大快人心。
伪影迷
4个月前 云南
4
101也更了。
高处长
4个月前 江苏
4
2:57:58 :私以为始皇帝以后任何知识分子如果真的按照孔孟的教导为人处事都不可能受到重用,而且所谓进退,其实不如说是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二分的上下,我还是更认可秦教授说的“上若申韩,下必黄老”。
Copycatsi
4个月前 江苏
4
《黑炮事件》是过往、《站直咯,别趴下》和《埋伏》是属于两个阶段的当下,而《背靠背,脸对脸》是永恒。
偷听飞鱼
4个月前 澳大利亚
4
45:25 历史的一粒沙,人生的一座山。导演人生的五年黄金时间。
梁哪吒
4个月前 上海
4
4:38:57 感觉黄建新自己也变成了他电影中的知识分子
Copycatsi
4个月前 江苏
4
说句个人的“暴言”,虽然《背靠背、脸对脸》是黄建新无可置疑的巅峰,但现在最爱的却是最有都市感的《站直咯,别趴下》。我是感觉《背靠背、脸对脸》因为在当下和1566都被网络梗小鬼解构的太厉害,然而解构完又奉为圭臬的状态,就显得极端的讽刺和毫无希望。甚至我对于刘醒龙的原文本都产生了某种作家在“迎合读者”或“媚众”的厌恶。《站直咯,别趴下》是能看到真实的,基于都市感的“新旧交锋”,而邓刚原著里最后高作家看到一切尘埃落定后的“不同路”的表达,也着实骨气和让人感慨。但《背靠背,脸对脸》就是完全展现了国人最爱看的、最符合思想惯性的“乡土宫廷阴谋”,现在想想,其实特别没劲、特别虚无(当然,他们也乐在其中)。
Molly_0l5O
4个月前 天津
3
听完非常感慨,我二十多岁刚入行时曾很鄙夷黄老师这些领导们,但随着经历事情开始佩服他的生存智慧,很想知道他在自我说服时如何真的自洽。一个前辈在拍任务片的问题上曾跟我说,至少你要留在这个行业保住你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你才能用有限的力量保住你能保住的东西,积蓄力量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如果你被开了或者一走了之,就是把行业让给你鄙视的人。我不知道这种委屈求全到最后到底有没有意义,但我理解黄老师的很多选择。很多时候会觉得电影只是电影,和生活得顺遂些比,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现在我期待上了年纪后可以变得像他那样,拍照时总是笑着。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