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和出片,已经成为当下的一门显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发到社交媒体上的那张小小照片的重要性,逐渐超过它拍摄的事物本身,尤其是旅游的时候,出片比体验更重要,打卡比吃到美食更优先。
技术、设备都在飞速发展,P图也变得越来越便利。最终,所有人都卷起来,一个手机里,可能装了n个拍照软件,n个滤镜,n个P图软件。发一次朋友圈,手指头累得发麻,出一张图,指纹都快被磨平一半。
前段时间,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年轻人抢爆“电子茅台”》,也在评论区看到了很多人对拍照和相机的讨论,所以这次,“每人几句”拉来了文章的作者思芳和我们团队里的P图小能手徐晴,一起来聊聊关于年轻人拍照的那些事。
回溯过去,我们发现自己是一步一步走到了“出片时代”,技术、媒介、社会氛围,共同把我们推到这里。我们是在不自觉中,逐步被P图绑架,在出片的内卷中越来越疲惫。于是,有人开始反抗,不拍照,不P图,只发live图,或者用CCD这样的复古相机,靠低像素和滤镜换来人的放松。
看上去,我们或许是走向了觉醒,但更可能是卷得更极致了——真实和松弛,也需要脚尖绷紧,全身用力,live图和精修图,不一定谁比谁更费劲。
只要我们还在意外界的评价,这场出片战争就不会停下。毕竟,live图也是能P的。
【时间轴】
05:29 “平整度”等妆容的专有名词,入侵生活
14:30 为什么需要CCD拍照?
27:13 美颜的轰炸下,我到底长什么样?
29:30 什么样的照片才算有氛围感?
34:39 要留下一些“丑照片”
37:15 徐老师的P图干货分享(说得口干舌燥的那种纯干货)
49:47 复古相机的翻红热潮,使得手里的“电子垃圾”身价倍增
50:50 小红书的流行,让旅行不再单纯,背上了更重的出图压力
1:00:07 旅行中学会做一个P人,接纳和享受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