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2分钟
播放:
517
发布:
4个月前
简介...
|本期内容|
最近几年来汽车行业越来越卷,不只是厂商和供应商有这种感觉,媒体也感同身受,因此我们策划了这期节目,探讨汽车媒体有没有未来?什么样的汽车媒体生存能力更强?作为个体,我们又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为水流,而不要随波逐流。希望本期节目能给焦虑中的各位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2:14 汽车媒体的未来与行业新趋势
对话探讨了汽车行业媒体的未来,指出尽管近年来KOC、KOE的兴起给传统汽车媒体带来了挑战,但汽车媒体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媒体能帮助浓缩和筛选这些信息,减少消费者的选择焦虑。此外,对话还回顾了KOC和KOL的发展历程,指出媒体形态的变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机会,说明了媒体在不同身份的人中都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06:21 专业媒体在现代消费决策中的价值
在现代消费决策中,尤其是面对众多选择时,如购买汽车或电子产品,专业背景的媒体或意见领袖因其专业性和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以前人们可能通过论坛等渠道获取信息,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化,用户开始倾向于信任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或平台。例如,在选择头戴式耳机时,一位音乐制作人的推荐相比普通博主更具说服力,因为前者具有专业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同样,汽车媒体由于其专业性和聚焦度,在帮助消费者做出汽车购买决策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在面对流量大、跨界的网红推荐时,专业性和聚焦度仍然是消费者信任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11:23 汽车媒体的未来与转型
讨论集中在汽车媒体的未来存在价值和转型方向。指出当前汽车媒体面临专业化与泛化内容的挑战,强调汽车媒体应保持专业性、垂直度和行业深度,如试驾大量车型以理解行业变化。同时,探讨了新媒体形态下,如短视频平台上的汽车内容,如何在高流量与专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14:33 小米造车经验与媒体内容专业化的探讨
对话讨论了雷军通过深度体验大量车型,积累了丰富汽车知识,使得小米初七在推出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内容创作的专业性、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在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保持长期价值的重要性。
16:34 媒体迭代与个人流量的崛起
对话讨论了媒体的迭代过程,从传统的杂志、报纸到互联网时代的垂类网站和自媒体,特别强调了个人媒体的崛起。个人媒体的流量往往能超越传统机构的流量,且在打破空间和时间屏障后,流量更加聚集,使得头部车评人等个人媒体具有巨大价值。这种现象说明,个人媒体在传播和影响力方面已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补充,而是呈现出明星艺人般的影响力。
19:42 流量明星与媒体属性的区分与运营模式
对话围绕流量极大的头部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区别展开,指出明星与公众人物的概念与媒体不同,尤其是当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媒体。进一步讨论了个人IP与团队运营的媒体属性差异,以及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粉丝群体特性和内容运营方式。最终强调直接对比公众人物与媒体的运营模式和属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的运营模式和目标受众存在显著差异。
23:55 专业媒体在新时代的生存策略与转型
讨论集中在专业媒体在新时代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一种是个人媒体化,即个人通过成为行业内的大V或KOL来吸引关注和流量;另一种是平台化运作,像某些媒体代表那样,不仅作为一个媒体平台,还兼具孵化新项目或人才的功能。讨论强调,这两种方向各有挑战,但专业媒体仍有机会在当前时代发光发热。
25:29 媒体行业职业发展与平台孵化的探讨
对话围绕媒体行业内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平台在孵化个人账号中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到,从传统纸媒时代的明确职级晋升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化孵化,行业经历了显著变化。特别指出,明星主编通过平台资源学习和成长,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账号,但仍保持在平台矩阵中,体现了平台孵化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行业内人才流动的常态,以及媒体公司如何应对人才的流动和职业发展的策略。
27:18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路径与风险对比
对话探讨了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的职业路径变化,以及两者在发展和风险管理上的显著差异。传统媒体提供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而自媒体则打破了这一路径,强调个人IP的重要性,但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道德要求。对话中提到,个人IP容易因言论不当受到负面影响,而传统媒体则拥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讨论了作为创始人在自媒体环境中如何平衡专业性和个人表达的问题。
35:49 社交媒体时代的企业互动与用户沟通
对话强调了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与用户互动的重要性。以前,企业通过隐形方式如留言与用户交流,而现在,企业需要更直接地走到前台,与用户进行真诚的互动。雷军及其小米汽车的成功被提及作为正面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展现出人情味和真诚,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对话还指出,企业领导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和用户沟通的效果,强调了真诚和用户导向的重要性。
38:04 汽车媒体的转型与生存策略
对话围绕汽车媒体如何在当前时代下生存和发展展开。讨论者强调,媒体不能仅依靠专业性生存,还需要积极转型和适应市场变化,成为“水流”,即不断流向读者和受众需要的地方。他们指出,媒体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商业逻辑,不能仅凭热爱运营,而应结合商业运营策略,如接商业订单和优化内容制作,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此外,他们也提到了一些媒体在转型和商业化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强调了坚持和不断曝光的重要性。
47:43 汽车行业媒体的标准化与创意融合
对话强调了汽车行业中标准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媒体内容的创作和输出。通过标准化,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提高创作效率。参与者讨论了如何在大量写作中形成个人风格,以及标准化与创意并不冲突的观点。此外,还探讨了行业内的竞争、保密协议的起源及其对集中传播的影响。最后,提到了未来失业的可能性及应对此类情况的思考。
55:20 汽车媒体行业的转型挑战与未来展望
对话围绕汽车媒体行业在电动化转型和市场快速变化中的生存挑战展开。讨论指出,尽管媒体尝试转型以延长其生命周期,但仍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强调了经验、人脉和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讨论了个人在行业内的积累如何转化为其他领域的机遇,如咨询、调研等。最终,强调了媒体作为一种生意的特殊性及其创始人经历的关键作用。
01:01:07 媒体行业的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
对话强调了在媒体行业中,团队既需要像一团火一样紧密合作,也需要成员如同满天星一样各自具备强大的个人能力。特别提到培养员工的硬实力,使他们即使离开公司也能凭借所学经验取得成功。同时,讨论了在创意领域工作的压力与挑战,以及对年轻人在公司中感受到的压力来源。此外,还探讨了媒体行业与个人媒体账号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通过保持个人特色和热情,即使在年纪增长后仍能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最后,提到了身体健康对于延长媒体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01:08:49 自媒体的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
讨论围绕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生命周期、管理挑战以及如何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展开。强调了自媒体面临的压力和考验,特别是创始人身体状况和内容的持续创新。提出了为了长久发展,自媒体需要转变模式,从单一的媒体机构变成一个企业,以及标准化和流程化的重要性。同时,讨论还提到了自媒体和IP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持续创造价值来延长媒体的生命力。
01:12:34 创作者身份与失业焦虑的探讨
对话围绕创作者身份的持久性以及面对失业焦虑的态度展开。一方认为,作为创作者,其身份和工作不会因平台或媒体的消失而终止,而是可以适应变化,继续创作,无论是在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平台。另一方则提到,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失业焦虑,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但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创作者,即使在失业后也能找到新的创作领域,如将卖烤肠或烧饼的过程转化为故事创作。此外,讨论还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多元化机会,以及个人需要锻炼核心能力以适应不同赛道。
01:17:01 创业机会与个人定位的探讨
对话围绕创业机会和创业可能性展开,强调了个人努力、专业聚焦以及对历史进程的适应性。讨论中提到了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并未完全占据所有市场,仍有新的机会和领域等待发掘。此外,还强调了个人热爱与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认为找到热爱的事业并持续深耕是成功的关键。最后,讨论了在当代社会中,内容创作者身份的重要性以及找到个人定位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来汽车行业越来越卷,不只是厂商和供应商有这种感觉,媒体也感同身受,因此我们策划了这期节目,探讨汽车媒体有没有未来?什么样的汽车媒体生存能力更强?作为个体,我们又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为水流,而不要随波逐流。希望本期节目能给焦虑中的各位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
再打一波小广告~
我们的同名节目也会在微博、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同步发布,欢迎关注和评论。
也欢迎关注驾仕派两位联合创始人@赵小查 @杰克驾势说 的全网平台个人号。
|时间戳和内容总结|
02:14 汽车媒体的未来与行业新趋势
对话探讨了汽车行业媒体的未来,指出尽管近年来KOC、KOE的兴起给传统汽车媒体带来了挑战,但汽车媒体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媒体能帮助浓缩和筛选这些信息,减少消费者的选择焦虑。此外,对话还回顾了KOC和KOL的发展历程,指出媒体形态的变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机会,说明了媒体在不同身份的人中都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06:21 专业媒体在现代消费决策中的价值
在现代消费决策中,尤其是面对众多选择时,如购买汽车或电子产品,专业背景的媒体或意见领袖因其专业性和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以前人们可能通过论坛等渠道获取信息,而现在,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化,用户开始倾向于信任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或平台。例如,在选择头戴式耳机时,一位音乐制作人的推荐相比普通博主更具说服力,因为前者具有专业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同样,汽车媒体由于其专业性和聚焦度,在帮助消费者做出汽车购买决策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在面对流量大、跨界的网红推荐时,专业性和聚焦度仍然是消费者信任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11:23 汽车媒体的未来与转型
讨论集中在汽车媒体的未来存在价值和转型方向。指出当前汽车媒体面临专业化与泛化内容的挑战,强调汽车媒体应保持专业性、垂直度和行业深度,如试驾大量车型以理解行业变化。同时,探讨了新媒体形态下,如短视频平台上的汽车内容,如何在高流量与专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14:33 小米造车经验与媒体内容专业化的探讨
对话讨论了雷军通过深度体验大量车型,积累了丰富汽车知识,使得小米初七在推出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内容创作的专业性、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在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保持长期价值的重要性。
16:34 媒体迭代与个人流量的崛起
对话讨论了媒体的迭代过程,从传统的杂志、报纸到互联网时代的垂类网站和自媒体,特别强调了个人媒体的崛起。个人媒体的流量往往能超越传统机构的流量,且在打破空间和时间屏障后,流量更加聚集,使得头部车评人等个人媒体具有巨大价值。这种现象说明,个人媒体在传播和影响力方面已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补充,而是呈现出明星艺人般的影响力。
19:42 流量明星与媒体属性的区分与运营模式
对话围绕流量极大的头部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区别展开,指出明星与公众人物的概念与媒体不同,尤其是当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媒体。进一步讨论了个人IP与团队运营的媒体属性差异,以及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粉丝群体特性和内容运营方式。最终强调直接对比公众人物与媒体的运营模式和属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的运营模式和目标受众存在显著差异。
23:55 专业媒体在新时代的生存策略与转型
讨论集中在专业媒体在新时代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一种是个人媒体化,即个人通过成为行业内的大V或KOL来吸引关注和流量;另一种是平台化运作,像某些媒体代表那样,不仅作为一个媒体平台,还兼具孵化新项目或人才的功能。讨论强调,这两种方向各有挑战,但专业媒体仍有机会在当前时代发光发热。
25:29 媒体行业职业发展与平台孵化的探讨
对话围绕媒体行业内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平台在孵化个人账号中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到,从传统纸媒时代的明确职级晋升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化孵化,行业经历了显著变化。特别指出,明星主编通过平台资源学习和成长,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账号,但仍保持在平台矩阵中,体现了平台孵化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行业内人才流动的常态,以及媒体公司如何应对人才的流动和职业发展的策略。
27:18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路径与风险对比
对话探讨了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的职业路径变化,以及两者在发展和风险管理上的显著差异。传统媒体提供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而自媒体则打破了这一路径,强调个人IP的重要性,但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道德要求。对话中提到,个人IP容易因言论不当受到负面影响,而传统媒体则拥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讨论了作为创始人在自媒体环境中如何平衡专业性和个人表达的问题。
35:49 社交媒体时代的企业互动与用户沟通
对话强调了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与用户互动的重要性。以前,企业通过隐形方式如留言与用户交流,而现在,企业需要更直接地走到前台,与用户进行真诚的互动。雷军及其小米汽车的成功被提及作为正面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展现出人情味和真诚,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对话还指出,企业领导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和用户沟通的效果,强调了真诚和用户导向的重要性。
38:04 汽车媒体的转型与生存策略
对话围绕汽车媒体如何在当前时代下生存和发展展开。讨论者强调,媒体不能仅依靠专业性生存,还需要积极转型和适应市场变化,成为“水流”,即不断流向读者和受众需要的地方。他们指出,媒体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商业逻辑,不能仅凭热爱运营,而应结合商业运营策略,如接商业订单和优化内容制作,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此外,他们也提到了一些媒体在转型和商业化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强调了坚持和不断曝光的重要性。
47:43 汽车行业媒体的标准化与创意融合
对话强调了汽车行业中标准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媒体内容的创作和输出。通过标准化,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提高创作效率。参与者讨论了如何在大量写作中形成个人风格,以及标准化与创意并不冲突的观点。此外,还探讨了行业内的竞争、保密协议的起源及其对集中传播的影响。最后,提到了未来失业的可能性及应对此类情况的思考。
55:20 汽车媒体行业的转型挑战与未来展望
对话围绕汽车媒体行业在电动化转型和市场快速变化中的生存挑战展开。讨论指出,尽管媒体尝试转型以延长其生命周期,但仍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强调了经验、人脉和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讨论了个人在行业内的积累如何转化为其他领域的机遇,如咨询、调研等。最终,强调了媒体作为一种生意的特殊性及其创始人经历的关键作用。
01:01:07 媒体行业的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
对话强调了在媒体行业中,团队既需要像一团火一样紧密合作,也需要成员如同满天星一样各自具备强大的个人能力。特别提到培养员工的硬实力,使他们即使离开公司也能凭借所学经验取得成功。同时,讨论了在创意领域工作的压力与挑战,以及对年轻人在公司中感受到的压力来源。此外,还探讨了媒体行业与个人媒体账号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通过保持个人特色和热情,即使在年纪增长后仍能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最后,提到了身体健康对于延长媒体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01:08:49 自媒体的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
讨论围绕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生命周期、管理挑战以及如何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展开。强调了自媒体面临的压力和考验,特别是创始人身体状况和内容的持续创新。提出了为了长久发展,自媒体需要转变模式,从单一的媒体机构变成一个企业,以及标准化和流程化的重要性。同时,讨论还提到了自媒体和IP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持续创造价值来延长媒体的生命力。
01:12:34 创作者身份与失业焦虑的探讨
对话围绕创作者身份的持久性以及面对失业焦虑的态度展开。一方认为,作为创作者,其身份和工作不会因平台或媒体的消失而终止,而是可以适应变化,继续创作,无论是在传统纸媒还是新媒体平台。另一方则提到,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失业焦虑,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但通过将自己定位为创作者,即使在失业后也能找到新的创作领域,如将卖烤肠或烧饼的过程转化为故事创作。此外,讨论还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多元化机会,以及个人需要锻炼核心能力以适应不同赛道。
01:17:01 创业机会与个人定位的探讨
对话围绕创业机会和创业可能性展开,强调了个人努力、专业聚焦以及对历史进程的适应性。讨论中提到了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并未完全占据所有市场,仍有新的机会和领域等待发掘。此外,还强调了个人热爱与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认为找到热爱的事业并持续深耕是成功的关键。最后,讨论了在当代社会中,内容创作者身份的重要性以及找到个人定位的必要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73709v
4个月前
泰国
2
听道最后,竟然想起了李小龙的那句:“be water,my friend!”
没想到吧lv
4个月前
四川
0
和同学是谁?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