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怎么才能更积极更独立,
而不总是消耗自己?
这期播客是原生家庭话题的下集。(上集请戳→原生家庭的阴影,真的摆脱不了吗?)
对有些小伙伴来说,谈到原生家庭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感受总是有些复杂。
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好有坏,像密密麻麻的线条,有一些带来支持和抚慰,有一些可能扯住我们,反而带来了阻碍和痛苦。
这些感受细密而复杂,又深厚和牢固,不是那种可以快刀斩乱麻来处理的事情。
这一期,我们想和主创们一起聊聊,用怎样的态度看待父母,以及如何和父母相处,能够更积极更独立,而不总是消耗自己。
欢迎来听!
本期跟你聊天的:
郭婷婷:暂停实验室创始人。
王偲偲:暂停实验室主创研究员。
窦泽南:暂停实验室主创研究员。
宋灰棕:暂停实验室编辑。
Timeline:
- 02:56 当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之后,家庭对人的影响就会变弱
- 07:58 父母并不完美,只是普通人,在养育中犯错是可以理解的
- 11:58 为人父母应该经过考试吗?
- 13:59 把「建立好的亲子关系」看得特别重要,其实是最近才开始发生的事情
- 18:52 父母也有局限性,「没养好孩子」不是出于恶意,更可能是「不会」
- 23:21 如果父母「不会」,尝试改变自己,可能是更好改善关系的方式
- 26:01 有自己的「地盘」,就会获得更多自主感
- 33:44 「独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38:24 成年之后,如何探索「精神独立」?
- 41:35 走向独立是一场冒险,第一步就是——从家里走出来
- 44:08 就算被压制,也可以试图去争取自己的空间
- 50:14 觉得自己没有自由空间,可能只是因为从前的惯性
- 52:42 偲偲:我妈现在还是觉得我的工作不正经,想让我回家当公务员
- 57:31 郭婷婷:反抗爸妈,我也会有愧疚感
- 01:01:26 被父母的情绪或意见影响,边界松动了怎么办?
- 01:02:22 边界也分三六九等,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会让步
- 01:04:24 相对稳定的自我边界是如何形成的?郭婷婷:不放弃持续沟通
窦老师:非暴力不沟通 - 01:15:12 当你的态度足够坚定,父母的态度也可能发生变化
- 01:17:30 和父母交互可能会带来负面情绪,但别被情绪绑架
- 01:19:38 守住底线,不是不容侵犯的对抗态度,而是为自己生活负责的勇气
- 01:21:59 如果父母很强势,很有经验,要怎么坚持自己?
- 01:28:59 看似不得已的选择背后,其实也有理性判断
- 01:34:45 如果你想试试改变,以下是我们的硬广!
嘉宾 | 郭婷婷、王偲偲、窦泽南、宋灰棕
策划 | 宋灰棕、秦闻谦
剪辑 | 秦闻谦
声音 | 法布
插画|阿清
片头音乐 | 「One Day You Will Grow Up」by Mocha Music
如果你想直接体验科学循证的力量,帮助自己改善情绪困扰,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暂停实验室,后台回复关键词:「小宇宙」,加入练习吧!
收听方式: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RSS:https://feed.xyzfm.space/aevvmucbrb9e
主播...

暂停实验室
郭婷婷

胡缠
偲偲
宋灰棕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Bookworm_bb
1年前
广东
1
听到这 我决定重新养育自己 不内耗了 十几年了 我也该走出来了 不作为逃避的借口
神经蛙_N1lE
1年前
广东
1
挺喜欢这期,
总结来看就是你已经18岁成年了,有经济独立,也有精神独立,很多事情就是树立边界,如果可以接受结果承担责任,那就去做吧。把父母当做独立个体,只是提供一些建议。
如果被情绪困扰,就先接纳情绪,再去解决问题。不要被情绪牵着走。
多沟通,任何人都一样。

蝴蝶不放假
1年前
安徽
1
1:12:41 哈哈哈哈哈哈哈看微信步数太真实了
有点子晚熟
1年前
河北
1
夸夸灰棕,好会提问题!

窃蓝的苍苍
1年前
云南
2
诶,小吉和灰棕是一个人吗?
HD861854x
1年前
陕西
2
把父母当普通人;去探索现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解决问题思维;无论如何你都有自主性

云凤真爱读书
1年前
浙江
2
1:19:04 你的生活不能被这些情绪绑架些走,如果你是基于这些情绪(负面的比如内疚)来做出的决定,那这个决定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决定。婷婷说得太好了
阿白_95jc
1年前
山西
2
52:48 孩子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我其实一直不确定。可能自己本来就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带着点孩子气的那种吧。我感觉不到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差别。如果说责任感算的话,那特殊条件下,责任感应该适当减小才对,且不说还有利用你责任感来绑架你的情况。如果说是扛事儿的勇气什么的,很多破事儿又是别人找的。接纳并尽力改变现实的能力也许算吗😆我反而觉得我们虽然活在一个批判巨婴的时间段里,但我们的父母比我们任性和让人反感才是真的。过多的干涉妨害个人成长,这种现象不知道是不是西方人什么研究里,认为东亚人幼态延续现象更明显的一个狗屁文化习俗的原因
Miss_Mint
1年前
重庆
3
混不好才会回家真的杀伤力太强了 被迫回家的我被伤到了😂
叶月恒
1年前
山东
3
关于窦老师说的自主性。说我们长大了,自主性都会有,只是我们以为我们没有。
在几年前,我曾有过类似的感悟,我当时在本子上写下了一堆的,我不再是那个……的小孩子了。比如,我不再是那个啥也说了不算的小孩子了。当时有了这个感悟还很震惊,但又很舒服,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再去看小时候让自己难受的点,一些自己小孩子的时候解决不了的困境,成年人的自己都能解决了。
阿白_95jc
1年前
山西
3
50:13 我发现了一个自己的积极性,本来打算发表一点儿消极态度的看法,比如开心窦就不该来这个节目什么的,但一听到他说父母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孩子的事情就该少管这里,确实虎躯一震,说的太有道理了😃
叶月恒
1年前
山东
5
听了窦老师说的,父母是普通人,这个观点,我还蛮受用的。我确实一直在神圣化父母的角色,我跟父母最大的点在于,我一直觉得作为父母应该怎么怎么样,但我父母却不是这样的,总是做一些很不负责任的事情。但是,当我从这个视角在看我跟父母的关系时我发现。不是我故意神圣化了他们,而是他们在跟我说话或者有意无意的一直按一个神圣化的要求在要求我。我其实是一个蛮无厘头,想法天马行空的人,很随性,但我总是被他们否定,说我不着调,说我做的不对。比如,今天我给我闺女买了小发卡,就随意在她头上试戴了一下,我觉得样子蛮好看的。就没给她摘,我妈看见了,就开始说我给她带的不对,带的不好,应该怎么怎么弄。以前我只是很反感她这样说话,总是会否定我,很扫兴。现在在看这个事情,才觉得,是他们总在用一套他们的标准要求我。这个标准有点像,我在她眼里永远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小孩一样。也不是真的做不好,我觉得我在她眼里就像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啥也拿不稳,搬不动,放不好的那么一个样子。我觉得她也不是故意要拿这个标准要求我,也不是故意的要纠正我,只是从小到大一直这样照看我形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我现在看我闺女一样,唯一的不同在于,我觉得小baby这样很正常,没必要纠正,不是啥原则性问题,顺其自然就好。而且我从一开始,我打心眼里不喜欢我爸妈的那种否定和扫兴,他们跟我闺女相处的时候,还是会要求她要这样要那样,跟她说的最多的是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我不喜欢他们这样说,他们总是在用一种这样做会很危险的语气去形容一个很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我闺女一开始自己从袋子里拿纸尿裤的时候。像这种事情,我都放手让她去尝试,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行,不要动,如果我没在家,他们阻拦没成功,我闺女自己很努力很坚持嗷嗷叫着非要去拿,最终拿成功了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的跟我说,她居然能自己拿纸尿裤了,后面每次拿纸尿裤都当成一个巨大的事情,用很夸张的语气说我闺女真厉害,居然能自己拿纸尿裤了。说了快一年了,还当成一个新鲜事在说。但我的做法是,当我看到她想尝试拿纸尿裤的时候,我就放手让她去拿了,我觉得纸尿裤而已,又不是玻璃,拿不住也不会有危险,随便拿,完事我在收拾就好了。她就很开心的自己尝试,后面有机会去拿纸尿裤,她都很积极,再后来,我会主动让她去做,她现在已经会自己脱了,就差她自己穿了。我的方法也不一定对,但我确实不能接受我父母的方式。虽然我知道都是普通人,我闺女也不可能活在真空环境里,我再知道原生家庭很重要,我想要给她营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我也不可能让她活在真空里,真的都是普通人。这句话在很多人眼里,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我们的教育在教我们向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怎么怎么样,影视剧也是在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即使在困境中也歌颂奋力挣扎,我们也确实是要向好,这是一种追求的目标,但不应该是我们的阻力。

云凤真爱读书
1年前
浙江
5
1:31:21 偲偲老师一直在强调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是自己承担后果就要自己守住底线去做决定,这点真的每次听到都振聋发聩

陈家宁
1年前
陕西
6
15:08 可怕的是父母认为是孩子的绝对控制者
旸_gUTn
1年前
广东
8
01:42 窦老师在上期原生家庭播客里的存在感就像男性在家庭里的存在感一样低 哈哈哈哈哈哈

飞天大女警
1年前
北京
9
50:55 是的!勇敢尝试一次就发现是有这个空间的,而且这个空间可以由自己的主动意识慢慢扩大~边界感都是试探出来的,不要害怕争执,不要害怕父母会不开心。我们要做的是让父母知道他们做什么我们会不开心,而且我们会坚持这个边界不妥协。只有自己在意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了,父母才会逐渐在意起来。他们不是不会在意,只是没有这个习惯而已~
microcosm_s
1年前
浙江
10
听完好治愈!希望可以出一起给父母听得心里学课程 我觉得我父母老年后遇到家人离世后好痛苦,我不知道怎么可以让他们高兴起来,而且我从死亡里的思考和父母完全不同。
HD108923t
1年前
安徽
13
我挺喜欢宋灰棕的,她的发言很真诚,而且很多问题问出了观众想问的。
HD108923t
1年前
安徽
15
主持人的提问是比较小心的,男嘉宾的回答却特别主观,武断,这样话题就被断了,主持人就换个方向去谈,这样挺可惜的。
HD108923t
1年前
安徽
17
我觉得这期的男嘉宾有时候对于主持人的提问的回答太武断了,导致有时候话题就断了,继续不下去了,主持人的提问有时候是替观众提的,这期是如何不被父母控制,又不是感恩父母,动不动就“把父母当做一个人……”。不过这也能够反应出男性在社会、家庭生活中是很快能够主导的,不容易被家庭父母控制,所以他无法共情。比如母亲一般很少和儿子倒苦水,儿子也不会理解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