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22分钟
播放:
357
发布:
12小时前
主播...
简介...
45. 清朝权力继承(3):“秘密建储”终于成形
00:19 今天是关于清朝权力继承的最后一期,我们终于要讲到之前预告的正题了,那就是“秘密建储”制度。
00:45 雍正的兄弟们的名字好像不太统一。
01:39 从康熙朝开始,朝廷就开始实行皇帝御名避讳制度。
02:00 雍正上台以后,他比较霸道,为了显示他的独一无二,居然把他兄弟们的名字都给改了,把他们名字当中的“胤”字改成了“允”。
03:47 雍正是宫斗的胜出者,肯定得有两把刷子,从他夺嫡成功的这个历程,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一些个人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算不上是高尚,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06:37 雍正登基后的一系列操作也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这些品质。其实他刚上台的时候,处在一个非常孤立的地位。
08:14 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他向群臣宣布了要“秘密建储”。即便他发生了什么意外,皇位问题还是会按照他生前的意愿来解决,不会旁落到其他兄弟手里,这样他才能放开手脚向政敌开炮。
08:57 雍正其实是一个很有思路很有想法的皇帝,对于前朝的一些政策他会去反思,去改进。
10:27 雍正的秘密建储制度设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让大家知道有秘密建储这件事。
10:56 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
12:27 这个计划确实非常高明,既化解了嫡长子继承制中储权对皇权的威胁,又有多重保险来保证最后的继承人确实是皇帝确定的人选。
12:52 其实雍正立储要比康熙简单得多,康熙太会生了,而且孩子个个优秀,所以竞争就会比较激烈,而雍正儿子的情况非常清晰明了。
15:34 乾隆皇帝也是这种全新的皇位继承模式下顺利继统的第一人。
15:42 现在来到了乾隆这一朝,他也是采用的这个秘密建储制度。但他的立储过程就比雍正要曲折很多了,不是因为皇子自己作死,而是因为他们都不长命。
18:27 到了乾隆时期的秘密建储相比于前面两朝就更加成熟了,他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立储这件事的看法。
18:43 首先,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
19:21 第二,他依然受到“嫡长子继承制”潜移默化的影响。
19:40 第三,对储君暗中考察,并且杜绝储权对皇权的挑战。
20:46 后来到了嘉庆、道光两朝,也依然采用这种秘密建储制度,不过他们的子嗣更少,立储的复杂程度也大大降低了。
21:39 皇权更加集中,更加权威,更加不可动摇,那么皇帝的独断、专制、缺少制度监督与约束的这些缺陷也就慢慢暴露出来了,这也最终导致了皇权集中制走向覆灭。从乾隆朝最鼎盛的1790年开始算起,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仅仅只过了50年。
参考文献:
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00:19 今天是关于清朝权力继承的最后一期,我们终于要讲到之前预告的正题了,那就是“秘密建储”制度。
00:45 雍正的兄弟们的名字好像不太统一。
01:39 从康熙朝开始,朝廷就开始实行皇帝御名避讳制度。
02:00 雍正上台以后,他比较霸道,为了显示他的独一无二,居然把他兄弟们的名字都给改了,把他们名字当中的“胤”字改成了“允”。
03:47 雍正是宫斗的胜出者,肯定得有两把刷子,从他夺嫡成功的这个历程,我们来总结一下他的一些个人品质,这些品质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算不上是高尚,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06:37 雍正登基后的一系列操作也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这些品质。其实他刚上台的时候,处在一个非常孤立的地位。
08:14 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他向群臣宣布了要“秘密建储”。即便他发生了什么意外,皇位问题还是会按照他生前的意愿来解决,不会旁落到其他兄弟手里,这样他才能放开手脚向政敌开炮。
08:57 雍正其实是一个很有思路很有想法的皇帝,对于前朝的一些政策他会去反思,去改进。
10:27 雍正的秘密建储制度设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让大家知道有秘密建储这件事。
10:56 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
12:27 这个计划确实非常高明,既化解了嫡长子继承制中储权对皇权的威胁,又有多重保险来保证最后的继承人确实是皇帝确定的人选。
12:52 其实雍正立储要比康熙简单得多,康熙太会生了,而且孩子个个优秀,所以竞争就会比较激烈,而雍正儿子的情况非常清晰明了。
15:34 乾隆皇帝也是这种全新的皇位继承模式下顺利继统的第一人。
15:42 现在来到了乾隆这一朝,他也是采用的这个秘密建储制度。但他的立储过程就比雍正要曲折很多了,不是因为皇子自己作死,而是因为他们都不长命。
18:27 到了乾隆时期的秘密建储相比于前面两朝就更加成熟了,他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立储这件事的看法。
18:43 首先,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
19:21 第二,他依然受到“嫡长子继承制”潜移默化的影响。
19:40 第三,对储君暗中考察,并且杜绝储权对皇权的挑战。
20:46 后来到了嘉庆、道光两朝,也依然采用这种秘密建储制度,不过他们的子嗣更少,立储的复杂程度也大大降低了。
21:39 皇权更加集中,更加权威,更加不可动摇,那么皇帝的独断、专制、缺少制度监督与约束的这些缺陷也就慢慢暴露出来了,这也最终导致了皇权集中制走向覆灭。从乾隆朝最鼎盛的1790年开始算起,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仅仅只过了50年。
参考文献:
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