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Saying:
自我认同感只能靠在自己认可的价值标尺上前进来获取
还没找到自己认可的价值标志,没有建立一个理想自我的形象,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什么样子的,那没法有坚定的自我认同——因为此时只能以外界的某个具体标尺评价自己,靠那个尺子上的“好”“第一”获得满足
找到了自我价值的标尺,知道自己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了,也不一定就能获得自我认同感
从找到了价值标尺,到能获得自我认同感之间,隔了一座桥——行动
只有沿着身份认同,沿着为自己塑造的价值标尺不断行动,取得进展,迎接生命带给你的新感受,拿到结果,才能品味到最甘甜的满足感的
这个过程难吗?——那肯定是不简单的
但如果明白了有些痛苦是不需要去逃避的,是要去接受,走入其中,接受锻炼的,那反而痛苦会少几分,收获会多几分
这一期,聊聊自我认同、外界评价、自信心的话题
「开始挥发吧」
是一档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内容和个人所见、所思持续分享的「自我成长」类播客,愿你我都打破内耗,走向自洽,通透不是一瞬间的努力,而是持续积累
加听友群:lyxlife0
Highlights:
1、自我批判和自卑实属没有必要
从到美国那一刻,就掉入了夸夸群,瞬间从缺乏正反馈变得经常获得正反馈
——当然,这些正反馈未必都意味着我做的每件事都很棒,更多是他们重视鼓励,重视正面回应,强调积极反馈的文化的反映
客观上有些事情有标准,有的人做的是100分,有的人做的是80分,还有人做的是60分,他们只是对以上所有人都给予正反馈
既然这种夸夸既不表征你做得有多好的情况,也不因为世上有人比你做得好而打压你
那其实你以前惯常收到负反馈,惯常被要求“谦虚”“反思”,惯常因为“有人做的比你好”就难以获得肯定的情况,显然是毫无道理且有毒的
他们认为鼓励有助于建立勇气,让一个人做得更好,我们的父辈觉得打击有助于磨砺人,让人别飘起来
认识到这一点,我更能知道太多的负反馈其实不需要放在心上了
也更能排除掉那个被我内化的自我批判、自我设限的声音了
2、自我认同感如何获得?
首先,要找到自己认同哪些东西,不认同哪些东西
这是一场刻意练习,因为社会中的很多价值观的规训是非常隐形的
请先记住,所有牵涉“好坏之分”、牵涉“应该如何”的话语都暗含价值观灌输——抓住这些话语,仔细分辨话语背后的价值排序是什么,而你对这个排序的感受是什么
同时也得明白,没人能在一片空白中塑造自我,建立价值观
足够的阅读量,了解大家对“价值”“意义”做过怎样的探索和回答(尤其是哲学家们),是在扩充你的认知库,扩充你的词汇量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洞察,才可能塑造出来你的身份认同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山本耀司
3、找到尺子了,然后呢?
看清自己认同什么、不认同什么并不会自动带来强烈的认同感
知道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的身份认同基于什么,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方向,提供了判断标准
——这个方向、这个标准会减少我们的内耗,减少内心冲突感,让判断和决策都有据可依
但是,这不是终点
沿着这个标尺,以行动取得进步,才能感受到自我认同感
那种认同感很坚固,不会随着你听到的外界声音随便变化
那种认同感也很可持续,不会因为一个成就的达成就马上陷入空虚,陷入“物欲短暂满足-物欲马上增长”的循环
4、什么样的自信是值得建立的?又如何建立?
首先,“骄傲”和“谦逊”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一对儿评价词汇——当一个人连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连怎么对成功做外部因素和自我能力的归因都还不知道,“骄傲”和“谦逊”就变成了对人性格和表达方式的无聊评判
年轻人都骄傲,都狂妄,毕竟,我们没体会过自身能力突不破外界桎梏的大失败嘛
根据这种反馈建立自信,或者把外界批评内化成自卑,都毫无必要
我们要建立的其实是“能精准评估自身能力和所需外界资源的理性”和“面临困难,放下自我限制,愿意拓展边界的勇气”
1)面对新任务、新目标的理性
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个人能力能把事情推动成什么样,还需要哪些外界资源的助力,以及我怎么获取这些资源
这种“知道”没有捷径,是长时间认真做事,做复盘的结果
2)面对未知的勇气
当信息差已经无法辅助决策和行动时
你能沿着自己的渴望,摒弃掉无数次响起的自我限制、自我批判的声音(这些声音往往都是童年听到的外界声音的内化),用勇气去推着自己行动
最后,自卑不是难以走出的状态,自信也不是那么重要的因素——带着能满足自我身份认同的内驱力去行动,才是根本,是建立自我认同,获得生命意义的有效路径
——Skye说
主播介绍
Skye:深i人一枚,做过科研的经济学博士,爱神经科学,爱哲学,也爱研究投资,播客「开始挥发吧」和「知钱所以然」主理人,宏观公众号《仲谋宏观笔记》
主播...
巴啦啦树洞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001公分
1个月前 重庆
1
59:13 想起3B1B好像在哪个访谈也里提过类似,他说自己很清楚不大可能是那个可以在数学前沿研究方向上可以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同时了解自己是一个更广度优先的人而且喜欢视觉化理解数学,以及很喜欢教学,毕业后他就先去了可汗学院,然后慢慢开始了很了不起的 3B1B 频道以及动画代码库。 这期节目好多共鸣的地方啊,感觉每分钟都想评论一下哈哈哈哈!空中击掌!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