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一季度是立flag高峰季,大家立的Flag都执行如何了呀?

关于目标,一边有人说要沿着最小阻力的方式行进,设定可行的目标,避免被未实现的挫败感阻碍到,一边又有人说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目标要定大一点,不要给自己轻松的机会

一边有人说要够具体和量化,一边又有人感觉到具体和量化的目标一直给自己压力和束缚

这些互相矛盾的声音,难道只是“适合不同的人”?难道决定如何行动的是所谓“J人P人”的倾向性?

有没有可能这些都不是目标的最关键属性?

影响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不是大和小,不是量化和非量化,而是动机的来源,动力的大小

当“我想要”成为了最深的动力时,不管初始设定的路径科学与否,目标定的大还是小,行动和探索都不会停了,坚持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这个时候也就不用纠结于“目标怎么定”这个问题了,因为,总会到达

Highlight:

1、内在动机 vs 外界要求

基于内在动机的行动,总是像永动机在提供驱力一样,甚至连设定目标的环节都可以省略掉;基于外在要求的目标,尤其是当外在要求跟自己的内在需求根本不重合时,那就得上各种方法论,并做好忍受一定痛苦的准备去完成了

年轻的时候,主体性还没强到能描绘出理想生活的样子,人生主线可能还没那么清晰,有些目标,我们分辨不出是基于自己的内在需求,还是向着外部要求看齐

但成长就是这样的过程,在完成一个个外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的收获会超出原先设定的范围,然后在一次次通关打怪中看到“我想要”

很多目标都处于这样的过渡阶段——毕竟不到终点时,一切都是没有盖棺定论的,主线会变化,动力导向的方向会变化

正因为我们是从“我们以为我们需要”持续成长到“我清楚知道这是我要的”的阶段的,很多目标都混杂了这两者,我们要去搜索各种不同的关于目标如何实现的方法,减小阻力,减小痛感,让过程收获和结果收获都最大化

2、最小阻力 or  不设限的大目标

这不是一个一努力就容易获得结果,然后因为得过且过,小满胜完全的心态,就降低自己上限的环境

比起来因为目标太快实现而止步不前,更多的情形是,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在追寻,而世界不给我回馈,是西西弗推石头一般的苦苦求索

更何况,如果小满就是自己要的,就是让自己幸福的,又为什么要听那个所谓的“更快更高更强”,认为追求大目标就是“对”的呢?

抛弃求上得中的目标树立法吧,迎着那么多负反馈和无反馈,用最小阻力的方式进行,才能行进更远——哪怕是在追求一个动机不清晰的目标,行进更远才能收获更多,才又更大概率在碰撞和矛盾中看清自己

3、量化目标 vs 非量化仅把握主线的目标

基于强烈内在需求去做事时,很少需要用数字作为激励,作为制约,来push自己去行动的,因为不需要推,你自身就是有发动机能自驱的一辆超跑

考证、考托福这种情景,才需要用倒推法确定量化目标

还没看清一件事情的意义,不知道它和自己的内在需求匹配与否,只是模糊地知道,那是一件好事,所以想用量化目标让自己多做这件事时,才需要量化目标

而很多事,收获大小,激情碰撞的时刻的多少,并不是跟堆上去的数量成正比的,用心程度,专注程度,和你目前大脑中已有信息的串联度,才是更影响交互体验的因素

「开始挥发吧」

是一档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内容和个人所见、所思持续分享的「自我成长」类播客,愿你我都打破内耗,走向自洽,通透不是一瞬间的努力,而是持续积累

加听友群,围观更多有趣、有料的思考和分享:lyxlife0

主播介绍

Skye:深i人一枚,做过科研的经济学博士,爱神经科学,爱哲学,也爱研究投资,播客「开始挥发吧」和「知钱所以然」主理人,展业公众号《Yixuan茶水间》,宏观公众号《仲谋宏观笔记》

主播...
巴啦啦树洞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