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R,感谢收听小R的健康笔记。今天跟大家分享寒潮来袭,心梗高发,冠心病人群如何科学应对?
“断崖式降温”来袭,将冬日氛围感拉满,寒潮不仅冻手冻脚,对血管脆弱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来说,低温还会直接“冻”出病——心梗。今天就让我们科学认知心梗,重塑心脏活力,找回流动的生命力。
寒冷、低温,如何引发心梗?
低温天气会刺激血管收缩,原本宽敞顺畅的血管通道,会被骤然“挤压”变窄,还有流感、感冒等“趁火打劫”,血管里的“杂质”如胆固醇等也会增多,最终血管可能完全堵塞,引发心梗。
但降温只是心梗发作的诱因,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人群,长期的“垃圾”堆积,血管已经狭窄堵塞,此时低温刺激会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低温天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疲乏恶心等反应,需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做好三件事,安稳过冬:
1.管理好血脂、血压
冬天,因寒冷原因,容易引发血脂、血压的失控,要重视血脂、血压监测,做好血脂、血压控制。
血脂不像外来入侵的病毒,可以服药“赶走”,人体自身会生成各种坏的血脂,对于血管已狭窄的冠心病、心梗人群,一定要严格控制血脂,长期降脂达标。血压更是易受气温变化而波动,造成血液流动不稳定,血管内的环境“糟糕”了,心脑肾器官也容易受影响。所以,血压也要长期达标,坚持监测、随访。
2.遵医嘱治疗,坚持服药
血脂及血压单纯依靠饮食及锻炼很难达标,一旦明确诊断,往往需要药物来治疗。服用药物后血脂、血压达标了,并不意味着任务完成可以停药。因为单次的指标正常,不代表长期停留在正常水平范围内,一定要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监测血脂、血压控制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3.科学保暖御寒,远离误区
误区一:喝酒驱寒
实际上是身体表面暖和的“假象”,酒精刺激血液循环加速,体表温度升高,散热速度加快,体感会越来越冷。
提醒:心血管疾病人群不宜饮酒。
误区二:衣服越厚越暖和
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保暖,建议“洋葱式穿衣法”,内层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对天气变化。
误区三:依赖取暖设备
实际上会增加心梗等风险,取暖设备如电热毯、暖气房等会加速水分流失,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提醒:保暖同时要保湿,适当喝水。
血脂的累积,意味着生命通道被堵;血压的异常波动,是通道里掀起的巨浪。冠心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血脂管理、血压控制,保持血管通畅,守护健康。
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好了,今天就科普到这里。我是小R,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及订阅按钮持续关注我的节目。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