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在无人区自虐有可能会升华灵魂?聊聊玄奘之路体验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翛飏主播刚刚参加了创业戈壁行的活动,成功完成3天100公里的挑战归来。而娜娜主播在7年前也曾参加过一模一样的挑战。加上译泽主播因为商学院的缘故,以后也很有可能会参加,所以这一期我们聊了聊戈壁徒步的体验。 我们走这条路被叫做“玄奘之路”,是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过程中九死一生的路段,是“八百里流沙”的一部分。这段路上有雅丹地貌、长满骆驼刺的盐碱地、“火焰山”般枯寂的山丘,这里夜晚可以清晰的看见银河,也能体验到壮阔绚丽的戈壁日出日落。3000年前张骞初始西域也走的这条路。神奇的是几千年来世界变迁都没有对这里产生什么影响,现在去感受到的几乎就是它3000年前的样子。 去之前,听闻在茫茫戈壁上、烈日当空下伴着风沙与汗水孤独前行,会在精疲力尽时候寻找到另一个自己,甚至会在极限状态下灵魂的本能会让自己升华。 但我相信活动下来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有人突破了自我,完成了不可能的极限挑战。有的人认识了一些朋友,说了些平常不太会说的真心话。还有的人重新认识了自己,做出了某种改变或重大的决定。那我们走下来,过程是怎么样的,感受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呢?如果还有机会,还会再去吗?如果你有朋友还没去过,你会怎么和他描述这段经历?这是还没去过的译泽主播最感兴趣的,也是我们这期最核心分享的内容。 好了,开始听吧。

93分钟
99+
5年前

202.从做题家到996,内卷化真的存在么?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又是一期与失业焦虑有些关联的话题,我们聊一个原本很生僻,近期却广为提及的一个社会学名词——内卷化。 又是我写推送,节目里没谈到的关于“内卷”这个概念的起源和定义,在这里谈一谈。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其中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想想节目中谈到的那些网民们普遍讨论的例子,如石匠、餐厅经营者、做题家和工贼,在我个人眼里,要么是对概念的扭曲,扭曲到劣币驱逐良币或者类似马太效应,要么更像是抱怨。我认同在一些领域内卷化现象的存在,也可以理解这种抱怨背后的失望与无力感。然而,抱怨无济于事,正如节目开头黄主播引用的博文所说,“内卷解释一切。只要认为找到了一个解释,就舒坦了。卷卷卷,一卷解千愁”。 其实定义里边已经指明了问题的解法,去打破形式的确定性。不再一味地看存量,不再别人的饭碗里你死我活,而是用创新、开拓、细分和独特性去看待竞争。 诚然,基础科学技术发展的进度,的确在侵蚀着人们的希望和耐心,竞争方式的变革也的确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但我有信心的是,人类总是这么存活下来了。节目的配图我特意选了一张爪哇岛的风景,那儿不仅仅有,水稻农业。如今的爪哇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丰富,茶叶、咖啡、烟草、橡胶、金鸡纳、甘蔗、木棉和椰子大量出口,每年吸引着全球上千万的游客。 又或者,质子已经到了?

77分钟
99+
5年前

199.如何看待疫情加持的职场35岁诅咒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这是一期下午录制的节目,至少对我个人来说,状态显然没有晚上好,那就借着写推送梳理一下观点。 话题算是上一期的延续,我们在认清自身纯粹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本质之后,分享和讨论所谓的失业焦虑。这是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词,特别是全球增长乏力叠加疫情影响的今天。 我们所处的TMT行业,近几年也一直流传着诅咒一般的“35岁现象”。节目里顾、黄二位主播更进一步的把话题具体到行业里的产品负责人——这个本来就很宽泛的岗位上。宽泛是说缺乏标准定义、受老板认知影响巨大,以及难以衡量。当我们用这个宽泛看回各个行业时,也很容易发现,类似这种处在“中间环节”的角色绝不仅是PM一种。也许,普遍的社会分工细化,是这类角色在年景不好时焦虑和弱势的原罪。 年景确实不好。 我梳理几处节目中谈到的观点,很个人:1.减少负债,最好零负债;2.调整视角,重新思考增长和竞争,过去大盘连续很长时间的增长让很多人在这方面的思考非常匮乏,竞争一直存在也一直很惨烈,它只是偶尔的休息一下;3.战果这个东西,就像节目里谈到的它很难归因,而且战果也不是竞争力,能打才是;4.“能打”是广义的,不管什么类型的项目,让自己把能打的地方表现出来。 这段内容可能挺鸡汤的,也挺马后炮,但我保证我是真诚的,权且看看吧,谁知道年景什么时候好起来。

74分钟
99+
5年前

196.形式的奴隶:我们无法抵抗统一店招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录完这期节目,我去了解了一下“形式主义”的定义。从学术角度,是指认为形式决定内容,而非内容决定形式,进而衍生出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 但这不是我们在节目里聊的。 节目里聊到的情景,更像是本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却在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的作用下,变成了只注重形式而完全不顾了内容。那些种种原因,它们的莫名其妙之处让我费解并且痛苦,这也是引发我提出这个话题的情绪。1个多小时的聊天证明,这个问题是普遍的,也是可怕的。普遍到无数和管理、组织、执行等等相关大词的研究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可怕到似乎始终没能解决。 就在即将陷入对于人类大规模高效协作的绝望时,我发现了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题为《从根子上破除形式主义顽症》,其中对于形式主义的描述是这样的: 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 建议芥末章鱼的听众们,反复阅读,认真学习这篇文章。嗯。

65分钟
47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