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0 【养老】我邀请爷爷奶奶,拍了一部僵尸片

哩哩叩叩

片名有如轻小说般一看就能理解剧情的纪录片《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是台湾少数以喜剧形式所拍摄的纪录片,为导演徐紫柔动员家族和社区一起拍摄网路短片《记忆战队》的过程,可以看到有失智症的奶奶、家人和社区素人演员共同投入的经历。 本集很开心邀请导演来到节目中分享《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的制作过程、在台湾拍摄喜剧纪录片的挑战,以及喜剧如何抚慰人心、提供理解失智症的不同角度。 (Brenda私心很喜欢,希望大家听完这集,能进戏院多多支持这部片!!!) 本集你会听到: -与失智症长者对话,有如日本搞笑组合 -温暖乐观的喜剧,疗愈别人疗愈自己 -感动自己的事情自己最知道 相关影片: 《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预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GaQOYpXtY 剧中剧《记忆战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1m0ijlQiqU&t=3s 《家族的奇幻旅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TKK1mNSW0 时间轴: 1:02 纪录片《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简介 3:03 徐紫柔导演的背景养成 4:33 前传《家族的奇幻旅程》——为什么这家人会在一起拍喜剧短片? 8:28 《家族的奇幻旅程》推出后引发的回响,又是如何疗愈自己 13:20 前辈喜欢的,并不一定是一般观众喜欢的 14:24 台湾纪录片的框架下,没有喜剧的存在 15:42 镜头之外,和奶奶的相处,就像是一来一回的相声 22:33 对于失智症患者来说,陪伴是延缓的良药 24:11 让镜头下喜欢的人能成为自己,喜剧的有趣之处在于搭配不同个性 26:57 请素人拍纪录片又拍短片,戏里戏外分不清 32:06 当目标是拍摄好的纪录片,过程的意外都可以是素材 35:15 非典型剧组如何合作、陪伴素人演员们完成短片拍摄 37:59 好多爱的一部纪录片,让爱成为喜剧的能量 41:50 那一刻,意识到散播爱与欢乐就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45:53 没有看到成品之前,难以被理解的《邀阿公阿嬷拍B级僵尸片》 50:46 忘记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记住被想起来的那一刻

55分钟
99+
2年前

EP.129【养老】没有神,也没有佛的老年生活

哩哩叩叩

本期读书会,我们一起阅读佐野洋子《没有神也没有佛》这本书。佐野洋子是日本的绘本画家,我还挺喜欢她的《死了一万次的猫》,在无限重生的日子里,等待到一个终结与句号。 老后的生活想必会很糟糕吧。老了,身体旧了,零部件损坏了,连内核也可能时常短路,能做的事情可能只有怀念过去了吧。 这是我在看之前对老年生活的想象。看完后,虽然老后的问题还在,但心情放松了下来,就像佐野洋子想传达的,即使只能怀念过去,但老后的每天也依旧可以好好活着,可以毫无目的地转来转去,认真地吃饭、睡觉、如厕吧。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老年后的生活有多可怕 2、老年与故土的关系 3、老年与孤寂、落寞与死亡 时间轴: 2:40 Brenda理想中的生活与佐野洋子重合 4:25 Brenda养成了不运动就难受的习惯哈哈哈哈 6:40 身体不受控与药罐子,Brenda老后的恐惧 8:40 Shawn害怕老后只能坐轮椅 10:50 Sophie害怕的是大脑的衰退 16:15 老后有趣的状态:一切变得自然 19:06 老后与故乡的关系,故土成为必需品吗? 21:25 故土是肉身很想休息,灵魂很想停留的地方吧 26:54 和故土的关系,其实是写在手相里的吧 31:13 老后面对死亡的恐惧与孤寂 32:46 《重启人生》大暴雷,还没看的小伙伴别听! 37:05 《活了一万次的猫》,先是孤寂,所以死亡 39:00《遗言图书馆》,面对死亡,你会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41:30 淡然的佐野洋子,说出的关于死亡、老年的轻松金句

56分钟
99+
2年前

EP.128【养老】远庖厨55年后,一群高龄男性开始洗手作羹汤

哩哩叩叩

社会上存在许多既定的性别刻板印象,例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不该进厨房……等等。虽然这些传统观念渐渐在松动,但对目前55岁以上的中高龄族群来说,这已成为多数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而当男性遵循这套观念——回家不下厨、不随意表露情绪——过了大半辈子,会碰到什麽事? 台湾嘉义县水上乡乐龄学习中心的主任黄意萍发现,许多高龄男性在太太生病或逝世后,不知道如何料理三餐,也不愿向子女求助。结果拖着「三高」身体随便吃,健康状况在短期内迅速走下坡。在看到这个情况后,黄意萍带着中心同仁,开始规划一个名为「男士料理工棚」的课程…… #本集话题 1、如何吸引没下厨过的中高龄男性来上料理课? 2、上课后,学员们的生活出现什麽改变? 3、乐龄中心在哪?「乐龄」对长照世代的意义是? #从乐龄学习网,看离你家最近的乐龄中心在哪 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eniorCenterContact?side_nav=CenterContact_1 #时间轴 00:35 欢迎黄意萍主任、为什麽会为中高龄男性开「男士料理工棚」? 02:17 当太太生病、离开,先生的健康状况直线走下波 04:51 父执辈较不太会向子女求助,每餐方便吃就好 06:12 黄意萍分享「一锅料理」开课策略、男性学员来上课的动机为何 10:47 最难的不是料理技巧,而是打破「我不会」的恐惧 14:07 从自己煮,到组成每月一次对外贩售的公益便当团队 17:27 黄意萍一开始不了解「乐龄」,后来越做越有心得 20:09 什麽是「乐龄」?乐龄做得好,后端的长照就会少 24:27 还有哪些有趣课程:行动支付课、睡眠课 28:41 水上乡乐龄学习中心成立十五年,有人、有课、有故事 35:26 来自Shawn的回馈:同龄人很重要 37:01 来自Brenda的回馈:学习动力很重要

40分钟
99+
2年前

EP.127【陌生人】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小剧场就爆发了

哩哩叩叩

写这集文案时,脑中响起王菲的歌《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今天就要聊我们曾遇见、却难忘的陌生人们,有人是一对上眼就心跳不已,有人是睡前回想才有迟来的心动。这是充满粉红泡泡、感谢,以及遗憾的一集,欢迎收听我们与陌生人相遇的故事~ 本集话题: 1、原本九月要找陌生人闲聊兼录音,为何失败? 2、与陌生人对上眼的瞬间,我们开始做梦 3、在江湖走跳,总会有陌生人默默伸出援手 时间轴: 01:53 推拿推到一半,邀请隔壁小哥「一起叫」 03:37 找老闆闲聊,被人警惕「你要干嘛!」 04:55 认真思考,为什麽找陌生人录音会失败 06:20 在地铁上因陌生人心动,「是不是应该要微信!?」 12:55 为了再见一面,改变每天出门上班的时间 14:44 健身时找不到合适的槓片,有人递了过来 16:09 在很挤的公车上,碰到校园爱情剧第15分钟的邂逅 19:08 三人选出的浪漫相遇:《花束般的恋爱》、《Fleabag》、《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24:22 妈妈听了第124集,打电话跟我说当年为什麽要帮助陌生人 26:51 「我被帮助了吗?」让台中囡仔揪感心的老奶奶 29:53 看陌生人被帮助的影片,就很想哭 32:53 十月节目预告:养老

34分钟
99+
2年前

EP.125【陌生人】嗨~我可以帮你拍照吗?

哩哩叩叩

如果路上突然有人想帮你拍照,你会有什麽反应?对人抱有很大警戒心的Sophie,应该会下意识地说「Nonononononono」,然后火速逃离现场。但她最近却很关注一个ig帐号 @zoechou222,这是目前在欧洲打工度假的摄影师Zoe所创立的帐号,Zoe在欧洲与许多陌生人相遇,并对他们说:「嗨!我可以帮你拍照吗?」 Zoe的镜头记录许多温暖的人事物,原来,一抹微笑、一声招呼,一个简单的提问,就能让陌生人之间串起奇妙的缘分。这集邀请Zoe来到哩哩叩叩,我们有许多好奇的问题想问她,例如:为什麽会开启陌生人的街拍计画?自认内向的她找陌生人攀谈时会紧张吗?拍摄过程中发生什麽小趣事?以及,在29岁那年离开臺湾、去到陌生的爱尔兰,对她而言的意义是? -本集话题- 1、那些Zoe在拍摄前、中、后的小故事 2、内向者碰上陌生人,要怎麽拍下去? 3、当「打招呼」成日常,是什麽感受? -时间轴- 00:30 面对今天的来宾,Sophie开场就在紧张 01:40 来听Zoe自我介绍、为什麽Zoe现在人在欧洲 02:21 在29岁那年,觉得还想再「多做点什麽」 06:38 第一次问陌生人愿不愿意拍照,对方的反应是? 09:10 在爱尔兰,发现「打招呼」的奇妙之处 11:38 被人拒绝拍摄,就像谈恋爱、找工作一样 14:15 用影像纪录狗狗和主人的情谊 15:23 有次要帮一家人拍摄,但小男孩不想被拍 17:15 在河岸边,遇到一个想捡球的乌克兰小男孩 19:49 内向者要怎麽不断与陌生人攀谈、拍摄? 22:32 人生有时该转弯:Zoe的「重新开始」哲学 25:01 看了Zoe的作品,许多人心中漾起笑容 26:23 拍啊拍,有天遇到陌生人说「我想帮你拍照」 28:12 能随时自在打招呼的爱尔兰民众=臺湾的山友 31:01 一个很有爱的结尾~~~ -Zoe小资讯- 1、这集节目有放入部分Zoe拍摄的影片声音,谢谢Zoe大方答应让我们使用这些声音素材 2、Zoe的作品:bio.site/zoechou222 3、Zoe近况:Zoe八月底过后会在北爱尔兰、英国生活,并开始在欧洲接案拍摄,主要拍「旅行摄影游记、婚纱旅记、家庭旅记」等主题。如果你在欧洲生活或旅游时,需要伴游摄影师,或拍摄与爱人之间的生活纪录,可以寄信到[email protected]跟她联繫~ -节目主图出处-Photo by Hisu lee on Unsplash

33分钟
99+
2年前

EP.121【蓝领】从公务员到茶农,毕业后我换了7份工作

哩哩叩叩

大家能够接受自己的跳槽频率是多久?能够接受的跳槽范围有多大?如果每份工作最多呆两年,跨度最大是从公务员到茶农呢?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阿弼,他丰富的工作经验让我们好奇,为什么他能够如此随心地做出选择,工作对于他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阿弼的7份工作与换工作的动机 2、茶农与公务员,正职与灵活就业的选择 3、四人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呢? 时间轴: 1:38 阿弼的7份工作内容 2:45 时间最长是哪份工作呢? 3:06 阿弼的大学科系——考公务员的热门专业 4:58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5:28 为什么尝试一段时间后,又回去做公务员了? 6:16 每份工作的选择是如何发生的呢? 8:20 为什么工作间的跨度会那么大呢? 9:58 为什么会去当茶农?为什么又离开了呢? 12:33 怎么样的工作是比较好的呢? 13:13 在台湾,公务员和茶农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会相似吗? 16:15 茶农和公务员的意义感有什么区别吗? 17:50 阿弼的工作接受范围更广吗?会和身边人做比较呢? 22:50 频繁换工作,不会有35岁焦虑吗? 24:50 Shawn能接受中年失业后去做滴滴司机吗? 25:33 阿弼灵魂发问:Shawn的领导有不可取代性吗? 28:35 换了7份工作,阿弼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了吗? 33:05 阿弼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喜欢、想要做的事情呢? 36:15 四人的工作意义 42:18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 封面图:Image by Freepik

44分钟
99+
2年前

EP.120【蓝领】体力劳动救不了你,但发疯可以

哩哩叩叩

虽然上班族没有暑假,但在製作哩哩叩叩这件事上,我们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长假。睽违多时回归,我们要从「蓝领」聊起,这源自Shawn对「脱掉孔乙己长衫」一词的探究和兴趣;《我在北京送快递》的作者胡安焉接受媒体採访时,也一直被问:你觉得体力劳动可以让年轻人摆脱内卷或焦虑吗? 因此,这集节目我们一起读了这本书,也试图讨论这个问题。而就在边聊边反思自己经验的过程中,好多面对焦虑、面对压力、面对主管发疯和自己发疯的故事,就这样倾巢而出了…… -本集话题- 1、没有哩哩叩叩的日子,大家都做了什麽? 2、体力活能治好内耗吗?面对工作竞争和焦虑,如何好好发疯? 3、看完书的大哉问,什麽是「成人」?什麽是「自由」? -时间轴- 00:35 过去一个月,有笑有泪(?) 05:35 为台湾听众解释:什麽是「脱掉孔乙己的长衫」 09:45 体力劳动能治好什麽?我们三人有一致答案 16:16 人在江湖走,谁能不发疯 21:51 我没想到自己能一秒变脸 23:42 认证老记者是「真.成年人」 25:23 我是可理性可生气的成熟大人 30:59 面对工作中的妖魔鬼怪,要不要忍? 33:38 没错,我们是真的离题 34:30 看生活的其他部分,我们如何定义「自由」? -图片出处- Photo by Phil Goodwin on Unsplash

39分钟
99+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