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上线:认识未知的日常练习——聊聊 #红包场# 和 #歌厅秀#】 这一集,我们要聊台湾的 #秀场文化#。 Shawn在台湾的时候,曾经去西门町的红包场拍影片,在这集节目中分享了超有画面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们还聊到「出国深造」的猪哥亮,为什么在Sophie的生活中无所不在?以及他的复出历程竟让Brenda啧啧称奇?(不过主要是因为�啦~) 而这一切讨论的起源,都是因为上周疫情升温后,众人在网上讨论不休的万华茶室染疫事件。让我们思考,去认识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而非凭着少少的理解擅自形塑对方的样子,或许是有意义的吧! #这集我们会聊# � Shawn去红包场的第一手现场观察 � 各种和 #猪哥亮# 有关的回忆:模仿招牌台词、苹果日报大发现、想到奶奶 � 歌厅秀里各种政治不正确的笑点,算是戒严年代下抒发压抑心情的出口? � 秀场文化就像现在的OOO #欢迎自由填空# 05:37 大家对红包场和歌厅的想像是:坏孩子去的地方?类似日本的公关店? 07:32 认识红包场:红包里面是放钱吗?歌手表演也有业绩制? 10:40 Shawn的红包场拍摄惊魂记:除了很紧张,还必须完成搭讪受访者的任务 21:47 介绍另一种秀场形式——歌厅秀、Sophie模仿「猪哥亮的歌~厅~秀」 25:00 从戒严的时代背景切入,聊聊歌厅秀中各种现在看来政治不正确的脏话和黄腔,为什么受欢迎? 36:22了解这些我们不熟悉的「小事」,意义为何?
EP.22【论文会客厅】考上名牌大学后,我发现自己抑郁了 他们身上的标签很多,人生赢家、高学历、天才、成绩优异、别人家的孩子,但正是这些标签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容易迷失方向,容易陷入自责,他们的情绪困扰不被看见,也不被允许,焦虑被认为是过于脆弱,抑郁被认为是过于矫情。好像考上顶尖学府后,人生就必须是一帆风顺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线的记者,也是我们新闻所的学姐—德伦,她的毕业论文便是关于高学历青年的情绪困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本期重点 ��为什么考上顶尖学府后他们出现了情绪困扰?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情绪困扰?是因为男生的情绪被隐藏了吗? ��出现情绪困扰后,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与药物的关系? ��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扰吗? ��如果身边的朋友出现情绪困扰,我们该怎么做呢? 7:40 报道中的人物似乎大部分都是女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性别差异呢? 11:35 社会大众对于情绪困扰存在污名,认为这群「人生胜利组」的学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太多」,我们该如何反驳这些观点,让他们的情绪困扰被看见呢? 24:00 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焦虑的情绪,但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也会有一种「自己病了」的自责感与恐惧,那么该如何与药品共处呢? 29:05 出现情绪困扰后,又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是区隔出「生病的我」与「健康的我」,还是强调「接纳自我」,「接纳自我」是一种共处的方式,还是另一种压力呢? 54:24 陪伴对于出现情绪困扰的他们很重要,但陪伴不是点对点的支援,而是像一层层的Cheese,总有一层可以接住你。
【读书会EP.3 】一個关于蜜蜂的成人暗黑童话 本周读书会我们介绍的是《蜜蜂717》,一只底层的清洁蜂,如何在规训与威权的集体中活出自由且广阔的人生。 本期我们讨论的主题有: � 在集体中,蜂后与雄蜂的角色与定位 � 在蜂巢中,谁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 在集体至上的社群中,真的可以活出自由与广阔的人生吗? 时间轴: 2:06 我们三人对《蜜蜂717》的评价与评分 6:35 女王在蜂巢的角色是什么?「母亲的爱」又是什么呢? 11:35 谁是蜂巢真正的领导者? 15:30 雄蜂的一生与工蜂有区别吗? 29:10 蜜蜂717是否有实现自由而广阔的人生呢?
【EP.21上线 不谈恋爱,也能拥有亲密关密吗?】 两地最近相似的新闻,是结婚数目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不结婚的理由很多,但是在众多理由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些更崭新的亲密关系,远超过过去我们对于婚姻的想像。 本集我们聊了: ️《两个女人住一起:非关爱情的同居时代》:同居是为了互相陪伴。 ️〈From Best Friends to Platonic Spouses〉:结婚是为了更稳固的家庭生活。 ️《小偷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一个家庭是为了纯粹的羁绊。 ️LAT:选择伴侣的目的不是结婚生子,而是在有限生命里,活得舒适满意。 時間軸 2:51 为什么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 11:26 自认独立、独居生活十年,仍旧向往有人陪伴 22:20 和长长久久的友人走入婚姻,更能照顾好家庭 31:55 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更能显现纯粹的爱与善意 37:39 晚年的亲密关系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照顾
【EP20上线:在千变万化的升学制度中,什么是 #真正的公平? 】 上周,有人在PTT贴出今年大学入学的榜单,点出有考生以学测成绩申请亚洲大学是备取23,却透过繁星考进高医牙医系。有网友力挺这位考生「按照正规管道考上」,但也有人质疑是靠繁星钻漏洞。其实,这类和繁星制度有关的争议,几乎年年出现,也让我们想要借此讨论: · 考试真的是最公平的升学制度吗? · 从 #学习历程档案# 来看,透过慢慢累积作品自我探索,是否又造成另一种压力? · 中国的 #鸡娃# 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和家长没有反弹? · 回首过去考试升学的日子,大家觉得有意义,还是浪费时间? 时间轴: 03:50 在研究所相遇前,各自怎么渡过求学生活?质疑过读书考试的价值吗? 10:12 从两个「谁是台大学生」研究,讨论考试真的是最公平的升学制度吗? 16:50 聊聊108课纲下的「学习历程档案」:立意良善,为什么有连署要求废除? 30:17 Shawn分享:何谓「鸡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只好拼命内卷 36:21 回首过去考试升学的日子,觉得有意义吗?还是浪费时间?
【EP19上线:母亲节快到啦,让我们来聊聊与母亲的故事吧】 因为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六就是母亲节,我们想借此机会,来聊聊在这过去的25年中,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亲子关系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呢? 没有在母亲节当周上线,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听节目的大家,也能够有时间来想想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或许也可以抓取母亲节这个时机,来做些改变~ 本期重点: �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是怎么样的呢? �在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家庭中,母亲会不同吗? �成长过程中,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是越来越糟吗? �如何从报喜不报忧转为情绪分享呢?
【EP18上线:聊的是钢管舞,反思的却是各自的性别意识?!】 因缘际会下Brenda开始学钢管舞了,除了不敢跟奶奶说之外,身边的人时不时就会收到Brenda下课后两脚的瘀青照,旋转!跳跃!爬到天花板!!! 这集超精彩,我们聊了��� �钢管舞是为“悦己者”跳?还是为“悦己”跳? �为什么钢管舞者衣服都穿得这么少?身材不好的人在学习钢管舞会承受哪些眼光? �如何看待钢管舞中的男性舞者?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青年 #文化 #钢管舞 #polefitness #poledance #pl #钢管舞舞者 #庙会 #康熙来了 #褪下后的勇气旅程 #stripdownriseup #孙健 #柯宏 #感谢助教开了这堂课 #卢建彰 #最大的示爱 时间轴 7:26 钢管舞是多元的,是运动、是表演、是舞蹈,更是自我实现的追求与身体的再认识。 14:25 鼓励女性为“悦己”跳,是彰显主导权在自己身上的手段。 23:51 穿得少、不符合主流身材,技巧之外、我们谈的是女性的身体自主权。 32:04 走进充满异性的运动空间让人焦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仍困在传统性别规训,唯有真实看到,才有机会产生对话。
【读书会EP.2 上线】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贫穷? 本月读书会我们介绍的是《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于暴利》,从美国密尔瓦基贫困社区的租房现场,我们看到更多共通的贫穷议题,也从青年的角度去看为什么追求小确幸。 本期我们讨论的主题有: �作者为何走进美国贫民区?� �房东在贫穷住宅区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房东觉得穷人的钱很好赚? �穷人就是罪有应得?我们如何理解“无力地将就者”? 时间轴 3:52 贫穷、驱离、工作三者环环相扣,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复杂难解 6:20 在贫困社区中,房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坏人?还是精打细算的商人?抑或是弱者互相伤害? 17:04 当拉蕊将每个月的预算一次花掉、拿去购买龙虾,我们如何看待穷人未经规划的消费? #哩哩叩叩 #lilikoko #哩哩叩叩读书会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驱离 #贫穷社会学 #房东 #租房 #下一个家在何方 #扫地出门 #居住正义
大家好,我是Sophie,哩哩叩叩第二季的新节目—— #读书会# 上线啦~ 为了向Shawn的 #一周一书# 看齐,我和Brenda决定开启 #一月一书# 的新生活。读书会的第一本书,要讨论记者罗南法罗(Ronan Farrow)的作品《性掠食者与他们的帝国》(原文书名:Catch and Kill),在这周的节目中,我们将会讨论: 1.谁是罗南法罗?引发 #Metoo运动# 的关键报导说了什么? 2.书中高潮迭起的情节是「细节丰富」,还是「刻意排除灰色地带」? 3.让性暴力受害者噤声的天罗地网,究竟如何运作? 4.作为一名记者、生理男性、性暴力被害者家属,罗南法罗如何自省在报导中的位置? 02:30 谁是Ronan Farrow?催发#Metoo 运动的报导实际说了什么? 12:55 阅读亮点:细节的重要性、书名 巧思、像间碟小说一样高潮迭起但可怕的地方是这是真人真事、从这本书思考 观看#Metoo的两种方式 22:24 新闻所学生从书中看到什么:记者魂被唤起、法律是正义还是权力利器 31:09 Ronan Farrow在报导中的位置:从性别、被害者家属、权力结构下的人谈起、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EP17上线:在台湾,参加 #妈祖绕境# 是什麽样的体验?】 今天,是台湾大甲镇澜宫妈祖绕境进香的第六天。作为土生土长的台中人,Brenda今年也踏上了遶境进香之路,更让秉持 #交流生活中大小事# 节目主旨的哩哩叩叩,找到了完美的第17集主题~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大甲妈绕境的历史和由来 � 从掷筊到上路,走大甲妈遶境的第一手经验谈 � 为什麽有些台湾政治人物要参选,会说「是妈祖叫我出来的」? � 哩哩叩叩延伸阅读 �【报导者】黄伟强/从政治力到民间力:台湾妈祖绕境的时代意义 �【鸣人堂】林茂贤/台湾人的「神明妈妈」:妈祖信仰背后隐含的母亲意象 � 刘郁嘉. (2020). 徒步进香为何是艺术作品-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为例. 文化研究季刊, (169), 1-23.
EP.16【名字重要吗?】由鲑鱼之乱引发的名字意义大讨论~ 「鲑鱼之乱」已过去快两周的时间,吃到免费鲑鱼的人们也都早已将自己的名字又更改了回来,那么,从现在来看,改名换食是一件愚蠢可笑的事情吗?这一行为又是否会被归为不孝呢? 提到名字,大家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是否知道自己名字的来由呢?名字对于我们,初了辨识外,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在历史的演变中,时代又赋予了名字什么样的特征呢? 欢迎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节目,来听听名字背后的含义~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Shawn曾经为什么想要改名字?Sophie和Brenda名字是怎么来的? � 名字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 名字在历史的洪流中是如何演变的?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两岸交流 #新闻评论 #鲑鱼 #鲑鱼之乱 #改名字 #你的名字 #千与千寻 #名字的意义 #怎么取名字 #算命 #生辰八字 #名字
【EP15上线:连假将至 欢迎试试社交媒体断舍离】 我是本周主持人Brenda,有别于以往从新闻事件出发讨论议题,今天三人要聊聊我的近况:实施一个月的数位断舍离。从大年初一开始,我进行为期一个月删除手机上能够“联系、通知和娱乐”的科技工具,包括脸书、IG、Youtube都暂时从我的手机上说再见了。 为什么要选在正热闹的农历新年做这件事情,其实是来自于《数位深度大扫除》的启发,欢迎大家听听这集节目,听我分享为什么我开始做这件事情,又得到哪些收获? �温馨小提醒:可以先听听EP.5【陪伴经济与孤独】,会更能衔接上本集内容~~ �我们这一集会聊聊� � Brenda开始做数位断舍离的契机、过程怎么进行、心得是什么? � 数位极简主义的三个主张与实践 � 删掉社群媒体就无法得知朋友近况,该怎么办? #哩哩叩叩 #lilikoko #podcast #播客 #时事 #文化 #青年 #两岸交流 #新闻评论 #数位断舍离 #数位极简主义 #深度数位大扫除 #网路成瘾 #社群媒体 #葬送的芙莉莲 時間軸 0:39 Brenda从大年初一开始实行了数位断舍离,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情,目的是什么? 13:41 进行数位断舍离时Brenda删掉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会上瘾的APP 32:20 断舍离30天后的收获之一:持续远离社群媒体不会让你失去社交生活,反而鼓励人往线下生活发展。 41:44 在社群媒体上花掉的时间空出来后,能够做哪些事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