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瑞 · 克拉克(1943- ),美国摄影师和导演,1971年他出版纪实摄影画册《塔尔萨》,反映六十年代法国中部地区青少年的吸毒生活,因此一举成名。《半熟少年》拍摄于1995年,表现了一群沉溺于性、毒品和酒精的纽约下层青年的生活,获当年的金棕榈奖提名。 《人造天堂》,波德莱尔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对大麻、酒精和鸦片的体验。
“从塞尼兹海滩回来的上坡路上,到处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俯拾皆是。在此之前,我只见过从冰箱或者超市的小推车里突然冒出来的食物。我感觉自己到了伊甸园——一路上硕果累累。”
“我在回忆中从这里逃离,就像别人翻墙逃走一样。可是,假如一个人没有任何回忆的话,他如何才能躲进回忆之中呢?” “我的童年既不是失落的天堂。也没遭受过祖传下来的精神创伤。我更多地把它想象成一段对人百依百顺的漫长日子。世人都有一种美化童年的倾向,但是童年首先是一个襁褓,需要别人喂养、携带、哄着入睡。这个襁褓大致上遵循着内部规则,换来的是居所和食物。” “怀念童年的人,实际上是留恋那些被人照顾的日子的人。” “最后要说的是警察局,警察局就像一个托儿所,有人帮你脱衣服,有人给你送吃的,有人监护你,有人看守着不让你出去。” “不再有成年人。有的只是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写一本关于童年的书,其实就是在写现在的我。彼得 · 潘患了遗忘症。”
”我只有一个希望,希望写作能够使记忆的色彩重新鲜艳起来。文学能够回忆起我们已经忘却的事情,写作就是阅读自身。写作能够唤醒记忆,写作的过程跟人们把一具尸体挖掘出来的过程是相似的。所有的作家都是ghostbuster:魔鬼的克星。有人观察发现,在某些著名作家身上就发生过记忆不由自主地恢复的现象。写作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家可以像求教占星家或者伊斯兰教预言家一样开始一本书的创作。“ Ghostbusters(《捉鬼敢死队》)是美国1984年推出的一部恐怖喜剧片,电影中三位用科学技术研究鬼怪的大学教授,被学校开除后成立一个以科学仪器进行捉鬼的公司,为市民们提供捉鬼服务。
“就好比纪德在《伪币制造者》里所说的,我建立在基桩之上:没有地基,也没有地下层。地面在我的脚下沦陷。我悬浮在气垫上,我是海面上的一只漂流瓶,是卡尔德的活动雕塑,为了取悦别人,我放弃了自己的脊梁骨,想融入变色龙泽利格一样的背景中。为了让别人爱自己,抛开自己的人格,丢掉自己的记忆:为了吸引别人,把自己变成别人选择的那种随声附和的人。” “这种人格的紊乱在精神病学上叫做“自我中心意识缺陷”。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我的人生好似空中楼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