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社工杂谈》节目中,我们将重点讨论 社会工作博士(DSW) 及其对社会工作行业的深远影响。从 博士学位体系的构建 到 实践与学术的结合,我们详细分析了社会工作博士与传统学术博士(如社会学博士)的区别,探讨了为何 社会工作博士 更加贴合行业的实际需求。我们还探讨社会工作博士招生的标准、选择院校时的考量要点,帮助那些对未来社工学术发展感兴趣的同学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和职业路径。 如果你也在考虑是否攻读社会工作博士,或者对社会工作学术发展充满兴趣,本期节目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视角与思考。 00:00 - 节目开场与介绍:社工杂谈第三期开始,话题引入社会工作博士(DSW) 00:34 - 社会工作博士的背景:国内社会工作博士(DSW)的首次招生与发展趋势。 02:22 - 社会工作与学术研究:博士学位如何帮助社工行业发展,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05:12 - DSW与传统博士的区别:DSW如何侧重实践性,且与社会治理紧密相关。 08:56 - 社会工作博士项目的选择与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院校,DSW的特点与招生要求。 14:45 - 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的选择:分析非全日制博士的优势与挑战,尤其对于在职人员。 16:02 - 社会工作博士学费与课程设置:不同院校的学费差异与课程安排。 20:43 - 跨学科的博士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等院校如何结合跨学科知识推动社会工作博士发展。 28:21 - 境外博士项目与本土社工博士的对比:香港理工等院校如何影响社会工作博士教育模式。 30:00 - 博士适合人群与选择思考:讨论哪些人适合读社工博士,以及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这条学术路径。 33:44 - 总结与展望:社会工作博士的未来发展和选择博士院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本期《社工杂谈》带您深入探讨 社会工作督导 的核心议题。作为社工成长的关键环节,督导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同行者、支持者与教育者的角色转换。 节目中,我们结合实务经验,分享了社工督导的新模式思考,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教育,让新手社工快速成长,同时也讨论了 社工督导的层次、价值、挑战及其与机构、资方的平衡关系。 你是否也曾困惑—— * 传统督导 vs. 新型实践督导,哪种更有效? * 如何通过“陪伴-同行-合作者-追随者”模式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 * 社工督导如何平衡行政、教育和支持三种功能? * 督导的核心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衡量督导的成效? 如果你是一名社工、社工督导,或对社会工作有兴趣的朋友,这期节目一定会为你带来新的思考!欢迎收听,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时间点及关键内容 00:00 - 节目介绍:社工杂谈时隔两年回归,本期话题从社工博士转向社工督导。 00:47 - 为何选择这个话题? 督导为何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01:20 - 社会工作博士研究:职业胜任力模型探究,如何从学术角度研究督导? 03:24 - 督导的实践经验分享:如何在实务中积累督导经验? 04:39 - 社工督导的核心价值:社工在不同阶段如何依赖督导成长? 07:25 - 新型督导模式探索:“I do - We do - You do”模式,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升社工能力? 09:50 - 督导模式的现实挑战:机构为何不愿投入更多资源? 11:02 - 社工的信任与情感连接:社工如何信任督导?督导者如何建立影响力? 13:17 - 连云港与内蒙古的实践案例:真实案例解析新型督导模式的优势。 20:46 - 督导的角色转变:陪伴者 → 同行者 → 合作者 → 追随者,如何让社工从新手变为孤勇者? 29:44 - 督导的意义:督导不只是社工的成长,也是督导者本身的成长。 40:48 - 社会工作督导的核心目标:受督导者、受督导者的服务对象、督导者本人的成长,三者如何平衡? 49:14 - 行政、教育、支持性督导的整合:书本上的督导模型如何在实践中结合? 54:42 - 总结 & 讨论:社工督导的未来发展,值得更深入探讨。
第一期节目我和思蘄将从行业的“问题灾难化”乱象出发,深入探讨在社工行业人才培养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延展开的话题,都是精华!赶紧听起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