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杂志最伟大的歌曲赏析492/500 Jackson Browne-Running On Empty

Fogy Radio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92位, 杰克逊·布朗《虚空疾驰》。 1965年,杰克逊·布朗17岁,奔跑在美国101公路上,空虚而迷茫,不知目的在何方。人类探索世界往往迷失在第一步,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嬉皮时代的青年更是如此,第二年,他放弃了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去纽约担任调音师。1971年,他和老鹰乐队的格列·弗雷共同创作名曲《放轻松》的时候,依旧在思考人生、公路、自由和方向,并以此为支点,写了一些《给亚当的歌》(Song for Adam)之类的公路歌曲,到1977年,29岁的杰克逊·布朗已经成长为婴儿潮一代民谣摇滚代言人,这一年的巡演途中,他写下了这首《虚空疾驰》,歌曲名字更直白一点的意思是:在油量耗尽的时候奔跑。是啊,人生行路难,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1977年的布朗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 1、 “在路上”是自由的象征,但是,没有油怎么办? 2、作为牛马,油箱见底,却不得不继续奔跑是否会感到倦怠? 3、西西弗斯式奔跑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充满了自由与孤独、激情与虚无,但是,永远没有答案。 “一首歌的两种味道”:来自美国独立摇滚音乐人Bob Schneider的版本,选自2014年发行的致敬合辑《Looking Into You: A Tribute To Jackson Browne》

11分钟
45
5个月前

《滚石》杂志最伟大的歌曲赏析493/500 The Crystals-Then He Kissed Me

Fogy Radio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 排名第493位 水晶合唱团-他予我深情一吻 The Crystals-Then He Kissed Me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93位,水晶合唱团《他予我深情一吻》。 水晶合唱团是1961年在纽约布鲁克林成立的美国著名女子合唱组合,和现在的偶像团体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经营作品,一个是运营偶像。该组合与菲尔·斯佩克特,也就是后来披头士乐队唱片制作人创立的菲勒斯唱片签约,目标定在青少年市场,以甜美无害的女性形象出现。音乐上基本不用管词曲编曲,她们主要贡献人声,属于音乐工业流水线上的一部分——这样说有点刻薄,但当年21岁的菲尔·斯佩克特可能就是这么考虑的。水晶合唱团的音乐革新主要表现在编曲上:密集的弦乐、打击乐、和声层叠,这就是通过层层叠加乐器与人声,当时新兴的“声墙”技术。《他予我深情一吻》,融合了流行和灵魂乐的律动,歌词方面,从以第一人称叙述清纯少女从初遇、约会到接受求婚的纯爱故事,是19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少女情歌。 “一首歌的三种味道”:首选的翻唱版本是来自地下丝绒乐队怪咖鼓手莫琳·塔克(Maureen Tucker),她在1991年的专辑《I Spent a Week There the Other Night》翻唱了这首歌,没有一个热爱地下丝绒的朋友可以拒绝它。第二个版本来自KISS乐队,选自四位创始合伙人完成的最后一张完整专辑《Love Gun》。

9分钟
64
5个月前

《滚石》杂志最伟大的歌曲赏析494/500 The Eagles-Desperado

Fogy Radio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94位 老鹰乐队-亡命之徒 The Eagles-Desperado 1973年,前卫摇滚和硬摇滚正在主导市场,这一年,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发行了《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发行了《神圣殿堂》(Houses of the Holy),这些作品宏大、恢弘、前卫,同时也在销量上体现了超级乐队的市场统治力,全世界都模仿他们的时候,刚告别菜鸟赛季的老鹰乐队以独特的诗性的叙事风格另辟蹊径,发表了第二张专辑《亡命之徒》(Desperado),专辑以西部亡命之徒为隐喻,探讨自由、孤独与责任的矛盾,通过《亡命之徒》(Desperado)、《龙舌兰日出》(Tequila Sunrise)、《法外狂徒》(Outlaw Man)这些作品,构建了一个关于“逃离与救赎”的主题,专辑的同名歌曲《亡命之徒》在其中最具代表性,创作灵感来自美国西部片与作家史蒂夫·杨(Steve Young)的诗歌。由于和第一张专辑乡村摇滚轻松风格有差异,且它的黑暗主题与叙事性让部分听众难以接受,当年打榜成绩并不出色,但时间进度条的推进,却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歌曲由老鹰乐队的双子星格列·弗雷(Glenn Frey)和唐·亨利(Don Henley)创作,唐·亨利略带沙哑的嗓音映衬在钢琴与弦乐中,让人百听不厌。华语地区的听众,我们在黄舒骏的《改变1995》中听到它,而更多的朋友,大概是通过1994年老鹰乐队重组后发行的现场专辑《冰封地狱》(Hell Freezes Over)。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翻过歌词,我们不是亡命之徒,但心有戚戚,进退同途。 “一首歌的两种味道”:黑衣人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在职业生涯晚期推出的“美国”系列,旨在成为原唱粉碎机,以自己的方式重塑经典,此版本的《Desperado》选自他生前的最后一张"美国系列"《American IV: The Man Comes Around》(2002)。彼时的卡什饱受健康问题困扰,并经历了妻子琼·卡特(June Carter)的离世。他的演绎在编曲上做“减法”,以简单吉他和钢琴伴奏,凸显歌词中的忏悔与反思,配上他标志性的嗓音更有一种暮年回望的悲悯。

9分钟
50
6个月前

19620610 BEYOND IV 下 (黄家驹时代Beyond专辑赏析05)

Fogy Radio

《Beyond IV》是Beyond加入宝丽金旗下新艺宝唱片公司之后的第二张专辑,也是他们的第五张专辑,但是,他们命名为“IV”,想必是没有把那张独立出版的《再见理想》算进去,出版专辑前他们做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1988年10月15、16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的专场演出,由于唱的都是粤语歌,现场效果并不好,即使他们唱了当时大陆摇滚乐的金曲《一无所有》,也因极度不标准的普通话引起了嘲笑,黄家驹在谢幕时说:二十年后,我们一定会再一次回来。可惜,Beyond并没有坚持到2008年。 《Beyond IV》的第一首歌是他们最最最脍炙人口老少咸宜的《真的爱你》,华语的摇滚乐,原来也是可以是充满着亲情的爱的,儒家文化中的“发乎情,止乎礼”塑造了中国人“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情感模式,尽管摇滚艺术家更愿意抒发自己的的情感,但涉及到亲情,尤其是在表达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内敛一些,张楚的《姐姐》,舌头乐队的《妈妈一起飞吧》, 苏紫旭《混乱之子》,基本都充满着矜持的距离感或者是控诉式的表达。而真的爱你这样的赋比兴,是非常的少见的:"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到"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母亲的爱却永未退让"的赋;"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的比,再到最后直抒胸臆,“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的兴。这首歌是自上一张专辑的《再见理想》之后,乐队四人再度合唱的作品,作品的流行程度不再赘述,几十年以后,它已在音乐平台成为大家向母亲的告白之墙。我们要听到的下一首是黄家强主唱的《我有我风格》,它更贴近当时的香港主流,黄家强唱的像是一个在舞台上戴着墨镜卖弄风骚的小歌星,也有评论说是反差萌,我觉得又土又好听,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曾是拥有》是典型黄家驹私人化的情歌风格,写的是面对感情逝去时的遗憾与释然,据说创作源是和前女友林楚麒的爱情故事,这个事情怎么说呢,结合现在的新闻来看,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不说八卦,继续听歌,下一首《原谅我今天》是黄家驹作曲,黄贯中作词并演唱,从技术上来讲这首歌非常简单,早年许多吉他教材上都有它,但是编者只选择了其中的皮毛,整首歌的旋律和编曲配合的相当完美,信手拈来的RIFF、叶世荣的鼓,一点点把气氛烘托上去,包括黄家强的贝斯线,第二段的过门也是非常漂亮。 《逝去日子》是刘卓辉和黄家驹的再一次合作,在一开始是刘卓辉介绍陈健添去看Beyond的演出,然后陈健添成了Beyond的老板又介绍刘卓辉给他们写歌词。刘卓辉和Beyond的合作,每张粤语专辑最多也就一两首,因为四子写粤语歌词没什么问题,只有发行国语专辑的时候,才会大批量交给刘卓辉去写,虽然粤语歌词他写的不多,拓展市场的目的性却很强,包括这首《逝去日子》,但是,Beyond开拓市场唱流行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向整个市场、向唱片公司要求得到更多的表达权,这个勉强可以叫做“曲线救国”吧。这张专辑中,Beyond在保证了市场,写出了那些Beyond特有的市场化相当高的歌曲后,坚持把摇滚乐以捆绑销售的形式硬性派送出来,像《爆裂都市》,黄贯中担纲创作,黄家驹主唱,硬朗的节奏,快速拨弹三连音,把爆裂的气势展露的淋漓尽致,黄贯中的创作才华在这个时候,基本上算是开了窍,我们将在之后的专辑中,听到他更完美的作品。 《Beyond IV》发行于1989年7月,在这之前,Beyond还发行了两张唱片:《四拍四》和《黑色迷墙》电影原声,前者收录的是一些老歌的混音版,后者是Beyond为电影创作的原声音乐,这也是Beyond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午夜迷墙》作为电影的同名主打歌,后来也被收入《Beyond IV》这张专辑。乐队从组建到1989年发行《Beyond IV》一共过去了6年,这六年,他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很多牺牲、很多改变,慢慢杀进了主流音乐圈,这张专辑中,黄家驹自己担任主唱的歌只有四首,其余六首歌,黄贯中三首,黄家强两首,《真的爱你》是四个人一起唱的,作为主唱和队长,黄家驹真的是非常的无私,而乐队的成员,在黄家驹的带领下也释放出了自己的才华,我们这里要着重介绍的是叶世荣作词,黄贯中作曲并且演唱的《最后的对话》,这首歌的后半部分是纯音乐,前面则是非常动听的歌唱。这首被放在专辑最后的歌,又是Beyond在主流和非主流间寻找平衡点的结果。当然这个尝试并不是很成功。 《Beyond IV》继上一张专辑《秘密警察》之后,再一次创造了唱片双白金的销量。我们可以想象的出这里面,一支摇滚乐队和一个唱片公司之间的这种相互妥协、相互利用——这个词真的不愿意用,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子,我甚至可以认定,专辑的名字《Beyond IV》就是唱片公司要求的——他们根本就不承认Beyond之前独立发行的《再见理想》专辑。总的来说,此时黄家驹的乐队已经勉强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在艺术上的探索和追求,却从未放弃过。

25分钟
93
6个月前

19620610 BEYOND IV 上 (黄家驹时代Beyond专辑赏析05)

Fogy Radio

《Beyond IV》是Beyond加入宝丽金旗下新艺宝唱片公司之后的第二张专辑,也是他们的第五张专辑,但是,他们命名为“IV”,想必是没有把那张独立出版的《再见理想》算进去,出版专辑前他们做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1988年10月15、16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的专场演出,由于唱的都是粤语歌,现场效果并不好,即使他们唱了当时大陆摇滚乐的金曲《一无所有》,也因极度不标准的普通话引起了嘲笑,黄家驹在谢幕时说:二十年后,我们一定会再一次回来。可惜,Beyond并没有坚持到2008年。 《Beyond IV》的第一首歌是他们最最最脍炙人口老少咸宜的《真的爱你》,华语的摇滚乐,原来也是可以是充满着亲情的爱的,儒家文化中的“发乎情,止乎礼”塑造了中国人“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情感模式,尽管摇滚艺术家更愿意抒发自己的的情感,但涉及到亲情,尤其是在表达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内敛一些,张楚的《姐姐》,舌头乐队的《妈妈一起飞吧》, 苏紫旭《混乱之子》,基本都充满着矜持的距离感或者是控诉式的表达。而真的爱你这样的赋比兴,是非常的少见的:"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到"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母亲的爱却永未退让"的赋;"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的比,再到最后直抒胸臆,“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的兴。这首歌是自上一张专辑的《再见理想》之后,乐队四人再度合唱的作品,作品的流行程度不再赘述,几十年以后,它已在音乐平台成为大家向母亲的告白之墙。我们要听到的下一首是黄家强主唱的《我有我风格》,它更贴近当时的香港主流,黄家强唱的像是一个在舞台上戴着墨镜卖弄风骚的小歌星,也有评论说是反差萌,我觉得又土又好听,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曾是拥有》是典型黄家驹私人化的情歌风格,写的是面对感情逝去时的遗憾与释然,据说创作源是和前女友林楚麒的爱情故事,这个事情怎么说呢,结合现在的新闻来看,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不说八卦,继续听歌,下一首《原谅我今天》是黄家驹作曲,黄贯中作词并演唱,从技术上来讲这首歌非常简单,早年许多吉他教材上都有它,但是编者只选择了其中的皮毛,整首歌的旋律和编曲配合的相当完美,信手拈来的RIFF、叶世荣的鼓,一点点把气氛烘托上去,包括黄家强的贝斯线,第二段的过门也是非常漂亮。 《逝去日子》是刘卓辉和黄家驹的再一次合作,在一开始是刘卓辉介绍陈健添去看Beyond的演出,然后陈健添成了Beyond的老板又介绍刘卓辉给他们写歌词。刘卓辉和Beyond的合作,每张粤语专辑最多也就一两首,因为四子写粤语歌词没什么问题,只有发行国语专辑的时候,才会大批量交给刘卓辉去写,虽然粤语歌词他写的不多,拓展市场的目的性却很强,包括这首《逝去日子》,但是,Beyond开拓市场唱流行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向整个市场、向唱片公司要求得到更多的表达权,这个勉强可以叫做“曲线救国”吧。这张专辑中,Beyond在保证了市场,写出了那些Beyond特有的市场化相当高的歌曲后,坚持把摇滚乐以捆绑销售的形式硬性派送出来,像《爆裂都市》,黄贯中担纲创作,黄家驹主唱,硬朗的节奏,快速拨弹三连音,把爆裂的气势展露的淋漓尽致,黄贯中的创作才华在这个时候,基本上算是开了窍,我们将在之后的专辑中,听到他更完美的作品。 《Beyond IV》发行于1989年7月,在这之前,Beyond还发行了两张唱片:《四拍四》和《黑色迷墙》电影原声,前者收录的是一些老歌的混音版,后者是Beyond为电影创作的原声音乐,这也是Beyond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午夜迷墙》作为电影的同名主打歌,后来也被收入《Beyond IV》这张专辑。乐队从组建到1989年发行《Beyond IV》一共过去了6年,这六年,他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很多牺牲、很多改变,慢慢杀进了主流音乐圈,这张专辑中,黄家驹自己担任主唱的歌只有四首,其余六首歌,黄贯中三首,黄家强两首,《真的爱你》是四个人一起唱的,作为主唱和队长,黄家驹真的是非常的无私,而乐队的成员,在黄家驹的带领下也释放出了自己的才华,我们这里要着重介绍的是叶世荣作词,黄贯中作曲并且演唱的《最后的对话》,这首歌的后半部分是纯音乐,前面则是非常动听的歌唱。这首被放在专辑最后的歌,又是Beyond在主流和非主流间寻找平衡点的结果。当然这个尝试并不是很成功。 《Beyond IV》继上一张专辑《秘密警察》之后,再一次创造了唱片双白金的销量。我们可以想象的出这里面,一支摇滚乐队和一个唱片公司之间的这种相互妥协、相互利用——这个词真的不愿意用,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子,我甚至可以认定,专辑的名字《Beyond IV》就是唱片公司要求的——他们根本就不承认Beyond之前独立发行的《再见理想》专辑。总的来说,此时黄家驹的乐队已经勉强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在艺术上的探索和追求,却从未放弃过。

26分钟
35
6个月前

《滚石》杂志最伟大的歌曲赏析495/500 Smokey Robinson-Shop Around

Fogy Radio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 排名第495位 斯莫基·罗宾逊与奇迹乐队《货比三家》 Smokey Robinson & The Miracles-Shop Around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95位,来自摩城王子斯莫基·罗宾逊AKA烟鬼·罗宾逊的经典《货比三家》。 歌曲由斯莫基·罗宾逊和摩城唱片的老板贝利·高迪共同创作,它融合了节奏布鲁斯、灵魂乐与现代流行旋律,以轻快的节奏、跳跃的贝斯线和无处不在的和声为特色,斯莫基嗓音里少年的灵动和长辈的沧桑感是整首歌的灵魂。单曲上线后销量迅速破百万,当年登顶R&B榜第一,流行榜第二,是斯莫基·罗宾逊音乐事业的转折点,也活生生地把把摩城唱片从底特律的小厂牌拉到了全球音乐工厂。斯莫基老师把黑人音乐的情感深度与流行的感染力相结合,通过丝滑的假声和感性的演绎打造出来的“摩城之声”,将黑人音乐推向主流的白人市场,为之后戴安娜·罗斯、马文·盖伊的崛起铺平了道路。歌词讲述的是恋爱和婚姻的建议,但因为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彩礼问题,相比较现代社会婚恋观,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了 ^ ^ 本期开始,结尾加一首相对应主题的翻唱歌曲,我称之为“一首歌的两种味道”。这次为你推上的是美国传奇乡村音乐歌手,当代乡村和民谣音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埃米卢·哈里斯(Emmylou Harris)的版本。歌曲选择哈里斯的现场专辑《The Boarding House, San Francisco, November 28th, 1975》,她职业生涯早期凭借这场演出从新星蜕变为乡村音乐传奇。

11分钟
43
6个月前

19230425 Albert King 左手之王的逆袭布鲁斯

Fogy Radio

Albert King 阿尔伯特·金 1923年4月25日-1992年12月21日 喜欢蓝调布鲁斯的朋友知道,在布鲁斯乐坛,有个三个伟大的歌手因为同一个姓,被排在了一起,那就是B.B.金(B.B.King)、阿尔伯特·金(Albert King)、佛莱迪·金(Freddie King),三个King,三个国王,今天的主角是其中最“叛逆”的存在:左撇子吉他手,反手弹奏右手吉他,硬生生用颠倒的琴弦弹出让全世界布鲁斯乐迷膝盖发软的蓝调之声。左手之王阿尔伯特·金,1923年4月25日出生,1992年12月21日去世。 如果说B.B.金是优雅的绅士,佛莱迪·金是灵动的浪子,阿尔伯特·金便是布鲁斯江湖里的“铁血硬汉”。他的嗓音像是从密西西比河底打捞出来的陈年高度老白干,粗粝中带着灼烧感;吉他声更是独树一帜——别人用推弦诉说柔情,他却用直接拧出了撕裂时空的呐喊。一首《天命不祥 (Born Under a Bad Sign)》,光是前奏那几个音符就足以让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当场拜师学艺。阿尔伯特·金虽然成名前经常蹭B.B.金的流量,号称是他的兄弟,但这大概可能是真的,两个人小时候离的不远,在同一个镇上,是老乡,说不定真的是出了五服的兄弟。尽管阿尔伯特年纪更大一些,但由于B.B.金出名更早,阿尔伯特一直在受他的影响,甚至B.B.金给吉他取名字,他都要去模仿,这个就是执念。不过,阿尔伯特·金给吉他取名叫好运(Lucy)之后,自己也真的有了好运,凭借着过人的技术和别出心裁的演奏方式开始走红,阿尔伯特弹琴的方式与众不同是因为买不起左撇子专用吉他,他干脆把右手吉他倒过来弹,琴弦顺序全反,阴差阳错意外练就了“逆手弹奏”的绝技,这种非常规操作让他的推弦幅度远超常人,音色如同野兽低吼,是后来无数摇滚吉他手的“盗火之源”。 与B.B.金的学院派一般的精致不同,阿尔伯特·金的现场更像是某种巫毒仪式:接近2米高的壮汉把吉他背到胸口,用汤勺当拨片,手指在倒装的琴颈上暴烈起舞。乐迷们说他的现场“像被巨型卡车反复碾压,但灵魂却又有甘之如饴的爽快”,我想这大概也是真的,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为你弹奏布鲁斯》(I'll Play the Blues For You),1972年同名神仙专辑的主打歌曲。专辑诞生了太多让你摇头晃脑的经典,也证明了硬核布鲁斯在任何时代都永不过时。1992年冬天,左手之王和佛莱迪·金一样,因心脏病发作突然离世,这是壮志折戟的悲怆,更是布鲁斯王国的巨大损失,当我们在《天空在哭泣》(The Sky Is Crying)中听到那段撕裂云层的集体独奏是时,应该会明白——这个把吉他倒着弹的坏脾气国王、布鲁斯硬汉,其实一直在用琴弦倒叙着蓝调最原始的生命力。 本期选曲 Santa Claus Wants Some Loving Born Under a Bad Sign I'll Play the Blues For You The Sky Is Crying Blues Power

33分钟
38
6个月前

19220408 Carmen McRae 烟嗓未满,叹息成诗

Fogy Radio

Carmen McRae 卡门·麦克雷——哈莱姆之女、哈乐黛信徒、灵魂叙事者 1922年4月8日——1994年11月10日 一代爵士名伶卡门·麦克雷1920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的哈莱姆区,注意,这个地方是爵士乐的诞生之地,美国国家爵士乐博物馆就在那里。麦克雷从小学习弹钢琴,青春期开始就在哈莱姆爵士乐圈里混,高中毕业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的这一年,她在黑人音乐圣地阿波罗剧院赢得了一场歌唱比赛,同时,她写的歌曲《生命之梦》(Dream of Life)被她的偶像比利·哈乐黛(Billie Holiday)采用并进行了录制。我们来听卡门·麦克雷在成名之后自己演唱的这首《生命之梦》。 1940年代,卡门·麦克雷以钢琴伴奏身份开启职业生涯,甚至短暂加入过本尼·卡特(Benny Carter)的大乐队,但经常遭受不公——那么多会弹钢琴的黑人兄弟还等着加入乐队呢,所以说那个时代对黑人女性,尤其是有才华的黑人女性特别的不公平,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让她的职业生涯变得断断续续,直到1955年她35岁,才在迪卡唱片录制了第一张专辑《特约呈献》(By Special Request)确立其“诗意叙事者”的地位。完全成熟的她以独特的即兴能力、细腻的咬字和戏剧化表达闻名,成为继埃拉·菲茨杰拉德(Ella Fitzgerald)和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后的爵士女声代表。我们来听,专辑中她改编自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的器乐曲《飞鸟乐章》(Yardbird Suite),麦克雷为其填词并注入拟声(Scat)即兴,展现了她对比波普(Bebop)的理解。 从1955年发行第一张唱片开始,卡门·麦克雷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到1957年,美国罗德岛的新港爵士音乐节,她的演出顺序已经排在艾拉.菲茨杰拉德和比利·哈乐黛中间了,这是得到极大的认可,1962年,初代毒后比利·哈乐黛去世两年后,卡门·麦克雷发行了向偶像致敬的专辑《恋人之歌:卡门·麦克蕾致敬比莉·哈乐黛》(Carmen McRae Sings Lover Man And Other Billie Holiday Classics),这张专辑里,她翻唱了哈乐黛的众多名曲 ,奠定其“情感剖析大师”称号。被滚石杂志爵士唱片指南评价为满分, 尽管哈乐黛是她一生的偶像,但两个人也只是差了7岁而已。 卡门·麦克雷在70年代以后,创作风格逐渐向概念专辑靠拢,而演唱技巧,也有点儿大道至简,从华丽技巧转向内省的表达更多一些,往往是在极简的钢琴伴奏通过拖拍、气声和突然的爆发重构旋律,渐渐也成为了老艺术家,和其他爵士名伶相比,她以自己独特的复杂性和质感,气声、叹息式的吐字沧桑感取代了典型的烟嗓,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杆超级大烟枪、重度吸烟者,这对她的健康造成了很坏的影响,1991年5月患上了呼吸衰竭,1994年中风昏迷直至去世。最后,放一首我最喜欢的卡门·麦克雷的歌曲,美国民谣大师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的名作,卡门·麦克雷的重新演绎,把民谣作品唱得信马游缰潇洒驰放,非常之解压,我们来听《音乐》(Music)。 本期选曲 Take Five Dream of Life Yardbird Suite It's Like Reaching for the Moon Music 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MJ Cole Remix)

25分钟
48
6个月前

《滚石》最伟大的歌曲赏析497/500 Weezer-Buddy Holly (1994)

Fogy Radio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 排名第497位 威瑟乐队《巴迪·霍利》 Weezer-Buddy Holly 滚石杂志500首最伟大的歌曲排名第497位,威瑟乐队《巴迪·霍利》 这首歌里提到的两个名字:玛丽·泰勒·摩尔(Mary Tyler Moore),一代影视女神,巴迪·霍利(Buddy Holly ),早夭的摇滚巨星。摩尔老师、霍利老师都是1936年生人。关于巴迪·霍利,他的西装加黑框眼镜是最早的正派甜心摇滚形象,对后世的摇滚乐界影响甚大,唐·麦克林(Don Mclean )的神曲《美国派》(American Pie)里唱到“音乐死了”,写的就是巴迪·霍利去世这件事。这首以巴迪·霍利命名的歌发行于1994年,这一年,垃圾摇滚(Grunge)大行其道,世界上所有的摇滚青年都穿着科本头像的短袖,而威瑟乐队却想要特立独行一点,他们在巴迪·霍利那里获取了吉他前奏的奥秘,加上车库摇滚的元素再配上一台合成器,这首文化混搭的让人上头的歌,就像是老唱片和任天堂的私生子,但是,不仅与此,歌曲在授权给Win95作为视频彩蛋后,科技与亚文化的融合让乐队“破圈”,唱片销量从100万上升到了300万。 另外,常常有朋友为威瑟乐队到底属于什么风格而相互攻击,别的我们不说,我想,至少这首歌里,威瑟创造的是书呆子朋克的风格吧。

7分钟
56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