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0227 Chuck Glaser 查克·格雷瑟 1936年2月27日——2019年6月10日 差不多和比吉斯(Bee Gees)三兄弟在同时代成立的,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这个组合也是三兄弟:汤姆珀·格雷瑟、查克·格雷瑟、吉姆·格雷瑟,我们今天的主角查克·格雷瑟担任低音部,也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查克·格雷瑟的年纪在汤姆珀·格雷瑟和吉姆·格雷瑟的中间,就比吉姆大了一岁——老格雷瑟真是蛮会生的,查克的角色和技能相对更多一些,很早就能帮老格雷瑟管理1000多英亩的农场,长大之后也开始管理格雷瑟兄弟的录音室和版权公司,除了管理技能,他的创作能力也很出色,是汉克·斯诺(Hank Snow),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的麾下之臣。1958年,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的第一首歌,是他写的《五便士镍币》(Five Penny Nickel)。 查克在组合上了正轨后跑出去当了两年兵,组合的位置当然给他留着,大家是亲兄弟嘛,回来之后就开始慢慢发力,从给纳什维尔遍地的乡村歌手唱和声开始——这个既能养家糊口,也能找机会录制自己的唱片,他们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伴唱歌手组合,约翰尼·卡什的《火之环》(Ring of Fire)的和声就是他们唱的。发力到最后,渐渐也成立主角,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在60年代到70年代拿了很多奖,尤其是公告牌杂志的年度最佳组合,从1970年开始,70、71、72、73连续四年的最佳组合都给了他们,但是1973年他们解散了。 组合解散的事情我们在查克的弟弟,吉姆·格雷瑟这一期节目中说,就不在赘述,但这个事情发生在查克身上就很悲催,因为解散的第二年,1974年他中风了。之后的时间查克更多的是以制作人和商人的身份存在,他在90年代甚至制作了一部关于圣诞节的动画片,在90多个国家播出,而在音乐上,2016年,查克发行了个人专辑《那是我最爱你的时候》(That's when I Love You The Most),算是给他的演艺生涯画上了句号,查克·格雷瑟不仅仅是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这个组合的低音歌手,他更像是一个多面手:艺术家、制作人和商人,样样拿手。 本期选曲 Last Thing on My Mind Five Penny Nickel Take a Look at Love (1976 Mix) Feelin' the Weight of My Chains
19371216 Jim Glaser 吉姆·格雷瑟 1937年12月16日——2019年4月6日 差不多和比吉斯(Bee Gees)三兄弟在同时代成立的,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这个组合也是三兄弟:汤姆珀·格雷瑟、查克·格雷瑟、吉姆·格雷瑟,我们今天的主角吉姆·格雷瑟年纪最小,担任高音部。 吉姆·格雷瑟1937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家里六个孩子,吉他手老爸老格雷瑟挑出其中三个成立组合,但没有像比吉斯这样统一名字,而是把哥哥放在前面,叫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Tompall&the Glaser Brothers),这其实很容易制造矛盾:一般情况下只有创作力和才华才能决定乐队里谁是老大。组合到1962年时已经开始在大奥普里剧院常驻,和佩茜·克莱恩(Patsy Cline)、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巡回演出,走上了正轨,他们的音乐风格,虽然在之后成立了“乡村音乐非法运动”,但归根结底也是乡村音乐为主,吉姆·格雷瑟在此期间表现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作为词曲作者,他为史琪特·戴维丝(Skeeter Davis)、加里·帕克特(Gary Puckett)写了很多的热门歌曲,尤其是他在1967年和吉米·佩恩(Jimmy Payne)创作的《Woman, Woman》,是60年代流行歌曲的典范。 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这个组合到1973年就解散了,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另一方面哥哥汤姆珀觉得三兄弟老是在一起唱歌影响他发挥,索性就解散了。后续重组过,但闹得更厉害,对于吉姆·格雷瑟来说,单飞其实也是更好的能发挥他的特长,吉姆·格雷瑟个人最好的是也是唯一获得排行榜榜首的是一首卑微的情歌《你又来找我了》(You’re Gettin'To Me Again),不管什么年代,备胎和舔狗都是情歌的必要因素。 吉姆·格雷瑟个人作品的风格,更靠近流行民谣;他也是三兄弟里个人发展最成功的一个,尽管已经在舞台上活跃了20多年,因为单飞比较晚,他在1984年老树开花,被授予了ACM最佳新男歌手奖。另外,他也是三兄弟这里最被华语听众所熟悉的,1983年的名作《阿尔伯克基的灯光》(The Lights of Albuquerque)三年后被填上中文歌词《冷冷的夏》,由台湾地区歌手王芷蕾翻唱,笔者就是通过这首歌才认识了吉姆·格雷瑟,进而知道了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这个组合。晚年的吉姆·格雷瑟常年待在家里写小说学习天文学,偶尔也出来演出,虽然他始终被标记为汤姆珀和格雷瑟兄弟的高音部歌手,但他更是一个被忽视的民谣、乡村歌手。 Jim Glaser(右一) 本期选曲 Let Me Down Easy Woman, Woman You’re Gettin'To Me Again The Lights of Albuquerque If I Had You To Love Over Again
《昔日舞曲》是当时专辑中最热门的一首,这首歌有一个八卦:黄家驹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然后乞丐不要钱,只是想给他讲自己以前那些辉煌的故事,黄家驹根据乞丐的经历创作了这首歌,感觉香港人都很喜欢用这种故事,我记得周星驰也是通过一个乞丐学到了如来神掌......《昔日舞曲》当时不但上了香港电台的流行榜,还拍成了MV,是Beyond第一首被拍成MV的作品,但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和谐的声音出来了:我们知道摇滚乐迷是这个世界上最自以为是的歌迷,他们一向都觉得自己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早期的歌迷开始出来指责Beyond背弃理想和原则,走向商业化,但一开始指责Beyond的音乐太前卫的好像也是他们......;另外在主流媒体他们也被当作异类,第一次接受电台访问时就被主持人问头发养这么长,是不是经常被叫作阿飞——两方面都不讨好,至于老板陈健添,他倒是信心十足,比如专辑中的《孤单一吻》,这首歌从歌词的意境到曲风上都和专辑主打《亚拉伯跳舞女郎》非常的接近,甚至还更朗朗上口,西班牙弗拉门戈的味道也更适合舞厅的氛围,在专辑发行两个月之后陈健添还单独为它发行了单曲混音版。 Beyond从乐队组建到1987年已经过去了4年的时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对很多人来讲,Beyond依旧只是6个字母而已,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都是哀怨或者是激烈的情绪,而《随意飘荡》这首歌倒是有点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和唱片公司签约,并且开始筹办大型的演唱会,这个让黄家驹看到未来,于是相对于更轻松写意的作品,也开始出现了,《随意飘荡》也是Beyond第一次涉足这样的题材,歌词里写道:“远看曙光已渐露,划破四处黑暗;到处峻山海浪叠”,除了“我快醉死了”这句歌词有点儿后现代主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倒是觉得黄家强和黄家驹的词曲配合,意境非常的好。 《亞拉伯跳舞女郎》作为Beyond概念最完整的唱片,在音乐水准和整体的企划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这个概念走的是有点不伦不类的中东路线——它在形象宣传上不是很成功,但专辑本身无疑是非常优秀的,Beyond终于成为了非主流音乐中的主流音乐:没有愤怒和呐喊,情歌为主,把摇滚乐边缘化;陈健添为此在后面推波助澜,让Beyond开始参加各种演出,并且在当年的10月,举办了Beyond超越阿拉伯演唱会,虽然销量和上座率都不是很好,但Beyond已经走出了这一步,他们正在考虑的是,继续做地下音乐,还是向市场妥协?最终,黄家驹和其他的四位成员说:“要在商业化的香港市场玩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就必须先要打响乐队的知名度;当更多人去听Beyond的歌后,就能继续玩自己喜欢的音乐!” 在这样的情况下,Beyond开始准备他们的第三张专辑《现代舞台》。
专辑名:亞拉伯跳舞女郎 发行时间:1987年7月 发行厂商:KINN'S MUSIC 1987年7月,Beyond乐队在香港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亞拉伯跳舞女郎》,这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唱片,地下乐队试图和主流握手,他们选择了一个新的赛道,中东音乐。 Beyond在1985年认识了陈健添,1987年在他的KINN'S MUSIC发行了第一张EP专辑,这个人对Beyond非常的重要,是Beyond离开地下舞台被大众所熟知的最大推手,早期的陈健添虽然在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宝丽金唱片打工,但资源也是很有限,所以他成立唱片公司,作为老板、经纪人和Beyond最后是相互成就的。陈健添非常有眼光,除了发掘Beyond,后来还签下了王菲,包括在北京创立红星生产社和郑钧、许巍、田震,各种摇滚乐队歌手签约,但有眼光不一定就有实力,而且因为各种原因,陈健添有发现千里马能力,无法驾驭千里马。1987年的1月,陈健添给Beyond出版了第一张EP专辑《永远等待》,7月,《亞拉伯跳舞女郎》正式出版。 《东方宝藏》是第一张专辑中《Long Way Without Friend》的粤语版,浓烈的中东风味,专辑同名歌曲《亞拉伯跳舞女郎》由黄贯中、叶世荣作词,黄家驹作曲,黄家驹一开始的打算是黄家强作为主唱,但考虑到是正式签约唱片公司后出的第一张唱片,乐队一致通过还是让黄家驹作为主唱。《亚拉伯跳舞女郎》是早期Beyond最重要的一张专辑里的最重要的一首歌,为了突出整体的概念,并且让专辑在商业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唱片公司老板陈健添别出心裁,带着乐队去新加坡的清真寺拍了专辑封面,中东头巾,穆斯林白色长袍,用中东音乐、印度音乐配上粤语来演绎摇滚乐,总的来说,就是相当的诡异。被后世称为中东三部曲的歌分别是《东方宝藏》、《亚拉伯跳舞女郎》、《沙丘魔女》。 《过去与今天》这首歌的吉他非常有意思,简单直接,很明朗。其实很早就已经创作完毕了,但一直都没有发表,这首流行度相当高的歌是香港电视剧《暴风少年》的主题曲,它标志着Beyond摆脱地下音乐,进入流行音乐世界的新的尝试。而《追忆》这首歌,贝斯线很突出,电吉他反而成了点缀,配上歌曲整体的基调,它就是之后Beyond情歌系列的样板,我们说到之后Beyond脍炙人口的情歌,像《冷雨夜》,《喜欢你》,《情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追忆》作为Beyond的第一首慢板情歌,它在这里起到了表率作用。
Elliott Smith艾略特·史密斯 1969年8月6日-2003年10月21日 民谣歌手艾略特·史密斯在我的朋友圈里处于比较极端的现象: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有些还比较刻薄,说他的嗓音类似于男版夹子音,我只能说第一印象确实很重要,如果你是一个主观主义者,面对着艾略特·史密斯粗犷的外表和与之对立的纤细阴柔的嗓音,确实不太喜欢的起来。 《酒吧之间》(Between The Bars)是关于喝酒的歌,透过嗓音看歌词,酒鬼对另一个酒鬼劝酒,但这不是“我干了你随意”的豪放,也不是“劝君更饮一杯酒”的情谊,而是麻木和痛苦的缓冲剂,各种负面情绪是艾略特·史密斯歌曲必要元素。1969年,艾略特·史密斯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童年,怎么说呢,我觉得内心敏感的小孩,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童年他都会受到伤害,冷暖自知,而敏感内向的小孩受到的伤害会更多一些,艾略特·史密斯也不例外,在和悲催童年对峙的时候,他选择用音乐来麻醉自己,就像他后来同样也沉溺毒品和酒精一样,不断寻找避世良方,而音乐天赋恰逢其时地表现了出来,除了翻唱齐柏林飞艇、平克·弗洛伊德,也有意识的创作自己的作品,艾略特在这期间慢慢学会如何捕捉自己心灵上的复杂的想法,变成编曲技巧。 作为艾略特·史密斯旋律上最悦耳的歌曲,《华尔兹2号》(Waltz #2 (XO))在编曲上凸显了他的非凡的能力:既能做低保真的民谣吉他歌手,也能做华丽的编曲和丰富的人声编排,但是,我还是要请你去看歌词,这又是一首很沉重的歌,为的是他放不下的童年里和母亲的关系,当然这是我们通过歌词和他的人生经历作出的臆想,艾略特·史密斯其实很讨厌和别人探讨歌词的意思,音乐是一种将情感引导到艺术中的方式,他并不需要给大家解释自己的情感。 《Miss Misery》是民谣歌曲中的Grunge音乐,20秒开始的时候整个人会被拉入进去,你说是痛苦也好,绝望也罢,这种情绪的拉扯其实是让人不舒服的。1997年,因为和电影《心灵捕手》的合作,尤其是片尾曲《Miss Misery》让艾略特·史密斯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并且站在了颁奖礼上唱了这首歌,这是他唯一一次接近主流世界。《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在听这一期节目的朋友可能都看过,我大概每年会重新看一次,最近一次的感悟是觉得剧情不太合理:按心理学的相对剥夺理论,朋友的成功比自己的失败更难让人接受,而电影里每个人都充满着正能量想要威尔不再埋没自己,走上正轨,感觉不太符合人性。艾略特·史密斯其实和主角威尔·亨廷很接近,差不多痛苦的童年,各自在领域内的天才,只是电影里放大了威尔的天才,现实里艾略特酗酒吸毒的逃避方式却更为极端。 王小波说过,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艺术的源泉。但大多数艺术家确实是靠自己的痛苦来艺术创作,而当作品进去流水线之后,往往会被认为是在贩卖痛苦,这并不是艺术家的初衷,却也很难找到平衡点,艺术家的痛苦和挣扎,往往仅仅只是商业模式下的一种酸甜苦辣的调味料。艾略特·史密斯作为一代大家,当然是可以做出其他色彩的音乐,比如他在2000年的时候的第五张专辑《画像8》(Figure 8),在音乐上展示出来的是丰富性,增加了更多的可听性,但,总归是脆弱的人声伴随着灰色阴暗的歌词,让人心碎,让人上瘾的歌声。艾略特是自己心灵的捕手,把自己的抑郁谱成诗歌,或许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他的声音,但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那些与他一样敏感的人,大概能体会到他的痛苦,这是醉酒前的合唱,也温暖的模糊。 本期选曲 Between The Bars Waltz #2 (XO) Miss Misery Junk Bond Trader No Name #3 《心灵捕手》有一个看上去比较完美的结局,但片尾曲却用了《Miss Misery》这么一首歌。多年后,在电影里和威尔相互救赎的心理学教授桑恩的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选择了离开“痛苦小姐”,他没有成为自己的心灵捕手。罗宾老师同样是我非常尊敬的电影演员,出演过《死亡诗社》、《渔王》、《早安越南》。我非常喜欢他在《早安越南》中那种老式亢奋的播音方式。 本期推荐电影 1987 早安越南 1989 死亡诗社 1991 渔王 1997 心灵捕手 电影获取回复关键词:ES
Bonnie Lou 邦妮·卢 1924年10月27日——2015年12月8日 1924年,邦妮·卢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从小学习吉他和小提琴,听着乡村音乐长大,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她来自瑞士的奶奶那里学会了约德尔唱腔。约德尔唱腔最一开始,是阿尔卑斯山的牧民用来呼喊牛羊和伙伴的,归去来兮哟哆嘞噫~~~~现在差不多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在上个世纪前叶,约德尔是风靡一时的美国乡村音乐唱腔,邦妮·卢自16岁起在电台唱歌,就是以女约德尔歌手闻名,她也是靠着这个技能在一众女歌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唱片合约。1953年她唱红了《孤独七天》(Seven Lonely Days),开始成为一线女歌手。 《孤独七天》这首歌红到什么地步呢,让邦妮老师和华语乐坛也有了联系,1954年,这首歌在香港被张露翻唱,由于填写的中文歌词太过于挑逗一度还被禁播——当然现在看来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了。邦妮其实并不是《孤独七天》首唱,只是她刚好把这首歌给唱红了,相当于大家都在拍同样的短视频段子,有时候翻拍的点击量就是要大于原创,当然邦妮·卢并不是一个只会翻唱的花瓶,她在第二年就把音乐风格转向摇滚乐,和猫王差不多是同一批的早期摇滚乐歌手。1955年,她的摇滚乐唱片《Daddy-O》爬上了排行榜第14位,是非常厉害的,如果继续坚持,摇滚教母这个桂冠肯定能戴上,只是她心思不太在歌唱事业上,之后就主要以在电视圈发展为主了,当然,歌唱事业也是在进行,在大奥普里剧院表演,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演,但说实话属于她的,能唱红的歌,在70年代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了。 红极一时,但续航能力不太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邦妮·卢。(封面照片用了AI扩图) 本期选曲 Barnyard Hop Seven Lonely Days Daddy-O Drop Me a Line Two-Step Side-Step
feat. yoyo 惠特尼·休斯顿是全世界流行音乐界公认的超级大Vocal,她自身的唱功首屈一指:首先黑人身体机能,这个基因带来的是从小黑人音乐浸泡出来的R&B节奏感、律动、真假音转换、腔体共鸣、技巧、声音的厚度和音域——集这些特点于一身的黑人女歌手有很多,但惠特尼·休斯顿外貌上更有优势,模特出身加上非常立体接近白种人的五官,天时地利人和,让她打破了种族和性别的屏障。 《I Will Always Love You》是不得不放的一首歌——历史上销量最高的一首单曲。年轻时总喜欢说一下永远之类的话,可哪里有什么永远,就连你的歌迷也不会永远爱你:惠特尼·休斯顿死前那几年过得很惨,反复吸毒戒毒,现场唱歌嗓音非常差,死的时候也是非常不体面,所以说不该碰的东西还是不要碰。 说个八卦:特朗普计划把惠特妮的雕像放入美国英雄花园,但拜登上任后这个“英雄花园” 项目被取消掉了,2025年,特朗普又卷土重来了,也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最后是轻松一点的歌曲:好女配渣男,惠特尼·休斯顿和艾瑞莎·弗兰克林,超级大女神的合唱,It Isn't, It Wasn't, It Ain't Never Gonna Be,歌曲的内容是两个好女人抢一个渣男,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啦。 选了6部惠特尼老师的相关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1992 The Bodyguard 保镖 1995 Waiting to Exhale 待到梦醒时分 2012 Sparkle 闪耀的花火 2017 Whitney Can I Be Me 惠特尼 可以做我自己吗 2018 Whitney 惠特尼 2022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与爱共舞 2022 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 电影原声带
Lead belly 铅肚皮 1885年1月29日 1949年12月6日 流浪汉、杀人犯、吟游诗人、12弦吉他之王利德·贝利铅肚皮,1885年出生,迄今为止我们这个计划年纪最大的一位艺术家了。很多人认识他是通过科特·柯本(Kurt Cobain)在不插电演唱会上翻唱的歌曲《昨夜你在何处安睡》(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以及那些给现代流行音乐排序的书或者排行榜,铅肚皮,他是先驱,更是传奇。 铅肚皮的出生日期有待考证,三个日期,我们选择的中间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很小就自学了吉他和手风琴,在当地小酒馆演出了一段日子后,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开始出去闯荡。1901年,我大清签订《辛丑条约》这一年,铅肚皮已是个标准的吟游诗人,游走在各个城市之间,在农场打短工也在酒馆做歌手,然后认识了20年代最佳布鲁斯歌手盲柠檬·杰弗逊(Blind Lemon Jefferson),两个人合作了一段时间,他也开始练习自己的标志性乐器,12弦吉他。 铅老师个子不高,凶性十足,两次都因为过失杀人进了监狱,但两次都只是服了最低限度的刑期就被州长释放了,据说是给州长写歌、唱歌,州长满意了就把他特赦释放了,这种情节好像只在国王释放囚犯的童话故事里看到过。铅肚皮创作的大多数歌曲都是在监狱里写的,在音乐风格上,他其实是在白人民谣和黑人蓝调的最中心点,在他之后,白人继续发展自己的民谣民权歌曲,而黑人将蓝调布鲁斯发扬光大。而他本人作为吟游歌手,最大的优点,我个人认为是即兴创作针砭时弊的歌曲,个人思想还是比较左的。 第二次从监狱出来之后,铅肚皮开始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做一些录音工作,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这里的非遗保护工作,把一些马上要失传的歌曲录制下来。1941年到47年这段时间,他录制了大量的歌曲,但销量都不太好,主要原因,我看到有一种说法,说是种族隔离和偏见让他无法融入主流音乐世界,我觉得这是错误的:彼时芝加哥黑人布鲁斯就已经很红了嘛,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和唱片公司对他的定位是一个南方的黑人布鲁斯歌手,但他的音乐,其实包罗万象各种风格,监狱歌曲、民歌民谣、牛仔之歌、蓝调布鲁斯,简单点就是,不同种族的美国人的音乐他都在唱,广种薄收没有深挖市场让这个集大成者致死都没有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但在音乐圈子里,他却得到了各色人种的尊敬,像伍迪·格思里、皮特·西格这种民谣民权大神都自认是他的徒弟,他的歌曲也一直是在被后来不同风格的大神翻唱,沙滩男孩、法兰克·辛纳屈、小理查德、汤姆·韦茨、最著名的当然是涅槃乐队了。 尽管铅肚皮的职业生涯很短,但作为先行者,他在12弦吉他上展示出来的天赋和歌声,从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到德克萨斯州的监狱,再到最后纽约布鲁克林的街道,暴躁老男孩铅肚皮老师和他的音乐最终成为了美国民间音乐的基石和黑人文化遗产的试金石,作为大神心目中的大神,在美国流行音乐的众神殿中,独占鳌头。 本期选曲 John Hardy Ha Ha This a Way The Bourgeois Blues Yellow Gal Goodnight, Irene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编者按:“人样舞蹈”是快要失传的杭州俚语,有一段时间晚上老听Jimmy Smith 的《Midnight Special》,突然就想到这曲子和“人样舞蹈”和《小丑》(2019)很配。器乐演奏如水流过,听者有心幻想成各种故事,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罢。 Jimmy Smith 吉米 史密斯 1925年12月8日——2005年2月8日 如果设一个欧美流行音乐封神榜,吉米·史密斯在里面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是把电子管风琴融入福音、R&B、爵士音乐的创始人,灵魂爵士乐的先行者,他的武器是一架哈蒙德B3管风琴。 1925年,吉米·史密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家学渊源从小就学习弹钢琴,并且和他爹上阵父子兵,一起上场表演升级打怪,十多岁的时候就凭借布吉·伍吉的钢琴演奏在当地小有名气,从军队退役后正儿八经的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了贝斯和钢琴,算是科班出身。1953年,像孙行者拿到了金箍棒一样,吉米 史密斯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台哈蒙德B3,他当即闭关开始研究这台管风琴。 吉米·史密斯对哈蒙德B3的开箱评测和研究,这个意义非常深远,影响了后世所有的管风琴手,当时他通过画踏板的平面图,不断查看自己的脚在踏板上的位置,用来得到新的想法,闭关几个月之后,本身的天赋加上从小受到的训练,琢磨出了用传统的福音演奏手法加上用管风琴踏板打出贝斯线这种新的套路,相当于是一代宗师自创了一套功法,这个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事情,一下子就得到了唱片合约。他进入音乐圈的时机也是非常好,刚好是迈尔斯·戴维斯的酷派爵士乐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爵士乐正在不忘初心回归本源。第一张专辑就一炮而红,而且是持续发红,接下去的几年,每一张唱片都是叫好又叫座,这其中,我们首推1968年发行的《Stay Loose》,完全可以听一整天,看看村上春树,喝喝咖啡的混一整天。 哈蒙德B3当然不是万能的,听众也总是喜新厌旧的,吉米·史密斯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创作瓶颈,也不是写不出歌,就是大家审美疲劳,没有那么喜欢他的三板斧了,到了80年代后期,吉米·史密斯才凭借着在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Bad》演出获得流量再加上以及一系列过硬的专辑,重新回到主流视线,而且还不止于此,由于旋律线过于出色,他还赢得了新一代嘻哈说唱的市场,他的管风琴被很多嘻哈歌手引用,从而被年轻人喜欢。这里要推荐的是2001年的专辑《Dot Com Blues》,和诸多大神合作,是管风琴爱好者的心头爱。 作为初代哈蒙德管风琴大神,吉米·史密斯演奏技巧出神入化,用手可以弹奏查理·帕克式的乐段,用脚踏板可以弹奏出贝斯,而管风琴的美妙音色更是让他突出重围在爵士音乐圈里获得一席之地,他后期因为不断的复制自己,被诟病没有创新,这当然也是事实——年纪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公式化,是大多数艺术家的通病。但这对于爵士乐的里程碑吉米老师来说是瑕不掩瑜的。而对我来说,有时候半夜醒来睡不着,拿出手机选一张吉米老师的专辑就开始听,你知道我会听到什么吗?我会听到那些和弦在向我尖叫,它们飞快的向我飞奔而来,一起舞蹈。 本期选曲 Back at the Chicken Shack The Organ Grinder's Swing Stay Loose Dot Com Blues Three O'clock Blues (with B.B. King) Let's Stay Together B3 model of the Hammond organ ,吉米老师的成名利器。
专辑名:再见理想 发行时间:1986年3月 发行厂商:自费出版 1993年6月30日黄家驹在日本去世,终年31岁。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这一晃眼就是3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香港有没有音乐圈?娱乐圈还是和过去一样风声水起吗?Beyond乐队其余的几位成员在解散乐队后,过得还好吗?黄家驹会托梦给他们,让他们重组乐队吗?这一切无从谈起,也不可言说。我们只能把耳朵和眼睛拉回到过去,连带着我们的青春回忆。我们的Beyond乐队黄家驹时代专辑赏析,从他们第一张专辑开始说起,首先是1986年3月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 Beyond从1983年组建到1986年发行第一张专辑《再见理想》,这三年期间,乐队在不断磨合,成型,1983年,黄家驹的弟弟,19岁的黄家强加入乐队;1985年,21岁的黄贯中加入乐队,加上之前就在乐队的刘志远、叶世荣和黄家驹,最终形成了5个人时期的Beyond。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愿是举办演唱会和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在自己筹钱举办演唱会时,他们认识了第一任老板,也就是后来和Beyond乐队恩恩怨怨很多年的陈健添。专辑中的《永远等待》这首歌,描写的就是那个时候Beyond的内心情怀:“但愿在歌声可得一切,但在现实怎得一切”。 《再见理想》这张专辑是Beyond乐队自己自费出版的,所以并没有经过正常商业模式的删减或者混音,军鼓惨不忍听,每首歌都是肆无忌惮的拉开去,时间跨度很长,像《永远等待》和《Long Way Without Friend》这种歌,1首5分钟1首7分钟,传统的唱片公司肯定不太愿意给你出版。关于歌曲长度的问题,在唱片产业化的现当代是很严肃的话题,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听太冗长的歌,比如说Queen最脍炙人口的《Bohemian Rhapsody》,将近6分钟的长度,当初想要发表时也是饱受争议,而且这个现象现在愈演愈烈,现在的短视频平台里的热门歌曲都是非常短,尽可能在几十秒内用节奏打动你,但黄家驹的Beyond不这么想,《再见理想》这张专辑中其他歌曲,像《Myth》(神话)同样也是6分多种,无穷无尽的吉他Solo,这个当然是受到了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和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影响了,早期的Beyond是非常靠近艺术摇滚的,《Myth》 讲述的是一个悱恻缠绵的神话故事。 分两部分的《Dead Romance》非常值得拿出来讲,创作动机来自当时香港名噪一时的十大奇案之一,雨夜屠夫林过云的连环杀人案,这样的题材在黄家驹的创作中好像是绝无仅有的。第一部分是吉他曲,第二部分加入了人声,人声部分很明显可以听出平克·弗洛伊德的痕迹,而吉他则是第二个声部,后半部分独奏的时候,情绪、画面都会具象化出现在你的脑子里。你回过头再去听纯器乐演奏的《Dead Romance Part 1》,盲人摸象但听者有心,器乐交织在一起,我个人觉得《Dead Romance》的两首歌,算是Beyond在艺术摇滚风格上的最佳作品之一。 我们将要听到的这首歌叫《旧日的足迹》,黄家驹在开场前说的这段话翻译成普通话是:这首歌是根据我认识的来自北京的朋友,他们有机会旧地重游,再回到香港之后,(我)根据他们感受和看到的东西,写成的作品。 《旧日的足迹》,同样是专辑中很著名的一首歌,专辑里收录的是最初的现场Live版本,之前说Beyond自费举办演唱会——他们是真的胆大包天,在乐队组建没多久,专辑没发行,甚至没有多少知名度的情况下,居然敢开演唱会,这在当今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为了这个演唱会,黄家驹前前后后,去做很多的工作,然后海报的设计还是他自己做的,我们知道Beyond乐队的吉他手黄贯中是一个平面设计师,但黄家驹也有着同样的才华,至于这首《旧日的足迹》,虽然有点儿粗糙,但是现在听来,是Beyond早期非常珍贵的一个现场录音,而《再见理想》这首歌, 它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要和理想永别说再见,第二种是再一次见到看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结合后的感慨,你觉得黄家驹唱的是哪一种呢?这首歌的作词是Beyond后来的4人组:黄家驹、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共同完成的,作曲则是黄家驹。黄家驹在后来1987年的演唱会上说,写完这首歌他激动的好几天睡不好......收录在这张专辑中的《再见理想》,同样也是非常粗糙,但却是最真实、最完整的黄家驹和Beyond乐队想表达的情感,顺便说一下,这个版本是黄家驹一个人独唱的。 黄家驹其实一直在说想要做一张吉他独奏专辑,但从未成功过,他在这张专辑里用一首叫做《木吉他》的作品过了一下瘾,和唱片公司签约之后,为了保证专辑的销量和可听性,就断了这样的念头。Beyond的这个时期的五个成员,刘志远的吉他水平最高(他被称为是吉他神童),黄贯中据说是排在最后,有个八卦说黄贯中的吉他是黄家驹手把手教的,一个节奏吉他手去教主音吉他手弹吉他,听上去有点儿匪夷所思,不过这也印证了黄家驹吉他技术的高超。 Beyond的开篇之作《再见理想》,一共收录了13首歌,它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比如纯音乐作品《The Other Door》,这首艺术摇滚作品的前半部分,甚至有一种现在最流行的后摇的味道,这个时候的黄家驹,Beyond对音乐进行着探索,他们好奇却又充满着热情,而之后的Beyond又会怎么样呢?
编者按:标题仿写自列侬《Imagine》中的歌词“You may say I'm a dreamer”,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个评论说列侬是渣男啥的,就先录了这一小段。列侬、老李这样的大神,在“向偶像致敬”的计划中是每一张专辑都拿出来说一说,我会争取在2025年完成。 约翰·列侬 John Lennon 1940年10月9日出生,1980年12月8日被枪杀。 [图片] 说起约翰·列侬,头衔很多:摇滚明星、诗人、社会活动家,最近几年有些乐评人哗众取宠,给他想了一个新的头衔:渣男——说他抛妻弃子始乱终弃乱搞男女关系。这个评价真的很坏,你不能纵向的横向的,拿现在的你认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上个世纪国外的这些艺术家,那人家还吸毒呢,你怎么不去音乐平台把他给举报了;人家还到处串联搞活动呢,比如在床上躺着反战,你怎么不去判他一个寻衅滋事罪呢。今天在选歌的时候,并没有选择约翰·列侬在披头士时代的那些歌曲,我们将要听到的是是《Nobody Love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你失意落魄时没人会爱你。 很简单的配器,大道至简,给你讲点小道理。约翰·列侬在这个时候啥都看透了,你想想看,一个人年纪轻轻成为摇滚巨星,金钱地位美女都有了,毒也吸过了,嬉皮士也做过了,勋章也还给女王了,还能干嘛呢,摇滚明星再往上升一级,只能是宗教领袖或者政治领袖了。说实话政治这个东西他是玩不透的,从约翰·列侬的作品中可以听出来,他在政治上是属于比较偏左,但又比较混乱的,一直在调整,一直在改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四首歌听一下:从给《和平一个机会》到《革命》,从《权力属于人民》到《想象》,最终还是投向了乌托邦,而战争,2025年还是在继续啊。 本期选曲 Nobody Love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 I Don't Wanna Face It Life Is Real (Queen) [图片] 你也是个Rocker? 约翰·列侬四部曲 Give Peace a Chance Revolution Power to the People Imagine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