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舞曲》是当时专辑中最热门的一首,这首歌有一个八卦:黄家驹走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然后乞丐不要钱,只是想给他讲自己以前那些辉煌的故事,黄家驹根据乞丐的经历创作了这首歌,感觉香港人都很喜欢用这种故事,我记得周星驰也是通过一个乞丐学到了如来神掌......《昔日舞曲》当时不但上了香港电台的流行榜,还拍成了MV,是Beyond第一首被拍成MV的作品,但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和谐的声音出来了:我们知道摇滚乐迷是这个世界上最自以为是的歌迷,他们一向都觉得自己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早期的歌迷开始出来指责Beyond背弃理想和原则,走向商业化,但一开始指责Beyond的音乐太前卫的好像也是他们......;另外在主流媒体他们也被当作异类,第一次接受电台访问时就被主持人问头发养这么长,是不是经常被叫作阿飞——两方面都不讨好,至于老板陈健添,他倒是信心十足,比如专辑中的《孤单一吻》,这首歌从歌词的意境到曲风上都和专辑主打《亚拉伯跳舞女郎》非常的接近,甚至还更朗朗上口,西班牙弗拉门戈的味道也更适合舞厅的氛围,在专辑发行两个月之后陈健添还单独为它发行了单曲混音版。
Beyond从乐队组建到1987年已经过去了4年的时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对很多人来讲,Beyond依旧只是6个字母而已,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都是哀怨或者是激烈的情绪,而《随意飘荡》这首歌倒是有点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和唱片公司签约,并且开始筹办大型的演唱会,这个让黄家驹看到未来,于是相对于更轻松写意的作品,也开始出现了,《随意飘荡》也是Beyond第一次涉足这样的题材,歌词里写道:“远看曙光已渐露,划破四处黑暗;到处峻山海浪叠”,除了“我快醉死了”这句歌词有点儿后现代主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倒是觉得黄家强和黄家驹的词曲配合,意境非常的好。
《亞拉伯跳舞女郎》作为Beyond概念最完整的唱片,在音乐水准和整体的企划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这个概念走的是有点不伦不类的中东路线——它在形象宣传上不是很成功,但专辑本身无疑是非常优秀的,Beyond终于成为了非主流音乐中的主流音乐:没有愤怒和呐喊,情歌为主,把摇滚乐边缘化;陈健添为此在后面推波助澜,让Beyond开始参加各种演出,并且在当年的10月,举办了Beyond超越阿拉伯演唱会,虽然销量和上座率都不是很好,但Beyond已经走出了这一步,他们正在考虑的是,继续做地下音乐,还是向市场妥协?最终,黄家驹和其他的四位成员说:“要在商业化的香港市场玩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就必须先要打响乐队的知名度;当更多人去听Beyond的歌后,就能继续玩自己喜欢的音乐!”
在这样的情况下,Beyond开始准备他们的第三张专辑《现代舞台》。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