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有位同行来看我,她是个优秀的创业医生,有自己的机构。她说她已经感受到政策的收紧,以及行业未来的许多即将发生的改变,她想开始规范化地经营自己的机构。 我问她,你做好思想准备了没有?而且在你改变的时候,还有很多机构没有改变,他们可以在一段时间里,比你赚钱,而你却要面临将改变的成本结构,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做好思想准备,还有很多其他的准备工作,例如新的价格体系、新的用人策略、新的营销方式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规范化,必须经历长时间的阵痛。
这一年刚刚开始,医美营销迎来一场“倒春寒”,小红书也不让做了,我们只能被倒逼着去做品牌。 传播与体验的相互缠绕、延展,是医美这类医疗服务品牌养成的必由之路。简单看,医美的品牌传播和顾客的体验,就像高铁的两条并行的轨道,缺一不可;医疗技术,就像火车头顶上的输电线路,没电,火车跑不起来;当然,没有轨道也不行。
如果一个消费者来门诊,直接要求:我要打保妥适。那么在她的视角里,这就是产品驱动。 如果机构做商业宣传也是说:经典肉毒素注射除皱。那么在机构的视角里,也是产品驱动。 如果医生说:我打过成千上万例保妥适,我更喜欢这个产品。那么这个医生的视角里,同样是产品驱动。 产品驱动,就是产品给服务赋能和赋信,且所赋予的“能”和“信”在最终付费者作出买单决定时起决定作用。
有位美容医生给我讲了这样一段经历。她的收费很贵,有些治疗本来助手也可以很成功地完成,但是仍然有些客户坚持支付更多的金额,请她来操作。她曾经好奇地问过客户,为什么要付更高的成本找自己来做非常普通的项目?那客户是这样回答的:只要你的手一搭在我的皮肤上,就会让我感到踏实,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下来,感觉一切都变得从容了。 虽然这可以用心理作用解释,但却是医生与客户共情的具体表现。最简单的情况:如果医生显得慌慌张张,那么客户就不可能从从容容。 对美容医生而言,医疗技术,美学修养,心理洞察,三者齐头并进,才能快速精进。后两项,对医美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医疗技术。可惜,即便科班出身的美容医生,在医学院也很少接受到系统的美学与心理学的训练,这两样,只能在工作中完成自我教育。 对于美容医生而言,医疗技术、人体美学、心理学是做好医美的三套车,或说是三驾马车,总之,是三匹马拉的一驾车。对从事医美事业的非医疗人员而言,医疗技术充其量也就是熟悉熟悉,但是美学和心理学,却是人人都可自学精进的,而且掌握了这两项学问,会对日常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答案是不知道有没有。 最近读了陆道培医疗集团CEO路阳医生的一本书,书名是:《医路阳光:医院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书中谈及高端医疗的“高端”点在哪里?很受启发,比照医美行业,略作发挥,与各位同事探讨,医美机构的“高端”点在哪里?日常没少听医美同行们说:自己想做一家“高端”的医美机构。虽然“高端”这个词出镜率很高,但是医美界同仁们,真正理解了“高端”医疗的特质了没有? 陆阳在书中说:最“奢侈”的医疗服务不仅是最好的环境和最好的设备,而是组合了“最好技术、最好团队和最好管理”的服务模式。
2022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共同推出了《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两份文件应当引起医疗美容从业者的高度重视。自2018年至今,诊所备案制终于要全面落地了。根据多信源消息综合预测,征求意见时间不会太久,年内,或者2022年上半年将正式公布实施。这将改变医疗美容行业格局。
我不知道有多少位医美界的朋友,听完了或是看完了罗胖2022的跨年演讲。我是十分认真地忍着牙疼,听了一遍,后来又读了一遍。这篇小文算是读后感,分享给医美界的忙碌的没时间听罗胖掰呼的小伙伴们。有好多人说罗胖的演讲质量越来越差,但是我不这样认为,人家准备了一年的话,让我们免费享用,总会有值得借鉴的精髓。
2022年1月1日生效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取消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的核定征收。所以,税筹这个行业,基本不在了。 2022年,将是一个税收大年。
2021年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颁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之后,解读性文章不少,都在说医美营销中从此不能再做什么。 医美人真正关心的是: 新法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或者说,营销怎么做,才是对的? 线下的营销推广就不谈了,本文只说线上部分。 线上营销,大致来说也就四种形式: 个人号、机构号、第三方交易平台店铺号、搜索号。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有个青年工作委员会,前不久发表了一个倡议书,倡议坚决抵制病态整容等畸形审美,同时要谨慎聘用整形演员。 这个倡议,我同意前一半,确实应当抵制病态整形与畸形审美;对后一半有些不同意见,不能对所谓“整形演员”进行公开歧视。当然,“整形演员”的定义并没有在倡议书里给出,我只能假定是只要做了整形美容手术的演员,都在此列。 纠正一个术语:“病态整容”,应该改为“病态医美”,因为“整容”是殡葬用词。当然,说不定以后约定俗成了,也就那样了。只是窃以为现在这个不专业的词汇,不应该出现在官方文件里。
公众号“社会化营销快讯”发了一篇介绍2021年度十大社交营销案例的文章,结论是:社交媒体是品牌营销主流,还是微博最有营销价值。 这个结论看上去虽然可疑,但是观点还是有些道理。文章里给出的事实和数据是经过修剪的,有美化的痕迹,看上去挺好看,支持了作者的观点。这是否意味着网络营销创新速度放缓,开始一个新的轮回,微博的营销价值回归呢? 先不做结论,我们听听这些案例披露的数据和“事实”。
鉴于联合丽格不断地收到关于客情管理薄弱的批评,因此,有必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上篇讨论了医美机构的售后服务,现在继续讨论客情管理。客情管理与售后服务有关,也与CRM有关,具有独特的意义,是医美持续成交的纵身一跳,对高成本获客的医美机构来说,好的客情管理是最巅峰的能力。过去对如何做好客情管理,众说纷纭,现在有了比较收拢的看法,私域流量的良性循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