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89|中秋节不止一种样子:从广东拜月到台湾烤肉的文化差异 feat 苔癣观察室, 问答之间

Blue Moon 蓝月

这次是蓝月与《苔癣观察室》&《问答之间》的联合特别篇 从一块月饼聊起,我们穿越南北差异、文化记忆与海外故事—— 有人说中秋的味道是「蛋黄莲蓉」,有人说是「烤肉的香气」 也有人在异乡望着不同时区的月亮,感受同一份孤独与思念 节日的形式会改变,但团圆的理由从不过时 在这期里,我们聊月饼、聊团圆、聊习俗背后的文化共鸣 更聊「离开家乡」后,我们怎么重新定义节日的意义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中秋风俗差那么多? * 当传统变成「习惯」,我们还在意节日的意义吗? * 海外过中秋,是孤独的连线还是新的团聚方式? * 从烤肉、月饼到云赏月——文化的传承能有多自由? — ⏱ 时间轴 00:00|英国、美国、广东、台湾的中秋连线 02:06|新口味背后的文化分歧:广式是OG?咸的馅是邪教? 07:14|奇葩月饼盘点:比脸大的月饼、水果月饼、冰皮流沙月饼 19:56|开月与敬月习俗vs月饼配央视晚会vs烤肉赏月文化? 28:16|习俗传承的意义?在海外还能被延续下去? 41:27|从疫情到现实:节日氛围为何变淡? — 📮 合作主持人 🌘《苔癣观察室》:Tinya、Chris 🌖 《问答之间》:小满 🌕《Blue Moon蓝月》:Tommy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51分钟
99+
2周前

EP 88|二手买卖背后的文化差异:华人「能省则省」vs 美国人「会玩才行」

Blue Moon 蓝月

这集我们从听友提问「Facebook Marketplace 怎么用?」开始聊起 延伸到海外留学生如何靠二手买卖省钱、倒赚,甚至遇过奇葩骗局 一路聊到在地华人叔叔阿姨的「丝瓜与绿豆饼」,后院养蜂、钓鱼文化 再到美国人「宁愿买游艇也不修房子」的奇妙消费观 后半段我们更对比了 小红书二手市场 的现象:有人把半瓶酱油、吃一半的炸鸡都拿来卖 从实用攻略到文化观察,这是一集关于「买东西」背后的生活哲学,也是留学生独有的江湖故事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在美国怎么用 Facebook Marketplace 买东西才不踩坑 * 想知道二手市场里有哪些骗局与怪现象 * 对比美国人 vs 华人的消费习惯差异 * 好奇小红书中古市场为什么会有人卖「半瓶酱油」 * 想听点真实又爆笑的留学生活观察 — ⏱ 时间轴 00:26|听众投稿:Facebook Marketplace留学生的二手世界 04:30|二手买卖诈骗案例:支票陷阱、假 Zelle email 08:09|美国华人叔叔阿姨的丝瓜、绿豆饼与本地蜂蜜 15:40|美国二手市场什么都有:卖房、卖私人飞机? 23:12|美国人宁愿买游艇也不修房子?奇妙的消费选择 35:23|小红书留学生二手文化:半瓶酱油、用过的洗牙器也能卖?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 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41分钟
99+
1个月前

EP 87|法律vs科技:自驾车撞人了,责任在开发者还是使用者?

Blue Moon 蓝月

这集Nanda(法律人)与 John(科技人)展开一场思辨闲聊 从 Harvey、LexisNexis 到自驾车责任争议 「Billable hour」和 AI 的效率冲突,谁才是未来赢家? 自驾车撞人了,责任在开发者还是使用者? AI 不只是科技话题,更是法律、制度与社会的深层辩论 在法律与科技互相拉扯的过程中,我们或许更该思考:AI 无法取代的,究竟是什么?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AI 是否会取代律师、会计师这些「白领工作」 * 自驾车出事了,责任到底在车主还是开发者? * 为什么法律人最怕 AI 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去「可计费时间」 * 在科技与专业的碰撞中,如何重新定义人的价值 — ⏱ 时间轴 00:01:35|美国法律求职市场:数千人竞争一个名额的残酷现实 00:05:38|法学教育与学费:LLM、JD 与「铁饭碗」的保险选择 00:07:17|Harvey、LexisNexis 与 AI 法律研究:Billable hour 与 AI 的矛盾 00:17:19|自驾车与马的法律:责任如何分配? Developer、Deployer 还是使用者? 00:27:25|你的能力是指出问题,还是帮助解决?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 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33分钟
99+
1个月前

EP 86|冷漠的旁观者,失灵的制度:我们还能相信社会吗?

Blue Moon 蓝月

我们把焦点放在近期震惊美国的随机凶杀案,讨论社会冷漠、司法制度与文化差异 从一名乌克兰难民女性在轻轨被随机袭击的事件谈起 我们延伸到「旁观者效应」、美国司法制度的「无保释金」争议、商店盗窃的灰色地带以及东西方文化中对犯罪与自由的不同理解 同时,也聊到贫富差距、嫉妒心与价值观的碰撞:在美国大城市的张力中,我们如何面对内心的羡慕、不满与价值观的迷失? 教育能不能成为解方?民族主义会不会被政府利用? 这一集既是社会现场的观察,也是一场价值与自我对话的辩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为什么公共事件中,旁观者常常选择冷眼旁观 * 美国司法改革(无保释金制度)到底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了漏洞 * 为什么亚洲社会犯罪较「小打小闹」,美国却常见极端案件 * 当贫富差距扩大,嫉妒与愤怒如何影响个人心态 * 教育能否在制度失灵的时代承担社会修复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轴 00:01:12|乌克兰难民女性在美遇害:随机暴力与冷漠旁观者效应 00:02:58|在美国帮助陌生人之前,你会先怀疑风险吗? 00:11:41|新闻价值比严重性重要?校园枪击与随机杀人的新闻曝光度 00:16:17|司法漏洞? 「无保释金制度」与旋转门司法正义 00:21:04|形式主义政策? 900美元以下的偷窃免罚与商家自保荒谬现场 00:25:06|东西方犯罪差异:亚洲「小打小闹」vs 美国「极端案件」 00:27:31|贫富差距与嫉妒心:从「薅羊毛」到心态失衡的极端化 00:38:48|学习路径反思:没有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用? 00:47:21|教育应该教什么?公德心与个人权益、集体主义与英雄主义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 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58分钟
99+
1个月前

EP 85|在他乡仰望:缅甸留学生的梦想与竹子天花板的碰撞 feat. Nanda

Blue Moon 蓝月

延续上一集的文化与成长话题,这一回我们把焦点放到「身份认同」与「职场挑战」 从缅甸的国家困境、留学生的使命感,到亚裔在美国面临的「竹子天花板」 从文化抱团的安全感,到跨不过去的升迁门槛 新移民的孤立、心理治疗师的文化断层 再到新加坡社区里的邻里冲突与移民之间的矛盾, 这些故事不只是 Nanda 的个人经历,也是整个亚裔群体的缩影 我们聊的不只是文化差异,而是 当身分与制度正面碰撞时,每个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缅甸人的「国族意识」如何在海外延续 * 在美国职场,「竹子天花板」到底是真是假 * 华人抱团是生存策略,还是同化的阻碍 * 为什么升迁需要的不只是专业,更是「故事行销」 * 为什么移民之间常常互相排斥,而不是互相扶持 — ⏱ 时间轴 00:00:28|你不知道的缅甸 国家问题与留学生的使命感 00:12:33|亚裔抱团还是融入?异地的文化认同感 00:17:50|职场「竹子天花板」:是文化性格还是结构性困境? 00:20:10|故事行销与兄弟文化:为何升迁不只看实力 00:24:34|硬实力与软实力:亚裔能否兼得? 00:31:17|新加坡邻里冲突:为什么同样是移民,却最先排斥新移民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 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38分钟
99+
1个月前

EP 84|从安全泡泡到街头惊魂:一个缅甸人在新加坡与美国的成长缝隙 feat. Nanda

Blue Moon 蓝月

这集,我们迎来第一位现场嘉宾——Nanda。 他的故事跨越缅甸、新加坡到华盛顿DC 从十年补课、靠刷剧练出一口流利中文 到在美国街头第一次感受到「安全感的崩塌」 在新加坡,那是一个规训严密却相对无忧的安全泡泡 在DC,却是与陌生人对峙、被帮派少年追赶的真实场景 语言如何形塑身份? 教育与安全又如何改变一个人的边界感? 这是一场文化、成长与生存的多重对话,也是一段跨越三地的青春现场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新加坡的「安全泡泡」为什么让人既安心又窒息 * 在 DC 街头失去安全感,是文化差异还是制度缺口 * 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份认同与社交边界 * 想听一个缅甸人在三个国家之间穿梭的真实故事 — ⏱ 时间轴 00:00:30|首次嘉宾现场录音!新加坡长大的缅甸人Nanda 00:02:30|补习十年+刷剧成瘾:一个纯缅甸人如何练成流利中文 00:14:00|新加坡法律教育 vs 美国 pre-law 的不同路径 00:17:13|新加坡的安全幻觉,与 DC 的现实对撞 00:20:25|被陌生人追到家门口的恐惧瞬间 就为了偷共享单车? 00:27:06|未成年犯罪处理vs对华人的隐性歧视:是制度缺陷还是文化差异? 00:40:00|阶层差异=犯罪温床? 是社会保障问题还是制度控管问题?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55分钟
99+
1个月前

EP 83|职业女性的焦虑:为何婚姻保障与事业成功难以兼顾?

Blue Moon 蓝月

这集我们从一个关于「夫妻信托基金」的刁钻问题开始—— 如果能在信托协议中设定「出轨」为触发条件,这在法律上行得通吗? 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婚姻保障与职业女性的相关与相斥姓 两者的共存,难道实务上行不通? 接着,话题转向教育与成长 我们分享了各自童年的独特经历,从私立学校的选择到朋友间的阶级落差 并讨论不同阶段的成长环境与资源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也从海外育儿的观察出发,探讨哪个国家是最经济友善的育儿选择 最后,我们将视角拉回科技与未来 当AI工具渗透到各行各业,美国科技大厂、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是如何应对? 我们也聊到AI的冲击是否会让我们成为时代改变的牺牲品 也许你我也能找到应对时代改变的正确心态与策略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好奇夫妻之间的婚前协调与育儿提前准备 * 正在考虑海外育儿或选择读私校 * 想知道AI对设计、创意产业的冲击与机会? * 国际视角、成长故事与科技观察的混搭口味 — ⏱ 时间轴 00:00:22|夫妻信托基金能否将「出轨」作为触发条件? 00:03:49|瑞士的婚姻法最完善,但职业女性几乎不存在? 00:05:58|对于不同年龄段海内外育儿的观察与计画 00:12:02|香港与新加坡是最经济友善的育儿选择? 00:19:10|不同成长阶段的环境与资源影响多大 00:31:04|有些人成功只是运气好?现代青年躺平合情合理? 00:36:01|AI的冲击该如何应对?我们会成为时代改变的牺牲品? 00:40:06|美国金融机构、大厂与政府是如何应对AI?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46分钟
99+
2个月前

EP 82|美国也有集中营?游民与移民的平行现实

Blue Moon 蓝月

这集从美国 DC 的街头开始说起——川普「清理」DC游民帐篷区,看似恢复市容,却让人忍不住问:这些被迫离开的人,最后去了哪里? 一路聊下去,话题扯到游民之间竟然也有「阶级分层」,有人靠商场购物车勉强过活,有人甚至自建「城堡」。从这些现场故事,再到美国历史上的集中营与排华法案,我们不禁思考:社会的底层,是该被管理,还是被放任? 镜头转到伦敦,殖民历史留下的移民问题正在反噬——金丝雀码头的安置计划、亚裔社区的反应,让我们看到「难民议题」背后真正付出代价的人。 后半段,我们换个口味,聊到最近热播的各国实境秀:日本的体能比赛强调人文关怀、美国《超级减肥王》却被质疑伤害参赛者,还有韩国恋爱节目里的「母胎单身」人设,究竟是笑料还是二度伤害? 这些节目,究竟是娱乐,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压迫?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为什么政府处理游民/难民问题,最后成本常常落在中产身上 * 美国日本人集中营、排华法案到今天的移民风暴,历史如何重演 * 真人秀到底能不能「带来正能量」? * 想在深夜听点社会观察+生活闲聊混搭口味 — ⏱ 时间轴 00:00:30|川普清理游民帐篷行动 00:06:05|美国游民也有分阶级? 00:09:13|美国也有集中营?曾经一度华人完全无法进入美国? 00:12:09|游民白银、黄金级生存指南 有游民自建城堡? 00:17:02|流浪汉是该管还是自由放任? 00:20:52|英国难民问题 殖民历史的代价? 00:31:13|转场闲聊:美国油价、物价与经济体感 00:33:19|实境秀观察1:日本《最后复活站》体能比赛主要讲人文关怀? 00:37:00|实境秀观察2:美国《超级减肥王》与背后的伤害 00:40:42|实境秀观察3:韩国《母胎单身恋爱大作战》是笑料还是伤害? —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 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45分钟
99+
2个月前

EP 81|小红书挂人与 TEA App:保护女性还是网暴温床?

Blue Moon 蓝月

这集从最近在海外爆红的 TEA App 谈起 本来是个女性专用的「避雷神器」 却因匿名评价、资料外泄等争议,被质疑成了网暴温床 话题延伸到我们熟悉的小红书挂人文化、跨文化恋爱观察、AA 制的金钱观分歧 以及婚后财务分配的不同模式 从约会安全感到婚姻中的信任协调,这是一场真实又直白的深夜聊天 偶尔尖锐、偶尔爆笑,也不忘观察社会与人心的交织 希望大家能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拆解 TEA App 与小红书挂人的相似与差异 * 理解跨文化情侣在金钱观与相处模式上的摩擦 * 思考 AA 制该精算到小数点还是直接凑整数 * 了解婚后财务分配的多种模式与争议 * 探讨男女在安全感与风险感知上的落差 — ⏱ 时间轴 00:00|暖场:恋爱中的迁就与体谅 作息与饮食习惯的「微摩擦」 作息与饮食习惯的「微摩擦」,日常小事如何累积情绪,生活方式的互相调整与主动关心的价值 10:31|TEA App 争议:北美版小红书挂人 安全与匿名网暴的界线 从 “Are we dating the same guy” 到 TEA App,安全与匿名网暴的界线在哪 14:05|匿名评价的风险与资料外泄事件 平台被骇、个资泄漏,当匿名不再安全 17:07|公平评价机制的可能性 互评、约会证明,还是评价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 23:30|两性对立是被刻意挑起的伪命题? 女性是先天劣势,还是社会制造了不对等关系? 29:34|小红书挂人:保护还是伤害? 是防止极端案例,还是阻碍两性交往的融洽? 37:15|AA 制在不同文化下的接受度 台湾男生都很小气?凑整数背后是货币差异还是人情世故? 47:35|婚后财务分配的不同模式 AA、按比例还是全数上缴——谁管钱才公平?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50分钟
99+
2个月前

EP 80|男人的烦恼都一样:车、卡、恋爱与世界秩序

Blue Moon 蓝月

这集从一场音乐节邂逅开始,一路聊到职场上的突变转机、网路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还有 AI 女友与人类情感的新边界 当城市治安、生活成本与科技变革同时压境,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在资讯过载中抓住自己的选择? 从恋爱的悸动、职场的跌宕,到科技的想像与地缘政治的风暴,这是一场属于现代人的慢速闲聊,也是一次无需高门槛的深度捕捉 — 👀 本集适合你如果你最近也在思考: * 如何在高压生活中找到喘息与连结 * 对 AI 与未来人际关系感到好奇或焦虑 * 正在经历或旁观城市生活的变迁与成本压力 * 想听点真诚又不说教的对话 — ⏱ 时间轴 00:00:30|AL 音乐节邂逅新恋情? F1 电影+义大利旅行计画开聊 00:06:06|John 经理被炒啦!职场八卦+升迁悬念谁上位 00:11:52|从半桶油成名到流量女王? 「红姐」现象解析 00:13:45|American Eagle 广告翻车? Sydney Sweeney 的争议瞬间 00:17:17|西雅图的治安现况与「钱包防身」生存指南 00:21:29|直男聊买车:油电混合车在美国会被偷零件? 00:28:12|Grok AI 靠谱吗?无监督学习模型初探 00:35:59|AI 女友登场:情感陪伴还是社会孤岛的起点? 00:38:54|飞机控快来:西雅图飞行表演与战斗机极限操演 00:40:45|从边境冲突到新冷战?聊聊当前的国际地缘关系 —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47分钟
99+
2个月前

EP 79|副业的背后,不只是多赚钱,而是多活一种人生 feat. 斜杠青年研究所

Blue Moon 蓝月

这集邀请到《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持人 ✨歆歆✨,与 Tommy、小林、AL 一起来场真诚又接地气的交流。 从《白莲花度假村》群演到宝可梦卡牌投资者,从海外华人播客的使命感,到作为新手妈妈的人生取舍——这不只是关于「副业」的讨论,更是一场对「身份」、「价值感」与「活下去的方法」的深入剖析。 如果你也正思考人生方向、卡在主业的疲惫里,这集可能会成为你的小提灯🕯️ 每一次访谈都是一次对话,也是一场人生的静悄悄撞击。 无限期征稿奇葩职业与经历!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 时间轴 00:00:24|开场与来宾介绍:斜杠青年研究所的歆歆登场 00:02:08|什么是斜杠青年研究所?如何找到那些「神奇职业」 00:05:44|访谈后更知足:你以为的光鲜背后有多少代价 00:07:39|从北京环球影城到巴黎工作坊:见证一位艺术家的梦想进程 00:09:33|访谈者的幕后有多少准备与努力 00:16:49|副业的黄金三角:兴趣 × 擅长 × 商业化 00:19:15|讨厌主业的人副业比较容易成功? 00:24:07|副业的意义:辅助现主业?开创新主业? 00:28:28|人人都要成为斜杠青年?怎么定义斜杠青年 00:32:22|斜杠青年是种欧美文化?不被定义的标签 00:36:24|经济压力下的 Plan B:低成本城市与非主流选项 00:38:52|别掉进「斜杠消费陷阱」:追寻自我不该被商业化 00:41:31|歆歆的街拍摄影魂:除了 Podcast,我也拍生活 00:46:08|华人社群的连结使命:我们都需要一个对话场所 00:50:40|新手妈妈的挑战: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也别怕慢下来 00:52:16|俚语小教室:「Aura Farming」 00:53:09|你缺的不是旅行是发现 00:55:42|访谈技巧分享:阅读人性、猛夸+装不懂? 01:00:57|欢迎听众投稿各种奇葩职业与经历! 喜欢我们的话请订阅, 按赞,分享, 留言 ᕦ(ò_ó)ᕤ 投稿你们有兴趣的话题让我们知道:[email protected] 欢迎登陆蓝月听友群: Bluemoonradio (官方微信)

62分钟
99+
3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