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茶和手冲咖啡,你觉得哪一个更简单?哪一个更省钱?你更欣赏手冲咖啡的科学与理性,还是茶叶的浪漫与弹性? 作为一个茶叶爱好者,我和从事精品咖啡行业已有八年的嘉宾 Stan 聊完,发现无论是从食材处理的角度理解做咖啡豆与做茶叶,还是从食材烹饪的角度理解手冲咖啡与泡茶,都有诸多可融会贯通之处——讲究水温不就像是做菜要讲究火候吗?手冲咖啡要先焖蒸不正像是泡茶(紧压茶)要先醒茶吗?咖啡豆的烘焙不正像是乌龙茶的焙火吗?以及,精品咖啡怎么越喝越像功夫茶了? 本家庭泡茶选手在这一场茶与咖啡的交叉对比之后,竟然开始有了一种会手冲咖啡的强烈幻觉。 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在茶与咖啡之间贯通与对比的乐趣,和一些“自己动手,丰衣足喝”的灵感!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Stan,白鲸咖啡豆子店主理人,精品咖啡行业从业八年,过上了几乎每天都要做咖啡杯测(理想?)生活的资深设计师。 🎧 04:49 泡茶为何就没有手冲咖啡里讲究的萃取率和浓度数据? 12:20 泡茶和手冲咖啡,哪个更简单? 28:52 泡茶和手冲咖啡,哪个更省钱? 34:19 在咖啡店点手冲咖啡如何不踩坑?在茶空间点茶叶如何更稳妥? 39:40 咖啡豆的深烘和浅烘不就是乌龙茶的重焙火和轻焙火吗? 59:22 我以为养豆 = 茶叶陈化,大误! 64:54 精品咖啡是如何越来越“功夫茶化”的? 📷 1. 咖啡品茗杯👆“品茗杯”通常用以指代喝茶的杯子,有几十种不同的器型,因器型会影响品饮体验,所以不同器型的品茗杯可以用以适配不同的茶叶与个人审美,而精品咖啡的“功夫茶化”,就体现在从大杯量向小杯量的变化里,也有了自己的品茗杯。 2. 抹茶与土耳其咖啡👆其共通之处是直接将茶叶/咖啡豆研磨至分装直接注水饮用。 3. 像火锅的 hoop 杯👆把手冲咖啡经典的通过式萃取变成了像泡茶一样的浸泡式萃取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茶里茶外半年了。这半年,娄娄和阿乐边玩边做了 14 期播客,同时也都作为不工作的人思考着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代给青年提出的挑战。我们在茶叶爱好者这个角色中,应该如何让我们喜欢的茶叶以及喝茶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开拓与建设? 这一次,我们借由这半年在茶上的玩乐为切入点,回归到了我们更立体和真实的生活中来,聊了聊我们为何越来越喜欢茶,却又在未来继续发展这个兴趣的方式上“分道扬镳”了? 最后,娄娄申请注册了一家公司,阿乐交了一大笔学费学习茶叶审评考证。娄娄为什么还不去学审评考证书?阿乐为什么不和娄娄一起开公司? 这是茶里茶外的半年结,也是第一季的完结篇。欢迎收听!还挺好笑的。听完请别走开,第二季来得或许会慢一些,但值得期待! 🎵Dream for Today - Thomas Greenberg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 “武夷岩茶是一款很小众的茶。”这是武夷山本地返乡制茶青年江嗣强跟我反复提及的观点。一开始我听不明白:“武夷岩茶明明很火,甚至站上了现今‘茶叶鄙视链’的顶端,怎么会小众呢?” 随着我反复来到武夷山,喝到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武夷岩茶,我逐渐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 因为武夷岩茶在自然环境、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等方面呈现出了一种极致的多样性。一款武夷岩茶最终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凝聚了自然的造化,同样也是它在制茶人的手下经历了复杂和漫长的转变。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制茶人的作为和自然风土的孕育起到了几乎同等的作用。要理解这些,我们首先要了解武夷岩茶以复杂和多变闻名的制作工艺。 本期节目暂时放下了对武夷岩茶山场、品种、品饮等方面的讨论,专注在了解武夷岩茶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上。毕竟,对理性的技术基础的认知,才是我们能够好好探索一款茶个性化风格的基础。 武夷岩茶确确实实地给出了制茶人理解和创作它的空间,那么它自己便也具备了作品的属性。一山一茶,一人一茶,对面则是市场的众口难调,说它小众便也确不为过了。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01:32 武夷岩茶火(贵)了!离乡青年返乡做茶 05:23 采摘与运青:可千万不能让青叶废在路上! 08:57 萎凋也叫倒青 11:29 让人通宵不能睡的做青:从青气到果蜜香气 20:34 炒青就是杀青:杀死那个酶!锁定茶叶内在物质成分比例 21:50 揉捻与烘干:揉捻了你才泡得出这杯茶呀 25:17 精制焙火:单单通过火功去判断茶叶好坏实在是太片面 36:08 市场审美的变化催生出武夷岩茶的多样风格——他喜欢的你觉得苦,我喜欢的你觉得酸,你喜欢的有人觉得滋味不够...... 42:18 买武夷岩茶看山场?浅看一下,喝茶还是以我们自己的感官为主 49:00 审美与小众 🔗 S1E8 Audio-log:我一个人来武夷山喝岩茶了 Day 1 S1E9 Audio-log:我一个人来武夷山喝岩茶了 Day 2+3 ✨ 主播娄仔@犀牛行走|后期@阿乐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收听没地图 确实是第一次听闻互联网大厂里面还有喝茶俱乐部的。我好想知道,大厂里面大家是如何聚众喝茶的?竟然还有这空闲?竟然还有这闲心?除了好奇,主要还是嫉妒。毕竟作为一枚喝茶青年我很孤独,而他们竟然还有这样的归所! “互联网大厂青年”和“喝茶”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很有些张力对不对?虽然暗含了太多刻板印象。所以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当代都市青年喝茶现状,以及找个理由混进大厂里去喝茶,我找了方超来录这期播客,他是他们公司里面这个喝茶俱乐部的主要组织人之一。 最后,播客录完了,那个组织我还没混进去过。😅 欢迎收听~也祝福你能找到自己的喝茶好朋友或喝茶小组织。就算是生活的夹缝,我们也要把这个夹缝填得漂漂亮亮的哦! 🎵Box Clever - Thomas Greenberg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阿乐被裁员了。失业阿乐正在景德镇沉浸式学陶艺。无业娄娄也跑来景德镇看阿乐忙活了。
⚠️ 本期播客为远程录制,音质稍有差异(已经努力调整啦),还望大家多多理解。 💡 随着对线下茶饮体验的观察越来越多,我发现总会有一些人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名词(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各种各样的概念(茶气、发酵程度、越陈越香)来标榜自己对茶的了解,有时尚能逻辑自洽,有时真的不知所云、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无形之中,给大家的茶叶消费增加了许多心理负担。 那么作为有学科体系背书的产品,我们如何从一个相对科学的视角认识茶叶,并且理解那些弯弯绕绕的概念?加工工艺对于一款茶产品意味着什么?商家惯用的“化学成分”真的可以定义茶叶的风味密码吗?越陈越香是否有理论依据呢…… 于是我带着最近积攒了许久的疑问,同即将要去攻读茶学博士的小马录制了这期播客,请他从茶叶加工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视角来解答这些问题,并厘清那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误用”的概念。 “当整个市场的大部分人都在朝一个方向冲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稍微往回拉一拉。” 相信这期节目一定可以为你带来认识茶叶的新思路,也会让你从此喝茶更有自信,毕竟一款茶叶到底怎么样,应该是你自己说了算。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第一部分 六大茶类与茶叶加工 03:29 从茶叶加工视角“重新”理解六大茶类 06:50 严格来说红茶并不是“发酵茶”,黑茶才是 09:27 六大茶类的提出,是我们夺回茶学科研话语权的一次巨大胜利 11:10 大胆开麦:六大茶类和发酵程度不能画等号! 14:03 影响六大茶类风味的决定性工艺流程有哪些? 16:49 先有好喝的茶,然后才有了茶的“适制性” 19:45 所以为什么没有云南大叶种的乌龙茶呢? 25:14 茶树的品质和加工,最初都是因地制宜的 第二部分 当商家谈成分时,到底在谈什么? 26:47 不要被茶叶里的“成分党”PUA,好喝就完事儿 32:46 绕不开的茶叶功效,是真实的吗? 36:09 收敛性,包裹度,喉韵,体感……到底是啥? 42:47 大厂的茶叶拼配是靠感官还是看成分? 45:22 人类的感官系统很有趣,虽然精度很差,但处理能力超强 48:12 词汇量大未必对,每个人都能在喝茶的尝试中找到自己的描述方式 第三部分 茶的“最佳赏味期限” 51:19 为什么有的茶耐放,有的茶不耐放? 54:31 绿茶放在冰箱里,可以储存得更久吗? 56:32 越陈越香?茶质衰退?如何理解普洱茶的陈化? 01:00:03 既然生普陈化是为了更好喝,那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做好呢? 01:06:52 茶叶不存坏很简单,想要存好还挺难的 01:10:50 存好茶叶的核心是“环境可控”,可控的秘诀是“密封” 01:12:40 ×越陈越香,√越陈越浓越香 01:16:28 “我们都只能喝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好茶。” 🎙️ 小马:《长虫山茶话会》主播,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十年茶叶加工经验 📁 陈椽:中国制茶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六大茶类提出人,1979 年撰写《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以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王泽农:茶学家、茶学教育家,中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著有《茶叶生化原理》《中国农百科全书·茶业卷》《万病仙药茶疗方剂》。 适制性:是指茶树品种适合制造某类茶叶并能达到最佳品质的特性。 酚氨比:指茶多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过去常用于确定适制茶类,近年来也常被用于审评茶汤的滋味品质;有研究认为比值在 4 ~ 7 范围内时更适制绿茶。 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分子量通常为 500 至 3000。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儿茶素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与一些典型的植物单宁(五倍子单宁等)相比鞣革的性能较弱,分子量为 300 以内。 吲哚:主要存在于天然花油,如茉莉花、苦橙花、水仙花、香罗兰等中,但浓时具有强烈的粪臭味。 鼻后嗅觉:指进食后,口腔中气味化合物通过口鼻之间的通道到达鼻腔,刺激鼻腔的嗅觉黏膜。 🔗 友台相关内容推荐:vol.17 聊茶第一步,从六大茶类开始 📷 分享一个近期在空调房里喝普洱茶的瞬间~ 🎵 Just a Feeling - Thomas Greenberg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竟然对着手机讲了 40 多分钟的话……离谱。 倒叙: 1. 朋友收藏的1996年份武夷岩茶(水仙) 2. 朋友收藏的2011年份桐木关烟小种红茶 3. 永乐天阁悟源涧肉桂 4. 永乐天阁金佛 5. 永乐天阁凤凰水仙 6. 永乐天阁玉桂 7. 朋友自己做的慧苑坑老枞水仙 8. 朋友自己做的武夷山岭阳关群体种红茶(野生红茶) 9. 还有一些我有点不太记得的茶…… 顺便聊了聊: 1. 岩韵我 get 了。韵是什么?我聊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2. 武夷岩茶,一种炫富神器。 3. 要么就狠心花钱喝好的,要么就不要在武夷岩茶上浪费钱了。 4. 太贵的茶不是“好茶”,但贵茶可以是好的“体验茶”。好的武夷岩茶真好喝啊,特别好喝,但它终归还不会是我日常生活里的东西。 5. 把武夷山的坑、涧、窠、岩走了,山里徒步五个小时累死我了。喝茶真累!但真有意思! 6. 喝茶别瞎花钱!我们可以为喜欢买单,但不要为跟风买单。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在别处抠搜,但是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走茶山买贵茶,但我不建议朋友们这样做。 7. 最后一句,好的武夷岩茶真好喝啊!我是口吐兰香的仙女耶。
一个茶叶爱好者的武夷岩茶之旅。 还未加料的越南米粉:
🍃 这一期节目发端于茶里茶外的第四期,阿乐在节目中分享了她在北京茶博会上巧遇的几款台湾有机茶,而后发展出了这一期讨论“有机”与“茶”的播客内容,以及产品合作。 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机”究竟是什么?“有机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有机产品那么贵到底值不值得?有机茶和非有机茶有什么不一样?自然生态环境好的茶不做有机认证可以理解为有机茶吗?喝茶和“有机”的关联是什么?究竟是哪些人在为“有机”付费......我对这一切有太多问题了。 “有机只是一个底线,一个基准,在有机之上,我们对于茶的追求应该走得更远。”一期节目录下来,朱先生重复强调了几遍这个观点。相信你听完这期节目之后,也会像我一样深切地理解并认同这句话。 聊完上一期的云南普洱,连着又聊了这一期的台湾有机茶,我仿佛是经由这些爱茶的朋友,以及那些自然馈赠的好茶,上了两堂自然教育课。于是我终于发觉了:喝茶的人,最后大抵都会成为自然的信徒。 这就是茶的魅力——我始终认为茶本身它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很好的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媒介。 请跟着我的好奇一起收听本期播客吧!听完如果你也想体验台湾有机茶,我们也为你甄选了几款茶品,购买方式放在最后啦!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第一部分 有机 02:42 有机认证,麻烦又严格,可爱又可恨 09:36 一块远离城市、工业区、现代化农业种植区、矿区的“正常”土地要代谢 5 年才能开始“有机” 14:00 为什么有机种植禁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第二部分 茶 15:43 有机茶要分两个部分来说:“有机”只是基准,“茶”要走得更远 17:24 茶树生命周期长、吸附性强的特征决定了“你给它喂养什么,它就给你提供什么” 18:57 凡事讲求适度,你们有机是不是也太极端了? 22:46 地里的东西应该长出它本来的样子 28:03 可有机茶就是很贵啊!我们如何算清这笔经济账? 29:53 茶的芽、叶、梗本就是一体的,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茶要抛弃茶梗? 35:13 朱先生的“喝茶进阶之路”:从香到水,从口腔到身体 38:17 自然生长的茶树,树根会扎进大地深处寻找营养 42:21 自然生态环境好的茶,为什么甜度会更突出和稳定? 44:45 聊聊茶叶滋味的浓与淡,口感的薄与厚 第三部分 辩证 48:09 不是所有的“有机”都好,也不是“非有机”就等于不好 51:23 做有机认证也是一种“被逼无奈” 第四部分 人 54:26 那些愿为“有机”掏钱买单的人,究竟在为什么买单? 58:46 仅代表娄仔个人发言:喝茶的乐趣,像烟又像酒~却又胜于抽烟又喝酒~ 👏 朱崇平:中国台湾茶思有泉有机茶业合伙人、厦门茶思有泉负责人、野放自然茶践行者 📷 分享一下此次合作的五款茶品。购买方式详见评论区哦! 👆甘露白茶 👆清境乌龙 👆东方美人 👆蜜香乌龙 👆巧克力红茶 🎵 Clear As Day - Thomas Greenberg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 庆祝本台迎来第一次和友台的串台节目!这一期,是我们跑到云南昆明和友台主播一起面对面边喝着普洱边录的。感谢静茜和安然,让我们这一场普洱之旅也如好喝的生普那般饱满、甜醇、韵味袅袅,令我和阿乐这般的普洱小白,完全放下对普洱的偏见和困惑,深刻感受并爱上了这云南大地上的美妙滋味。也要感谢遗憾未在本期节目中出现的友台第三位主播,小马,毕竟我们跑到易武去的几天,也确实给这位可爱的制茶人添了不少麻烦,哈哈。 在这一期中,我们继续以自己的“无知”,向狂热地爱着普洱的静茜和安然提出了关于普洱的十个偏见/问题,相信总有一款是你想问。信息量很大,谁听谁赚!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00:55 引入:怎么咱们的普洱初体验都不太行? 06:35 偏见 1:普洱的门槛是不是很高?咱们先鸟瞰一下普洱的产区 12:16 偏见 2:“一般人喝不了生普”?喝茶谨防 pua 19:53 偏见 3:老茶真假难辨,熟普好坏难分?有些选购建议给到你 26:49 问题 4:普洱“越陈越香”是通律吗?存茶讲究的究竟是什么?原来微生物才是我们的主角 38:27 偏见 5:令人望而生畏的炒作茶,金融茶......你知道普洱也有k线吗? 48:19 问题 6:普洱的功效是真的吗?好普洱的滋味究竟如何? 56:05 问题 7:普洱茶的树龄真的可以喝出来吗?古树火还是有它的道理 60:58 偏见 8:普洱大概也算是搞山头鄙视链的重灾区了吧! 62:48 问题 9:喝普洱有必要追求纯料甚至是单株吗?可能是商业噱头的成分更多吧 66:10 偏见10:被鄙视的小青柑和碎银子......这俩到底招谁惹谁了? 72:25 结尾:让我们一起努力修炼放下评判心吧~ 👏 杨静茜:云南普洱人,毕业于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长期从事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曾供职于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主要著作有《茶马古道风情录》《云南普洱熟茶教科书》,参与《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普洱茶的七堂课》等多本茶书撰写,担任纪录片《普洱茶——时光在吟唱》总撰稿。 安然:茶行业(不止于)内容创作者,意见很大声音很小,主线任务是给茶行业去去油。 📷 忍不住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期播客录制时的场景: 录完播客我们便挺进了在播客中聊及的勐腊产区里的易武: 深入国有林中某块古树茶地的路上,沿路深刻领会了什么叫“生态”: 这是一颗古茶树: 我们当即揪了一点古树叶子吃,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古树的叶子嚼进嘴里虽也苦涩,但是可以入口并会转成长久的、幽深的甘甜,直到我们走出国有林都尤有韵味;而小树的叶子嚼进嘴里,因其苦的重度和涩的粗颗粒感竟令人难以下咽;沿路路过台地茶时也有尝试,台地茶便只有两个字可以概括,寡淡。因此,我们理解了树龄带来的差异,以及生态对茶的重要影响。 最后分享一些强劲有力的普洱鲜叶,此时已至“五一”,头春采摘已经结束了: 最后,祝大家喝茶愉快! 🎵 Green for Go - Thomas Greenberg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 本期节目嘉宾,玲玲,是我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黄杜村的村委会跟村官讨来的,1999 年生人,本地茶二代,又美又甜又乐于分享。最开始有瞬间的担忧“大家会不会因为嘉宾年龄太小而不愿意听她说话”,转瞬反应过来我这担忧不就是自己最讨厌的“年轻人歧视”吗?于是我放下忧虑,有了这期节目,基本态度是“不惮于以年轻人的姿态在传统语言构建起来的茶叶世界(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年龄即权威)里大声说话”。年轻的嘉宾,年轻的茶叶,形成了某种巧妙的互文。希望你也喜欢这期节目。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00:51 注意注意!安吉白茶 100% 是绿茶 03:51 安吉白的“白”来自于 23 度以下叶绿素不能有效合成 05:51 年轻、美丽、好喝、不贵,安吉白没道理不赢 14:37 农产品有天性——去年采不赢,今年采不够 16:52 全村一起挖毛竹种茶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真的没夸张! 24:46 为什么安吉县黄杜村是安吉白的核心产区? 28:21 说实话,安吉白的种植生态...... 32:11 新发现!奶呼呼的黄金芽(奶白茶)可千万别买错了 34:41 更年轻的黄金芽(奶白茶)凭什么卖得比安吉白还贵? 37:55 安吉白选购建议 41:52 此行的遗憾是没有找到预期品质的安吉白,但却学到了“茶缘” 📷 (漫山遍野延绵不绝的茶树) (我就是下山摔跤也要拽着茶树陪我一起) (我在播客里说村子里冷清到见不着人打不上车,有图为证!) (中前期安吉白,头采的芽叶会更小) (右边是黄金芽,左边是黄金叶,是不是很容易傻傻分不清?喝起来差别可大啦!) 🔗 推荐一下友台曾经讨论过的安吉白相关内容,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补充:茶话404 | 安吉白茶的历史与传承 vol.18 🎵 Easy Breeze - Thomas Greenberg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加微信【GentleLou】。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 本期节目缘起于我(阿乐)在北京茶博会逛了两天,买了一堆茶之后,和娄娄兴高采烈地分享我的收获。娄娄听完说,不如录成一期播客好了,就当带大家云游茶博会,于是就有了这期节目。 👏 欢迎加入听友群(请先加微信 GentleLou,主播营业)来和更多茶友会面。群内亦有茶品团购与线下活动信息,期待我们都能通过茶连接更多有趣的朋友,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片段。 🎧 02:14 茶博会是个啥?适合咱们普通茶客去吗? 08:35 先承认!有些茶咱确实还不敢碰 收获 1:台湾有机红水乌龙 13:52 野放茶、生态茶、有机茶,有啥区别? 17:02 有机茶真的更好吗?——行动和经验不止带来答案,也能带来好问题 20:43 台湾乌龙茶“过时”的工艺,做出来的茶有多香? 收获 2:云南古树红 22:40 买茶,凭的就是一瞬间惊艳的味觉感受 收获 3:东方美人茶 26:02 200+ 一泡 5g 的赛级东方美人到底有多香? 27:36 西方视角下的“东方美人”,有种间离的美感与浪漫 29:03 “白毫乌龙”的别名及“果香蜜韵”的成因 38:18 八月还有茶博会,别错过!一些实用 tips 在这里 🍵 不到两天的茶博会体验,实在让我意犹未尽。本来是奔着单丛去的,因为机缘巧合被某台湾茶器品牌吸引,“重金”买下一个黑釉木叶盏,然后抱着不能吃亏的原则把这家的台湾茶喝了个遍,还喝到了喜欢的茶,遂对台湾茶念念不忘。这就有了第二天继续来的理由。 (黑釉木叶盏,可以隐约看到杯底的叶纹) 这次逛茶博会真的收获满满,不只是味觉上的满足。和各种各样茶人、茶商的交谈,听形形色色的茶友描述每款茶的口感,观察每一泡茶、每一件茶器、各不相同的展位和来来往往的人,再从中收获一些答案,也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小到一款产品,大到整个行业。我想这就是茶的魅力所在吧。 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们这期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节目,最后祝大家喝茶愉快。 📷 (台湾奇种冲泡过程) (赛级东方美人茶展位,新包装确实比较 fancy~) 🔗 推荐一下友台曾经讨论过的相关内容: 茶话404 | 小绿叶蝉“捧红”的东方美人茶,为什么这么香? vol.13 茶话404 | 08 台湾茶是怎么一步步“变味”的? 🎵 ぷわぷわり(轻飘飘)- 中山真斗 ❤️ 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请帮助我们分享给你身边或许也会喜欢这期节目的人。欢迎你给我们评论互动、提问或指正。感谢收听!望常相伴。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