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两位中年人一起聊了聊,自己如何学会做饭,学会的第一道菜是什么,怎么学会做饭的(看长辈做、买菜谱学),最擅长和不擅长的饭菜。 也聊了一些河南美食、邯郸美食。还有自创早餐:三明治、鸡蛋披萨等。 这是一期容易听饿、流口水的节目——这边儿吃着那边枪毙你爸爸都不心疼…… 本期主播:高老师、特沙拉 炒土豆丝微微糊锅的状态
本期9点半睡觉,我们一起来聊聊为什么中年人越来越多开始补偿自己。说到补偿,一定是往日有了亏欠,为了工作而缺少生活乐趣、放弃了以前的一些梦想。 另一方面,人到中年除了工作就是家庭,上班伺候老板下班照顾家庭,有多少时间是留给自己的?偶尔的短暂逃离,离开熟悉又繁琐的柴米油盐,去听演唱会、去旅行、去找寻自己喜爱的东西,提高生命的质量。 特沙拉和高老师从自身出发,讲述初到中年的种种状态,人生没有完美的解法,每个人都在努力自洽。
00:18 第一道海龟汤谜题:一个男人去餐厅点了一碗海龟汤,喝了一口之后自杀了 06:45 海龟汤是一道菜? 07:43 海龟汤游戏的起源 08:48 海龟汤的结构 09:29 海龟汤的分类 10:43 危害孩子的血腥暴力恐怖元素的海龟汤卡牌被查处 11:55 小学生喜欢海龟汤的原因 14:47 汤面:一个人每次过生日吹蜡烛都会泪流满面 18:25 汤面:一个人走进酒吧向酒保要一杯水,酒保没有给他,并用手枪指着他,他笑了笑离开了 21:11 一个男人与渔夫在湖边交谈之后,突然跳湖自杀了 25:43 孩子在下课的时候猜一个海龟汤,很有可能上课的时候脑海里还在想这件事,难以切换,而没有能认真听讲 30:35 杀时间、增加亲子互动和聊天的话题、孩子会发挥想象力编故事 34:21 合理与不合理 42:23 海龟汤创作方法论:叙事技巧留白与误导;问对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这一期的9点半睡觉,朵爸想要从羞耻感中找到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与想象中的羞耻感完全错位。既然自己已经是一个“差不多的人生”了,孩子从头开始,也要“差不多”吗?想要从负面情绪中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上进”的动力,是异想天开吗?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如有共鸣共情到,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也欢迎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 02:13 孩子大了,管不住了 08:42 孩子没天赋,能强求吗 16:31 如何将好奇的本能转化为自驱力 22:29 朵爸亲身演绎咆哮体:回答我! 36:45 自证陷阱 51:29 发现我家娃是“普娃”怎么办
在这一期的《9点半睡觉》中,朵爸回归,分享了他这段时间消失的原因,以及对阅读和AI工具的深刻见解。 节目中,他与特沙拉探讨了AI在教育中的应用,如何帮助孩子们提升学习能力,以及这是否会影响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两位主持人还讨论了AI工具在实际学习中的优缺点,特别是在背单词和理解能力方面的效果。节目不仅引导听众思考AI未来的教育角色,还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00:02:10:AI的强大功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并推动创意发展? 00:08:56:AI工具的复杂性与成本:企业应用AI的合适性考量 00:13:23:AI并非无所不能,基础教育对AI发展的重要性! 00:17:52:AI学习工具的崛起:点读笔、智能本和学习APP的崛起! 00:22:23:如何用AI技术优化视频创作:自动匹配素材的挑战与应用前景 00:26:49:AI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我们实际的问题?探讨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与实际应用 00:31:19:AI抢工作岗位?讨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需慎重! 00:35:48:AI电话、AI接电话、AI疯狂生长短视频…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怎样的? 00:40:18:AI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帮助还是阻碍? 00:44:47:保护孩子基本能力:AI玩具是否应该替代人类陪伴? 00:49:15:AI的判断与人类的判断:在危险情况下的差异与冲突
00:10 写作文和阅读理解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哪 04:33 为什么孩子没有表达欲望 14:24 小学阶段的作文:把事情说明白的基础上,要写得细致,怎么细致呢 22:14 阅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需要熏陶浸泡,看似无章可循,但也是可以提高效率的:带有目的的情况下多精读少泛读;兴趣阅读可以泛读;家长多主动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 24:00 如何把控精读和泛读:在不同的年龄年级根据情况抓孩子擅长的一面 25:25 孩子不能拉一条线统一标准去衡量,不要跟自己较劲,也不要跟还自己较劲 26:46 反向思考“早恋”:物极必反,不要强加给孩子太多压力,有时候反而是家长需要自我疏导压力 34:15 读书似乎是唯一不受算法控制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了 片尾曲:刘德华《恭喜发财》
00:00 彩蛋:分不清讲阅读理解的第几期了 01:00 读书、阅读能让人提高,阅读真的比看视频、听音频更高级吗 02:15 阅读获取信息更灵活,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跳跃和停下来琢磨 11:03 阅读不仅仅提升语文成绩,也会提高对其他科目的理解 18:16 一篇文章阅读的终极目的,就是中心思想吗 23:00 穿越时空的感受 25:15 如果有多次穿越千年的灵魂暴击,是多么丰满的一生啊:我真的觉得看见曹雪芹了,绝对看见他了 片尾曲:《No Time For Caution》星际穿越BGM
小时候我们做阅读理解,是不是经常困惑,为什么出题如此吹毛求疵?直到有一天,我们听到了这么一件事:考试卷上出题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遭到了作家本人的回应说,没有为什么,我家的窗帘就是蓝色的。那么请问出这种题的意义在哪里呢?今天让高老师为我们来解惑,玩儿归玩儿、吐槽发泄内心对于阅读理解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困惑和愤怒,都可以。但是今儿我们来端正态度,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 00:20 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这个吐槽的由来 00:44 当一个作品发表以后,它可能就不属于作者本人了;三体粉丝:禁止刘慈欣魔改三体 01:56 为什么必须要按照出题人的标准去理解一篇文章 10:01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个也是枣树 19:15 阅读理解题目,考试在考什么? 21:07 阅读理解开放性题目怎么做?需要学生创新吗?
又一学期结束了,这学期有什么可以总结的?今天的高老师聊阅读是干货,就是实打实的考试解题技巧。毕竟,我们的孩子还是要在应试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 00:55 解题技巧,让孩子真正理解什么叫方法、什么叫作用;督促孩子把知识点背熟 02:14 阅读理解的时候,有答题格式,环境描写有7种作用;指导孩子的时候需要成体系地去理解 07:16 语文的知识点,藏在课文后面 10:50 阅读理解技巧一:能写出中心思想 20:57 阅读理解技巧二:理解题目、用知识点套用 25:15 如何辨别阅读理解的题目难不难 30:15 出题老师的目的 32:26 阅读理解常用的几种题型、问法? 33:29 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是先读文章再做题,还是先读题再读文章?
今天我们进入阅读的深层次的话题,阅读的频次、时长、效果,还有帮孩子选书。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遵循怎样的原则会比较好呢? 00:40 阅读频次、时长是多少合适 06:07 孩子的阅读效果,家长如何判断 13:02 如何帮孩子选书 24:35 日常兴趣阅读会反映在考试成绩上吗
本期继续聊阅读理解,阅读有没有方法论呢? 01:09 家长工作特别忙,陪伴时间几乎没有怎么办 04:12 语文教育“各扫门前雪”导致的不连贯性,影响孩子的一词多义等阅读理解的养成 12:20 日常阅读有方法可以引导孩子吗 21:00 从读懂了到读得更快、理解更准确,以此为标准解决阅读理解出现的问题
本期嘉宾:高老师 播客《如果11点睡不着》 02:19 从孩子的学业和生活的角度来说,阅读到底有多重要:中高考阅读及阅读衍生出来的卷面分数是多少 04:35 中高考分数一半功劳归功于应试阅读,一半日常阅读;如何理解应试阅读和日常阅读;显性分数、隐性分数 05:37 语言是有逻辑的:为什么网络上评论区里的人对博主的理解千差万别 06:50 简单的语言和复杂的语言 11:33 中文的优势和美妙之处 26:41 教育学中讲:阅读是必须培养的兴趣,不同于钢琴、运动,是不可缺少需要培养的 27:25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以身作则、主动参与、找到孩子兴趣点 30:19 踏实读半小时以上的书,释放多巴胺,带来快感,不用谈恋爱 31:59 不爱文学就读科普,深度参与进孩子读书的内容中 34:10 为什么不开书单 35:58 与孩子探讨书中的内容,而不是站在对立面审问、考试 40:45 片尾曲:S.H.E《中国话》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